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阳翟(音「敌」,今河南禹县); 商:商都城的变更 不过,统治阶级贪婪本性,决定了王室内部为权力和利益斗争的局面不可避免。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庚时期,说明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
这期间,商王朝曾多次迁都。 据文献记载,商代曾五次迁都。
《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不过考古学家至今只发现了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和安阳殷墟四个都邑遗址。
这四个遗址的面积都很大,均在三、四百万平方米以上。考古学家已在这四个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墓葬及作坊等重要的遗存,如二里头遗址中部发现的一号宫殿,面积达一万平方米。
在洛阳偃师和郑州发现了规模很大的城垣。安阳殷墟还发现了规模宏大的王陵区祭祀场。
从这些发现与文献记载可以知道,商代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国家机构,有各种职官、常备的武装(左中右三师),有典章制度、刑法法规等等。但上述这几个都城,它们与文献中记载的名字是甚么关系,学术界还有不同看法,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看法比较一致。
对商代历史上多次迁都的原因,史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但从《尚书·盘庚篇》中看到,迁都与内部的政治斗争有一定关系。
如盘庚虽然声称“视民利用迁”(为人民的利益而决定迁都),但对那些不听命令的人,他发出了“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我要将他们斩尽杀绝,不让孽种留在新邑)的威胁,反映了内部争斗的激烈。盘庚迁殷以后,王室内部的矛盾得到缓解,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盘庚被称为「中兴」之主,并为武丁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武丁是盘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盘庚之侄。
他年幼时,小乙曾让他到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深知民众生活的艰难困苦。他即位以后,兢兢业业、不敢荒宁,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
他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战争的规模不小,往往动用数千兵力,最大的一次发兵一万三千人。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
武丁时期的文化遗存相当丰富,宫殿、墓葬、作坊等遗存都有发现。代表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青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如铜、铅、锡三元合金出现了;分铸技术已被广泛运用;青铜器生产数量大增,还出现了司母戊大方鼎、偶方彝、三联这样的重器。
武丁之世在青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国青铜时代进入繁荣时期。此外,在纺织、医学、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
武丁开创的盛世局面,为商代晚期社会生产的发展乃至西周文明的繁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祭天祀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史前时期的考古中曾一再发现这类遗存。
随着农业的出现,人们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而产生对天崇拜。它是自然崇拜中的一种。
祖先崇拜又叫灵魂崇拜。它源自对先人怀念,把梦中的情景理解为先人的灵魂作祟而产生。
人们祭祀祖先,为的是求得先人的保佑。夏代开始的家天下局面,使原始宗教的内容发生很大变化。
由于帝王是世上最高的统治者,为了维护他的统治,就把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结合起来,创造了天或上帝这样的至上神。从文献中可以知道商代有“天”这个神,1899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的商代甲骨文,把湮埋了三千余年的古老文字重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并让人们识读。
甲骨文的发现,使商代的存在无可争议,并使商代历史成为信史。安阳殷墟出土的十五万片甲骨卜辞,记录了商代社会中发生的许多事情。
经过几代人的整理和研究,揭示了它所包藏的丰富内容,为研究商代历史开拓了重要的途径。甲骨文中则有“帝”或“上帝”。
所以商汤伐夏桀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子畏上帝,不敢不正”,打出“天命”的旗号,鼓动军士和同盟者去执行上帝的意志,奋勇讨伐。但天上的上帝与地上的下帝(商王)是相对的。
为了执行上帝的意志,下帝通过巫与上帝沟通。商王在祭祀祖先时,用五种祀典,对上甲以后的祖先轮番地、周而复始地进行。
安阳殷墟王陵区的祭祀场中发现了上千个祭祀坑,武丁时一次使用人牲达数百人。这种情况反映了商王对祖先崇拜的重视,因为上帝既是至上神,又是宗祖神。
武丁死后,他开创的太平盛世,没能长久延续下去。祖庚、祖甲以后诸王,特别是帝乙帝辛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四方诸侯也起来反叛。
面对这种情况,商王帝辛(纣)不思改变,不听忠谏,一味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同时,他穷兵黩武,调集大军征伐东夷,加重了民众的负担,也使国内兵力空虚。
周武王的大军打到商郊牧野,商纣王才组织力量,仓促应战。结果,商王的军队毫无斗志,“前徒倒戈”,为武王的军队开道。
帝辛看到大势已去,逃到鹿台,拿出珠玉宝货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灭亡。
西周:宗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
武王姬发建立(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周朝,分西周和东周。
北朝之一,宇文觉建立(公元557-581年),史称北周。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时期(公元690-705年),史称武周(南周)。
五代之一,郭威建立(公元951-960年),史称后周。
