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
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
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
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
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
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象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
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
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你对照一下译文,看看吧!`应该能找出来!~。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文章开篇以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为引,提出“石钟山”名字的由来,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搏”发出钟一样的声音所以会叫“石钟山”。而紧接着作者又举了唐代李渤的考证,李渤亲身来到此处,落实了郦道元的说法。至此,作者写出自己的看法:“余尤疑之”,因为“水石相搏”而有声的石头哪里都有,偏生只有这座山以“钟”为名,肯定还有其他原因。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文章第二段是全文的主要部分,详细记录了自己对“石钟山”之名由来的实地考察过程。作者白天看到山上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敲打发出声响,待到了晚上,专门和儿子坐船到断壁下,看到巨大山石倾斜耸立,老鹰听到人声受惊飞起,在云间发出叫喊,还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大笑的声音,附近的人说这是鹳鹤。
而刚要离去的作者,却突然被巨大的声音拉回视角,这巨声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往下看去,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细流涌进里面,水波激荡所以才会发出这种声音。后来船回到两山之间时,有块大石正对着水道中间,中空且有许多窟窿,夜风将水波吹进去又流出来,便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和方才噌吰的声音应和相成。——所谓“石钟山”,具体就是这么一回事。
文章最后,体会到了“石钟山”名字的意蕴,作者开始深思。凡事都不能听到什么便相信什么,没有亲眼见到不可妄下论断。清高的士大夫不会有半夜停船于此的经历,所以不会知道山名的由来;而当地的渔夫虽然能获知这名字的由来,却不识字不能把这件事写下来,所以这个问题一直存到现在。郦道元其实已经获知了真相,可惜他写得不详尽,后人无法从他笔下得知;唐人李渤,就更加浅薄了。
全文笔力曲折,语言灵动,极为吸引人。对任何事情都应深入实际、认真考察,不能尽信人言。明代大才子杨慎在《三苏文范》卷十四中评点这篇文章时言“通篇讨山水之幽胜,而中较李渤、寺僧、郦元之简陋,又辨出周景王、魏庄子之钟音。其转折处,以人之疑起己之疑,至见中流大石,始释己之疑,故此记遂为绝调”,认为《石钟山记》是一篇佳作“绝调”。可以说,不仅从文学艺术上,还是科学实证上,这篇文章都有深刻的价值供我们阅读、体味、学习。
石钟山位於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属湖口县双钟镇,位於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於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
石钟山历史悠久,其得名由来,据北魏郦道元说,是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唐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 为解决此谜,北宋文学家苏轼亲自乘舟考察,发现绝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发出钟呜般的声响,谜底终於揭开了。
苏轼为此写下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石钟山就更扬名中外了。 鄱湖长江,烟波浩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而石钟山上又山临水、水绕山,素有“小蓬莱”之雅称。
浑浊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浩翰清澈的鄱阳湖水北流长江,清浊分明,台流近50华里而不混。两座钟山又以下钟山较胜,山上怪石林立,江边石洞众多,历史上早已成为旅游胜地,凭栏远眺,匡庐五老峰,如拱如揖,鄱湖长江,烟波浩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
历代着名人士如陶渊明、李白、颜真卿、白居易、苏轼、黄庭坚、陆游、文天祥、朱元璋、蒋士铨等均曾赋诗题词。 1965年,郭沫若留诗《登湖口石钟山》於此。
山上从唐代起就有建筑,几经兴废。现存半山亭、怀苏亭、绀园、船厅、江天一览亭、钟石、报慈禅林、太平遗垒、浣香别墅、太平楼、石钟洞、同根树等,均为清代重建。
