按照会计制度,可以选用以下会计科目:
一、资产类
1001 现金 、1002 银行存款 、1009 其他货币资金 、1111 应收票据 、1131 应收账款、1133 其他应收款、1141 坏账准备、1151 预付账款、1211 原材料、1231 低值易耗品、1232 材料成本差异 、1243 库存商品 、1244 商品进销差价、1261 委托代销商品、1271 受托代销商品 、1291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1301 待摊费用 、1501 固定资产、1502 累计折旧
、1911 待处理财产损溢 、
二、负债类
2101 短期借款 、2121 应付账款 、2131 预收账款、2141 代销商品款 、2151 应付工资
2153 应付福利费 、2171 应交税金( 217101 应交增值税 、21710101 进项税额 、21710102 已交税金、21710103 转出未交增值税 、21710105 销项税额 、21710107 进项税额转出、21710110 未交增值税 、217102 应交营业税 、217105 应交所得税 、217107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217108 应交房产税 、217109 应交土地使用税 、217110 应交车船使用税 、217111 应交个人所得税 )、2176 其他应交款 、2181 其他应付款、55 2191 预提费用 、
三、所有者权益类
3101 实收资本(或股本) 、3111 资本公积 、3121 盈余公积 、( 312101 法定盈余公积 、312102 任意盈余公积 、312103 法定公益金 )、3131 本年利润 、3141 利润分配 ( 314101 其他转入 、314102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14103 提取法定公益金 、314106 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314109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14115 未分配利润 )
四、成本类
4101 生产成本 、4105 制造费用 、4107 劳务成本
五、损益类
5101 主营业务收入、5102 其他业务收入、5301 营业外收入、5401 主营业务成本、5402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405 其他业务支出 、5501 营业费用、5502 管理费用 、5503 财务费用 、5601 营业外支出 、5701 所得税 、58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记账需要:
各种帐页明细账、分户账、费用帐,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科目章、印台、印油(泥)、曲(直)别针、计算器、装订机、直尺、线绳、铁夹子、文件夹、文具架、收款收据、入库单、出库单、借据、记账凭证(收付转三种)、A4纸、打印机。
假如要看每个批发点的各自的利润,就要按各批发点设置损益类科目,如:主营业务收-A
-B
-销售档口
成本、费用-A
-B
-销售档口
要知道每个批发点的库存情况:
库存商品-鞋子 -A仓库
-B仓库
-销售档口
衣服-A仓库
-B仓库
-销售档口
包-A仓库
-B仓库
-销售档口
一般每个销售点都会有仓库和库管,让他们报上来各自仓库里的鞋、服包库存你再汇总就行了!
一般会计科目都可以用。
销售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销售商品时,按向购买者实际收取的价款,借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按向政府收取的补贴款,借记“应收账款”,按确定的收入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按应收取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向政府收取补贴款,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
同时,在应收账款科目下设“应收补贴款———家电以旧换新”明细科目,这有利于企业了解销售多少以旧换新家电、从政府取得多少补贴资金等。
销售企业将补贴资金作为主营业务收入,纳入当期所得税额,缴纳企业所得税,不存在税收与会计差异。
家电销售公司,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可以按小企业会计准则设置会计科目;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按《企业会计准则》设置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设置原则:会计科目作为反映会计要素的构成及其变化情况和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等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其设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适用,并满足下列原则:1.全面性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科学分类,因此,设置会计科目必须从会计对象出发,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的各个方面。 全面性有两个含义:①设置的会计科目要全面,使会计对象的任何一个方面和过程都能通过会计科目得到正确反映;②每个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要全面,不能有遗漏,但也不能重复。
会计科目的设置要保持会计指标体系的完整和统一,要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做进一步分类,达到全面而且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以及有关方面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需要。 2.通用性会计科目的设置应适应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会计核算指标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依据之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尽可能与统计指标相衔接、相配合,以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并满足有关各方了解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 会计科目应按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统一编号,以便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
3.可操作性及相对稳定性各单位设置的会计科目,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的规定要具体、简明通俗,便于实施,并注意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相对稳定,使不同时期的核算指标具有可比性。 企业在不影响会计核算的要求和会汁报表指标的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
4.会计科目名称力求简明扼要,内容确切每一科目,原则上反映一项内容,各科目之间不能互相混淆。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在不违背会计科目使用原则的基础上,确定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科目名称。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1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