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句话的意思是:“谁像我苏东坡,到老了,居然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2、这句话出自《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3、作品介绍:这是一首寄赠之作,表现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寄情山水的人生理想。此词上下阙均以写景发端,议论继后。景语中有情语,议论时亦辅之以超旷、闲逸、感喟之情,大气包举,襟怀高妙,风格豪迈超旷。
4、原诗全文: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正暮 一作:正春)
5、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1.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谁像我东坡苏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2. 忘机:忘却世俗的机诈之心。见《列子·黄帝》,传说海上有一个人喜欢鸥鸟,每天坐船到海上,鸥鸟便下来与他一起游玩。一天他父亲对他说,“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于是他就有了捉鸟的“机心”(算计之心),从此鸥鸟再也不下来了。这里说苏轼清除机心,即心中淡泊,任其自然。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苏轼《和子由送春》:"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3. 出自《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原文: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4. 译文:
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请问在钱塘江上或西兴渡口,我俩共赏过几次夕阳斜晖?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谁像我东坡苏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记住西湖的西岸,春日最美的山隈,就是那空明的翠微,如烟的云霏。算起来诗人中相处得宜。如我与您这样的友情,确实稀微,弥足珍贵。约定日后,像东晋宰相谢安那样,沿着直通大海的长江航道,向东引退、回归。别让这一高雅志向与未来事实彼此违背。不应在西州路上回首恸哭,为了我而沾湿衣襟,洒落泪水。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谁像我东坡苏老。
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忘机:忘却世俗的机诈之心。
见《列子·黄帝》,传说海上有一个人喜欢鸥鸟,每天坐船到海上,鸥鸟便下来与他一起游玩。一天他父亲对他说,“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于是他就有了捉鸟的“机心”(算计之心),从此鸥鸟再也不下来了。
这里说苏轼清除机心,即心中淡泊,任其自然。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苏轼《和子由送春》:"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出自《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原文: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译文: 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
请问在钱塘江上或西兴渡口,我俩共赏过几次夕阳斜晖?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谁像我东坡苏老。
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记住西湖的西岸,春日最美的山隈,就是那空明的翠微,如烟的云霏。
算起来诗人中相处得宜。如我与您这样的友情,确实稀微,弥足珍贵。
约定日后,像东晋宰相谢安那样,沿着直通大海的长江航道,向东引退、回归。别让这一高雅志向与未来事实彼此违背。
不应在西州路上回首恸哭,为了我而沾湿衣襟,洒落泪水。
谁像我苏东坡,到老了,居然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全文: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出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作品介绍:这是一首寄赠之作,表现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寄情山水的人生理想。
此词上下阙均以写景发端,议论继后。景语中有情语,议论时亦辅之以超旷、闲逸、感喟之情,大气包举,襟怀高妙,风格豪迈超旷。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这是一首寄赠之作,表现词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寄情山水的人生理想。
全词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深厚的情意,气势雄放,意境浑然。上下阕均以写景发端,议论继后,景语中有情语,议论时亦辅之以超旷、闲逸、感喟之情,大气包举,襟怀高妙,风格豪迈超旷。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注释】①皑、皎:都是白。
②两意:就是二心(和下文“一心”相对),指情变。③决:别。
④斗:盛酒的器具。这两句是说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会,明早沟边分手。
⑤躞蹀:行貌。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
东西流,即东流。“东西”是偏义复词。
这里偏用东字的意义。以上二句是设想别后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⑥这句话连下两句是说嫁女不须啼哭,只要嫁得“一心人”,白头到老,别和我一样,那就好了。⑦竹竿:指钓竿。
袅袅:动摇貌。⑧徒徒(应加竹字头,音筛):形容鱼尾象濡湿的羽毛。
在中国歌谣里钓鱼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这里用隐语表示男女相爱的幸福。
⑨意气:这里指感情、恩义。钱刀:古时的钱有铸成马刀形的,叫做刀钱。
所以钱又称为钱刀。 作者:卓文君智守婚姻当司马相如在事业上略显锋芒,终于被举荐做官后,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
卓文君忍无可忍,作了一首《白头吟》,说道:“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shāi)。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并附《诀别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随后再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
