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共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专业阶段,共6门,分别是会计,税法,审计,财管,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二个阶段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其中试卷一涵盖的科目为前三门,其他的就是试卷二。
以上是简单介绍考试设置,而我认为,这个考试科目多,时间跨度长,难度大,注定是个持久战,所以并不建议一次报考多门而我认为最适合个人压力的科目数量为2门每年,以下是我推荐的科目搭配,第一年是会计和税法,第二年是财管+n,第三年是审计+n每年12个月备考2门,平均一门有6个月的时间,花40天左右的时间看完第一轮,然后花100天做n轮复习+练习,最后40天是冲刺阶段,充足的时间是制胜之道,所以并不推荐一年超过2门试想,按照上述方法,通过6门也就3年,稳打稳扎,通过的概率较高,如果一年3门,预期2年过6门,但只要随便一年出题特别变态导致其中一门没过,你还得考3年,那还不如一开始就选择温和一点的方式来学习!!所以,如果真的想认真学习并通过,我建议是稳打稳扎,一步一个脚印,有些事情就是快不了的,谢谢。
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方案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包括报名条件、考试阶段、科目设置、实务经历要求等基本制度,考试命题、考试评卷、考试合格标准等考试质量保证制度,以及考试组织、考场设置、考试纪律等考试组织管理制度。
这次改革主要涉及注册会计师考试基本制度。 主要内容如下:(一)将注册会计师考试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专业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要求。
第二阶段,即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 考生在通过第一阶段的全部考试科目后,才能参加第二阶段的考试。
两个阶段的考试,每年各举行1次。基于第二阶段的考试侧重于考查考生的胜任能力,建议考生在参加第二阶段考试前注意积累必要的实务经验。
(二)调整考试科目在现行考试制度5个科目的基础上,进行分拆、补充和整合,对考试科目作以下调整:第一阶段,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6科。 第二阶段,设综合1科。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科目均不设英文附加题。(三)调整成绩有效期第一阶段的单科合格成绩5年有效。
对在连续5年内取得第一阶段6个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发放专业阶段合格证。第二阶段考试科目应在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后5年内完成。
对取得第二阶段考试合格成绩的考生,发放全科合格证。 新的考试制度与现行考试制度的衔接新的考试制度于2009年开始实施。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报考建议:
1、会计、审计、财管:最好不要同一年报考
注会新制度考试中,专业阶段比较有难度的就是会计、审计和财管三个科目,其中会计和审计以难度着称,财管以计算量着称。财管和审计都需要有会计基础,但是审计和财管也都需要笔记长时间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无形中考试周期会增加,所以建议第一次报考注会的考生不要三科全报,会计和财管组合最优,其次是会计和审计。
2、税法、经济法、风险管理:不建议单独报
税法和经济法是难度比较低的科目,但是他们的性质属于难度搭配,第一次考的最好不要只报这两科。因为难度比较低,报考的人会比较多,通过的难度其实是比较大的,简单的科目反而会影响对考试的信心。因此建议应该难易搭配的方式报考,同时考虑科目之间的联系。
3、可以选择的报考方案
会计、审计和税法:主要考虑到会计和审计的联系以及会计与税法的联系,但是难度较高;建议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审计做好第二年通过的打算。
会计、财管和风险管理:主要考虑到财管和风险管理难度要低,而且联系紧密,且会计能为财管打基础;优先保证会计和财管的通过。
会计、财管和税法:主要考虑到财管能够提前学习,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且能共同促进财管的学习;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
会计、税法和经济法:主要考虑到难度问题,难度比较偏低,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经济法难度也不大;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
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6个科目。
考试划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
1、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6个科目;
2、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考试范围:由财政部考委会在发布的考试大纲中确定。:《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考试 (2017年)》和《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综合阶段考试 (2017年)》
扩展资料
一、注会考试的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专业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专科以上学历,本科毕业生包括大四学生,或者具有中级/高级会计师、中级/高级审计师、中级/高级统计师、中级/高级经济师)
二、注会考试的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计算机化考试(简称机考)方式。即,在计算机终端获取试题、作答并提交答案。
考试系统支持8种输入法:微软拼音输入法、全拼输入法、智能ABC输入法、谷歌拼音输入法、搜狗拼音输入法、王码五笔型输入法、极品五笔输入法、万能五笔输入法。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注册会计师考试
CPA,即注册会计师,分为综合阶段和专业技能阶段。
专业技能阶段分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经营管理》。从知识层面上,会计是基础,审计是关键,财管是难点,税法是先决条件,经济法比较超然,风险管理最好审计之前。
难度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经营管理》。从学习角度上,《会计》和《税法》重在理解和记忆知识;《财务成本管理》需要掌握和运用公式;《审计》重在理解知识;《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经营管理》重在记忆。
推荐的注册会计师科目搭配的方案:1、会计、审计和税法主要考虑到会计和审计的联系以及会计与税法的联系,但是难度较高;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2、会计、财管和公司战略主要考虑到财管和公司战略联系紧密,且会计能为财管打基础;优先保证会计和财管的通过。
3、会计、财管和税法主要考虑到财管能够提前学习,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且能共同促进财管的学习;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4、会计、税法和经济法主要考虑到难度问题,难度比较偏低,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经济法难度也不大;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
我们不推荐考生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会计、审计、财管三科全报,毕竟专业阶段有难度的就是这三科,会计和审计是以难度著称,财管则是以计算量著称,财管和审计需要会计基础,并且对笔记的理解要求也很高,无形成会给在自己造成一定的压力,所以对于首次报考cpa的考生建议会计搭配财管,其次就是会计与审计的搭配。有难就有易,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相较其他三科是比较容易的。
所以建议考生不要从中选择两科进行搭配,容易的搭配容易大意、放松学习,建议一易一难的注会考试搭配,让自己备考更加平衡。 点击链接加入注会交流群,获取最新资讯、实时解答,还能免费领资料。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