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首次正式提出“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核算原则,即“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等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这项会计核算原则的颁布,对会计核算是否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事项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原有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 l、《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资产的定义没有真正反映资产的质量特征,忽略了企业资产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性质,即资产应当“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在实务工作中,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但仍然作为企业的资产在负债表上列示,从而造成企业资产不实,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例如,已被淘汰或者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各项资产减值等,这些形式上的资产项目已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因其符合资产的定义而仍作为企业的资产,造成企业虚增资产,虚增利润。
2、按原有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这样的收入确定条件实质上是所有权凭证或实物形式上的交付,而不是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发生转移,也就不能按正确的标准确认和计量收入。 3、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固定资产净残值率,固定资产报废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而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固定资产价值磨损程度及无形损耗的具体表现来确定,这样,拘泥于形式的核算方法,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和经营成果。
例如,由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符,导致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不实,致使企业更新改造资金不足。 上述缺陷导致会计核算不准,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假账现象时有发生,给利益相关的各级政府部门、债权人、投资者带来极大的损失。
只有正确理解和运用“实质重于形式”会计核算原则,才能真实反映会计核算内容和经营成果。 二、“实质重于形式”会计核算原则在实际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1、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未满以前,从法律形式上讲,所有者权并没有转移给承租人;但是从经济实质上讲,与该固定资产相关的收益和风险已转移给承租人,承租人实际上也能行使对该固定资产的控制,因此,承租人应将其视为自有的固定资产,一并计提折旧和大修理费用。
2、自建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新制度规定,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只要“达到预定的使用状态”(实质上的完工)而不管其是否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形式上的完工)就可以计提折旧,其长期借款利息就应停止资本化,就应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3、收入的确认 新《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在收入的确认方面较多运用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如在确认商品销售收入时,其条件之一就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其重视的是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的经济实质而不是所有权的法律形式,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已将所有权凭证或实物交付给买方,但商品在质量、品种、规格等方面不符合合同要求又未按保证条款及时弥补,或未完成商品的安装或检验工作,而又是合同所要求的,在这样情况下就不能确认收入。
4、关联方交易关系的确认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中要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具体判断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即在企业财务和经营环境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将视其为关联方。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应视其关系的实质,而不仅仅是其法律形式。
如一家母公司同时控制了两家子公司,则不仅母公司和两家子公司存在关联关系,这两家子公司之间也存在关联关系。 5、合并财务报表的确认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应依控制为基础确定分并范围、编制合并范围。
这里所讲的控制,是指实际意义上的控制,而不是法律形式的控制,在某种情况下,虽然某一方具有形式上的控制权,但根据公司章程或其他协议合同规定,可能这一方并没有实际的控制权,这时,就不应该合并财务报表,相反,虽然某一方没有控制权,但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对投资对象拥有实际的控制权且能取得相应的控制利益,这时也应该合并财务报表。 三、充分理解“实质重与形式”会计核算原则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实质重与形式的会计核算原则不仅留给会计人员越来越多的职业判断的余地,尤其在国际经济形势和经济现象错综复杂的今天,这项会计原则显得尤为突出。
它不仅是会计人员应遵循的会计核算原则,也是审计人员判断是非的尺度。因此,为了客观公正地处理会计业务,就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加强会计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地研究新问题、新情况,提高自己的职业敏感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一)设置帐户 设置帐户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的一种专门方法。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复杂多样的,如财产物资就有各种不同的存在形态,厂房建筑物、机器设备、各种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又如为了取得这些财产物资所需的资金也来自不同的渠道,有银行贷款,有投资者投入等。
为了对它们进行系统的核算和监督,就必须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事先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分类核算的项目即会计科目,并在帐簿中为每一个会计科目开设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内容的帐户,以便通过帐户分门别类地登记各种经济业务,从而取得所需要的各种不同性质的会计信息。 (二)复式记帐 复式记帐是指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帐户中进行双重平衡登记的一种记帐方法。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有其来龙去脉,如企业的银行存款少了80000元,去向是什么?或者是购买了原材料,或者是上交了应交的税金等。采用复式记帐就是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既要在有关帐户中登记其来龙;又要在有关帐户中登记其去脉。
这样既能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又便于进行试算平衡。 (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作为记帐依据的书面证明。
任何单位发生的任何会计事项,都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原始凭证经审核无误后才能据以填制记帐凭证。记帐凭证是记帐的依据。
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统称为会计凭证。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
正确地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不仅可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完整和可靠,还可以审查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合法,极大地影响着会计核算的质量。 (四)登记帐簿 帐簿是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结的帐页组成的簿籍。
登记帐簿就是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用复式记帐的方法,将经济业务的内容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在帐页上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登记帐簿就能将一定时期内零星的、分散的经济业务进行汇总,连续、系统地反映每一类经济活动的完整的信息资料,从而了解经济活动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已发生的各项费用,从而确定各该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成本计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中心环节。
凡是独立核算的企业都必须进行成本计算。例如,产品制造业既需要计算各种原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又需要计算各种产成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和当期实际发生的销售成本。
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也是企业正确地计算利润的前提。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就是通过盘点实物,核对帐目,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和往来款项的实有数,以保证帐实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企业必须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各项财产物资和往来款项进行清查、盘点和核对。在清查中如果发现某些财产物资和往来款项的实有数与帐面结存数额不一致,应查明原因,明确经济责任,并调整帐存数,使帐存数与实存数相等,以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
通过财产清查还可以发现财产物资保管及债权、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积压、呆滞、毁损、短缺的财产物资和逾期未能收回的债权,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从而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加速资金周转,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 (七)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是根据帐簿记录,以表格的形式反映某一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专门方法。
编制会计报表,就是在帐簿记录的基础上对会计核算资料的进一步加工、整理。 以上各种专门方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彼此联系、相互配合地加以运用。
一般地说,在经济业务发生后,首先要根据业务内容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加以审核;同时,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在帐簿中设置帐户,并根据审核无误的记帐凭证,运用复式记帐法登记帐簿,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成本计算;通过财产清查将财产物资的实存数与帐存数加以核对;最后,在帐实相符的基础上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当然有用。实际的工作流程大体上是:发生经济业务产生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凭证,此时将原始凭证粘贴于会计凭证后面,表示经济业务发生的真实性,就是说这张会计凭证不是会计人员私自编制的,而是真的发生了经济业务。然后,将会计凭证汇总登记在账本上。最后,根据账本的数据编制会计报告(报表及附注等)。
你所说的会计分录,其实就是实际工作中的会计凭证。区别就在于形式不同,就是长得不一样。会计分录很简单,写几个字就行了。会计凭证有统一个格式。要写年月日,要编号,要写借贷方科目,借贷方金额等等。
明白了吗?