石钟山不仅是儒家的圣地,而且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沿着逶迤的登山小道,穿亭过榭,登上山顶,沿途可见苏轼夜泊处,怀苏亭、半山亭、绀园、船厅、清咸丰皇帝建的照忠祠,清军水师将领彭玉麟为其母超渡的“报恩慈林”,及他休息的浣香别墅和梅花厅,还有园林建筑且闲亭、廊外廊、楼外楼、石钟洞、太平遗垒等名胜。
整个建筑古雅奇特,分布缜密,依山就势,点缀其间,令人回味无穷。 山下摩岩石刻琳琅满目,至今仍有石刻石碑200余处,其中唐魏征题写的“清翁方纲”;宋王安石书的“古仙洞”;明常遇春的“忘怀天地”都系石质翰墨中的珍品。
大自然造就了石钟山形的奇特,声的奥妙,色的绚丽,在天地间为人类增添了一块潇潇洒洒令人消魂的福地。 几个世纪以来,石钟山的徐徐“钟”音在兵荒马乱和俗尘纷扰中飘扬开来,坚稳一如石钟山的山势。
走进石钟山,于你于我,其实并不为难。去九江市,铁路有京九线,水路有长江黄金水道,航空有九江和南昌两个空港连接各地。
此外,国家投钜资兴建的湖口大桥和九(江)景(德镇)高速公路纵贯景区,让您觉得石钟山旅游方便得犹如在家附近转了一圈。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很多事情是必须要你亲身体验的,别人永远不可能给你最直观的感觉,>;即使是苏东坡。
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为左右,面积仅0。
2平方公里,分上、下两部分。游下石钟山可沿茂林垂荫、修竹掩映的石级小道,迂回曲拍,穿亭过榭,登上山顶。
沿途有苏轼夜泊处、怀苏亭、半山亭、绀园、船厅、矶头、钟石、清咸丰皇帝批准兴建的昭忠词、湘军水师将领彭玉麟为其母超度亡魂的“报恩慈林”、彭玉麟起居休息的浣香别墅和梅花厅、纪念陶渊明的归去亭。而园林建筑石笋、且闲亭、桃花洞、观鱼池、廊外廊、楼外楼、石钟洞等名胜依山就势,因地制景、藏露结合,虚实相间,石环水绕,幽深雅致。
在山顶的“江天一览亭”,凭栏远眺,万里长江,一泻千里;浩瀚鄱阳湖,波涛万顷。鄱阳湖与长江交界处,清浊分明,水分两色。
远眺匡庐云遮雾障,夜游双钟月涌江流。当夕阳西下之时,您往山顶一站,万道霞光把一湖碧水映得彤红,更有渔舟唱晚,充满鄱阳湖风情。
鄱阳湖是美丽的,当您泛舟湖上,看奇山异水,听百鸟相鸣,相真是人生一大快事。这时您恐怕已放下了一颗跋涉已久、颇感困累的心,充分享受这人生的片刻宁静,留下您难忘的记忆,陶醉在石钟山、鄱阳湖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
龙宫洞别有洞天:不论是就景区还是就地利而言,在石钟山的余音中起程前往龙宫洞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彭泽县境内的龙宫洞溶洞群距石钟山仅43公里,乘汽车就可直达,这是地利之便;走出开阔的鄱阳湖面,用细腻的触角替代粗犷的欣赏神经,扑进“不见天日”的溶洞世界,感受来自地底的异域风光,这便是自然之邀了。
龙宫洞位於彭泽县城西南36公里的乌龙山麓,是1978年发现的山底溶洞,在目前全世界已开放的800多个溶洞中属规模较大的一个,由龙宫、玉壶、映山、通天、竹林、仙真等八个大小溶洞组成。 这是一个洞的世界,是个洞连洞、洞中有洞和洞外套洞的地下龙宫。
据考察,庐山地区在远古时期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着厚实的石灰岩。后来海底上升形成陆地,石灰岩藏在地壳里,约在几十万年前的冰河期,地下水下降,溶洞乾涸,雪水滴落,慢慢地形成石灰溶岩,此即龙宫洞形成的科学说法。
龙宫洞距九江市仅6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整个景区青山环绕,绿水长流,鸟语花香,鹿影常现,是山、水、洞、佛连成一体的着名旅游,观光,度假,疗养,避暑胜地。
龙宫洞风景区由溶洞群(龙宫洞、玉壶洞、玉仙洞)、仙真岩寺庙和森林公园三大部分组成。龙宫洞全长就有1600米,其中名为“水晶宫殿”的大厅,空间达到了16800立方米。
石钟山,本为千古奇山。相传山下有巨石,形如大钟,伟岸壮观;过往行人摇摇摆摆,或袅袅婷婷,象摇铃。有很喝了些墨水的闲情文客认为:此地逢钟铃露秀气,住人泽天文成美好,所以取山名为“石钟山”。
这样的名字由来传到北宋时,出了个大文毫苏东坡,老头心情不好硬是另搞一套他与王安石搞不拢)。
---某日,他坐到石头跟前,也不知在想啥(也许是有关国家新法大事)。忽然,风过,有风声,没准就是山间的嗡嗡叫。爬过山,听过风声音的人们都知道:山上山下大地上的风吹过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苏东坡先生反正听成了钟声,再拿把小榔头敲敲石头还是“当当嗵嗵”——“准是钟声没错”,苏老那阵也许还捋须微微窃笑。(苏东坡先生是个标准的美髯公)。
他继续在那里转了好长时间,考证来考证去,认为证据确凿,确是钟声。
老头心情暂时很好,写下-----石钟山不是因为石头形状象钟取了名字,那是前人传讹了,又没去过实地取证,全是扯谈!经过本人考证,风吹石钟山脚的那块大石头,会发出高昂激越的巨钟声-----这才是石钟山名字由来的正宗。
当然苏老原文不是这样写的,不过说白了也就这么几十字的内容,但文毫到底不一样,洋洋洒洒,落笔就来个几百古文字(几百古文字约相当现在上千字),他认为搞错了的别人也骂好了,他认为对的石钟山名字由来也更正了过来。苏东坡一得意的结果是世上多了篇精美文章,美文《石钟山记》传下一代又一代,石钟山的名字也更响亮了-----美丽石钟山!
小可难说苏东坡先生的考辩对了还是错了,私下认为苏老的理由没有很可取之处,举个例子:现在能听出风吹石钟山石头的声音,象钟声的能又有几人?不过老先生的文字好,文章更美,即便错了也写个玲珑剔透,美丽绝代。错到能把石钟山宣传到神州的角落地方,能让石钟山秀丽光采,历经千年,越加清晰。试看当代文坛,谁又能与大文毫苏东坡比肩呢?