清朝平西王吴三桂反叛后立国号为周。
姓:见“周姓”词条。
注意:口上面是“土”不是“士”。
四请马周 历史上有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辅佐汉室的故事,留下流传千秋的纳贤佳话。
其实,盛世明君唐太宗也有一段四请马周的故事。太宗不仅在草创基业、马上定天下时注重求贤,而且在登基称帝后,更是思得忠良以匡辅国政。
他三请马周破格用才的故事,显示出他思贤若渴的明君本色。贞观三年,天下大旱,严重的灾情已危及国计民生。
唐太宗忧心如焚,多次率百官求雨并极为虔诚的谴责自己。太宗求天不应,便召集群臣商量对策。
他宣布,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要指出朝廷政令的得失,并提出几条具体的意见。这可难坏了武将常何,他回到府中,愁眉不展。
正好家中一位名叫马周的落魄朋友,漫游到长安,借住在他的府中。得知了常何的为难之事,马周不假思索,伏在案上,洋洋洒洒的向朝廷提了二十多条建议,文辞非常优美。
次日早朝,常何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奏疏呈现给太宗。太宗一看,这些建议有根有据,切中时弊,确属可行,但武夫常何决非有这神来之笔,便问他是何人所写。
常何告诉太宗为马周所写。太宗又问马周是何样之人,常何便向太宗介绍说:“马周是清河茌平(今山东茌平)人,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尤其精通先秦诸子的典籍。
由于自负才学出众,清高而孤傲,郁郁不得志。他在博州一所学校教书,常受地方官的训斥,一怒之下便拂袖而去,离家远游。
他穷困潦倒,经常受人欺凌,历尽艰辛来到长安,住在臣家,乃当今一大奇士也。” 致酒行——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史籍记载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
少孤,家窭狭。嗜学,善《诗》、《春秋》。
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
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
留客汴,为浚仪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
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
监察御史,奉使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段。
周上疏曰:臣每读前史,见贤者忠孝事,未尝不废卷长想,思履其迹。臣不幸早失父母,犬马之养,已无所施;顾来事可为者,惟忠义而已。
是以徒步二千里,归于陛下。陛下不以臣愚,擢臣不次。
窃自惟念无以论报,辄竭区区,惟陛下所择。臣伏见大安宫在宫城右,墙宇门阙,方紫极为卑小。
东宫,皇太子居之,而在内;大安,至尊居之,反在外。太上皇虽志清俭,爱惜人力,陛下不敢违,而蕃夷朝见,四方观听,有不足焉。
臣愿营雉堞门观,务从高显,以称万方之望,则大孝昭矣。臣伏读明诏,以二月幸九成宫。
窃惟太上皇春秋高,陛下宜朝夕视膳。今所幸宫去京三百里而远,非能旦发暮至也。
万有一太上皇思感,欲即见陛下,何以逮之?今兹本为避暑行也,太上皇留热处,而陛下走凉处,温清之道,臣所未安。然诏书既下,业不中止,愿示还期,以开众惑。
臣伏见诏宗室功臣悉就籓国,遂贻子孙,世守其政。窃惟陛下之意,诚爱之重之,欲其裔绪承守,与国无疆也。
臣谓必如诏书者,陛下宜思所以安存之,富贵之,何必使世官也?且尧、舜之父,有朱、均之子。若令有不肖子袭封嗣职,兆庶被殃,国家蒙患。
正欲绝之,则子文之治犹在也;正欲存之,则栾黡之恶已暴也。必曰与其毒害于见存之人,宁割恩于已亡之臣,则向所谓爱之重之者,适所以伤之也。
臣谓宜赋以茅土,畴以户邑,必有材行,随器而授。虽干翮非强,亦可以免累。
汉光武不任功臣以吏事,所以终全其世者,良得其术也。愿陛下深思其事,使得奉大恩,而子孙终其福禄也。
臣闻圣人之化天下,莫不以孝为本,故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孔子亦言“吾不与祭,如不祭”,是圣人之重祭祀也。自陛下践祚,宗庙之享,未尝亲事。
窃惟圣情,以乘舆一出,所费无蓺,故忍孝思,以便百姓。而一代史官,不书皇帝入庙,将何以贻厥孙谋、示来叶邪?臣知大孝诚不在俎豆之间,然圣人训人,必以己先之,示不忘本也。
臣闻致化之道,在求贤审官。孔子曰:“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是言慎举之为重也。臣伏见王长通、白明达本乐工舆皁杂类;韦般提、斛斯正无他材,独解调马。
虽术逾等夷,可厚赐金帛以富其家。今超授高爵,与外廷朝会,驺竖倡子,鸣玉曳履,臣窃耻之。
若朝命不可追改,尚宜不使在列,与士大夫为伍。帝善其言,除侍御中。
又言:臣历观夏、商、周、汉之有天下,传祚相继,多者八百余年,少者犹四五百年,皆积德累业,恩结于人,岂无僻王,赖先哲以免。自魏、晋逮周、隋,多者五六十年,少者三二十年而亡。
良由创业之君不务仁化,当时仅能自守,后无遗德可思,故传嗣之主,其政少衰,一夫。
1、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2、宠幸褒姒
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非常宠爱。后来,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褒姒生下儿子姬伯服后,周幽王对她更加宠爱。
最终周幽王竟然废黜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后来周幽王立她为王后,故称申后)和太子姬宜臼(申后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因周幽王太过宠幸褒姒,认为祸患已经形成,谁也无法改变,西周必会灭亡。最终西周果然灭亡。
3、昭穆嬉游
昭穆嬉游的昭穆指的是周朝时期的两位君主,周昭王和周穆王二人。这二人喜欢游山玩水,到全国各地去游玩,传说周穆王曾经还到了昆仑山西王母国,受到西王母的隆重接待。由于这两人在位期间不理朝政,导致周朝国力衰落。
4、国人暴动
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国人起义、道路以目、厉王奔彘,是公元前841年(一说公元前842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这里的“国人”在此为西周、春秋时对居住于国都的人的通称。
当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权利,同时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
5、昭王南征
昭王南征,指的是周朝时期,周昭王对楚或荆发动的战争。见于文献记载,并得到青铜器铭文的验证。
西周早期,在江汉地区的虎方和荆楚始于周人分庭抗礼,公元前980年,(昭王十六年),周天子一怒之下,率领大军,涉黄河,渡汉水,跨过长江南征取得了一系列战果,打击了楚国的东进势头。
昭王十九年下半年,昭王再次南征伐楚,但由于轻敌等原因,周昭王在战争中溺死,周国核心武力“六师”也全军覆没。战后,周王室失去对汉江地区的控制,继位的周穆王吸取教训,将国防的重心转向南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周
