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销售产品的收入属于“主营业务收入”会计科目。确认销售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企业会计准则》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财政部财会[2006]18
号),“6001
主营业务收入”会计科目: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二、本科目可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三、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应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按确认的营业收入,贷记本科目。
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折现值),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以库存商品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债务重组的,应按该产成品、商品的公允价值,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本期(月)发生的销售退回或销售折让,按应冲减的营业收入,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退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
上述销售业务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确认建造合同收入,按应确认的合同费用,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按应确认的合同收入,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销售商品属于主营业务收入.通常,与商品销售业务有关的会计科目,主要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库存商品"、"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1)"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本账户核算企业销售各种为了销售而生产或购进的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它属于损益类科目。当发生商品确认销售收入实现时,登记在本科目的贷方;销售退回或销售折让冲减销售收入时登记在本科目的借方;期末将商品销售净收入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
结转后,期末一般无余额。本账户应按照商品的不同类别或品种设置明细账户。
(2)"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本账户核算企业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
它属于损益类科目。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和毛利率法等计算得到。
本账户借方登记结转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期末将本账户的借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时,贷记本账户,结转后,期末一般无余额。本账户应按照商品类别或品种设置明细账。
(3)"库存商品"账户。 本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商品流通企业全部自有的库存商品的进、销、存情况。
自有库存商品包括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和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产成品是指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的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
借方登记已经完工并人库的产品成本和购进并验收入库的商品,贷方登记结转已销产品和商品的成本,借方余额表示产成品和商品的结存金额。本账户应按库存商品科类、品名、规格等设置明细账。
在大多数企业中销售商品收入都是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但是也要看看你的经营范围是什么了,如果你是从事建筑安装、广告、咨询服务、教育机构等这些以提供服务为主的企业,那你得劳务收入才是主营业务收入,偶尔发生商品出售计入“其他业务收入”;销售商品在工商发于的营业执照上同时具备劳务和商品出售的企业,应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的二级明细科目“XX劳务收入“”XX销售收入”(应为劳务和销售对一纳税人的开票额界定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分开核算);当然,企业也可根据发生销售商品业务时的具体情况用“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但一定要合情合理。
1、销售时:借:银行存款或现金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销项税月末将销售收入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2、销售成本也就是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这两个科目来核算。
领用原材料时: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发生的制造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车间水电费等。
借:制造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
产生的制造费用要按照一定的分摊方法计入生产成本。分摊时:借:生产成本----某产品贷:制造费用产品完工入库,要结转成本:借:库存商品(产成品)贷:生产成本结转已销售产品成本时: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产成品)。
销售商品2113可记入科目:1、主营业务收入2、商品销售收入3、产品销售收入销售商品获得的收入记入什么科目,应根据该企业的经营性质决定,不同行业的主营业5261务所包括的内容不同。
通常判断的依据是:1、企业为完成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日常活动4102中的主要活动所产生的收入(一般占企业收入的比重较大,对企业的经营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记入“主营业务收入”,1653如工业企业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等实现的收入;2、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动所产生的收入(一般占专企业收入的比重较小)记入“其他业务收入”,工业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主要包括对外销售材料、对外出属租包装物、对外出租固定资产、对外出租无形资产等实现的收入。
费用类账户包括在会计实务中两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1、成本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是反映成本费用和支出的,用于核算成本的发生和归集情况,提供成本相关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对成本费用和支出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登,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和研发支出。
2、损益类科目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扩展资料:为明确会计科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理解会计科目的性质和作用,进而更加科学规范的设置会计科目,以便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必要对会计科目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会计科目核算的归属分类;二是会计科目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三是会计科目的经济用途。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按照会计科目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遵循了会计要素的基本特征,它将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门别类的进行归集,清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科目。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