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第三:借方或贷方会计科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二级科目同属于一个一级科目时,所属一级科目只在第一个二级科目前列出,其余省略.每个二级科目各占一行,其前均应保留破折号,且保持左对齐 。
需注意的是,如果这些二级科目分别列示于借方和贷方,应在借方和贷方分别列出一个该一级科目;处于同一个方向的每两个二级科目之间均不能列示其他一级科目。
扩展资料
账务处理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 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企业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科目。
企业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训,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向职工给予的补偿,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扩展资料: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首先,需要了解各个科目的定义和包括内容。这样一看到题就明白哪个经济业务归在哪个科目中。
其次,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资产等于权益加负债。那么,可以根据借方推出贷方记什么,根据贷方推出借方记什么。还要分清科目哪个是借方增加,贷方减少。哪个是借方减少,贷方增加。
把所有的会计科目分成资产类和负债类。凡是资产类的增加,就计在借方,凡是资产类的减少,就计在贷方;凡是负债类的增加就计在贷方,凡是负债类的减少,就计在借方。
把所有的会计科目分成“资金占用和支出类”和“资金来源和收入类”,前者增加计借方,减少计贷方;后者减少计借方,增加计贷方。会计分录做时要遵循的原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会计分录
一、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1、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格式如下: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2、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格式如下: (1)一借多贷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 (2)一贷多借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多借多贷 借:银行存款 借:应收账款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1、分析经济业务涉及的是资产(费用、成本)还是权益(收入); 2、确定涉及到哪些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 3、确定记入哪个(或哪些)账户的借方、哪个(或哪些)账户的贷方; 4、确定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问题补充: 那会计分录的贷方到底是在借方下面的左侧还是右侧? 会计教材书上一般都在右侧,实际工作中在左、在右、在下方都可以,没有特殊的要求。 。
个人手写简单记账,在填写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时,通常使用约定俗成的会计符号: √——表示已记账或已核对。
填在凭证金额右边或账页金额右边的格子内。 ¥——表示人民币。
已在金额前写此符号的,金额后边就不用写“元”字。 @——表示单价。
△ ——表示复原。将原来书写的数字划红线更正或文字更改后,发觉错误,即原写的是对的,仍应恢复原来记载,便在被划线的数字或被更改的文字下边,用红墨水写此符号,每个数字或文字下边写一个并在这笔数字或文字加符号处盖章。
#——表示编号的号码。 ∑——表示多笔数目的合计,即总和。
※——表示对某笔数字、文字另附说明。 手写记账确实有很多显而易见的优势: ①相较于App,手写记账的时候你可以清清楚楚地用脑子在思考,花出去的钱会更有痛感,这对于众多习惯性月光族来说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②与此同时,手写记账还可以跳出App的死板归类,让你可以更详细的写出每一笔消费的用途和当时的感受,使得记账变得更有人情味儿。 扩展资料记账就是把一个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家庭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运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上记录;是指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法对经济业务序时地、分类地登记到账簿中去。
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环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记账。
1. 会计分录的格式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他的意思是:例如:
1)银行取现金 借(+):库存现金 100元 贷(-): 银行存款100元
2)上述两个会计科目都是资产类科目,故此这边增加100,那边减少100元
2. 一个是资产类科目、另一个是负债类科目,就得同增或同减,例如:
1)用现金开支 借(-):应付工资 100元 贷(*): 现金100元
2)上述两个会计科目一个是资产类科目,另一个是负债类科目,故此这边减少100,那边也减少100元。有不懂的地方再问。
会计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会计分录的格式:
1.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2.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会计分录注意:
1.要把资产负债权益类分清,知道它们属于什么类,比如看到短期借款就要知道它是负债
2.记住资产、权益类是借方增加贷方减少;负债是贷方增加借方减少
3.分录要做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例:现金 借用备用金时: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或直接设备用金科目)
贷:库存现金
b、报销时:
借:管理费用(等费用科目)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或直接设备用金科目)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第三:借方或贷方会计科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二级科目同属于一个一级科目时,所属一级科目只在第一个二级科目前列出,其余省略.每个二级科目各占一行,其前均应保留破折号,且保持左对齐 。
需注意的是,如果这些二级科目分别列示于借方和贷方,应在借方和贷方分别列出一个该一级科目;处于同一个方向的每两个二级科目之间均不能列示其他一级科目。
扩展资料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2、会计分录三要素:账户名称,记账方向,应记金额。 3、会计分录格式 借:会计科目名称 100,000.00 贷:会计科目名称 100,000.00 注意: 1)、会计分录必须先写“借”,后写“贷”,且“借”和“贷”应错开二字距离; 2)、金额也相应同“借”“贷”错开一定距离,且同一方向的应并行排列。
3)、会计科目书写必须正确,不可自行简化。 4、作用 :简单明了地指明每笔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和金额。
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编制记账凭证来反映经济业务的。做会计分录的时候,要遵守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原则。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