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忆,岂不是夫君在暗示自己已没有以往过去的回忆了。
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5]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道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曲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似火红,偏遭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
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让司马相如回心转意了,两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4] 卓文君是聪明的。
她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弃。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他们之间最终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恋和最后的坚守。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成为世俗之上的爱情佳话。
卓文君,一个有思想,有勇气,敢爱敢恨的才女。从来未见记载卓文君对丈夫功名的渴求,倒是看出她非常会享受和司马相如在一起的不同生活形态。
卓文君大胆的追求爱情,这在封建社会是离经叛道的行为。她当垆卖酒迫使父亲承认她的婚事说明她很机智。
从前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卓文君有才有德。在晚年,司马相如移情别恋的时候,她不像懦弱女人那样逆来顺受,也没有被伤害丧失理智成泼妇,而是以诗来警戒丈夫,挽回丈夫的爱情。
卓文君的经历为后代的知识女性树立了自由恋爱的榜样。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则流行民间,并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
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诗的内容确是写男有二心,女方表示决绝。
因为诗中有“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句子,所以便以《白头吟》作为诗的题目。但《白头吟》究竟是否文君所作,后人多疑出于附会。
据《宋书·乐志》看来,它与《江南可采莲》一类乐府古辞,都同属汉代的“街陌谣讴”,带有浓厚的民歌色彩。《乐府诗集》和《太平御览》也都把它作为“古辞”。
《玉台新咏》题作《皑如山上雪》,非但不作为文君的诗篇,就连题目也不叫《白头吟》。惟有《西京杂记》有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之说,然而却不著录歌辞。
清人冯舒在《诗纪匡谬》中也力辩其伪。因而这或许是一首来自民间的作品,或许文君自有别篇也未可知。
但无论如何,这是在我国古代歌谣中也有一定价值的作品。诗的语气决绝而又不舍,怨恨而又抱有期望,思想感情复杂而深沉,尤其是“凄凄复凄凄”四句,艺术手法很是巧妙。
正如张玉谷《古诗赏析》所说:“妙在从人家嫁娶时凄凄啼哭,凭空指点一妇人同有之愿,不着己身说,而己身已在里许。”《白头吟》的思想艺术价值还是不可忽视的。
《白头吟》是成熟的五言,而成熟的五言汉代绝对没出现。
相传司马相如拜访卓公孙时偶然窥见了其女卓文君,为其美貌所倾倒,便在弹琴时唱了一首自编的求爱歌《凤求凰》,表达出对卓文君的爱。
凤兮凤兮归故乡,
游遨四海求其凰,
有一艳女在此堂,
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由交接为鸳鸯。
卓文君不顾父亲的反对连夜与司马相如私奔,他们结合后,卓文君不嫌弃司马相如的贫寒,以千金之躯当炉卖酒,维持生计。
后来司马相如辞别娇妻到长安做官,一去五年才传书一封,上面只写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的《两地书》。
卓文君才思敏捷,一眼看出他的“无亿”(谐音“无意”)负情,深知丈夫爱情到头,恩断情绝的遗弃之意,下书人又在旁边急催着“大人吩咐,立等下文”,于是非常伤心挥毫疾书写了下面的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般无聊,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焚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色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紧接着,卓文君苦恼司马相如外心,又是痛惹心扉,生才用气,用了一首《白头吟》以示心胸。全情表达对情的向往与执着。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皓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并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随后再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哀怒的《白头吟》和凄怨的《诀别书》,使得司马相如大为不忍,想到当年的患难相随,柔情蜜意的种种好处,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并给文君回信:“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此后不久相如回归故里,两人安居林泉。
语见《旧唐书·卷二零零·朱泚等传·史臣曰》:“盖‘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蛇螫不能断腕,蚁穴所以坏堤。”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父亲‘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掉在壕里,签了大腿。”
本作“差以豪厘,谬以千里”。《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察其所以,皆失其本也。故易曰:‘差以豪厘,谬以千里’。”
或作“差若豪厘,缪以千里”。《礼记·经解》:“君子慎始,‘差若豪厘,缪以千里’。”
亦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大戴礼记·保傅》:“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亦作“失之毫厘,差以千里”。《陈书·卷十九·虞荔传》:“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据重位而不倾,执大节而不失,岂惑於浮辞哉?”
亦作“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或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或作“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毫、厘,皆为极小之长度单位。
喻指差距虽极细微,但所致之差误或失误极大。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