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直接出售报废的存货残料取得收入:
(1)、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报废存货残料的价值)
2、经批准后进行处理:
借:原材料(残料入库)
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公司或责任人的赔偿)
管理费用(扣除残料及赔偿后的净损失,属经营损失的部分)
营业外支出(属于非常损失的净损失,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另外,格式应注意: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扩展资料:
编制会计分录时,应注意:
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_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一、发生报废时,应调减有关存货的账面价值,查明原因,按管理权限报有关部门审核,等待处理。
(1)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报废存货的账面价值)
(2)贷:有关存货科目(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报废存货的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如果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还要转出其计提的累计跌价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二、经批准后进行处理
(1)借:原材料(残料入库)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公司或责任人的赔偿)管理费用(扣除残料及赔偿后的净损失,属经营损失的部分)营业外支出(属于非常损失的净损失,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三、如果直接出售报废的存货残料取得收入
(1)借:银行存款等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借:其他业务成本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报废存货残料的价值)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二十一条: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存货成本扣减累计跌价准备后的金额。
存货报废的会计分录: 1、发生报废时,应调减有关存货的账面价值,查明原因,按管理权限报有关部门审核,等待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报废存货的账面价值) 贷:有关存货科目(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报废存货的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如果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还要转出其计提的累计跌价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2、经批准后进行处理 借:原材料(残料入库) 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公司或责任人的赔偿) 管理费用(扣除残料及赔偿后的净损失,属经营损失的部分) 营业外支出(属于非常损失的净损失,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如果直接出售报废的存货残料取得收入 (1)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报废存货残料的价值) 二、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二十一条: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存货成本扣减累计跌价准备后的金额。
一、存货报废的会计分录:1、发生报废时,应调减有关存货的账面价值,查明原因,按管理权限报有关部门审核,等待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报废存货的账面价值)贷:有关存货科目(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报废存货的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如果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还要转出其计提的累计跌价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2、经批准后进行处理借:原材料(残料入库)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公司或责任人的赔偿)管理费用(扣除残料及赔偿后的净损失,属经营损失的部分)营业外支出(属于非常损失的净损失,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3、如果直接出售报废的存货残料取得收入(1)借:银行存款等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借:其他业务成本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报废存货残料的价值)二、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二十一条: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存货成本扣减累计跌价准备后的金额。扩展资料: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
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在登记帐户前,通过记帐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帐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帐符号,有关帐户名称、摘要和金额。
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
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帐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
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与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帐户的贷方与几个帐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为了保证帐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清晰、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分录必须严格掌握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基本原则,不允许多借多贷。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会计分录。
一、报废产品账务的处理:
1.报废产品不是人为造成:账务处理分两步走:
1)..将报废存货出售按正常销售业务来处理。
2).将该批存货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减成本。
2.、报废的产品由人为造成:
1).发生损失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2).个人赔偿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名字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废品变家收入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4).报批处理结果: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账务处理时需注意要点:
1.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损失,应当计入管理费用。
2.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损失时,其进项税额应当转出。
3.残料收入应当计征销项税(小规模税率为3%,一般纳税人为17%)。
借:待处理财产损失 贷:产成品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转出(一般纳税人)
报有关部门批准后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失
存货的非正常损耗主要有两种原因:
(一)自然灾害损失;
(二)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窃、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
前者在扣除保险公司等赔偿后计入“营业外支出”,后者在扣除有关责任人员赔偿后计入“管理费用”。但是“自然灾害损失”,必须是“事前不可知、事中不可控、事后有证据”的损失。对于原因不明的损失,只能归于“管理不善”,计入“营业外支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