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购进软件自用的,入“无形资产”会计科目
借:无形资产---xx软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票
贷: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2、购进软件销售的,入“库存商品”会计科目
借:库存商品---xx软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票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扩展资料:
举例说明:
A企业为一般纳税人,2017年9月向B软件公司购入已安装好财务软件的电脑一台,附软件光盘和使用说明书,取得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金额8000元,税额1360元,财务软件选择按3年折旧。
2017年10月向C软件公司购入工资核算软件一套,取得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金额5000元,税额850元,工资核算软件选择按2年摊销。
A企业向B软件公司随电脑一起购入的财务软件可以入固定资产科目,向C软件公司单独购入工资核算软件,入无形资产科目。相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会计分录:
(1)向B软件公司购入财务软件和电脑时:
借:固定资产-电脑及软件 8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0元
贷:银行存款 9360元
(2)每月计提折旧时(不留残值):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222.22元
贷:累计折旧 222.22元
(3)向C软件公司购入工资核算软件时:
借:无形资产-财务软件 5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元
贷:银行存款 5850元
(4)每月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208.33元
贷:累计摊销 208.33元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六条规定: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因此,外购的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发生的后期维护费用,应当费用化
借:管理费用-维护费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关于无形资产摊销的问题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十七条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 的规定:企事业单位购进软件,凡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
因此,软件摊销年限在使用寿命内合理摊销,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无形资产摊销
1.如果购买的金额较大,建议计入:
借:无形资产-财务软件;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2.按规定使用时间分摊做:
借:管理费用-财务软件摊销;
贷:无形资产-财务软件;
3.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文件规定,“企事业单位购进软件,凡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所以 ,企业在经过主管税务机关的核准,财务软件摊销年限可为2年。
会计电算化对于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促进会计职能转变,高效快速提供会计信息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相关的各类财务软件公司相继出现,通用的商品化财务软件被不断研制开发,以不断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随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购置或开发财务软件的费用,已从几千元上升到几十万元甚至上千万元。
从理论到实践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财务软件计入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 1.1根据固定资产的定义,财务软件不能计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对固定资产的定义是:预计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期间;企业用于生产、提供商品或劳务、出租或为了行政管理目的而拥有的有形资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从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中我们知道,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我们说的有形,是看的见、摸得着的物体。而我们在市场上购买到的会计软件,是一种磁性介质,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退一步说,财务软件可以通过支持它的系统软件和硬件,让我们看到里面的内容,充其量也是文字数据,而不是有形的实物形态,所以它不能算作是有形资产。
从我国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定义中可以知道:固定资产是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而企业购买财务软件,是为了进行核算和管理。
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记录在案,随着生产经营的不断持续,发生的经济业务也会不断增加,大量的经济业务输入财务软件,使得财务软件的内部数据越来越大,占用的容量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行业性质不同,许多财务软件购买以后,不一定马上就能使用,而是要进行二次开发后才能使用。二次开发以后,财务软件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也就是说,财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没有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不属于固定资产。自行开发或委托开发的财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也有必要进行软件维护,包括操作维护(主要是一些日常维护工作)和程序维护(包括正确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适应性维护)。
这些维护工作必然导致财务软件内部结构的变化,使其不能保留原有的物质形态。 1.2财务软件折旧的时间和净残值不能确定。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的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影响而引起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损失;无形损耗则是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等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损失。财务软件是一种磁介质,不可能是有形损耗。
而说它是无形损耗又不完整,我们购买财务软件的目的是让它来装载财务数据、产生财务数据,利用这些数据,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以求得企业的发展。所以说财务软件只是一个文字工具,是信息的载体,载体内的财务信息才是实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财务软件本身的价值可能会损失,可是由它装载的财务信息并不一定会减值。固定资产折旧,必然要考虑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问题,使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所以要合理的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财务软件的使用年限很难确定,因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财务软件也可以不断的升级;财务软件中装载的资料,也不能确定何时无用。另外财务软件的残值也很难确定。
2财务软件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存在的问题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如果财务软件计价不能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科目,那么能否可以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呢?同样存在问题,那就是时间的确定问题。
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的费用,在各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内平均分摊。比如,大修理费用,应当在将发生的大修理费用在下一次大修理之前平均摊销;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应当在租赁期限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可是,财务软件的分摊期如何确定?只要企业还在生存、发展,就必然发生账务,企业就会受益于账务。
企业生存、发展是动态的,则企业受益于账务的时间也应该是动态变化的,所以这个时间很难确定。国家对此也未做明确规定。
3财务软件一次性的计入当期费用存在的问题 未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前,企业是用纸质的账簿、凭证等记录发生的经济业务,可以一年采购一次,当年够用就行,所以价格不是很高,企业可以一次性的摊入当期费用--管理费用。而财务软件则不同,它是一次性的购入,长期使用,且费用较高,购买一个核算子系统少说也要几千元或几万元,那么购买一套财务软件(包括许多子系统)应该要几万甚至十几万元。
如果是购买管理软件,比如目前国际上流行的ERP系统(企业资源规划管理系统,在国际市场上ERP销售40%来自财务、20%分销、20%制造、20%人力资源),在国内,就拿用友财务软件公司生产的ERP系统来说,一套ERP系统要200多万。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六条规定: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因此,外购的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70000 贷:银行存款70000 发生的后期维护费用,应当费用化 借:管理费用-维护费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关于无形资产摊销的问题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十七条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 的规定:企事业单位购进软件,凡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
因此,贵公司的软件摊销年限在使用寿命内合理摊销,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无形资产摊销。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