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说话有自己的特色词汇和用语,在遇到不服气和不甘心的时候,习惯说一句“不服周”比如“老子就是不服周”、“个板马,你不服周?”,这个“不服周”的词汇,出现在武汉话中,据考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武汉地处荆楚要地,隶属于楚国,楚国自商朝时就是南方大国,向来不把他国放在眼中,商人为巩固边防,笼络于楚,封其为候,商朝大忌者,北周而南楚。 商朝自帝乙始,南阻楚国,北吓周国,至商末,商朝国力大衰,礼崩乐坏,周遂联盟楚国,共拒商朝,同时,周联络西北各部,准备伐商。
楚国在周国伐商之初,尚牵制商军,支援周,牧野之战后,楚国见到周的强大,渐渐中立,甚至支援商王,因此引起周的愤恨,埋下了千年的仇怨。 周得天下后,仅仅封楚国为子爵,对于楚,周始终怀恨在心,而对于周,楚国也始终若即若离。
其后数百年,周盛于北而楚兴于南,双方相安无事。 周昭王时,楚国基本并吞南方,频频用兵于南方周的属国,周王大怒,召集天下军队,大战于楚,最终,周朝联军败于汉水,周王溺毙。
周败,不敢用兵于楚,于南方封申、邓、息三国专事抗楚,自此,周、楚相安。但是楚国已经开始“不服周”了。
周朝东迁 ,国势衰败,楚国并吞申邓息三国,公然将战火烧到郑国边境,并自称为王,公然的不服周,欲取而代之,做中原诸国的领袖。 整个一个战国时期,大部分战争就是围绕楚国和秦国的纷争而展开。
战国之后,楚屈败于秦,至此周、楚之间近千年的积怨遂告完结,但是不服周,却被代代相传,保留至今。而对于秦,楚国仍然不服气,放出话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后有楚怀王号令诸侯反抗暴秦、楚霸王项羽和刘邦的中原逐鹿,看来,楚国人从来是不肯伏输的,就是不服周。
【不服周的由来】
大冶原属楚国故地,某些方言依然带有楚文化的痕迹,最典型的就是,人们威胁一个人时常来一句:“你服周不?”而一个人对某件事情表示不服气或不认可的时候,习惯说一句“不服周”,为了加重语气,往往会说“老子就是不服周!”
追根溯源,“不服周”来自楚国语言。说来话长,楚国自商朝时就是南方大国,向来不把他国放在眼中,商王朝为巩固边防,笼络于楚,封其为候;商朝自帝乙始,南阻楚国,北吓周国,至商末,商朝国力大衰,礼崩乐坏,周遂联盟楚国,共拒商朝,同时,周联络西北各部,准备伐商;楚国在周国伐商之初,尚牵制商军,支援周,牧野之战后,楚国见到周的强大,渐渐中立,甚至支援商王,因此引起周的愤恨,以至于周得天下后,仅仅封楚国为子爵;于是彼此心存芥蒂,若即若离。其后数百年,周盛于北,而楚兴于南,双方相安无事。 到了周昭王时候,楚国基本并吞南方,频频用兵于南方周的属国,昭王大怒,召集天下军队,大战于楚,最终周朝联军败于汉水,昭王溺毙。周败,不敢用兵于楚,于是封申、邓、息三国专事抗楚,此后周楚一度相安,但是楚国已经开始“不服周”了。周朝东迁 ,国势衰败,楚国并吞申邓息三国,公然将战火烧到郑国边境,并自称为王;楚庄王居然问鼎中原,俨然以中原老大自居,更加“不服周”了;也难怪,在楚王看来,咱们楚国人多地广兵强马壮,凭什么要臣服周王?老子就是“不服周”,你怎奈我何?!
时至今日,大冶人虽然常把“不服周”挂在口头,但是语境和语义与以往楚王“不服周”不可同日而语,楚王当时“不服周”基于自身实力强大,多少有些南蛮的味道,就是不服周周王也无可奈何,就如现在美国经常不把联合国放在眼里可以打伊拉克,打南联盟一样。
而现在人与人之间实力不如国与国之间的实力如此悬殊,因此当你问对方一句“你服周不?”往往会迎来对方迎头痛击一句“老子就是不服周!”。因为“你服周不?”带有很大的威胁意味,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对方当然会回击,于是言语上的你来我往必然会造成肢体上的冲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实力相当时实在没必要用这一古语引起冲突,即使对方实力明显不如你,也没必要来这一句,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尺度,表面上可能会随声附和,心里却懂得对什么“服周”对什么“不服周”,你说出来也只能是得罪人,埋下祸患的种子。
“莫须有”的典故,出自“宋史”岳飞传,岳飞传记岳飞被捕,案子将要做成的时候,韩世忠不服,找秦桧质问。秦桧说,岳飞儿子岳云给张宪的反动信,虽然找不到了,可是“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这就是莫须有被人注意的开始。
中国知识人读古书,摇头晃脑,做博学状,其实古书读得实在不行,因为他们读书不化,乱读一气。以“莫须有”三字为例,大家都解释做“没有”的意思,这是根本说不通的。秦桧若悍然说“莫须有”是“没有”,等于没有证据就整岳飞、等于公然承认自己胡来,天下哪有这种事?中国知识人人人读“宋史”岳飞传,可是人人都不深究这样解释如何说不通,真混球。
总算有一二敢提疑问的人出来了。徐乾学在《资治通鉴后编》一里,表示“莫须有”三字是弄错了,该是“必须有”;毕沅在《资治通鉴考异》里,用《中兴记事本末》的旁证,认为也该是“必须有”;朱彝尊说过这样才对。但是“莫”字改成“必”字,又根据什么呢?“莫”字和“必”字,明明是不同的两个字啊!俞正燮有鉴于此,他在《癸巳存稿》里,认为“莫须有”三字还是该从字面解释,认为该标点做“莫,须有”。“莫”表示秦桧的迟疑,“须有”表示必须有。“世忠截其语而合之,以诋桧之妄。”俞正燮这种解释,虽然不犯私改古书的毛病了,但犯了乱点古书的毛病,还是不通。
