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叙事文学研究本书收录的是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专业师生近20年来所取得的部分代表性成果,其中也包含了他们所聘请的几位客座教授的学术报告或论文,大部分论文曾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并产生过一定影响。
本书分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华中师范大学所聘请的海内外客座教授与该校民间文学专业师生的学术交流,既有对民间文学理论、现状、发展前景总体上的思考,也有对某个具体问题的深入探析;第二部分是神话与传说研究,包括洪水神话、鲧禹神话、月亮神话、民间传说与史官文化等;第三部分是民间故事研究,包括民间故事的艺术世界、民间故事的传播途径、中国灰姑娘故事研究、“鱼姑娘”故事研究等;第四部分是其他方面的一些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以民间叙事文学为中心,多层面、多视角地进行研讨,对中国各族民间叙事文学进行了爬梳、辨析与整合,将发扬中国固有学术传统和追踪国际先进学术潮流相结合,开拓了我国民间文学研究新的学术境界,对我国民间文学的研究必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书系总序 导师论评 日本和中国的民间故事交流 国际民俗学现状与故事研究 民间文学民间办——一个新生事物在中国 “情节单元”释义——兼论俄国李福清教授之母题”说 读李福清博士的《中国神话故事论集》 关于《中国神话故事论集》的讨论 《楚辞》民俗神话与太平洋文化因子 英雄与太阳——《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原型结构与象征思维 神话与传说研究 中国洪水神话的类型与分布——对433篇异文的初步宏观分析 中国民间传说与史官文化 中国上古神话与崇土意识初探 鲧禹神话新解——从原始巫术破译鲧禹神话 莫一大王原型显、隐结构内涵与壮民族文化心理 盘瓠形象对瑶族文化的影响 葫芦生殖象征意义的符号生成 月亮神话母题的象征——月中神格动物的来历与演变 一个古老神话的再生与传承——湖北长阳廪君神话考察报告 俄狄浦斯型故事在西方的研究 民间故事研究 中国民间故事的艺术世界 从信息论看民间故事的讲述活动 中日异类婚故事比较 多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国灰姑娘故事研究 生命底蕴的拓展——“鱼姑娘”型故事初探 中国虎故事的类型研究 来自龙宫的“女强人”——“龙女”故事解析 “解难题”母题的文化人类学溯源 唐代狐精故事论析 中国“狼外婆”故事类型浅析 从《皇帝的新装》看安徒生童话对民间故事的继承与创新 试论仙桃民间故事 火塘文化与民间故事传承——关于刘德培故事讲述背景的研究之一 富有民族特色与学术个性的巨著——评刘守华著《中国民间故事史》 其他 附录一 刘守华民间文学论著索引 附录二 刘守华学术成果评论索引 后记。
有关民族的书籍: 1、《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国民族史 商务印书馆在1936年至1939年出版的一套大型丛书,由王云五、傅纬平主编。
内容旨在分门别类的介绍中国文化史,计划出版八十种,皆为当时名家手笔,由于抗战爆发,第一辑二十种,第二辑二十种出版后,第三季只出了一种,总共出41种,商务印书馆和上海书店在1949年后多次翻印,至今仍是很重要的参考书。 2、《中国民族史》 由王桐龄编写,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一本书籍。
内容就中国传统之发展而言,清民之际乃是最重要的转型时代。这里的“民”不仅指狭义上的中华民国(北洋时代与南京时代又不同),也还包括了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因为,帝制崩溃乃是一大转折,由此所开辟者非仅一朝一代之“更名换姓”,更具备我文明中国之步人现代世界的标志性意义。 3、《西域文化史》 《西域文化史》是1981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日羽田亨。
本书主要介绍了西域各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史。 内容上简述了其在范围广大的东、西方历史上的意义,及其与周围诸国的关系,古来西域文化发展的踪迹。
扩展资料: 中国民族图书馆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内花园式庭院之中,馆舍面积2700平方米,有近百个阅览座位,并拥有国内少见的封闭式书库。现有藏书50多万册,以汉文和民族文献为主,外文文献为辅。
