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记账凭证记错怎么办——会计记账凭证记错,如果没记到账簿上,是手工帐,直接把记账凭证撕掉,再做一张就可以了;如果是软件做账,可以直接修改凭证内容即可。
冲销是会计核算的概念,指相互抵消的意思,即对错误的会计记录进行冲抵,使其相互在对等额内消灭。 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原来的分录,做一笔相反的分录,或者做一笔相同的红字分录,把原来记得帐消去或者说对已经做了记录的科目进行清零 。
在帐务处理中,冲销就是将两个因素一样,形成的原因一样,但由于记账错误形成的两笔分录进行对冲 ,以便将原来的错误处理完毕而做的工作, 找到不对帐的原因及对应的科目,然后对错误的科目进行正负对冲就行了,然后再做正确的,比如“+1”与“-1”就是对冲,就平了,一切为零,然后再做个正确的分录就把帐平了。 辅助资料: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 1。
方法的分类 汇总各种法律规范的规定,更正会计差错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更正的技术方法,二是是否追溯的方法。 (1)更正会计差错的技术方法 更正会计差错的方法从技术角度看包括划线更正法、红字注销法、蓝字反方向更正法(蓝字更正法)、红蓝字更正法(综合调整法)等。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如果账簿记录发生错误,则应按照规定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已经登记入账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可以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注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同时再用蓝字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如果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只是金额错误,也可以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另编一张调整的记账凭证,调增金额用蓝字,调减金额用红字;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 据此规定,只更正账簿的方法则是划线更正法;调整记账凭证金额用红字则是红字注销法;调整记账凭证金额用蓝字则是蓝字更正法;对某错误同时使用红、蓝字则是综合调整法。
红字表示注销或减少,醒目明了,红字过多则又让人眼花缭乱,反映的内容会不清晰;蓝字记录若与原分录方向相反则表示注销或减少,填制的补充分录则为增加。 (2)是否追溯的方法 会计差错更正按是否追溯到差错发生的当期或尽可能的早期,分为追溯重述法和未来适用法。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未来适用法,是指不追溯而视同当期差错一样更正。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追溯重述法与未来适用法相比,追溯重述法纠错针对性更强、更准确,但过程复杂,成本较大。
2。根据不同的差错类型选用不同的方法 为了正确使用差错更正方法,应先弄清差错的类型,然后对号入座。
差错可按以下三个标准分类:一是差错的发现时间,可以分为当期即报告期内发现的差错和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即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差错;二是差错的所属期间,可以分为属于当期的差错和属于前期的差错;三是重要性,可以分为重要的会计差错和非重要的会计差错。 重要的会计差错即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
实务中对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具体的环境和会计职业判断,并且应从性质和金额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差错金额越大、性质越严重,则差错越重要。
为了便于选定差错更正方法,对以上差错类型可进行这样的组合,(1)当期发现属于当期的差错;(2)当期发现属于前期非重要的差错;(3)当期发现属于前期重要的差错;(4)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属于“当期”(报告期)的差错;(5)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属于前期非重要的差错;(6)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属于前期重要的差错。 凡是归属于当期的差错,无须区分重要性,因为报表尚未报出,只要及时调整,无论重要与否均不会影响报表使用人的决策(注意:“当期”即为报告期,“前期”则为前一报告期)。
###就是用红字做一张相反分录的凭证###反冲,在重做###冲销叫红字更正法又叫红字冲销法:就是做一张与错误凭证相同的红字数字凭证并用红字记账,结账时见红字就减去这就是红字冲销。 冲销后再做一张正确的分录记账。
