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门不入 [guò mén bù rù]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过:路过;入:进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出 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公而忘私
反义词
假公济私
典 故
上古时代,曾出现过一次大洪水,长达20多年,受灾面积很大。 当时正是舜当政期间,他派(治水未遂而被尧处死的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吸取了其父治水的教训,采用疏通的方法,依地形规划水道,引洪水入河、入海,终于平定了洪水。 然而治水过程中还有几段插曲:禹到了30多岁还没结婚,在涂山(今浙江绍兴县西北)遇到一个名叫女娇的姑娘,两人相互十分爱慕,便成了亲。可婚后4天禹就出去治水了。 治水13年中,禹曾3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一次孩子还在襁褓中哭;一次孩子刚学会喊爸爸;还一次孩子已长大,要留下父亲。而禹一次也没进入自己的家门,因为时间太过匆忙了。
过门不入 [guò mén bù rù]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过:路过;入:进入。
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出 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近反义词近义词公而忘私反义词假公济私典 故上古时代,曾出现过一次大洪水,长达20多年,受灾面积很大。
当时正是舜当政期间,他派(治水未遂而被尧处死的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吸取了其父治水的教训,采用疏通的方法,依地形规划水道,引洪水入河、入海,终于平定了洪水。
然而治水过程中还有几段插曲:禹到了30多岁还没结婚,在涂山(今浙江绍兴县西北)遇到一个名叫女娇的姑娘,两人相互十分爱慕,便成了亲。可婚后4天禹就出去治水了。
治水13年中,禹曾3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一次孩子还在襁褓中哭;一次孩子刚学会喊爸爸;还一次孩子已长大,要留下父亲。而禹一次也没进入自己的家门,因为时间太过匆忙了。
过门不入的主人公是禹。
典 故 上古时代,曾出现过一次大洪水,长达20多年,受灾面积很大。 当时正是舜当政期间,他派(治水未遂而被尧处死的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吸取了其父治水的教训,采用疏通的方法,依地形规划水道,引洪水入河、入海,终于平定了洪水。 然而治水过程中还有几段插曲:禹到了30多岁还没结婚,在涂山(今浙江绍兴县西北)遇到一个名叫女娇的姑娘,两人相互十分爱慕,便成了亲。
可婚后4天禹就出去治水了。 治水13年中,禹曾3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一次孩子还在襁褓中哭;一次孩子刚学会喊爸爸;还一次孩子已长大,要留下父亲。
而禹一次也没进入自己的家门,因为时间太过匆忙了。 “过门不入”一成语便出于此。
大禹治水
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忍着真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过门不入成语的主人公:禹,也叫大禹。
【成语】:过门不入【拼音】:guò mén bù rù【解释】:过:路过;入:进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
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示例】:岂有相离咫尺,竟~?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2回【近义词】:公而忘私【反义词】:假公济私【歇后语】:大禹治水【成语故事】:禹为了完成父亲未尽事业,30岁才与涂山姑娘女娇结婚,婚后四天就离家治水。禹率能工巧匠开凿河道,疏导水流,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消灭水患。
期间因为治水没时间回家,三次路过家门口,见自己的孩子都已长大,但他没有进家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