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广大生产型企业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在成本核算和收入的确认上,和产品销售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本帖只在此探讨建造合同法准则中规定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与生产性企业相同的核算不在此做探讨。
(一)工程施工 相当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科目。主要核算各项目成本及毛利。下面设置“合同成本”和“毛利”两个二级明细科目。
1、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核算工程合同成本
在合同成本下,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1)人工费(项目/部门核算)
(2)材料费(项目/部门核算)
(3)机械使用费(项目/部门核算)
(4)其他直接费(项目/部门核算)
(5)分包成本(项目/部门核算)
(6)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下设下列明细科目
管理人员工资(项目/部门核算)
职工福利费(项目/部门核算)
固定资产使用费(项目/部门核算)
低值易耗品摊销(项目/部门核算)
办公费(项目/部门核算)
差旅费(项目/部门核算)
财产保险费(项目/部门核算)
工程保修费(项目/部门核算)
排污费(项目/部门核算)
劳动保护费(项目/部门核算)
检验试验费(项目/部门核算)
外单位管理费(项目/部门核算)
材料整理及零星运费(项目/部门核算)
材料物资盘亏及毁损(项目/部门核算)
取暖费(项目/部门核算)
其他费用(项目/部门核算)
2、工程施工-毛利,核算工程毛利
具体的设置根据企业需要选择,不一定非要设置这些会计科目。特别是间接费用,有些不需要的可以不予以设置。
为了确保成本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为经营管理提供有效成本资料,必须在成本计算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核对材料及库存商品的期初数 2.核对产品的工艺构成 3.核对产品生产计划 4.确定单据的传递程序 5.建立健全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际情况的记载,是进行会计核算的依据,也是企业经济信息和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如果原始记录不全、不准、不及时,会计核算与监督就失去了可靠的依据,这必然会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因此,为了保证会计核算与监督工作的质量,必须建立和健全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原始记录,企业原始记录与成本会计核算有关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1.材料物资原始记录。它包括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单、领料单、退料单、废料收回单、材料报损报废单、材料盘盈盘亏报告单等。
2.劳动工资原始记录。它包括考勤表、请假单、加班加点记录单、工资结算单、工资和奖金分配支付表等。
3.产品加工原始记录。它包括加工工艺单、个人和班组生产记录、在产品盘存记录表、在产品盘盈盘亏报告单、设备运转记录、动力消耗单等。
4.产品原始记录。这包括在产品、半成品工序转移单、产品质量检验单、产品入库单、出库单、发货记录单、产成品盘盈盘亏报告单等。
5.固定资产原始记录。这包括固定资产验收单、盘盈盘亏报告单、验资报告等。
6.财务会计业务处理原始记录。这包括现金收款单和支款单、报销单、转账通知单等。
应加强原始记录管理,实行全企业原始记录统一化和标准化以及统一领导、归口分级管理的制度,以确保原始记录及时、准确、全面。 生产成本是指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企业应设置“生产成本”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 本科目可按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下同),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企业应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其耗用情况直接或分配计入各有关成本类账户。
对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费用,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对于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对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核算。
各辅助生产车间在计算出各自的劳务成本后,按提供劳务量的情况分配计入各有关成本账户。如果辅助生产车间也单独核算本身发生的制造费用,月末还应先将这些制造费用分配计入辅助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成本,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②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③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④期末,按照一定的方法,将按产品归集的累计费用在已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的实际成本,然后,将完工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从“生产成本”账户转入“库存商品”账户,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⑤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成本。
【例】甲公司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某月A材料的消耗(计划成本)为:基本生产车间领用1000 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300 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200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50 00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 000 000 ——辅助生产成本 300 000 制造费用 200 000 管理费用 50 000 贷:原材料——A材料 1550000 工业企业折旧及其他费用归集与分配 自有的固定资产按规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租赁合同的规定方式计算与支付租金。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和租赁费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费用。月终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分别记入有关的费用账户。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应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和租赁费用分配汇总表”,并据以编制会计分录。 【例】某工业公司2008年1月份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租赁费用如下表所示。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和租赁费用分配汇总表 2008年1月 单位:元 应借账户 车间部门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固定资产租赁费用 生产成本 蒸汽车间 1 400 700 机修车间 2 200 1 100 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 4 200 2 100 第二车间 9 650 4 825 管理费用 行政管理部门 2 350 1 175 合 计 19 800 9 900 (1)借:生。
