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单位,缴纳的办公用房物业费,计入
借:管理费用-物业管理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
如果提前预存的物业费的话,则分录如下:
借:待摊费用-物业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
每月分摊时:
借:管理费用-物业费
贷:待摊费用-物业费
每月分摊的金额为你实际所预交的总金额/所预交的月份
企业为管理人员报销其住房的物业管理费,计入
借:福利费——报销员工物业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
物业公司收取的物业管理费,计入
主营业务收入——物业管理费
扩展资料:
商品房的物业管理费一般由以下一些项目构成:
(1)公共物业及配套设施的维护保养费用,包括外墙、楼梯、步行廊、升降梯(扶梯)、中央空调系统、消防系统、保安系统、电视音响系统、电话系统、配电器系统、给排水系统及其他机械、设备、机器装置及设施等。
(2)聘用管理人员的薪金,包括工资、津贴、福利、保险、服装费用等。
(3)公用水电的支出,如公共照明、喷泉、草地淋水等。
(4)购买或租赁必需的机械及器材的支出。
(5)物业财产保险(火险、灾害险等)及各种责任保险的支出。
(6)垃圾清理、水池清洗及消毒灭虫的费用。
(7)清洁公共地方及幕墙、墙面的费用。
(8)公共区域植花、种草及其养护费用。
(9)更新储备金,即物业配套设施的更新费用。
(10)聘请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的费用。
(11)节日装饰的费用。
(12)管理者酬金。
(13)行政办公支出,包括文具、办公用品等杂项以及公共关系费用。
(14)公共电视接收系统及维护费用。
(15)其他为管理而发生的合理支出。
另外的项目详见相关物业公司的具体规定。相关物业公司保留最终解释权。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物业管理费
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涉及的税种有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契税等。
(一)营业税:计税依据:为纳税人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应税劳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转让土地使用权,应按“转让无形资产”税目中的“转让土地使用权”子目征税; 2、销售不动产,税率为5%; 3、土地使用权出租以及房地产建成后出租的,按“服务业―租赁业”征税。
计算公式=营业额*适用税率 (二)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以营业税为计税依据,依所在地区分别适用7%、5%、1%征城市建设维护税,依3%计征教育费附加。 (三)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土地增值税按照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和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征收,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减除《条例》规定的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为增值额。它采用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应纳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额*速算扣除率。
(四)房产税:是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对拥有房屋产权的内资单位和个人按照房产税原值或租金收入征收的一种税。 它以房产原值(评估值)为计税依据,税率为1。
2%。年应纳税额=房产原值(评估值)*(1-30%)*1。
2%。出租房屋税率12%。
(五)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按规定税额、按年计算、分期缴纳的一种税。 年应纳税额=∑(各级土地面积*相应税额)。
(六)印花税:是对在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印花税暂行条例所列举的各种凭证所征收的一种兼有行为性质的凭证税。分为从价计税和从量计税两种。
应纳税额=计税金额*税率,应纳税额=凭证数量*单位税额。 (七)契税: 契税是以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以及房屋买卖的成交价格作为计税依据,适用税率为3~5%。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八)企业所得税、外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期间内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应纳税额=(全部应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适用税率。 (九)个人所得税 :是对个人的劳务和非劳务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房地产业所涉及最多的是“工资、薪金”所得。其适用5%-45%的超额累进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 (一)房地产企业会计科目 一、资产类 现金 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 预付账款 其他应收款 物资采购 采购保管费 库存设备 低值易耗品 材料成本差异 委托加工材料 开发产品 分期收款开发产品 出租开发产品 周转房 待摊费用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购建支出 无形资产 递延资产 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负债类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其他应付款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应交税金 应付利润 其他应交款 预提费用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三、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 四、成本类 开发成本 开发间接费用 五、损益类 经营收入 经营成本 销售费用 经营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支出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1、作为办公场地使用的在建地产,与一般制造业企业建设自用办公楼性质相同,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2、存货是“报表项目”,非会计科目。故:作为出售商品房而开发的在建地产,用“开发成本”核算。开发成本属于成本科目,在期末结转入“存货”项目,资产负债表中不直接反映成本费用类科目。开发成本一般适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类似一般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科目,账户结构相似。
为明确会计科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理解会计科目的性质和作用,进而更加科学规范的设置会计科目,以便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必要对会计科目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扩展资料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科目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7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