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说自己没有谢家子弟那样有才华有出息,但是可以和孟母一样的贤良之士交往。
这里的谢家是指六朝门阀领袖陈郡谢氏,作为历经数百年经久不衰的门阀冠冕,谢氏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条件上享有至高无上的荣耀,而且在文化上独占鳌头,在唐朝文人学习的诗歌典籍《诗品》和《文选》里面入选作品最多的家族就是陈郡谢氏,琅琊王氏也只是屈居第二,陈郡谢氏的优秀代表人物有谢衡,谢裒,谢鲲,谢广,谢奕,谢据,谢安,谢万,谢石,谢铁,谢玄,谢琰,谢川,谢朗,谢邈,谢道韫,谢道荣,谢道灿,谢混,谢澹,谢瞻,谢重,谢弘微,谢晦,谢灵运,谢玮,谢方明,谢思,谢惠连,谢惠宣,谢朓,谢世基,谢世休,谢世遒,谢庄,谢瀹,谢胐,谢灏,谢飏,谢举,谢览,谢赫,谢侑,谢嘏等等,人物之众多,子弟大多才华出众,令人钦羡。“谢家之宝树”就是指有出息的子弟,又多又好。
C谢玄
理由同下
谢家宝树”的典故来自谢安与侄子谢玄的对话,早年谢安问谢玄等子侄,为什么子女对人自己的事情并没什么影响,但是大家却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有出息呢。别的子侄都不能回答。只有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有出息的后代像馥郁的芝兰和亭亭的玉树一样,既高洁又辉煌,长在自己家中能使门楣光辉。现在一般指很有出息。谢家子弟确实是这样一次次安定与挽救了东晋王朝,忠诚高洁,勇敢睿智,可称为谢家之宝树,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有有其“非谢家之宝树”自谦之句。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篇名。唐王勃作。
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
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对仗工整,言语华丽。
一字千金 传说,唐朝文学家王勃到南昌,刚好赶上都督伯舆的宴会,一气呵成写成《滕王阁序》。最后写了序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 最后一句空了一个字不写,将序文呈上就走了。
在座的人看到这里,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独”字,阎伯舆都觉得不对,派人追回王勃,请他补上。 赶到驿馆,王勃的随从对来人说:“我家主人吩咐了,一字千金,不能再随便写了。”
阎伯舆知道后说道:“人才难得”,便包了千两银子,亲自率文人们来见王勃。 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地问:“我不是把字写全了吗?”大家都说:“那不是个空(kong)字吗? 王勃说:对呀!就是“空【kong3号音】字呀!‘槛外长江空自流’吗!” 众人恍然大悟。
一、用典详释 1、言简意赅,含蓄有味——明用 所谓明用,就是用典故的字面意思,并将其所具有的特殊含义加以扩大,变为泛指。《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虚;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天柱高而北辰远”等句中的用典即属明用典故。
“龙光”之典见于《晋书·张华传》,张华因斗、牛二星间有紫气照射而在地下掘得龙泉、太阿两剑,两剑的夺目光芒即龙光。“徐孺”之典见于《后汉书·徐穉传》,东汉名士陈蕃任豫章太守时不接来客,惟因家贫在家种地而不肯做官的徐穉来访,才设一睡榻留宿。
“紫电”之典见《古今注·舆服篇》,吴大皇帝有宝剑六把,其二名紫电。 “青霜”之典见《西京杂记》,汉高祖斩白蛇用的剑,12年磨一次,剑刃锋利如霜雪般白亮。
“天柱”之典见《神异经》,昆仑山上有铜柱,其高入天,称为天柱。“北辰”之典见《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里指北极星,喻指国君。 以上明用的典故,实现了表达上“意婉而尽,藻丽而富,气畅而凝”(刘勰《文心雕龙》语)的效果,可谓言简意丰,辞约蕴寓。
2、隐括旨义,旨冥句中——暗用 暗用指引典不直录原文,而化成自己的语言,使典故贴近语境,又不违原意,起到恰当而曲折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效果。《滕王阁序》中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孟尝高洁,空余抱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等句的用典即属暗用典故。
“冯唐”“李广”两典见《史记》,“梁鸿”“孟尝”两典见《后汉书》。这几个典故比较熟悉,本文不再详解。
“贪泉”之典见《晋书·吴隐之传》,广州北20里的石门有水叫贪泉,据称人饮此水必起贪得无厌之心,吴隐之至此,取泉水饮,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涸辙”之典见《庄子·外物》,此为语典,车辙无水,故曰涸辙,此处喻穷困的境遇。“阮籍”之典见《晋书·阮籍传》,身处魏晋间的阮籍,因不满于司马氏,便以饮酒来掩饰自己,以免被害,他常自己驾车外出,也不顺着路走,当前面有什么障碍不能前进时,就痛哭着回来。
以上这些典故,或事或语,均由王勃化用为自己的语言,而用典中所蕴涵的却是作者不为当世所用的自怨自叹的复杂情感。但又由于王勃借用了“贪泉”“涸辙”之典,把自己强行振作、不甘颓废的信念表露无遗。
3、说古喻今,比况自身——化用 化用即点化后使用。这是一种作者将叙事详备,文字较长的事典合理化简点睛,以简驭繁地表达情感的用典方法 。
《滕王阁序》中“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句即属典故的化用。 “杨意不逢”之典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朝杨得意禀告汉武帝,说《大人赋》为司马相如所作,武帝召见相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而杨得意却仍做个掌管猎犬的小官。
“钟期既遇”之典见《列子·汤问》,上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只有钟子期知其音。 以上两个化用典故,涵蕴深刻。
只有26岁的王勃受邀作序,但面对自己“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不禁兴尽悲来,又不便直说,乃妙笔生花,化用典故,虽说的是古,而喻的却是今,可谓比况自如,毫无斧凿之痕。 4、多典浓缩,加强效果——连用 连用是指作者为了加强表达效果而在一句之中驱遣几个典故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用典方式。
《滕王阁序》中典故连用的句子较多,下面仅举一例:“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句中连用四个典故,表明作者幸蒙阎公垂青,得以即席命笔,施展才华的感激之情。
“谢家宝树”之典见《世说新语·言语》,谢安问子侄们,人们为什么总希望子弟好?侄子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玉树即宝树,比。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