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年。历代均为滇西的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元初,忽必烈南征进入丽江,曾在大研一带驻军整训,至今仍留下许多遗迹。元初大研居民已有千余户。明初大研建设和集市贸易初具规模,至明末已呈繁荣景象。大旅行家徐霞客记述大研“居庐骈集,荣坡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可见当时大研已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高原集镇。由于大研处于滇川康藏交通要冲,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镇。自清初以来,商旅云集,各路马帮往来不断,大研古镇成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周边客商汇集于此,交换各种土特产品及日用品,曾一度成为内地通达印度的重要集镇。因丽江世袭土司为木姓,木字若加框则成“困”字,木府便因忌讳而在大研镇不设城墙。
如今的大研古朴、典雅、幽静。纳西风格的民居鳞次栉比,清清的溪流穿城过巷,座座小桥如彩虹横跨清溪,排排垂柳在微风中摇曳。数不清的小巷纵横交错,弯弯曲曲,晃若迷宫。大街小巷中店铺林立,各式商品引着众多的游客。
虎跳峡是金沙江中的一段峡谷。金沙江夹在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穿峡而过,有7道瀑坎,18处险滩,水声如龙吟虎啸,此段峡谷即令人神往的虎跳峡。虎跳峡长约20公里,落差213米,江面与玉龙雪山高差3900米,峡谷最窄处仅30多米,一入峡中,天如缝,江如龙,浪飞溅,涛如雷,令人胆颤心惊。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是三姐妹,大姐怒江爱发怒,二姐澜沧江爱着急,三妹金沙江沉稳娴静。父母要把三姐妹嫁往西方,金沙江暗约两个姐姐往南逃去。来到丽江石鼓镇,两个姐姐执意继续南游,金沙江姑娘却立志去太阳升起的东方,就告别姐姐,毅然转身东去,于是形成了“长江第一湾”(图:俯视长江第一湾)。父母派玉龙、哈巴两兄弟追截出逃的三姐妹。两兄弟来到丽江白沙,面对面坐着挡住去东方的路。两人跑累了,约定轮流守候,谁放走姐妹就按家法问斩。轮到哈巴守候的时候,玉龙睡着了。金沙江姑娘见状,就放轻脚步,唱起了优美的催眠歌。她一连唱了十八支,哈巴听着听着也睡着了。金沙江姑娘乘机从他们的脚掌间溜了过去。玉龙醒来,见金沙江姑娘早跑到东方去了,而哈巴还在酣睡,只好按家法砍下哈巴的头,随即转过背去痛哭。两兄弟从此化成了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哈巴的头变成一块巨石落在江中,形成了虎跳峡,而金沙姑娘唱的十八支歌变成了虎跳峡的十八滩。
说起丽江古城独特的风景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我也有幸去领略了一下。
今年五一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美丽的丽江,走进丽江彩石铺成的古老街道,漫游镇北商业中心四方街,便见河渠流水宗宗,河畔垂柳拂水,市肆民居或门前架桥,或屋后有溪,街头巷尾无数涓涓细流,穿墙绕户蜿蜒而去。这股股清流都是来自北象山脚下的玉泉。
一条河流下面有一群在水里欢快地玩耍的小鱼,那些鱼可不是一般的小鱼,那些小鱼大部份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我最喜欢的是从日本运来的那条鱼,那条鱼是红白相间的,可爱极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用木头做的房屋里卖的小饰品,那些小饰品可爱极了,像什么项链、手机挂链、手镯……都是羊、牛、马的身体做出来的,虽然可爱,但是都是动物的身体做出来的,这也太残忍了吧。
丽江的晚上是最美的时侯,缤纷的灯光照耀着丽江古城,别说那景色有多美。 朋友们,想知道更多关于丽江古城的故事,就来丽江古城吧。
丽江又名“丽水”,因万里长江蜿蜒流过而得名,丽江有很多悠久的传说,包括虎跳峡、玉龙雪山、老君山等等。
一、丽江虎跳峡的传说
传说那时候丽江统治者--木老爷富极一时,身边有不少能人才子。其中有一个特能算命。一天,替木老爷算算,据说木老爷生时大富大贵,但是死后却无棺材可用。木老爷大惊,从此在他所要经过的任何地方,每隔十里地就放置一口棺材以和命运作抗争。
