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原会计准则规定,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维修应计入制造费用。
新会计准则规定: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6602 管理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 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
商品流通企业管理管理不多的,可不设置本科目,本科目的核算内容可并入“销售费用”科目核算。
企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包括固定资产发生的日常修理费、大修理费用、更新改造支出、房屋的装修费用等,没有满足固定资产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也在本科目核算。
一.如果是车间机器设备维修费属于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维修费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财政部下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管理费用”科目)规定,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核算。
也就是说,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化的修理费用不再计入“制造费用──修理费”科目,而是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修理费”科目。
1.准则讲解规定: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用在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
2.新准则规定,不满足固定资产准则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并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明确指出: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在“销售费用”科目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制造费用”科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费用项目是生产车间的机物料消耗、固定资产折旧,无固定资产修理费项目。
设备维修费用,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企业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
销售费用(专设销售机构)
贷:银行存款等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如:机器、设备、生产经营用的房屋、建筑物、器具、工具等。
企业的固定资产划分为七大类: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3)租出固定资产(指企业在经营租赁方式下出租给外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
(4)不需用固定资产;
(5)未使用固定资产;
(6)土地;
(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挖掘机属于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修理是指固定资产投入使用之后,由于固定资产磨损、各组成部分
耐用程度不同,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的局部损坏,为了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
和使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企业将对固定资产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固
定资产的日常修理、大修理等只是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工作状况,这类维修一
般范围较小、间隔时间较短,一次修理费用较少,不能改变固定资产的性能,
不能增加固定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不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在发生时应
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1、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人“制造费用”;
2、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
3、企业专设销售机构的,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
续支出计人“销售费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