民族文字古籍占17万余册,其中不少是特种文献、孤本。所藏的民族文献种类繁多,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24种;外文有英、俄、日、德等14种。
中国民族图书馆是一所全国性的少数民族专业中心图书馆,是我国少数民族文献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中心,承担着为中央国家机关民族工作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提供服务的重要职责与使命,并向全社会开放的公益性图书馆。
《五六一文化工程•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基诺族》里面有讲到一些,其内容如下:
第一章 最后被确认的民族——基诺族概况
基诺族起源的传说
玛黑玛妞的故事
基诺族茶祖孔明的传说
第二章 走进基诺山
第三章 基诺族的生活习俗
彩虹衣的传说
日月花饰的由来
茶酽竹香
基诺族的饮食
天人合一吊脚楼
第四章 基诺族的人生礼仪
小生命的到来
成年礼
婚姻礼仪
第五章 基诺族的岁时节日
特懋克节的由来
火把节的传说
新米节
第六章 基诺族的歌舞艺术
基诺族的民歌民谣
基诺族的乐器
基诺族的舞蹈
第七章 基诺族的传统体育
丢花包
踩高跷
竹枪射击
扭竹竿
打鸡毛球
攀云梯
顶竹竿
翻竹竿
打磨单秋
第八章 基诺族名人故事
民俗风情网站.cn/whsx/whsx.htm中国民俗书籍介绍 中国民俗书籍 一、秦汉风俗学史概况 司马迁:《史记》。
首部文献风俗专著,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原书30卷,现存10卷。 王充:《论衡》。
西汉汜胜之:《汜胜之书》。 东汉崔寔撰:《四民月令》。
《西京杂记》,无撰者名。 二、隋唐风俗学史概况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撰。
《朝野佥载》,唐张鷟的随笔。 《大唐新语》,唐刘肃著。
《教坊记》,唐崔令钦撰,是一部记载盛唐伎艺,兼及音乐、舞蹈、戏剧的专门著作。 《茶经》,唐陆羽著。
《开元天宝遗事》、《杜阳杂编》、《独异志》、《宣室志》、《岭南异录》、《北户录》等对唐代社会风俗文化均有所记载。 魏晋南北朝风俗学史概况 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
周处:《风土记》。 颜推之:《颜氏家训》。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晋人干宝:《搜神记》。
贾思勰:《齐民要术》。 晋陈寿撰:《三国志》。
三、五代宋元风俗学史概况 1.文人笔记 《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著。 《梦梁录》,南宋吴自牧撰。
《武林旧事》,南宋周密撰。 《齐东野语》,南宋周密撰。
2. 考索性风俗研究著作 《岁时广记》,南宋陈元靓编。 《云麓漫钞》,南宋赵彦卫著。
《容斋随笔》,南宋洪迈著。 3. 小说、史书、地方志对风俗有所采用 《太平广记》、《太广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四明图经》、《临安志》。
四、明代风俗学史概况 1. 郡邑的方志 《天下郡县志书》(明成祖永乐十六年[1418年]诏修) 《寰宇通志》(陈循等主修,景泰七年[1456]) 《 大明一统志》(李贤等主修,天顺五年[1461年]) 2. 布政使司的“通志” 3. 文人笔记 沈榜:《宛署杂记》,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初刻,全书20卷。记载明代北京宛平属区各方面的情况,经济、政治制度、风俗掌故。
刘侗:《帝京景物略》,该书对风俗,以岁时为主,且较为详细,并有所考索。 张岱:《陶庵梦忆》,对明代江南地区的风俗民情有所记载,为研究明代江南地区士大夫阶层生活风俗的重要资料。
陆容:《菽园杂记》,以明代朝野掌故为主,同时记载手工业与社会风俗。 姚旅:《露书》。
史玄:《旧京遗事》。 文震亨:《长物志》。
杨慎:《丹铅总录》。 蒋一葵:《长安客话》。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 屈大均:《广东新语》。
4. 考索性风俗研究书籍 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20卷及《续编》12卷。 王圻编次《三才图会》106卷。
形象直观的习俗活动画面,具有较高的风俗史学价值。 五、清代前期风俗学史概况 1.在清初就有以记录和研究北京历代风俗的著作问世。
朱彝尊等编撰的《日下旧闻》。 于敏中等编撰的《日下旧闻考》。