###冲销就是你原来做了一张凭证,但你发现做错了,所以就反冲回来,再重新做一张正确的。
你单位的二00五年有未入帐的销售收入(代销商品)33107元。
应在稽查局检查的8月将这笔销售作账: 借:应收帐款---xxxx 33107 贷:商品销售收入 28296。 58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810。
12 税务部门从你公司上期留底税金中扣除5332。02元。
我是这样看待的: 1、你已作了帐务处理,不能在上期留底税金中扣除5332。02元。
因为,你把2005年的未入帐销售已在本期销售收入中反映出来了,也就是说在当期销项税中反映出了该笔销项税额---4810。 12元,这笔税金是不能在上期留底税金中直接扣除的,应在纳税申报表中如实反映当期的实际情况,也就是销项税、进项税、留底税金是在各栏中如实反映(销项税-进项税-期留底税金=本期应缴税金)的,而不是在上期留底税金中扣除。
2、5332。02元-4810。
12元=521。90元是不能在应缴税金科目中反映的,应在营业外支出中列支(最终应在所得税前列支)。
借:管理费用 521。90元 贷:营业外支出 521。
90元 以上是我的看法,不知是否赶得上你报税。有什么事情你留言。
再见。
1。
库存商品出库时,根据商品出库明细做: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甲商品/乙商品2。库存商品明细账的记账方法 由于企业的商品销售成本主要是通过库存商品明细账进行计算的,因此要求库存商品明细账能够正确地反映商品的购进、销售和结存的情况。
而库存商品明细账的记账方法与一般明细账有所不同,现说明如下: (1)购进:根据商品入库凭证记人该账户收入方的购进数量、单价和金额栏。 (2)销售:根据商品销售的发货凭证,记入该账户的发出方。
若逐日结转成本的,应登记销售数量、单价和金额栏;若定期结转成本的,则平时只登记销售数量栏,不登记单价和金额栏,销售成本金额在月末一次登记。 (3)进货退出:根据进货退出凭证,用红字记入该账户收入方的购进数本的,用红字登记销售数量栏和金额栏,用蓝宇登记单价栏;若定期结转成本的。
平时只用红字登记销售数量栏,不登记单价和金额栏,红字表示销售的减少。 (4)购进商品退补价;将退补价款的差额记人收入方的单价和金额栏,退价用红字反映,补价用蓝字反映。
(5)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根据分期收款商品发出凭证记入该账户发方的其他数量、单价和金额栏。 (6)商品加工收回:根据商品加工成品收回单记人该账户收入方的其他数量、单价和金额栏。
(7)商品发出加工:根据商品加工发料单记入该账户发出方的其他数量、单价和金额栏。 ((8)商品溢余:根据商品溢余报告单汇入诙账户收入方的其他数量、单价和金额栏。
(9)商品短缺:根据商品短缺报告单记入该账户发出方的其他数量、单价和金额栏。 库存商品明细账反映的是会计库存。
会计库存以商品验收入库作为商品收入,以商品销售的入账时间作为商品发出。 财会部门通过会计库存全面掌握商品资金的运用情况,据以了解库存商品动态,加强商品资金管理。
当然不重复
在工业企业会计中
会计流程是这样的:
1,采购材料来,借计原材料等科目,贷计现金或应付账款科目
2,投入生产,借记生产成本科目,借计原材料科目
3,产品完工,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
4,销售分两步,一是确认收入发生,借记现金或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二是配比成本,将销售出去的商品结转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
按上面的步骤我们可看出,生产成本科目是不对外的,是用来计算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成本
而主营业务成本是对外的,是结转销售出去商品的成本
会计循环:就是按照一定的步骤重复运行的会计流程。
其目的是从而使得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及政府的财政、税务、审计等监督部门可以及时地了解报表单位的会计信息,以满足相关部门做出经济决策的需要。
扩展资料:
古代会计
人类原始计量记录行为的发生是以人类生产行为的发生,发展作为根本前提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会计,从时间上说,就是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至封建社会末期的这段漫长的时期。
从会计所运用的主要技术方法方面看,主要涉及原始计量记录法,单式账簿法和初创时期的复式记账法等。这个期间的会计所进行的计量,记录,分析等工作一开始是同其他计算工作混合在一起,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后,才逐步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特征的方法体系,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循环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8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