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间生产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2、车间生产人员工资
借:生产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
3、车间机器设备折旧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4、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5、期末制造费用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6、生产完工产品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扩展资料:
产生人工工资,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工资)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厂部管理人员工资)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
机器设备折旧,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车间固定资产折旧)
管理费用(厂部管理部门折旧)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折旧)
贷:累计折旧
按照生产成本计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1)直接费用。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耗费、直接人工工资和其他直接费用。
2)间接费用,即制造费用。应有生产成本负担的,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
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生产产品的会计分录:
1、领用在生产产品时材料:
借:生产成本 50000
贷:原材料 50000
2、生产车间消耗:
借:制造费用 50000
贷 原材料 50000
车间为管理产品的生产而领用原材料,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3、因是车间为管理产品的生产而发生,所以计入"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
扩展资料
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该项业务引起会计要素的变动是:
1、库存原材料因发出而减少。
2、生产产品因耗用原材料(属于成本项目中的"直接材料")生产费用增加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费用(成本)增加。
3、企业的储备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资金在企业内部循环周转)。
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常用会计分录大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某产品 10 000元 贷:原材料——某材料 10 000元 会计新手有时会为会计分录的填写犯难,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套做会计分录的方法和步骤,希望各位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
一、背熟科目表的科目名称和属于什么类别的 二、背熟该表 类别借方贷方余额资产类+-借方(准备、折旧、累计摊销售相反)成本类+- 借方费用类+-无收入类-+无负债类-+贷方权益类-+贷方 三、做会计分录的步骤1、分析涉及什么科目(基础)2、该科目属于什么类别(基础)3、该科目的金额是增加还是减少(重要)4、根据上表判断是借方还是贷方(重要) 各类科目期末余额的计算方法 总体公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资产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成本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费用类:期末余额(等于零)=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借贷金额一致) 收入类:期末余额(等于零)=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借贷金额一致) 负债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权益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业务实例1、库存现金的核算 (1)现金收入的核算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提取现金) 其他应收款(对个人罚款) 其他应付款(收取押金)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废旧材料) (2)现金支出的核算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用) 应付职工薪酬(支付工资) 其他应收款(预借差旅费) 贷:库存现金2、银行存款的核算 (1)银行存款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存入现金) 应收账款(收回应收账款)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银行存款支出 借:库存现金(提现) 管理费用(办公费用) 原材料等(购买材料等) 贷:银行存款3、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按照市价入账)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2)持有时,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下降(做相反的账务处理) (3)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 (实际收到的款项)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差额,可能在借方或者贷方)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4、原材料的核算 (1)购买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借:原材料 (已验收入库) 在途物资(未验收入库)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已收款) 应付账款(未收款) (2)在途物资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特殊情况:材料已到,发票未到,货款尚未支付 月末暂估入账,下月初再红字冲销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某企业 (4)发出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直接用于生产车间)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部门)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 其他业务成本(外销) 贷:原材料5、库存商品的核算 (1)产成品入库的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2)销售商品结转销售成本的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固定资产的核算 (1)购入不需要安装固定资产 购入的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直接计入“固定资产”账户2009年前的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 (买价+增值税+各种运杂费等) 贷:银行存款2009年后的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 (买价+各种运杂费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需要安装固定资产 需要安装的,先通过“在建工程”账户核算,安装完毕后再转入“固定资产”账户。2009年前的账务处理 购入时 借:在建工程 (买价+增值税+各种运杂费等) 贷:银行存款 安装时领用材料、发生安装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应付职工薪酬 安装完毕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2009年后的账务处理 购入时 借:在建工程 (买价+各种运杂费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安装时领用材料、发生安装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安装完毕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借:制造费用(生产部门折旧)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折旧) 其他业务成本(经营性出租资产折旧) 贷:累计折旧 (4)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发生清理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结转清理净损益 净收益: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净损失: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7、应收账款的核算 (1)应收账款发生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应收账款收回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8、坏账准备的核算 当期应计。
企业单独的生产车间,属于固定资产会计科目。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5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如果企业有多个基本生产车间的,一般要设置”生产成本——辅助生产“科目,机修车间生产工人工资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的工资福利明细科目,如果只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的,可简化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管理人员工资记入”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明细科目
因此应记入生产成本科目(直接人工)。
注意:制造费用里的工资记录的是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扩展资料:
关于生产工人工资是计入“生产成本”还是计入“制造费用”,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很多人区分不清楚,主要是没有区分清楚直接支出与间接成本。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
制造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产成本
计入生产成本
1、原材料直接构成产品的组成部分
借:生产成本 50000
贷:原材料 50000
2、原材料在车间直接耗用
借:制造费用(车间一般耗用)50000
贷:原材料 50000
扩展资料
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3、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原材料科目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