一天,天气极好,木老爷心情极佳,于是骑着自己的坐骑——一头老虎,沿金沙江边走去。江水汹涌澎湃,江岸风景如画。人虎到了一个较狭窄地段,老虎纵身一跃,往江中间的一块大石头上跳去。
老虎着落了,人却再也没有和虎同时着落,而是早已掉入了滚滚江水中。时间早已流逝,木老爷和他的老虎已早已不知何处去,但是却为后人留下了虎跳峡,虎跳石这些充满想象的名字。
二、丽江玉龙雪山的“三多神”传说
有个很能干的猎人,天天带着猎犬上玉雪龙山打猎。有年二月初八恰好属羊,她在雪山看见一块怪异的雪石,那雪石很大,像魁梧的武将,但又非常轻,一只手便能把它托起。猎人十分惊奇,顺便把它背下山来。
走到山麓,猎人放下雪石,抽袋烟又背,可是哪里背得动,好像生了根似的,任怎么使力也纹丝不动,人们以为是神的化身,便就地建祠供奉。
从此后,人们屡见一位穿白甲、戴白盔、执白矛、跨白马的神将显圣:打仗时,他带领兵马助战;有火灾,他从云雾里降雪灭火;瘟疫流行,他乘风驱散瘴气;发生水患,他在夜间带着白衣人来疏导,于是把他尊为保护神“阿普三朵”,每年一次祭,求他佑护。
三多神也成为了纳西族的最高保护神、战神、天神,玉龙雪山的化身。
扩展资料
丽江除汉族外,还有纳西、彝、傈僳、普米、白、藏等十多个世居少数民族。各兄弟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展现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宁蒗永宁摩梭母系大家庭是惟一存活世间的母系氏族活化石。
小凉山彝族同胞的节日火把,牵引着人们走进远古神奇的传说,感受崇拜火民族那一副火热的心肠。蛙形“披星戴月”羊皮披肩,既象征着纳西妇女昼夜辛勤劳作,又与纳西族早期的图腾崇拜有关,在祖国56个民族中独树一帜。
永胜县他留人浪漫的“青春棚”堪称民族奇葩。玉龙县黎明的傈僳族歌舞,热情奔放,“上刀山、下火海”表演令人惊奇。宁蒗普米族丧葬中“给羊子”习俗,将生命寻根意识渗透进了古羌人后裔的文化肌体中。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为丽江之旅大大加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虎跳峡
参考资料来源:丽江市政府-丽江旅游五大奇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多神
参考资料来源:中纪委-【家规·文化地理】悠悠古城八百年
丽江古镇叫大堰古镇 传说似乎是这样 其实现实就是传说。
.身处其竟,就感觉象传说。 它的古老,.神秘就是传说。
只是.1996年2月3日,丽江地区发生7.0级地震,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主震发生后又发生余震2529次,最大的一次为6级. 之后很快进行的重建. 现在的古城..其实就是新重建的。
民间.到没什么特别的传说 这个是导游给游客的介绍. 丽江古城又叫大堰镇,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组成,大研古城是它们的集中代表,所以人们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镇。而且大研古城位于丽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耸立着酷似书天巨笔的文笔锋,丽江盆地则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砚台,古时“研”和“砚”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
说话间我们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应该是一双水车吧,有人说它是子母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人水车。过去古城里就有水车,今天在一些偏远之地也在使用。
古城形成于南宋后期,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三万人,1986年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除了同苏州古城一样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外,还在古城选址、街道和房屋布局、纳西民居等方面别具一格。
元十三年,建丽江路,丽江之名始于此,以依傍于丽江(金沙江古名) 湾而得名。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所以丽江的传说很大程度上是纳西族的一些神话传说。
