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 论 重点难点归纳: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计量属性。
第二章 金融资产 重点难点归纳: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减值;金融资产转移。 第三章 存货 重点难点归纳:存货的初始计量(不同的渠道取得的存货);存货的期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第四章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成本法核算;权益法核算;成本法和权益法相互的转换;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第五章 固定资产 重点难点归纳:固定资产确认和初始计量;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固定资产处置;持有待售固定资产。
第六章 无形资产 重点难点归纳: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研发支出的处理;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处置。 第七章 投资性房地产 重点难点归纳:投资性房地产的内容和初始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第八章 资产减值 重点难点归纳:准则的范围及减值迹象的判断;可收回金额的确定;资产组减值的计算和处理;总部资产减值的计算和处理;商誉减值的计算和处理。 第九章 负债 重点难点归纳: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债券。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 重点难点归纳: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的区分;实收资本的核算;资本公积的核算;留存收益的核算。 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重点难点归纳: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提供劳务收入的核算;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核算;建造合同收入的核算;利润的核算。
第十二章 财务报告 重点难点归纳: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填列;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填列;分部报告;关联方披露;中期财务报告。 第十三章 或有事项 重点难点归纳:或有事项等相关概念;预计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或有事项的列报。
第十四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重点难点归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其处理思路;公允价值模式下的处理;账面价值模式下的处理;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 第十五章 债务重组 重点难点归纳:债务重组的定义和方式;以资产清偿债务的核算;债务转为资本的核算;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核算;几种方式组合的债务重组。
第十六章 政府补助 重点难点归纳:政府补助的定义和方式;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 第十七章 借款费用 重点难点归纳:借款费用及其会计处理的要求;借款利息的会计处理;外币借款汇兑差额的会计处理。
第十八章 股份支付 重点难点归纳:股份支付及其分类;可行权条件的种类、处理和修改;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核算;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的核算。 第十九章 所得税 重点难点归纳: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第二十章 外币折算 重点难点归纳: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报表的折算。 第二十一章 租 赁 重点难点归纳:租赁及其分类;承租人的会计处理;出租人的会计处理;售后租回的会计处理。
第二十二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重点难点归纳:会计政策变更及其会计处理;会计估计变更及其会计处理;前期差错更正及其会计处理。 第二十三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重点难点归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相关概念;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第二十四章 企业合并 重点难点归纳:企业合并及其分类;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第二十五章 合并财务报表 重点难点归纳: 1.合并范围和编制程序; 2.调整分录的编制; 3.抵消分录的编制: (1)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消; (2)内部债权债务的抵消; (3)内部存货交易的抵消; (4)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消; (5)内部无形资产交易的抵消; (6)内部投资收益的抵消 4.合并工作底稿的编制。
第二十六章 每股收益 重点难点归纳: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重新计算。
备考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首先要知道报名条件:第一类:只需要具有高等专科(大专)以上学校毕业学历的人。
第二类: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资格的人员。会计汇对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科目重难点归纳:第一章 总论 重点难点归纳: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计量属性。
第二章 金融资产 重点难点归纳: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减值;金融资产转移。第三章 存货 重点难点归纳:存货的初始计量(不同的渠道取得的存货);存货的期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第四章 长期股权投资 重点难点归纳: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成本法核算;权益法核算;成本法和权益法相互的转换;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第五章 固定资产 重点难点归纳:固定资产确认和初始计量;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固定资产处置;持有待售固定资产。