高行周(885-952年),字尚质,幽州人。五代时,后唐名将,著名的骑兵将领。 后唐建立前,高行周一直在李嗣源帐下效力,开始只是裨将,后来担任幽州节度使的赵德钧对李嗣源说:“高行周相貌敦厚,做事小心谨慎,以后一定有大出息,应当给予优厚待遇。”
后唐庄宗灭梁,以功领端州刺史。同光末出守绛州,天成中迁颍州团练使。长兴初改振武军节度使,历镇彰武、昭义。晋祖时加同平章事,为西京留守。镇天雄,徙镇归德。出帝时加兼侍中。汉祖入立,加守太傅兼中书令,代李守贞为天平节度使。改邺都留守,加守太尉,封临清王。乾佑中加守太师,进封邺王。周祖入立,改封齐王。广顺二年卒,赠尚书令,追封秦王,谥武懿。
弱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的典故介绍:1、弱冠 男子20岁称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
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
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出处《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曰弱冠”。2、而立 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
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
3、不惑 指40岁。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1)谓遇事能明辨不疑。《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唐 韩愈 《伯夷颂》:“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 宋 曾巩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人以怒迁,公能自克;人以利回,公能不惑。”
(2)《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因以“不惑”为四十岁的代称。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木工蔡荣》:"自幼信神只,每食必分置於地,潜祝土地,自总角至於不惑,未尝暂忘也。
" 清 方文 《初度》诗:"行年将不惑,学道尚无闻。"4、知天命 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叙述方法。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刘氏《正义》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
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
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
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 孔子学《易》,乃知天命。
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5、花甲 花甲之年:指60岁。
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
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
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6、古稀 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寿:指70岁寿辰。
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明 李贽 《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瑞文端公重瞳》:"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
" 《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7、耄耋[mào dié] 耄,《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
《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 耋,《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
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耄耋:泛指晚年。
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
耄耋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
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8、期颐 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
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
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
“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指百岁。
成语故事·精卫填海
夏朝以前,国家还没有形成,那时候的帝王,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享有许多特权;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只有尽义务的份儿。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公主之类的特殊称呼,身份也尊贵不起来,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样。
炎帝有个女儿,名叫精卫,性格开朗活泼,喜欢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个大孩子把小孩子当马骑。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还不肯罢休。
精卫走过去,指着大孩子的脑门怒斥道:"你这个人太不知羞耻,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气,去打虎打熊,人们会说你是英雄。"
大孩子见精卫是个小姑娘,生得单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从小孩背上跳下来,走到精卫面前说:"我是海龙王的儿子,你是什么人?竟敢来管我!"