记账(现金,银行),核算成本,利润。报税。看什么厂了厂的大小。还有分部门会计还是总厂会计了。提高账面成本降低利润以达到合理避税。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同一会计分支,但又有区别:一、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含义与特点的比较(一)行政单位:是指进行国际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如军队、国务院)、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及各级党政、人民政府。
行政单位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因此会有“上级拨入资金”的会计科目。
事业单位:是指不具有社会生产职能和国家管理职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上层建筑、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法人单位,包括科学文化事业单位(如学校)、公益事业单位(福利院、红十字会)、公证、法律服务(如妇联)等中介机构。 (二)特点比较:1、行政单位提供无偿服务;行政单位进行业务活动的目的是进行劳务;行政单位无收支活动;行政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预算拨款,并按国家预算开支、使用。
2、事业单位虽不以盈利为目的,却实行有偿服务;事业单位大多属于能创造价值的智力劳动,向社会提供的是精神产品和劳务;事业单位某些活动具有盈利性。二、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比较(一)含义比较行政单位会计是以政府部门各行政单位预算资金核算为中心的一门专业会计,主体是各行政单位。
它通过连续、系统、完整地核算和监督,放映行政单位预算资金的领拨、分配、使用和结果的全过程,反映预算执行的实际效果,为国家的预算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事业单位会计是各类事业单位对其预算资金及经营收支过程和结果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
(二)特点比较:1、都采用收付实现制,都是非营利性。2、行政单位不进行成本核算,以预算收支为主要核算内容,侧重核算资金收支结余;事业单位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经营性有成本核算),其核算对象以收、支、余为主。
3、事业单位的收支活动具有多渠道性(特殊科目:缴纳销售税金,行政单位不涉及)。 (三)会计科目比较1、相同点: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要素都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等五类,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名称、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完全相同的会计科目主要有:现金、银行存款、名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限额、应缴预算款、结转自筹基金等;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在一些会计处理上也具有相同点,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不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的处理;事业、行政单位的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而是采用对无法收回的坏账直接列支核销的办法,故事业、行政单位会计的“应收账款”科目没有备抵账户。在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上除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历史性及重要性原则等相同的会计核算原则外,事业单位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还强调可比性原则、收付实现制原则和专款专用原则。
2、不同点(1)行政单位会计科目资产类包含有价证券,事业单位会计有无形资产和产成品; 负债类事业单位有应交税费;净资产类的结余科目也有所区别,行政单位会计为结余,而事业单位会计有事业结余,经营结余和结余分配科目;还有事业单位独有支出类的销售税金科目。(2)名称不同、内容和使用方法相同的科目对比项目 :行政单位会计科目:暂付款、暂收款、库存材料,分别与事业单位会计科目里的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材料相对应;而预算外资金收入对应财政专户返还收入和事业收入。
(3) 名称相似或者相同,内容及方法有区别的科目行政单位会计科目的总账科目拨入经费所包含的拨入经常性经费和拨入专项经费,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总账科目财政补助收入和拨入专项款;拨出经费里的拨出经常性经费和拨出专项经费,分别与拨出经费和拨出专项款对应;经费支出里的经常性支出和专项资金支出分别对应事业支出和专项款支出; 结余里的经常性结余和专项资金结余分别对应事业结余和对冲结转(无科目); 有价证劵与对外投资相对应。(四)核算的特点比较行政单位会计:会计主体有明显的非营利性;以首付是限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最大的特点是双轨制(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三、资产的核算事业企业会计的“资产”的内容最大特点是,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不区分长短期投资, 只设置“对外投资”账户。
属于非营利性组织,不需分期计算盈亏,因此不设置跨期摊提类账户。(一)存货的核算1、内容的对比:(1)行政单位的存货也称库存材料,指行政单位大批购入、先期入库,待以后各期陆续消耗的各种材料,如大批的办公材料、修理材料、取暖材料等。
事业单位的存货一般分为:原材料(原料、燃料、实验材料、改装使用的原件、零配件等)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仪器、仪表、工具、器皿、一般用品等)办公用品类(纸张、笔墨等)产成品类(生产完工并已验收入库的产品)。事业单位的存货在核算之前,首先要确定存货日常管理中的盘存制度。
永续盘存制(通常使用)--收、支、存; 实地盘存制--收、存。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