第六章 无形资产 重点难点归纳: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研发支出的处理;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处置。第七章 投资性房地产 重点难点归纳:投资性房地产的内容和初始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第八章 资产减值 重点难点归纳:准则的范围及减值迹象的判断;可收回金额的确定;资产组减值的计算和处理;总部资产减值的计算和处理;商誉减值的计算和处理。第九章 负债 重点难点归纳: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债券。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 重点难点归纳: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的区分;实收资本的核算;资本公积的核算;留存收益的核算。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重点难点归纳: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提供劳务收入的核算;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核算;建造合同收入的核算;利润的核算。
第十二章 财务报告 重点难点归纳: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填列;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填列;分部报告;关联方披露;中期财务报告。第十三章 或有事项 重点难点归纳:或有事项等相关概念;预计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或有事项的列报。
第十四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重点难点归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其处理思路;公允价值模式下的处理;账面价值模式下的处理;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第十五章 债务重组 重点难点归纳:债务重组的定义和方式;以资产清偿债务的核算;债务转为资本的核算;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核算;几种方式组合的债务重组。
第十六章 政府补助 重点难点归纳:政府补助的定义和方式;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第十七章 借款费用 重点难点归纳:借款费用及其会计处理的要求;借款利息的会计处理;外币借款汇兑差额的会计处理。
第十八章 股份支付 重点难点归纳:股份支付及其分类;可行权条件的种类、处理和修改;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核算;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的核算。
你好,解析如下:1.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
指会计核算要客观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要求。
2、有用性原则。指会计核算的资料必须有用,必须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可比性原则。指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
4、一致性原则。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即在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一致性。 5、及时性原则。
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保证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对象在时间上保持一致,以免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 6、清晰性原则。
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都应当清晰明了、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利用。 (二)确认、计量要求方面的原则: 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指在会计核算中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如果支出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只与本会计期间有关,那么该项支出就作为收益性支出;如果支出的经济收益不仅与本年度有关,而且与几个会计期间有关,那么该项支出就是资本性支出。
2、财产物资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即历史成本原则。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如有变动,除有特殊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3、权责发生制原则。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即费用或收入是否计入某会计期间,是依据收入是否归属该期间的成果、费用是否由该期负担来确定。
4、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配比。
当确定某一个会计期间已实现收入之后,必须确定与该收入有关的已经发生了的费用,以正确确定该期间的损益。 (三)修订性原则: 1、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
指在企业经济活动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会计核算应尽可能减少经营者的风险负担,以尽量低估企业的资产与收益,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与费用则要算足。 2、重要性原则。
指可以根据会计信息对于使用者决策的影响程度来决定会计核算的精确程度及会计报表内容的详略程度,进而决定核算的工作量。 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会计核算依据的法律形式。会计核算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而不是其法律形式进行核算。
2.错帐的更正方法: 一.划线更正法: 如果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而其所依据的记账凭证无错误,即纯属账簿记录中的文字或数字上的笔误,可用划线更正法予以更正。 更正的方法是:先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红线,以表示予以注销,然后,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用蓝字写在被注销的文字或数字的上方,并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二.红字更正法: 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有错误,那么应用红字更正法予以更正。更正时,应先用红字(金额用红字)填制一张会计分录与原错误记账凭证相同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以冲销原错误的账簿记录。
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中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而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并无错误,也应用红字更正法予以更正。更正时,应按多记的金额用红字(金额用红字)填列一张应借、应贷会计科目与原错误记账凭证相同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以冲销多记的金额。