精卫说:"龙王的儿子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是炎帝的女儿呢,以后你少到陆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挂到树上晒干。"
龙王的儿子说:"我先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往后少管小爷的闲事。"说着动手就打。精卫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打猎,手脚十分灵活,力气也不小,见对方蛮横无礼,并不示弱,闪身躲开对方的拳头,飞起一腿,将龙王的儿子踢个嘴啃泥。
龙王的儿子站起来,不肯服输,挥拳又打,被精卫当胸一拳,打个昂面朝天。
龙王的儿子见打不过精卫,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过些天,精卫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开心,刚巧让龙王的儿子发现了。他游过来,对精卫说:哪天在陆地上让你捡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门前,赶快认个错,不然我兴风作浪淹死你。"
精卫倔强地说:"我没错,认什么错。"
龙王的儿子见精卫倔强,根本没有服输的意思,立即搅动海水,掀起狂风恶浪,精卫来不及挣扎,就被淹死了。
精卫死后,变成一只红爪白嘴的小鸟,立志要把大海填平。她用嘴衔来石头与树枝投向大海,并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像是在激励自己。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
毛公鼎的铭文有32行499字,是现存最长的铭文,是一个周宣王时代的完整的册命。
1、政治历史价值:
铭文共五段:其一,此时局势不宁;其二,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其三,给毛公予宣示王命之专权,着重申明未经毛公同意之命令,毛公可预示臣工不予奉行;其四,告诫勉励之词;其五,赏赐与对扬。这段铭文叙事完整,记载详实,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材料。
2、鼎文化价值
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圆腹,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毛公鼎的高度和重量与其他殷商时期所挖掘到的巨大青铜器可说是天差地远,然而,毛公鼎上刻的铭文却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有32行,499字,是西周青铜器之最,相当具有研究价值。
3、书法价值
鼎身铭文的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 ,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费声骞在《古代碑帖鉴赏》这样介绍毛文:笔致谨严,字形整齐有致。相异于一般金文的豪放逸纵,结字略带长形,显得劲挺瘦劲,全文布局气象温和,历来被视为周代篆文的正宗,金文的瑰宝。
言必信,行必果。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是所有的话都可以随口说来的。
从古以来,就流传着《曾子之妻》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学生。
有一天,曾妻要上街,孩子哭闹着也要去,曾妻对孩子说别闹,许诺等她回来时杀猪给他吃。看来,她是不打算实践诺言的。
因为等她回家,看见曾子真的准备杀猪便马上阻止,说自己只是跟孩子说说玩的。曾子说:作父母的如果失信于孩子,就等于教孩子也去欺骗。
说完,就把那猪杀了。 想到这里,我就毅然地在那学生的随笔上写道:对不起,差点失约了,放假前一定把文章给你…… 故事一: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
“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
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
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
“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
“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
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故事二; 十七世纪的德国军队里面有一个王子对他的下属亲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级军官的深深爱戴。
一次攻打某国家失败而归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严寒、饥饿折磨着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极度寒冷和饥肠辘辘的状态下,王子慢慢的进入梦乡、、、、、、。
睡梦中王子梦见阳光格外的灿烂与温暖,他醒来了,发现自己身上被许多件大衣覆盖,生命得以延续。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盖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经全部冻死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