金沙江的传说在丽江地区民间传说中,丽江金沙江是一位聪明善良、美丽动人、追求理想的姑娘。
丽江金沙江上游由北而南,到石鼓突转东北向,到丽江奉科又折头南下,复转东去。对于这三折三曲,有一个传说: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姐妹结伴出游,半途发生争执,大姐、二姐固执地往南走了,丽江金沙江姑娘立志到太阳升起的东方寻找光明和爱情,到石鼓后,告别两个姐姐,毅然转身东去,这便是“长江第一湾”的由来。另一个传说是:丽江金沙江姑娘随玉龙老人去会东海王子, 老人走得快,先到丽江睡一觉,姑娘赶来,搔搔老人的脚底板,不想他不但不醒,反而把脚一伸伸到奉科,挡住了去路,她只得绕大弯子走,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到了东海。在另外一些传说中,如《金沙江姑娘的出世》中说,丽江姑娘的父亲是天神雷公,母亲是马头山姆,怀胎九千九百九十九年后出生,由月亮用金浆洗过,接着走向自己的前程。当她来到丽江纳西族居住的地方“依古”,人们给她取名“依布”,从此她和丽江纳西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红石岩》中,她是要去东边的大海找妈妈的小姑娘,即将到丽江石鼓的时候,被凶恶的石岩挡住,她一次次地猛推,石岩不让,水淹了丽江田园和村落,她不忍心, 又一口将洪水吸干。天帝见她如此善良,派大将把石岩射开,辟下一条道路,她才依依不舍而去。有的传说还赋予她以美丽的爱情。如《金沙女神与石鼓青年》说,天神派三个女儿劈地引河,大姐引怒江,二姐引澜沧江,引金沙江的三妹来到丽江石鼓,与一个英俊多情的小伙子相爱,流连良久,但为了完成引江使命,又辞别情人速速东去,过三千三百三十九年后才返回,欲与爱人相聚,可是小伙子已化为石人,她伤心地一步一回头地返回丽江米丽达吉海,这段江流便形成了无数的曲曲弯弯。
一米阳光的故事
来源于丽江纳西族的殉情文化。在以前,纳西族的恋爱是自由的,但是婚姻却不自由,是由父母决定的,所以导致结婚对象并不一定是自己的意中人。但是,男女双方却无从选择,唯一可以选择的便是殉情。而且纳西族信仰东巴教,在这个宗教里的经典里描述了一个“玉龙第三国”,很美好的一个世界,就在玉龙雪山上,在那里,一切美好如天堂。所以,在以前,纳西族男女如果不能在一起,就会相约到玉龙雪山上殉情。他们相信,殉情后可以到达玉龙第三国,在那里,可以和心爱的人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年。
历代均为滇西的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元初,忽必烈南征进入丽江,曾在大研一带驻军整训,至今仍留下许多遗迹。
元初大研居民已有千余户。明初大研建设和集市贸易初具规模,至明末已呈繁荣景象。
大旅行家徐霞客记述大研“居庐骈集,荣坡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可见当时大研已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高原集镇。
由于大研处于滇川康藏交通要冲,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镇。自清初以来,商旅云集,各路马帮往来不断,大研古镇成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
周边客商汇集于此,交换各种土特产品及日用品,曾一度成为内地通达印度的重要集镇。因丽江世袭土司为木姓,木字若加框则成“困”字,木府便因忌讳而在大研镇不设城墙。
如今的大研古朴、典雅、幽静。纳西风格的民居鳞次栉比,清清的溪流穿城过巷,座座小桥如彩虹横跨清溪,排排垂柳在微风中摇曳。
数不清的小巷纵横交错,弯弯曲曲,晃若迷宫。大街小巷中店铺林立,各式商品引着众多的游客。
虎跳峡是金沙江中的一段峡谷。金沙江夹在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穿峡而过,有7道瀑坎,18处险滩,水声如龙吟虎啸,此段峡谷即令人神往的虎跳峡。
虎跳峡长约20公里,落差213米,江面与玉龙雪山高差3900米,峡谷最窄处仅30多米,一入峡中,天如缝,江如龙,浪飞溅,涛如雷,令人胆颤心惊。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是三姐妹,大姐怒江爱发怒,二姐澜沧江爱着急,三妹金沙江沉稳娴静。父母要把三姐妹嫁往西方,金沙江暗约两个姐姐往南逃去。