三.补充更正法: 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的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而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并无错误,应用补充登记法予以更正。更正时,应按少记的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应借、应贷会计科目与原错误记账凭证相同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以补充少记的金额。
会计业务实践: 3.世纪公司某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张三出差预借差旅费5000元,以现金付讫。 2、摊销应由本月车间负担的设备折旧费用8000元。
3、用现金支付退休人员工资18000元。 4、张三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用3500元,余额退回现金。
5、开出现金支票一张购买企业管理部门使用办公用品2000元。 6、借入短期借款200000元,年利率6%,款存入银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7、用银行存款支付职工子弟学校经费17000元。 8、财产清查中盘盈八成新设备一台,市场上同类设备价格为100000元。
9、经上级批准将上述盘盈设备转作营业外收入。 10、预提本月负担的借款利息。
更多资料:/link?url=lxQFB9vx78Av__5xefnt8-Qh-fTAbIK0v0GMZfte希望对对你有帮助!给个好评吧,谢谢你了。
在进行具体会计核算时,有一些常见的处理难点。
对不同的会计人员来说,难点可能并不相同。这里我们选出10个会计处理问题进行解析,以期对读者理解相关问题有所帮助。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中的难中之重。主要表现为:首先需要准确判断应该纳入合并的企业范围。
其次是合并分录的编制,合并分录必须进行全面编制。具体包括: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时进行的母、子公司及子公司间长期股权投资与所有者权益及相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抵销;债权、债务项目及相关坏账准备或相关减值准备间的相互抵销;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及对这部分资产计提的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投资收益与发行方利息费用的抵销;投资收益之间的抵销;其他内部交易的抵销等;还包括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母、子公司间及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以现金投资或收购股权增加的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当期取得投资收益时收到的现金与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的相互抵销;以现金结算债权与债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当期销售商品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的相互抵销;当期发生的其他内部交易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
需要注意的是,在购买日抵销时产生的差额的处理中,要区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不同企业合并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如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一般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长期股权投资与所有者权益抵销的差额应计入商誉、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抵销的差额应计入投资收益项目。 金融资产的处理 新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根据性质划分为以下4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这4类金融资产划分条件各不相同,会计处理也大相径庭。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关业务的处理要点包括:首先,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都要采取公允价值,且这种计价方式不能改变;其次,初始确认的相关交易费用要直 接计入当期的“投资收益”项目;再次,后续计量时,交易性金融资产因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难点需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区分:首先,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不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方式,而是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其次,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再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资产负债表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的难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而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在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的同时,还要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核算 该业务相关核算的困难之处在于其涉及范围比较广,包括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在以上涉及的业务中,其后续计量都需要计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于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这些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价的过程中,某些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比较困难,从而使得公允价值损益的金额确定也存在一定问题。
预计负债的处理 处理的主要难点来源于与之相依存的或有事项的不确定性。其涉及的企业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重组义务、亏损性合同等事项,普遍存在履行该项不确定性义务使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预计只是一个具有估计性质的可能性值,需要根据这个可能性估计一个最佳预计负债金额,而这个金额又在一定程度上依存于与之相关的或有事项的有关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的估计和确认,使得预计负债的数值确定困难。