翟灏的《通俗编》 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 2.地方风俗的书籍: 李光庭的《乡言解颐》5卷。
李调元的《粤东笔记》。 顾禄的《清嘉录》。
李斗的《扬州画舫录》。 3.各地方志对风俗的采录。
六、清代后期风俗学史概况 黄遵宪(1848—1905)所撰的《日本国志》。 第一部风俗史的出现,张采亮著《中国风俗史》(宣统二年九月既望萍乡张采亮识于皖江之寄傲轩),对风俗形成、特征、采集方法做了介绍。
方志载俗的勃兴。 近人徐珂编撰《清稗类钞》,全书92类,1.3万余条,300万字。
趣而可贵,是研究清代后期社会风俗文化的重要文献。 七、民国时期风俗学史概况 1. 民俗学运动的风俗研究 1918年初,北京大学的歌谣征集活动揭开了我国民俗学研究的序幕。
1921年上海商务印务馆出版的《妇女杂志》月刊自第七卷1月号起开辟了“民间文学”和“风俗调查”两个专栏。 《歌谣周刊》发表了大量的风俗研究文章,如温寿链的《福建龙岩县的风俗调查》、顾颉刚的《两个出殡的孝子账》、郑孝观的《江南风俗一零》等。
同时,《歌谣周刊》开辟了具有民俗意义的专号,对婚俗、丧俗、岁时节日、信仰等进行研究。 继歌谣研究会之后,北京大学又成立了风俗调查会。
调查会制定通过的“风俗调查表”,是我国第一份比较正规和全面的风俗调查提纲。这个调查表,将风俗范围分割为环境、思想和习惯三大块,共54个方面,概括较全,反映了当时风俗调查会和歌谣研究会一些学者对风俗的理解和认识水平。
1925年4月30日至5月2日,顾颉刚、孙伏园、容庚、容肇祖、白涤洲等进行了一次妙峰山庙会调查。《京报副刊》于1925年5月至8月间出了6个“妙峰山进香专号”,发表了18篇文章,这一经典性的专项调查成果,为以后民俗学者“田野作业”起到了示范作用。
风俗调查会还编辑了《妙峰山》、《东岳庙》、《北京市招》等3种风俗书籍。 1926年到1927年间,北大一些教授纷纷南下,不少学者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重新将《歌谣周刊》的旗帜耸立起来。
1927年11月,中山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正式以“民俗学”命名的组织——广东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创办了《民俗》周刊。《民俗》周刊共出123期。
其中“槟榔专号”、“清明专号”、“中秋节专号”、“旧历年专号”、“神的专号”(4次)、“妙香山进香专号”、“疍户专号”等,均以风俗为研究对象。 何思敬《民俗学的问题》、杨成志《民俗学问题格》。
有《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朝鲜族》
《中国朝鲜族风俗百年》
《中国朝鲜族风俗》等
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很多,简单介绍一部分。
1.“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中国的“圣经”。“四书五经”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书)及《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的总称。
这是一部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理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书里许多语言,如“当仁不让”、“名正言顺”、“巧言令色”等等,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2.《老子》《老子》五千言,震古铄今,研究它的著作汗牛充栋。老子是中国第一个纯粹的哲学家,老子的思想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一种思想倾向。
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思想,几乎对每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老子》文字简约,说理透彻,含义深邃,富有辩证精神,特别能启发人的思考。
《老子》文字不是特别艰深,历代注家又多,选一种较好的版本当能有助于阅读理解。3.《庄子》《庄子》继承发扬了《老子》的思想,与《老子》一起合称“老庄”,成为道家的经典。
庄子对生死的态度十分达观,“鼓盆而歌”成为庄子的典型画像。《庄子》文字上汪洋恣肆、丰瞻华美,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寓言来说理,比如《庖丁解牛》就是著名的一篇。4.《韩非子》《韩非子》一书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
