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很有雄才大略,但是为人刚愎自用,瞧不起韩信,又不听谋士范增之言,鸿门宴上放虎归山,最终导致自己四面楚歌,自刎乌江。
相比之下的刘邦,虽然才略不及项羽,但是为人谦逊,虚心纳谏,赢得了张良韩信这样的旷世奇才,终于打败楚霸王,建立了大汉王朝。
满招损,谦受益。谓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语出《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译文:自满导致损失,谦虚获得好处,这是天道常理。)
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君子胜人不以力,有化存焉,化者,诚服之也。故曰:满招损,谦受益。(译文:真正有德行的人不靠蛮力打败敌人,而是在道理上说服他,被说服了的人,才是真正的心悦诚服并能获得好处。所以说:自满导致损失,谦虚获得好处。)
扩展资料:
《尚书》:“满招损,谦受益”(教人修身养性的)。且它是一句诗句"满招损,谦受益",的原句是"满招损,谦得益"。后又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由欧阳修引用。
《尚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勿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故此以“满招损,谦受益”来说明骄傲自满招致损害,谦逊虚心得到益处(译文:自满导致损失,谦虚获得好处,这是天道常理。)。
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君子胜人不以力,有化存焉,化者,诚服之也。故曰:满招损,谦受益。”亦作:“谦受益,满招损”(译文:真正有德行的人不靠蛮力打败敌人,而是在道理上说服他,被说服了的人,才是真正的心悦诚服并能获得好处。所以说:自满导致损失,谦虚获得好处。)。
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译文:自满导致损失,谦虚获得好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满招损,谦受益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以孔子这样的千古圣人尚能不耻下问,何况侪辈凡夫俗子。“满招损谦受益”,这是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
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汪洋;泰山不择尘土,故能成其崔嵬。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丹青爱好者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向住持释圆和尚诉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可至今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师傅,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
释圆和尚听了淡淡一笑,要求其“现场直播”。绘画者问画什么,释圆说老僧平素最大的嗜好就是品茗饮茶,施主就为我画一把茶壶一个茶杯吧。
年轻人寥寥几笔就画完了,一把倾斜的茶壶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源源不断地注入到茶杯中,画得栩栩如生。没想到和尚说他画错了,应该把杯子布置在茶壶之上才是。
年轻人说大师有没有搞错啊,哪有杯子往茶壶里注水的。释圆哈哈大笑:“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够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注入你的杯子里?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取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年轻人听后恍然大悟。 战国时期,魏昭王求贤,高参郭隗似乎是这样建议的,你把别人当做老师,那么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就会到来;你把别人当成朋友,那么比自己强十倍的人就会到来;你把别人当成部属,那么和自己能力差不多的就会到来;如果颐指气使,怒吼呵斥,那么招来的只能是厮役和奴隶。
谦虚无论是于自身还是于一国一家的事业,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毛泽东曾经也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禹接受舜禅让之时,召集百官祭拜,但是有苗 氏的首领没有来。
有苗氏所在的地方,南有大山, 北靠殿山,左边便是洞庭湖,右边有彭蠡大河;地 势险要,有苗氏依仗这些自然不惧禹舜。舜对禹 说有苗氏不顺服已久,看来有苗氏需要你去攻打 教训了。
禹听后便在祭拜仪式之后举行誓师大 会,决意攻打有苗氏。这时有一位名叫益的人劝 告禹说:“用德行感动天地,便能覆盖全天下的地 方,自大自满会招来不必要的祸害,而谦虚带来的 益处会很大,这便是天道啊。
再这样继续征讨下 去便成以强欺弱了。”禹听说之后觉得很有道理, 便没有去攻打有苗氏。
后人自此便经常用“满招损,谦受益”表示自 满会得到损害,而谦虚则会受益。
恩格斯的生日 (谦虚受人尊重)
恩格斯七十岁生日来临了,许多同志和朋友前来祝寿,像雪片似的飞来的贺电和信件,使恩格斯十分不安。他表示说:“我主要是靠了马克思才获得信誉!”他对来人诚恳地说:“我远没有祝寿的情绪,而且这完全是不必要的热闹,我无论如何不能忍受。”第二年,他七十一岁生日前夕,他听说德意志工人共产主义教育协会歌咏团将在他生日晚上为他举行音乐会,就立即发出了信件,恳词劝阻。信中写道:“我们尤其反对在我们生前为我们举行公开的庆祝活动。”
愈谦虚愈受到人们的敬重。七十三岁高龄的恩格斯到维也纳、柏林访问时,两个城市的群众欢迎气氛之热烈是罕见的,恩格斯在维也纳的欢送大会上的演讲中说道:
“如果说我在参加运动的五十年中确为运动做了一些事情,那么,我并不因此要求任何奖赏。我的最好的奖赏就是你们
满招损,谦受益
这本来是中国一句老话,来源极古,《尚书·大禹谟》中已经有了,以后历代引用不辍,一直到今天,还经常挂在人们嘴上。可见此话道出了一个真理,经过将近三千年的检验,益见其真实可靠。
这话适用于干一切工作的人,做学问何独不然?可是,怎样来解释呢?