关于石钟山的传说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属湖口县双钟镇,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
石钟山历史悠久,其得名由来,据北魏郦道元说,是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唐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 为解决此谜,北宋文学家苏轼亲自乘舟考察,发现绝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发出钟鸣般的声响,谜底终于揭开了。
苏轼为此写下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石钟山就更扬名中外了。 关于石钟来历还有一些民间神话传说:天上玉皇大帝建造灵宵宝殿,用九华山白玉石雕刻了两口玉石神钟,命力士下凡搬运,力士腾云驾雾,肩挑双钟,途经鄱阳湖与长江汇合处上空时,因贪看景色,不觉神钟脱肩落地,一在鄱阳湖畔,一在长江之滨,因而才有上、下石钟山之分。
石钟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地势险要,素有“江湖锁钥”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此曾发生过多次大战,如元末朱元璋和陈友谅之战、太平天国石达开与曾国藩之战等,现仍存有太平军营房壁垒遗址--太平遗垒。
石钟山位于湖口县鄱阳湖出口处,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仅0.2平方公里。
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尤以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寻声探源,并撰写闻名天下的《石钟山记》而相得益彰。
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睁嵘,因控扼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号称“江湖锁钥”,自古以来都被当作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登临山上,既可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江湖清浊。
因为水的密度,高低,流向不同,所以江和湖不会混成一体。如在月色之夜,可谓“湖光影玉璧,长天一月空”。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络绎不绝来此山赏景。如唐代李勃,宋代苏轼、陆游,元代文天祥,明代朱元璋,清代曾国藩等。
石钟山从唐代起就有建筑,经历代兴废,现仍存怀苏亭、半山亭、绀园、船厅、江天一览亭、钟石、极慈禅林、听涛眺雨轩、芸芍斋、石钟洞、同根树等景点,但多为清代重建。
苏轼有一篇文章叫石钟山记,介绍石钟山名字的来源好象是由于苏轼拿石头去撞击山体,发出的声音像是在敲钟,你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石钟山记 作者: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箜箜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 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洪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款坎镗嗒之声,与向噌洪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洪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款坎镗嗒者,魏庄子之的、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江西湖口县的石钟山自古至今皆是享誉天下的风景名胜,苏轼所写《石钟山记》里的“石钟山”就是指湖口的石钟山。
在石钟山的各处,都留有古人的足迹和手迹,有陶渊明、郦道元、李白、颜真卿、李渤、苏轼、黄庭坚、陆游等等。文人们在石钟山大量题词或做文章,有的是考证石钟山的得名,有的是赞美石钟山特性。
不过,石钟山因何而得名,到现在还没有定论,有人说是因为其形状像石钟,有的说石钟山会发出钟鸣而得名。苏轼就是依照《水经注》中“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的线索,又听闻唐代江州刺史李渤的描述,遂到石钟山一探究竟,于是写下了《石钟山记》。
那么,我们不妨跟随苏轼的脚步,寻找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根据苏轼所写,李渤来到石钟山曾找过山体发声原理,在山下深潭附近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
南边石头声音重浊模糊,北边石头清脆响亮,余音不绝。李渤认为自 己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但苏轼却表示质疑,于是自己亲自走了一趟石钟山, 看到小孩子敲打石头,深感可笑。 当天晚上,苏轼乘舟来到深潭边、绝壁下。
看着 两侧怪石林立,耳边听到的是鹳鹤诡异的叫声。苏轼本想回去,就在这时,巨大的 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地响着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
船夫深感害怕,但苏轼却叫船 夫靠近山脚,发现山脚下到处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激荡 撞击便产生巨大的声洞。 苏轼顿感好奇,令船夫将船绕到两山之间,在进入港口时发现一块大石拦在水 中,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 铿铿锵锵的声音,如同钟鼓之乐,苏轼大乐,原来钟鼓声就是从这里传出来。
在苏轼看来,石钟山就是因这石头的钟鼓声而得名。 这种说法到底是正确还是 错误的呢?苏轼的考证得到了后世大部分人的肯定。
不过,清代的官员彭雪琴提出 了不同的看法。彭雪琴在江西为官多年,曾多次去石钟山考察,认为湖口钟山有 二,一在城西,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一在城东,面临长江,称下钟山。
下钟山 是苏东坡作《石钟山记》处,而上钟山非也。 彭雪琴说,天下水中之山有很多,都 能发出铿锵声,但是石钟山偏偏以“钟”闻名,一定有一番道理。
彭雪琴认为,每 逢冬天水位下降,隐藏在水中的石钟山山脚会露出一个洞府,这洞府应是钟乳石溶 洞,里面可容纳千人,如同钟的内堂一般。根据彭雪琴的描述,石钟山是中空的山 体,因而得“钟”之名。
彭雪琴的说法颇有些玄妙,但也不一定是假的,只不过未有人进入过洞府,也 不敢确信山体是否为中空。而石钟山为何有“钟”名在外,仍无定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