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软件是某个特定的机器上所用,是这个机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软件应该入“固定资产”科目。除此条件外,软件产品,入“无形资产”科目。
会计科目可以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分类,按会计要素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是其基本分类之一。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的(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将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计六大类。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可以按其经济用途、使用情况、产权归属、实物形态和使用期限进行分类核算。
1、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经营用和非生产经营用两类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固定资产,如厂房、机器设备、仓库、销售场所、运输车辆等。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而是为了满足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福利需要的固定资产,如职工宿舍、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浴室、医务室、图书馆以及科研等其他方面使用的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
2、按使用情况分为使用中、未使用、不需用三类
使用中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正在使用的各种固定资产,包括由于季节性和大修理等原因暂时停用以及存放在使用部门以备替换使用的机器设备。未使用固定资产是指尚未投入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和经批准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不需用、准备处理的固定资产。
3、按产权归属分为自有、接受投资和租入三类
自有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所有权的各种固定资产。租人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从外部租赁来的固定资产,租人固定资产又可分为经营租赁资产以及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经营租赁资产所有权不属于承租人,而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在到期后,所有权归承租人,承租人可以视为自有资产进行管理,要计提折旧。
4、按实物形态分为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及其他设备五大类
5、按固定资产最短使用期限分为5年、10年、20年
最短使用期为5年的如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固定资产;最短使用期限为10年的如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最短使用期为20年的如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
企业在对固定资产最短使用期限分类时,不能将不同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划为一类,以免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正确性。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固定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会计科目表
购入的软件计入无形资产,然后进行摊销处理,按预计的使用年限来摊销。
购入时: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等
贷:累计摊销
会计分录是指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指明应借、应贷账户的方向、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会计分录。 简称分录。 会计分录是由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额三要素构成。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无形资产包括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
购买财务软件属于获得使用权,借记无形资产 1、购入财务软件,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财务软件 贷:银行存款/现金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2、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开始摊销: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扩展资料: 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方法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无形资产。
单独计价的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管理。
企事业单位购进计算机软件,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购买计算机硬件时就附带软件,软件不单独计价。另一种是购买单独计价的计算机软件(如某些财务软件)。
上述两种购进计算机软件的情形,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方式上有不同的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三十条规定,购买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软件,未单独计价的,应并入计算机硬件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以提取折旧的方式逐年摊销;单独计价的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管理。
软件作为无形资产如何摊销,税法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规定。 首先,1994年颁布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无形资产应当采取直线法摊销。
受让的无形资产,法律和合同或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效期限和受益期限的,按法定有效期限与合同或企业申请书中规定的受益年限孰短原则摊销;法律没有规定使用年限的,按照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的受益年限摊销;法律和合同或者企业申报书没有规定使用年限的,或者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摊销期限不得少于10年。 其次,为了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推进企业设备更新,1996年4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041号),该通知规定,自1996年1月1日起,对国有、集体工业企业,单独购入的软件,按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或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进行摊销,没有规定有效期限或受益年限的,在5年内平均摊销。
最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放管理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3]113号规定:下列资产折旧或摊销年限最短为2年。 1.证券公司电子类设备; 2.外购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或构成无形资产的软件。
购入的软件计入无形资产,然后进行摊销处理,按预计的使用年限来摊销。
购入时: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等 贷:累计摊销 依据《财政部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第一点第五款规定,企事业单位购进软件,凡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 从会计角度而言不同的软件使用年限不同,所以可以根据预计的使用年限来摊销,预计使用年限需要企业估计,一般来说实务中多数企业都是按10年来摊销的(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但是上面2008年1号文件中规定的除外)。
作“递延资产”处理。由于财务软件的使用期较长,一次性支出较大且受益期在一个会计年度以上,为了便于管理,非软件开发企业购买的软件计入“递延资产软件支出”,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来管理。其分摊率由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具体分录如下:购入时借记 “递延资产软件支出”,贷记“银行存款”;分摊时借记“管理费用软件支出”,贷记“递延资产—软件支出”。分摊的那部分费用,相当于每期购置空白的纸质账簿、凭证等的费用。委托开发形成的财务软件若用于生产经营或管理,应按实际支付的委托费资本化。自行开发的财务软件将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计入“研究与开发费用x软件”账户,若开发成功,则转入资产账户;若开发失败,则将研究与开发费用计入当期费用。发生的后续支出应该根据重要性原则和配比原则来处理。如果金额较小,按照配比原则计入相关费用科目;如果金额较大则应予以资本化。
财务软件计入无形资产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的特殊权利,具有排它性。而财务软件购买时不具备排它性。
(二)传统的无形资产是没有残值的,而财务软件则有残值。
(三)传统的无形资产不需要进行维护,财务软件要进行维护修改。
(四)传统的无形资产购入后不需要培训,而使用财务软件必须培训。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企业购进的财务软件,仅仅购买的是其使用权,并非是专利权。所以,支付的软件费用不能构成企业的资产,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如果费用金额不大,可以作为管理费用直接列入当期损益或者列入长期待摊费用按照未来受益期间进行分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