根据我自己的思考与分析,满(自满)只有一种:真。假自满者,未之有也。吹牛皮,说大话,那不是自满,而是骗人。谦(谦虚)却有两种,一真一假。假谦虚的例子,真可以说是俯拾即是。故作谦虚状者,比比皆是。中国人的“菲酌”、“拙作”之类的词,张嘴即出。什么“指正”、“斧正”、“哂正”之类的送人自己著作的谦辞,谁都知道是假的,然而谁也必须这样写。这种谦辞已经深入骨髓,不给任何人留下任何印象。日本人赠人礼品,自称“粗品”者,也属于这一类。这种虚伪的谦虚不会使任何人受益。西方人无论如何也是不能理解的。为什么拿“菲酌”而不拿盛宴来宴请客人?为什么拿“粗品”而不拿精品送给别人?对西方人简直是一个谜。
我们要的是真正的谦虚,做学问更是如此。如果一个学者,不管是年轻的,还是中年的、老年的,觉得自己的学问已经够大了,没有必要再进行学习了,他就不会再有进步。事实上,不管你搞哪一门学问,绝不会有搞得完全彻底一点问题也不留的。人即使能活上1000年,也是办不到的。因此,在做学问上谦虚,不但表示这个人有道德,也表示这个人是实事求是的。听说康有为说过,他年届三十,天下学问即已学光。仅此一端,就可以证明,康有为不懂什么叫学问。现在有人尊他为“国学大师”,我认为是可笑的。他至多只能算是一个革新家。
在当今中国的学坛上,自视甚高者,所在皆是;而真正虚怀若谷者,则绝无仅有。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有不少年轻的学者,写过几篇论文,出过几册专著,就傲气凌人。这不利于他们的进步,也不利于中国学术前途的发展。
我自己怎样呢?我总觉得自己不行。我常常讲,我是样样通,样样松。我一生勤奋不辍,天天都在读书写文章,但一遇到一个必须深入或更深入钻研的问题,就觉得自己知识不够,有时候不得不临时抱佛脚。人们都承认,自知之明极难;有时候,我却觉得,自己的“自知之明”过了头,不是虚心,而是心虚了。因此,我从来没有觉得自满过。这当然可以说是一个好现象。但是,我又遇到了极大的矛盾:我觉得真正行的人也如凤毛麟角。我总觉得,好多学人不够勤奋,天天虚度光阴。我经常处在这种心理矛盾中。别人对我的赞誉,我非常感激;但是,我并没有被这些赞誉冲昏了头脑,我头脑是清楚的。我只劝大家,不要全信那一些对我赞誉的话,特别是那些顶高得惊人的帽子,我更是受之有愧。
1、纸上谈兵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年轻的时候,就读过不少兵书,常常在人们面前谈论作战用兵的事情,即使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
很多人认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亲却认为他夸夸其谈,不能承担重任。有一次,秦国进攻赵国。
赵国大将廉颇采用了修筑壁垒坚守的方法。后来,赵王听信了秦国散布的流言,以为廉颇年老懦弱,不能低档敌军,就改派赵括代替廉颇。
赵括到了前线,死搬兵书上的教条,完全改变了廉颇持久抗战的计划。秦将白起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便用计先截断了赵军的运粮后路,然后把赵军团团包围。
赵军粮绝,赵括企图突围,被秦军一箭射死,四十多万赵军一下子尽被歼灭。2、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闯王考自成,率领大军攻陷北京,建立大顺王朝。
但考自成及其手下大将骄傲自满,腐化堕落,争取夺利,很快就被吴三桂打败。3、大意失荆州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四川),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
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相当于还了南郡)。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导致荆州三郡失陷。
4、中途岛海战美军派出22架大型侦察飞机寻找日本海军航母,日军仅派出7架小型侦察机,结果美军抢先发现日本航母编队,全歼日本四艘航母。日军也输在装备上,航母设计有问题,很容易被摧毁。
日军侦察机设备不可靠,发现敌舰后,因为通信设备坏,不能及时报告。日军没有雷达,不能及时侦察到飞来的美国飞机,特别是从顶部来的飞机。
日军狂妄自大表现之一是认为自己的航母比美国航母好, 以为美国会花几个月才能修好在珊湖海海战中被击伤的航母,美国航母设计优良3天就修好。5、拿破仑滑铁卢战役惨败1815年6月18日,以拿破仑为统帅的法国军队同以英国人威灵顿公爵为统帅的欧洲联军,在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以南约20公里处的滑铁卢镇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
这场决战持续了约12个小时,最终以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战败而告终。从此,拿破仑一蹶不振,滑铁卢也成了失败的代名词。
6、庞涓中国战国时期,齐军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歼灭魏军的著名伏击战。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343),魏发兵攻韩,韩向齐求救。
齐应允救援,以促韩竭力抗魏。但鉴于战事初起,魏、韩双方实力未损,过早出兵对齐不利,直到韩军五战俱败,情况危急,魏军也十分疲惫,才发兵相救。
二十七年,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见桂陵之战),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围。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始终居于主动地位。
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此战中,庞涓自知无计可施,军队已彻底失败,只好自刎,临死说:“总算叫这小子成了名!”齐国乃乘胜全歼魏军,俘虏了魏太子申回国,孙膑因此而名扬天下,世人皆传习他的兵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纸上谈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意失荆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途岛海战。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1.1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