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李商隐
锦瑟
李商隐 〔唐代〕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回忆,仅仅当时已惘然。
【注释】
①锦瑟:漆有织锦纹的瑟。
②无端:无缘由。
③柱:瑟上系弦的木块。④华年:指青年时代。
⑤庄生晓梦迷蝴蝶:庄生,即庄周,庄周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醒来后
觉得自己还是庄周,因而困惑不已;典出《庄子·齐物论》。
⑥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把思恋倾慕的情怀寄托在杜鹃哀切的啼鸣之中。
⑦珠有泪:传说海中有鲛人,其泪化为珍珠。⑧蓝田:在今陕西,以出产美玉出名。⑨惘然:模糊不清的样子。
相关翻译
锦瑟啊,无缘无故地选用五十弦。你每根弦上发出的乐音都勾 起我对夸姣岁月的怀念。
我曾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夸姣的境地中,最终只能像望帝把自己的心思托付给杜鹃。
我的身世苍凉,好像月明的沧海有泪成珠,好像蓝田玉烟让我的情感不胜迷惘。
这些情感不是等到回忆才有的,就在当时已使人一片茫然。
相关赏析
【内容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玉溪生诗集笺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出版)。李商隐的诗多不流畅,《锦瑟》是其间最为难解的一篇,其主旨议论纷纷,有悼亡说、爱情说、自伤身世说等等,向来没有定论。从诗意来揣摩,这首诗似是哀叹自己岁月虚度,大材小用。首联,以“锦瑟”起兴,锦瑟五十弦,作者正年近五十,因以此为契
机,思忆青春岁月,感叹岁月消逝,一种迷惘、伤感和无可名状的心情涌上心头。“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而生发出来。领联、颈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回忆的内容,但诗人回忆的究竟是什么,他没有明说。领联,诗人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情达意。“庄生晓梦迷蝴蝶”,体现了对夸姣情感的追怀,虽然那是当局者自迷,虽然欢喜是那样时间短,但也足以让他珍惜终身一世。“望帝春心托杜鹃”,平生壮志未酬,只有杜鹃来鸣冤、诉说。颈联,诗意又转,山穷水尽,开出另一新的境地: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夸姣的事物总是遭到“妒忌”,不能美
满。自己的才调吞没,犹如明珠沉海;自己的志向幻灭,就像玉山生烟。尾联,以感叹作结,凡此种种,当时就惘然了,只不过今天回忆起来更加苦楚。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很能代表他的诗风。
鉴赏:
这首诗取最初二字为题,并非咏锦瑟,实际是一首无题诗。诗的题旨,众说不一,但是,这首写于作者五十岁(大中十二年)的七律,应是回顾终身政治遭遇之作。
诗的首联以锦瑟起兴,引出对华年往事的回忆,以“思华年”总领全篇。颔、颈二联则写“华年”情事,环绕终身大材小用这个中心,从各个不同侧面反复抒写志向幻灭、志向成虚、才调不展的深沉慨叹与无量遗恨。作者终身,从少时“怀抱凌云一片心”,到青年“欲回天地人扁舟”,到壮年“且饮王粲从军乐”,一向希求施展才调,为国效力,但晚唐漆黑的政治现实特别是朋党顷轧的政局,使他处于穷途抑塞、志不得申的境地。“庄生”二句并用庄生梦蝶、望帝托鹃两个典故,标志其志向成虚、变幻如梦的不幸身世,“晓梦”极言其幻灭之迅忽,所谓“迷”言其变幻不定足以令人迷惘;“望帝”句写琴声之凄迷哀怨,如啼鹃泣血,着意处在“春心托”三字,“春心’者,壮心也。”(汪师韩《诗学纂闻》)即所谓“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曲江》),“岁月无一事,仅仅自伤春”(《清河》)的伤时忧国、感伤身世之意蕴;“托”,即寄托、托寓。“沧海”句写琴声之悲苦清,“蓝田”句则写琴声之缥缈朦胧,二句合指琴声之迷幻、哀怨、清寥、缥缈,以归纳其岁月所历经之人生遭际、境地与感受等等,才调的见弃志向追求的幻灭,以致难言的隐痛,皆于此可见。尾联,以“可待成回忆”“惘然”作结,与首联“思华年”呼应,慨叹终身遭际,迷惘失意,心潮难平。
全诗巧用比兴、标志、用典等多种艺术方法,创造出含蕴丰厚、颜色浓郁的艺术境地,以清丽的语言、铿的音律,表达了值惋的哀思,情意蕴富,慨叹深远。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十二说:“'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一个“怨”字,可以说是提纲挈领地揭示出这首的旨要。
我们是专业的WordPress网站建设团队,提供高品质的WordPress主题。新主题微信公众号:www-xintheme-com,欢迎热爱WordPress的每一位朋友关注!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1.3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