来到丽江石鼓镇,两个姐姐执意继续南游,金沙江姑娘却立志去太阳升起的东方,就告别姐姐,毅然转身东去,于是形成了“长江第一湾”(图:俯视长江第一湾)。父母派玉龙、哈巴两兄弟追截出逃的三姐妹。
两兄弟来到丽江白沙,面对面坐着挡住去东方的路。两人跑累了,约定轮流守候,谁放走姐妹就按家法问斩。
轮到哈巴守候的时候,玉龙睡着了。金沙江姑娘见状,就放轻脚步,唱起了优美的催眠歌。
她一连唱了十八支,哈巴听着听着也睡着了。金沙江姑娘乘机从他们的脚掌间溜了过去。
玉龙醒来,见金沙江姑娘早跑到东方去了,而哈巴还在酣睡,只好按家法砍下哈巴的头,随即转过背去痛哭。两兄弟从此化成了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哈巴的头变成一块巨石落在江中,形成了虎跳峡,而金沙姑娘唱的十八支歌变成了虎跳峡的十八滩。
黑龙潭传说老君山龙潭的老龙王有数不清的金银,仅有一个姑娘。公主该婚配时,老龙王想着招个姑爷入赘。
其他大小龙王一个个心怀甜蜜的希望,争先恐后登门求婚,公主一个也看不上,把他们都打发走了。老龙王对姑娘说:“囡呀,花开有季节,结果也有节令,过了时令,花树也会枯萎。
阿爸膝下只有你这块心头肉,还是招个上门郎了却终身大事吧。”老龙王从女儿羞答的媚态里,知道了女儿答应了阿爸的要求。
老龙王乐滋滋,却又被女儿的话收住了脚步。女儿说:“相郎的事情得由女儿做主。”
老龙王说:“我还以为是什么天大的大事情,行,阿爸答应你的要求。”丽江黑龙潭的龙王,是一个野性放荡的花花公子,他经常丢下治水的事情去寻姑娘。
听说老龙王有一个美貌女儿,就来到了老君山龙潭老龙王的家去求婚。姑娘看见登门求婚的小伙子闪着威武的英气,弄得眼睛眩迷住了。
但她看出求婚的小伙子是个看见鲜花就迷神的轻浮公子,恐怕日后不忠于爱情。要试试他到底是一砣金子,还是一砣锈铜?姑娘就对着小伙子唱起了考情歌。
对歌后,姑娘很满意,他们便手牵手来到了老龙王的家里。姑娘和小伙子在老龙王的火塘边热恋,不知不觉冬天过去了,春天笑着来到了人间。
突然一个奴仆气喘吁吁跑来,对小伙子说:“美利东阿普到我们家里来了,他催你赶快回家。”小伙子吓坏了,一把推开姑娘,慌慌张张回到家里。
天上的善神美利东阿普责怪黑龙潭龙王懈怠治水,收回封赐的神旨,叫他改邪归正,戴罪立功。但是黑龙潭小伙子念念不忘老君山美貌的龙女,每年一到春神踏破冰雪的时候,黑龙潭龙王便丢下治水的事,悄悄离开家,偷偷来到老君山与情人幽会,所以每逢到了这个时候,丽江黑龙潭的水就会慢慢下落,有时还会干涸。
瓦、藏族的绘画、白族的雕刻四个民族的特点,被誉为“民居的博物馆”。在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过程中,能够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灵装饰在古朴的六合门、窗上,使之有了鲜活的生命,纳西语称“四季博古”,汉语为“福包四季”之意。
古城倚玉龙雪山雪水、黑龙潭潺潺清泉而建,依山傍势,环绕古城的三大水系从玉龙桥穿街过巷,入院穿墙,流布全城,形成“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江南景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的姑苏”,既有山城之容,又有水城之貌。水是古城的灵魂,建筑就是古城肌肤,而密布古城大大小小的354座古石桥、木石桥,又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从而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灿烂的文化被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批受全人类共同承担保护责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古城还有纳西人滴滴汗水渗透的五彩石路,它向世人述说着这座茶马古道上重镇驿站的漫长历史。
丽江纳西人历来重教尚文,许多人擅长诗琴书画。在古城多彩的节庆活动中,除了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和乡土戏曲,业余演奏的“纳西古乐”最为着名。其中,《白沙细乐》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另一部丽江《洞经音乐》则源自古老的道教音乐,它保留着许多早已失传的中原辞曲音韵。丽江纳西古乐曾应邀赴欧洲多国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誉。由于乐队成员多是来自民间年逾古稀的老人,因此又有“纳西寿星乐团”的美誉。