其实,“莫须有”三个字,是宋朝人的用法,应该从宋朝人的书里,去找旁证,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正宗。在宋朝人的书里,我发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里有“莫须召二三大将来”的话;《曲淆旧闻》里有“莫须待介甫参告否”的话;《铁围山丛谈》里有“莫须问他否”的话;《宝真斋法书赞》里有“莫须与他明辩”的话;《分类夷坚志》里有“莫须谢尚书否”的话;《思陵录》里有“莫须批出”的话;《后村大全集》里有“莫须有人”的话。……从这些宋朝口语中,我们归纳出来“莫须”的语义,原来是“难道不”或“难道没”的意思。“莫须有”三个字,原来是“难道没有吗?”的意思。印证“宋史”原文:“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翻成现代话,明明是“岳飞的罪名,难道没有吗?”的傲慢语气。这种语气,才正是当时针锋相对的对话,“莫须有”三个字这样解释,才说得通。
「管宁割席」的故事,载于《世说新语·德行》: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绝缨”这个典故源于汉代刘向的《说苑.复恩》。
公元前605年楚庄王平息了叛乱,非常高兴,班师回朝,在宫内举行盛大的庆功会,大摆筵席。庄王下信群臣可以尽情畅饮。
到傍晚,酒兴还都未尽。庄王命令点燃蜡烛,继续狂欢。
庄王看到群臣们这样高兴,就让自己的爱妃许姬给大家敬酒,许姬漂亮,出来给大家敬酒更加增添了几分欢快的气氛,正当她给大家一一敬酒时,一阵大风吹来,把大厅里的烛火全吹灭了。这进有人趁机扯住了许姬的衣袖,想调戏她。
许姬非常聪明,她并没有声张,而是趁机把那人的帽缨扯断,请求庄王查出这个人后处治。庄王听后,却大声说,今日宴会大家都要尽兴痛饮,把自己的帽缨都摘下来,。
大臣们都摘下自己的帽缨后,庄王才命令点燃蜡烛。许姬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席后,许姬埋怨庄王不为她出气。
庄王笑着说,人主群臣尽情欢乐,现在有人酒后失礼有情可原,如果为了这件事诛杀功臣,将会使爱国将士感到心寒,民不会再为楚国尽力,许姬不由的赞叹楚王想得周到。 后来,楚庄王亲自率领军队攻打郑国,不料被郑国的伏兵围困住,正在危急时刻,楚军的副将唐狡单人匹马冲入重围,救出了楚庄王,庄王重赏唐狡,唐狡辞谢说:“绝缨会上,扯许姬衣袖的正是下臣,蒙大王不杀之恩,所以今日舍身相报。”
庄王听后感慨万千。 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来表示宽宏大量,三国曹植的《求自试表》里就运用了这个典故:“绝缨、盗马之臣赦,而楚、赵以济其难。”
打蚂蚁
三国时代,蜀汉的大将关公,曾经降服了一个叫周仓的山贼作他的侍卫。周仓力大无穷,可惜生性粗心大意,不大用头脑。这一天,关公骑马,周仓步行,两人来到一棵树阴下休息。见树下有一群蚂蚁在爬,关公便对周仓说:“周仓,你打这些蚂蚁看看。”周仓伸出拳头,用力一砸,地面凹进一块,蚂蚁却没事;再用力一砸,手痛得他哇哇大叫,蚂蚁还是若无其事。周仓眼见小小蚂蚁都打不死,急得满面通红。关公说:“看我的。”只见他伸出食指,轻轻一揉,蚂蚁一下死了好几只。周仓看得目瞪口呆,关公便对他说:“有很大的勇气和力量,还是懂得运用智慧和谋略,才能做大事、成大器。”
启示:做事情若靠蛮力,而不懂得运用技巧,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好比打棒球,你本来具有能打出全垒打的力气,但假如你不用心选球、不晓得用正确的姿势来挥棒的话,往往就会被打败。想要事情做得好,就必须善用你的头脑。
《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阚泽曰:“古之命将,必筑坛会众,赐白旄黄钺、印绶兵符,然后威行令肃。今大王宜遵此礼,择日筑坛,拜伯言为大都督,假节钺,则众人自无不服矣。”权从之,命人连夜筑坛完备,大会百官,请陆逊登坛,拜为大都督、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候,赐以宝剑印绶,令掌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吴王嘱之曰:“阃以内,孤主之;阃以外,将军制之。”
在电视剧《封神英雄榜》中周武王姬发使用过这件武器,只有帝王之相的人才可以使用它!
武王姬发建立(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周朝,分西周和东周。
北朝之一,宇文觉建立(公元557-581年),史称北周。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时期(公元690-705年),史称武周(南周)。
五代之一,郭威建立(公元951-960年),史称后周。
清朝平西王吴三桂反叛后立国号为周。
姓:见“周姓”词条。
注意:口上面是“土”不是“士”。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3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