韩非子思想是在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以力服人的“霸道”的代表,与“四书五经”代表的以德服人的“王道”一起,互为表里,历代王朝的统治者或多或少都受它影响。
5.《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不是中国第一部兵书,却是最好的一部兵书,它诞生于春秋几百年战乱的背景之下,涵盖了军事中一切重要问题,被我国历代军事家奉为圭臬。它还被译成多种外文,具有世界影响。
《孙子兵法》简洁的语句中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对当代商业社会中人的行为处事亦颇多启发。6.《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书,相传是黄帝所作,代表了祖国医学最早的光辉成就。
它对于病理学与治疗学的辩证思想,成为祖国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帝内经》是先秦时期整理成 书的,文字较为古奥,不熟悉中医术语的读者可能会有一定困难。
7.《史记》西汉司马迁宫刑之余发愤创作的《史记》,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开创了我国纪传史编纂的先河,成为历代官修正史的典范。
《史记》记述了上古至当时的历史,其中“书”的部分较难懂,但却是司马 迁历史思想集中表述的部分。全书精华在于“世家”与“列传”,司马迁为我们描绘了许许多多有个性、有感情的历史人物形象,他在历史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情感。
《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还是一部文学著作。8.《世说新语》忽视《世说新语》,就忽视了传统中国人精神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魏晋风流成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理想人格,跟他们追求美、追求自由而深情狂放是分不开的。本书故事短小精悍,文字精炼上口,思想或清新挥洒,或沉郁勃发,读起来往往有会心之处。
9.《贞观政要》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被当作中国封建社会理想的清明政治的代表,本书就是记录李世民君臣谈话、活动的作品。李世民雄才大略,又得遇几位旷世英才,君明臣杰,造就了一代伟业。
他们的治国思想与处事模式成了典 范,到今天仍值得我们作批判地吸收。10.《金刚经》《金刚经》不是中国人写的书,它是一部印度佛经,但1000多年来,它已经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为篇幅短小,思想又有代表性,它成13了为人们念诵最多的一部经。它宣扬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思想成了中国佛教的主题之一。
它篇幅的短小也许可以弥补部分文字比较生涩的难处。11.《坛经》《坛经》是禅宗的六祖惠能的弟子所作,又称《六祖坛经》,是表述中国佛教思想的开山之作。
它更把中国传统与佛教教义结合起来,创立了纯粹的中国禅宗。以心传心而顿悟的传道得道方式深受欢迎。
唐宋以降,不但影响知识分子,还及于劳动人民。《坛经》思想深邃而文字浅白,读懂字面意思并不太难。
12.《颜氏家训》北朝颜之推著。中国古代是家族宗法社会,这种社会的理想生活是耕读传家。
《颜氏家训》就是维护这种理想,实施这种理想的蓝图。它对家族家庭中几乎一切事务都提出了合乎那种理想的标准与要求。
因此,一经产生便 被历代奉为金科玉律。其中虽有教条烦琐之处,却也不乏于今仍有价值的地方。
13.《资治通鉴》我国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的代表,北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为统治者作借鉴之用。
本书记事条理清楚,画人风神毕肖,说理明晰透彻,是《史记》之后,文学成就最高的史学巨著。后来的 《续资治通鉴》、《清通鉴》与之形成一完整的古代编年史系统。
14.《菜根谭》《菜根谭》是明朝洪应明编的一部书,是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应事的格言集,它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一种在世出世的处世方法体系。由于它。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