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录:
借:银行存款——XX账户 这个是转入的账户
贷:银行存款——XX账户 这个是转出的账户
银行存款是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企业根据业务需要,在其所在地银行开设账户,运用所开设的账户,进行存款、取款以及各种收支转账业务的结算。
正确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是做好资金结算工作的基础,企业只有在银行开立了存款账户,才能通过银行同其他单位进行结算,办理资金的收付。企业应按规定在银行开设和使用存款账户。
扩展资料:
为了核算和反映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设置"银行存款"科目,该科目的借方反映企业存款的增加,贷方反映企业存款的减少。
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期末存款的余额。企业应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和管理,企业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现金"等有关科目;提取和支出存款时,借记"现金"等有关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银行存款
会计科目是指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科目。
银行会计科目一般按资金性质、业务特点、经营管理和核算要求设置,为本、外币共用。 会计科目分为表内科目、表外科目和备忘科目。
属于会计要素的核算内容使用表内科目,划分为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 或有业务和承诺事项使用表外科目核算;备忘科目用于有价单证、空白重要凭证、代保管物品等需要控制的事项。
银行会计科目(包括表内科目、表外科目和备忘科目,下同)由各商业银行总行统一制定,各级行应按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严格执行。 会计科目修改变更,在年度中间,一律填制凭证通过分录结转,在年度终了,可采用结转对照表方式办理新旧科目结转。
表内科目账务记载,采用借贷记账法。以科目为主体,“ 借”、“ 贷”为记账符号,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表外科目、备忘科目账务记载,采用单式收付记账法,业务发生时记收入,销减时记付出,余额反映在收方。 银行账户科目在银行核算体系中属于表内负债类科目。
一般按客户情况划分,包括工业存款、物资供销企业存款、乡镇集体企业存款、综合类企业存款、商业存款、个体存款、城市集体企业存款、私营企业存款、外贸企业存款、外商投资企业存款、驻华机构存款、外债专户存款、部队特种企业存款、部队特种事业存款、部队特种预算存款、其他企事业存款、单位其他存款、保险公司活期存款、境内同业存款、财政预算内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等等。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 1.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2.会计科目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且系统反映和控制其增减变化及结余情况。
3.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填凭证所运用;而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会计报表所运用。比如银行存款是会计科目,银行存款账就是账户.。
银行和银行之间转账:
借:银行存款---某银行
贷:银行存款---某银行
银行转出: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某银行
编制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扩展资料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