资产减值的核算 资产减值核算的难点是资产可收回金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金额的确定。其中资产可收回金额确定的难点在于资产公允价值的取得,需要在若干方法中选择 最佳方法;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的难点是如何综合考虑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使用寿命和折现率等因素,前两者需要综合各种情况进行估计,后者又需要从各。
一、老板请客与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第一个会计核算前提或会计假设,它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在教学中,耍使学生机械地背出这一概念并非难事,但要使他们真正理解会计主体假设的含义却并非易事。如果举一个例子,则可以使学生很快地理解会计主体假设的真正含义。
例如,同学们毕业以后如果到一家个人独资的私营企业上班做会计,有一天,假设老板家里来了亲戚,老板请他们到饭店就餐,花费1000元。老板拿来发票请你报销,同时也说明了用餐的真实原因。
这时,你觉得这笔费用是否应该报销呢?撇开老板的身份不说,这笔费用不可以报销。为什么?这是因为这笔费用与企业或者说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关系,也就是说不符合会计主体假设。
因此。就企业而言,会计主体假设的真正含义是指:只有那些与企业或者说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关系的业务才是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
二、唐山地震与持续经营 会计核算的第二个前提或假设是持续经营。为什么要有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的真实含义是什么?一般仅靠教科书上的解释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
记得在1976年7月唐山地震以后,几乎全国各地都在防地震。因为可能要地震了,在地震中,谁死谁活还不知道。
这样,很多人觉得在可预见的未来,极有可能无法再继续生存下去,自然也就没有心情再正常工作、正常生活了。所以,为了在“余下”的不多的时间里好好生活,就将家里好吃的东西都吃掉,平时舍不得吃肉,那一段时间几乎天天买肉吃。
有的人半夜里起来还要吃一顿饭,因为地震随时可能发生,不能做“饿死鬼”。这说明了什么々这说明人在可预见的未来如果不能再生存下去,他(她)就不可能以正常的方式工作和生活。
企业的会计核算也是如此。如果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能持续经营下去,那么也就不能用正常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核算。
我们学习的会计核算方法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企业可以持续经营下去的前提下使用的,是正常的会计核算方法。如果企业面临破产或清算,那就要用非正常的会计核算方法。
这种非正常的会计核算方法称为“破产清算会计”。三、农村相亲与会计等式 在学习会计等式时,如果用过去农村相亲的例子来引入,会使学生很快对它产生兴趣和理解。
在20多年前,特别是改革开放前,绝大多数农村青年找对象的方式是依靠媒婆牵线。如果男女青年距离比较远,互相不熟悉,那么双方都要先看照片。
要是对照片上的人满意了,媒婆介绍的情况尤其是男方的情况还可以,那女方的母亲会要求媒婆带着母女俩去男方家里相亲。相亲的目的一是看看男孩究竟长的什么样,二是看看对方家里的房子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相亲能否成功,要看房子是否令女方的母亲满意。假如男方有三间大瓦房,而且盖这房子一分钱也没有借或者只借少量的外债,那么房子这一关就算过了。
而假如女方的母亲经过打听,男方盖这三间大瓦房,总共花费1万元,但外债借了9千元,那么这件“亲事”就算结束了。也许女方的母亲没有学过会计,但是在她心目中,对会计等式十分清楚。
也就是男方的资产1万元,负债9千元,剩下的所有者权益1千元。如此高的资产负债率,她怎么可能将自己的宝贝闺女嫁给他呢? 其实,企业也是如此,只不过企业的资产种类较多,负债渠道和方式较多。
所有者权益的内容不止一项而已,但总是符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等式的。四、药房抽屉与会计账户 在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讲解中,可以用药房抽屉及其标签来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作用和关系。
去过中药房的人都会对中药房有很深的印象,那就是中药房的柜台背后有很多的抽屉,抽屉上面都有标签。中药房为什么要有那么多抽屉?那是为了分类摆放药材;抽屉上的标签写的什么?标签上写的是药材名称。
如果没有抽屉,药材胡乱堆放,没有分类,要找药材非常麻烦:如果仅有抽屉,上面没有标签,不写药名,那就不知道抽屉里放的什么药,要找一种需要的药材同样非常麻烦。在会计核算中,设置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目的与中药房设置抽屉与抽屉上面的标签相类似。
会计账户如同抽屉,是为了分类“摆放”会计信息。而会计科目如同抽屉上面的标签,是为写明会计信息的名称。
如果仅有会计科目,而没有会计账户,就如同中药房仅有药名的标签而没有抽屉一样,会计信息无法分类“摆放”;如果仅有会计账户,而没有会计科目,也如同中药房仅有抽屉而没有药名的标签一样,无法知道会计账户中“摆放”的是什么会计信息。五、妻子美容与复式记账 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说,在开始学习复式记账时,要理解它也不容易。
以前,有一本会计杂志上登了一幅幽默漫画,讲的是一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掌握家庭的支出数额和支出结构,采用了复式记账方法来记录家庭的日常开支情况。每发生一笔开支,妻子都要记在家庭账本上。
如购买了20公斤大米,花费40元,记录为:现金账户减少40元,食品支出增加40元;如用信用卡购买了一件女式大衣,花费1000元,记录为:银行存款账户减少1000元,服装支出增加40元。有一天,妻子买化妆品花费150元,因为刚开始。
会计重点难点: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收入费用和利润、所得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 审计:理论部分从第六章审计目标到第十一章对舞弊的考虑 枯燥晦涩 光看就可以杀死你N个脑细胞 这仅仅是基础 从十二章抽样开始到后面几个循环审计才是考试重头 另 审计报告必考 验资等业务也是作为一个CPA必须掌握的 不管今年是否考察 最后不要忘了职业道德规范和业务质量准则的内容 经济法:物权法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法、公司法、三资企业法、企业破产法、证券法、合同法总分则、票据法、知识产权法 税法:流转税和所得税是永恒的主题啦。
楼上说的都比较正确。
我来归纳归纳吧。
前半本书是基础,如果从单章来看,就长期股权投资难点,还有收入和财务报告稍微难点。
从财务报告之后,就属于后半本书,比较特殊,难点不多。
主要集中在最后几章,所得税、日后事项、合并报表。
考试的难点在于,他是跨章节的考试。
最后几章可以结合前面的出题,结合前面的每一章出题都有可能性,哪怕是多选,错一个就不给分了。
比如说日后事项可以结合金融资产(10年考过),日后事项结合收入(11年考过),
尤其是今年开始无纸化,抽到每种题型的概率都有。
祝你考试顺利。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