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当然有用。
实际的工作流程大体上是:发生经济业务产生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凭证,此时将原始凭证粘贴于会计凭证后面,表示经济业务发生的真实性,就是说这张会计凭证不是会计人员私自编制的,而是真的发生了经济业务。
然后,将会计凭证汇总登记在账本上。最后,根据账本的数据编制会计报告(报表及附注等)。
你所说的会计分录,其实就是实际工作中的会计凭证。区别就在于形式不同,就是长得不一样。
会计分录很简单,写几个字就行了。会计凭证有统一个格式。
要写年月日,要编号,要写借贷方科目,借贷方金额等等。明白了吗?。
形式化方法的核心就是形式化语言,以及基于形式化语言构建出来的系统的形式化模型。
对于一些safetycritical的系统(例如航空航天、高铁动车、核电等)来说其系统的行为必须是可以预测的,即某些行为(死锁、datarace)等都是不允许的。 而一般的软件工程方法(测试)无法保证这些系统属性的实现。
因此需要将这些系统用语义明确的形式化语言进行建模,继而采用模型监测、定理证明的方法对目标属性进行验证。工业界位某些类型的系统(如高铁上的动力控制系统等)的开发流程和实现制定了许多标准,如IEC61508(/(E/E/EP)。
),以及大量的衍生标准。只有通过这些标准,才能达到很多设备要求的安全等级(如SIL4),才能在市面上卖。
而这些标准在工程中的实现,需要形式化工具的支持。例如,卖几百万一套的SCADESuite,其建模语言为SSM(GraphicalEsterel)+Lustre,都是很著名的形式化语言。
通过对经过验证的模型进行代码生成,实现高质量的系统。而Mathworks的系列工具Simulink、Polyspace也是各种标准加持。
验证方面,模型检测工具、定理证明器(Coq、Isabelle、ACL2等)、SMTSolver(Z3等)都是可以采用的方向,工程实践中很多会结合多种方法。 总之,形式化方法既需要花(很多)钱购买工具,还要花钱(及很长时间)培训人员使用,成本很高。
但因其能够降低安全攸关系统的风险,在一些行业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会计核算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反映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上述七种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运作程序是: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和审核凭证,按照确定的会计科目设置账户,运用复式记账的方法登记账簿,按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并根据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核算)和监督,而最主要的职能就是反映了。
反映就是会计要真实准确公允地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轨迹,或是整个过程。为了更好的反映资金的运动过程,会计的理论把资金进行了分类,分别有大的分类和明细的分类。
分为:
1.资金是从哪里来的?分为所有者权益类(业主的投入),收入类(销售或给别人提供服务取得的),负债类(借入的)等
2.资金运用在什么地方,来的资金都有哪些形态?分为资产类(形成不同的资金形态),费用类(让别人给提共服务了)等等
3.然后再次进行分类:
资产类里有钞票(库存现金),有存在银行的钱(银行存款),有机器设备(固定资产),有生产用的原料(原材料),有完工的产品(产成品)。。。。以此类推,这是对资金的一个总的分类,叫总分类科目。
4.总的分类不能反映详细的情况,又进行了更详细的分类:
钞票里又有人民币,又有美元,还有小日本的钱。。
银行存款有存在工行的,建行的,农行的。
机器设备里有车床,有汽车,有房屋。。
这是对资金的更细的分类,会计上叫明细分类科目,当然还可以再分,那就是二级明细,三级明细,四级明细了。
5.当资金有变化,有运动时,会计上就要有反映、有记录(这体现了反映职能),那就要用这些分类的项目(科目)来记录:
如:业主投资,投的是存在银行的钱,对企业来说就是,资金从业主那来,变成了企业的银行存款,那就要分别在两个资金的分类项目(科目)里记录(分录):
借:银行存款-**银行
贷:实收资本-**业主
如:用现金买了一辆汽车,汽车也是企业的,那资金形态从现金转变成了汽车,也要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资金的分类项目(科目)里记录(分录):
借:固定资产-汽车
贷:库存现金
管理费用的所有明细科目:
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税金、土地使用费、土地损失补偿费、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存货盘亏和毁损、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业务招待费、计提的坏账准备、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上交上级管理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其中:业务招待费:年营业收入1500万元以下的,不超过营业收入净额的0.5%,年营业收入超过15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0.3%。
2.销售费用的所有明细:
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广告费、租赁费(不含融资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用,以及专设的销售机构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推销以及其他经费等。
其中,广告费: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2%以内据实扣除;
3.财务费用:
(1)利息净支出
(2)汇兑净损失
(3)相关的手续费等
对财务费用的列支标准一般遵循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一定范围。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9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