古城里还有以宣科先生为首的古老乐队,那古老洞经音乐的传承融合了纳西音乐的结晶。古老的乐曲、古老的乐队,使你在欣赏中产生一种梦入天国的幻想。
古曲《白沙细乐》是纳西先民以民间古典故事为主题材、《龙女树》乐章为主的乐舞,它是源于纳西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舞。纳西族《白沙细乐》是玉龙雪山赋予的灵性,是东巴文化培植的慧根。它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是纳西人在生产、生活中与自然界产生的亲切呐喊,被誉为“音乐活化石”。如今建立《白沙细乐》传承研究基地,并成立纳西古乐院,集聚了以《白沙细乐》第八代传人为首的丽江所有乐师把它完整地展现给人们,它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增添了亮丽的民族之花,它给你——远方来的尊贵客人,在夜游古城时带走对纳西人的又一依恋。
闻名于世的丽江壁画,分布在古城及周围15座寺庙内,这些明清壁画,具有多种宗教及各教派内容融合并存的突出特点。遗存于丽江白沙村大宝积宫的大型壁画《无量寿如来会》,把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绘在一起,反映了纳西族宗教文化的特点。
丽江一带迄今流传着一种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这种纳西族先民用来记录东巴教经文的独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图画象形文。如今分别收藏在中国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图书馆、博物馆中的20000多卷东巴经古籍,记录着纳西族千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其中称作《磋模》的东巴舞谱,包括数十种古乐舞的舞蹈艺术中,是极为罕见的珍贵文献。被誉为古代纳西族“百科全书”的东巴经,对研究纳西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以上这些被誉为稀世三宝,这些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在这古老的名城中深深融合于这古老的民族和这方水土中。所以中国丽江古城不仅属于丽江人、中国人,而且它属于全世界人民。
丽江古城经由历代木氏先祖主持建设。
追溯“丽江人”的建筑史,从古代的 洞穴居、树巢居、井干式的木楞房发展到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 马转阁楼”的古城民居模式。古城民居的平面特点是以院子为中心,内向的庭院 组合,厦子(外廊)是纳西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1254年丽江木氏先祖归附元世祖忽必烈,在古城设三赕管民官,其建制隶属于茶罕章管民官,公元1276年,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公元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赐姓木并封为 世袭知府。丽江古城、丽江军民府(木家院),其建设别具一格,气势恢弘,亦是 当时木氏家族政治、经济、权力的象征。
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丽江游 记中写道“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民居群落,瓦屋栉比”。就是对当年丽江 古城之繁盛景观的真实写照纳西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民族,由于丽江处在南丝绸之路 的口岸及茶马古道上。
是滇藏贸易的集散地。从公元1253年,忽必烈驻军丽江带 进了外来文化,后期受中原文化影响,如藏传佛教、道教,直到20世纪初,又受到基督教文化影响,加上纳西民族古老的东巴教、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东巴 绘画及被称为元人遗音的纳西洞经古乐等。
凡此种种,都能兼收并蓄,共存发展。 这些文化影响更增添了丽江古城的内涵。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0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