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通过此明细科目来反映企业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借方余为多交数,贷方余为未交数)。
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若有余额,必定只可能是借方余额,且反映的是企业未抵扣的进项税,而不再含有企业多交的增值税,这样避免了区分借方余额是未抵扣数还是企业多交税金的因难,也可避免有可能出现的重复抵扣的问题。转出未交增值税核算企业多交或未交的税金。
期末有未交的: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期末有多交的: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会计与税务业务新知识——新会计准则中的税金费核算
新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相关帐务处理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其中有关应交税、费的核算取消了两个一级科目即“其他应交款”科目,与“应交税金”科目合并为一个一级科目即“应交税费”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纳的各种税费(注:国地税费均在此科目中核算)。旧政策中应交增值税的核算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两个二级明细科目,分别核算当期已交和以前期间应交增值税的情况;新政策取消了“未交增值税”二级明细科目和“转出多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三级明细科目,不再要求期末将多交或未交的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二级明细科目核算,即当期已交和以前期间应交增值税的情况均在“应交增值税”二级明细科目内核算,简化了应交增值税的会计核算,相应地也简化了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明细表的格式。新会计准则还有下面二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改变了一个所得税费列支科目名称,即一级科目“所得税费用”代替了原来的一级科目“所得税”。二是改变并扩大了销售税费列支科目的范围即用一级科目“营业税金及附加”代替了原一级科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新会计准则应交税费科目的设置及使用说明
(二)增值税
1、一般纳税企业账务处理
一般纳税企业应交的增值税,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二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实际已交纳的增值税和月终转出的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额;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收取的销项税额、出口企业收到的出口退税以及进项税额转出数和转出多交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月终转入的多交的增值税;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月终转入的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
为了详细核算企业交纳增值税情况,企业应在“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三级明细科目进行详细核算。主要有“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科目。
“进项税额”科目,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劳务而支付的、按规定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时应冲销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已交税金”科目,记录企业本月已交纳的增值税额。企业本月已交纳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多交的增值税额用红字登记,
“减免税款”专栏,记录企业按规定享受直接减免的增值税款。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记录企业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当期抵免税额。
“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记录企业月终转出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销项税额”科目,记录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
“出口退税”科目,记录企业出口货物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免抵退税额或按规定直接计算的应收出口退税额;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者退关而补交已退的税款,用红字登记。
“进项税额转出”科目,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将购进的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应转出。
“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记录企业月终转出本月的增值税。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税务机关对其增值税纳税情况进行检查后,凡涉及应交增值税账务调整的,应设立“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凡检查后应调减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增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凡检查后应调整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减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全部调账事项入账后,应对该账户余额进行处理,处理后,该账户无余额。
2、小规模纳税企业的账务处理
小规模纳企业应当按照不含税销售额和规定的增值税征收率计算交纳增值税,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时只能开具普通发票,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小规模纳税企业不享有抵扣进项税额的权利,其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支付的增值税直接计入有关货物或劳务成本。因此,小规模纳企业只需要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不需要在“应交增值税”科目下下设其他明细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方登记应交纳的增值税,借方登记已交纳的增值税;期末贷方余额为尚未交纳的增值税,借方余额为多交的增值税。
新会计准则对一些会计科目作了变动,变动的会计科目如下: 1.“现金”科目变为“库存现金”科目。
2.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并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两个二级科目。 3.新准则取消了“应收补贴款”科目,并入“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4.“物资采购”科目变为“材料采购”科目。 5.“包装物”科目和“低值易耗品”合并为“周转材料”科目。
6.新准则取消了“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而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教材第六章金融资产) 7.新准则增设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教材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 8.新准则设置了“长期应收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经营活动,已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余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其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9.新准则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但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10.新准则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
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11.新准则增设了“商誉”科目,从“无形资产”科目分离出来,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2.原制度要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企业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而新准则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其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教材第五章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 13.新准则取消了“应付短期债券”科目,而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
核算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14.“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科目合并为“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15.“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合并为“应交税费”科目。 16.新准则中设置的“预计负债”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17.“盈余公积”科目取消了法定公益金有关的核算。 18.新准则增设了“库存股”科目,核算企业收购、转让或注销本公司股份金额。
19.新准则增设了“研发支出”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20.新准则增设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21.“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变为“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2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变为“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23.“营业费用”科目变为“销售费用”科目。 24.新准则增设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25.“所得税”科目变为“所得税费用”科目。
26.新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多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 消费税 应交税费 营业税 应交税费 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费 增值税检查调整 应交税费 土地增值税 应交税费 所得税 应交税费 房产税 应交税费 土地使用税 应交税费 车船使用税 应交税费 个人所得税 应交税费 未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 印花税 应交税费 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 粮物调基金 应交税费 防洪保安基金 应交税费 文化建设基金 因各地地税交纳的不同,相应增加或减少。
印花税在税金及附加。
性质特点:兼有凭证税和行为税性质印花税是单位和个人书立、领受的应税凭证征收的一种税,具有凭证税性质。另一方面,任何一种应税经济凭证反映的都是某种特定的经济行为,因此,对凭证征税,实质上是对经济行为的课税。
扩展资料:
产权转移即财产权利关系的变更行为,表现为产权主体发生变更。产权转移书据是在产权的买卖、交换、继承、赠与、分割等产权主体变更过程中,由产权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所订立的民事法律文书。
我国印花税税目中的产权转移书据包括财产所有权、版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共5项产权的转移书据。
财产所有权转移书据,是指经政府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不动产、动产所有权转移所书立的书据,包括股份制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因购买、继承、赠与所书立的产权转移书据。其他4项则属于无形资产的产权转移书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花税
2221 应交税费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和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
小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按照应交的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应交增值税还应当分别“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金”等设置专栏。
小规模纳税人只需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不需要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中设置上述专栏。
摘自2013年1月1日执行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
比较喜欢答会计问题啦。你可能是对这些概念不太理解,所以容易混。
应交税金是指企业应交未交的各项税金。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等。
计提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等
交时:
借:应交税金-二级科目
贷:银行存款
所得税呢,是用企业收入扣除成本费用以后的利润*30%所得税率交的企业所得税。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