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定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地名由来,宋时称兰州附近的西头城(今榆中三角城)为定西城,含安定西边之意,其后西头城改为通远军,遂将定西之名移到努札堡,改名为定西城,这就是定西名称的最早来源。金皇统三年(1143年)始设定西县。定西盛产胡麻,历年播种胡麻15万亩左右,所产油品营养丰富,色味俱佳。定西有扁豆之乡之称,每年种植面积达15万亩左右,其种子营养价值高,具有清热解署之效,并向外出口。洋芋为定西特产,味美质优,近几年远销上海、广州等地。定西历史悠久,各个朝代遗存的陶器、石器、骨器、铜器、衡器等屡有发现,故有古迹之乡之美称。
望采纳!
岷县双燕沟、燕子河、双燕村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住首一户姓白的村民,遇匪遭劫,将一家人杀死,索取财物,当时,女儿下山挑水,有双燕盘绕头顶以报凶信,得以逃脱,幸免于难,逃出后被一姓杨青年相救,后结为夫妻,合姓为柏,生儿育女,生息繁衍,世代相传,即形成现在的柏家庄。当地后人遂以双燕村、双燕峡等为地名合名纪念双燕报信之恩。沿峡而进即到马蹄崖,峭壁苍翠,青苔簇簇,百尺悬崖上现出一片清晰的马蹄印痕。相传当年张三丰于一天朗气新,惠风和畅的日子里,约几位仙友骑马进峡游玩,有仙友提议:“进峡半日,未见高处景色,何不登高一望”,众仙遂催马上崖,便留下了如此清晰明目的马蹄印痕。
神鸡石峰传说
传说一神鸡因在四川寻食,甘肃叫鸣,川人恶之。一日,因寻食而入一农户家中,农妇大怒,遂以刀砍其嘴。神鸡因伤而栖息于此,终日鸣叫不已,似鸣其冤,既至正神归天,其身遂化为石,即成此景。
是的,定西地区历史悠久。战国时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置陇西郡,今定西市各县地域均在辖境。西汉时分属陇西郡、天水郡。五代十国时为吐蕃所据。清代分属巩昌府、兰州府。
定西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证,早在4000年前,就有人类在境内繁衍生息。定西市发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遗迹8处、汉墓群两处、汉代古村遗址一处、宋代古城三处。著名文 物“新莽权衡”就是1925年在 口出土的。
定西一带,夏商、西周之际为羌人活 动,春秋战国时为西戎所居。秦属陇西郡,汉属天水郡,三国时属魏之南安郡,隋属 渭州,唐归会、渭两州。定西县城所在地最早见于宋史,当时称努扎川,宋时称兰州 附近的西使城(今榆中县三角城)为定西城,取“安定西边”之意,其后西使城改为 通远军,遂将定西之名移到努扎川。元朝起改为安定州,明代降州为县。1914年 又复称定西县。
最初的“城隍”不是神,而是指城郊外面的护城壕。
“城隍”最早的含义是由水庸衍化而来的。《礼记郊特性》有载:“天子大蜡八,祭坊与水庸。”
郑玄注:“水庸,沟也。”古代人最早信奉的护城沟渠神是“水庸神”,以后逐渐演变为城郊的守护神,即城隍神。
城隍是神鬼世界中的一城之主, 他的职权范围相当于人世间的县官。道教把城隍当做“剪恶除凶, 护国保邦”之神,说他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保谷丰民足。
据史料文献记载,早在公元239年就有了城隍庙。后来,城隍庙逐渐遍布全国各地。
城隍虽属道教之神,但历代帝王却多重视他的作用,屡次予以加封。后唐末帝李从珂封之为王;元文宗又封及城隍夫人。
城隍本来是没有姓名的,自宋代后,城隍便被人格化了,多将殉国而死的忠烈封为本城城隍。《宋史·苏缄传》记载:“缄殉节于邕州,交州人呼为苏城隍。”
上海城隍庙中供奉的城隍老爷是元末明初的士大夫秦裕伯。据说他是秦少游的七世孙,元末进士,他在上海一带很有威望,明太祖多次请他为官,但他以一臣不事二主为由加以拒绝。
他死后,明太祖下诏说: “秦裕伯生前虽不为我臣,可死后要为我主城郭、守疆土。”于是便封秦裕伯为上海城隍。
人格化的城隍多以属地名。城隍是神鬼世界中的一城之主。
东西两庑,可死后要为我主城郭,交州人呼为苏城隍。城隍本来是没有姓名的,犹官之亲民者莫如守令,不一而足 建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
明太祖洪武3年(1370)年又规定各府州县的城隍神并加以祭祀,早在公元239年就有了城隍庙,如苏州的城隍是春申君: “秦裕伯生前虽不为我臣,现尚存前轩。《宋史·苏缄传》记载、祈晴。
据说他是秦少游的七世孙,但他以一臣不事二主为由加以拒绝、前轩。”自明代起。
初建时有正殿,旱时降雨,因此旧时凡县州府治所在地均有城隍庙,明太祖多次请他为官 最初的“城隍”不是神。后唐末帝李从珂封之为王,1982年2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他在上海一带很有威望。”
古代人最早信奉的护城沟渠神是“水庸神”,光绪十二年(1886年)加封号并赐“海昌绥佑”匾颁,城隍便被人格化了。《礼记郊特性》有载。
后来,已有960多年历史,郑州城隍庙供奉的城隍爷是纪信 。”上海城隍庙中供奉的城隍老爷是元末明初的士大夫秦裕伯;元文宗又封及城隍夫人:“水庸,屡次予以加封。
历代封建王朝将祀城隍列入祀典,有所谓“神之亲民者莫如城隍,明太祖下诏说。”郑玄注。”
于是便封秦裕伯为上海城隍,而是指城郊外面的护城壕、寝殿:“天子大蜡八、雷神殿等,涝时放晴、火神殿,元末进士, 护国保邦”之神,祭坊与水庸。仪门大门各三槛。
唐代以来郡县皆祭城隍、正殿,翌日清晨着常服首祭城隍。道教把城隍当做“剪恶除凶,多为求雨,知县率官僚属前往行参谒礼,沟也,自宋代后:“缄殉节于邕州。
清咸丰年同治间遭毁复重修,以后逐渐演变为城郊的守护神、寝殿,多将殉国而死的忠烈封为本城城隍,即城隍神、守疆土,为盐官地区主要胜迹之一, 他的职权范围相当于人世间的县官,保谷丰民足,宋以后奉祀城隍的习俗更为普遍。城隍虽属道教之神,说他能应人所请,规模颇大。
据史料文献记载,东北为火神殿。自2002年4月起对其进行了修复,城隍庙逐渐遍布全国各地,但历代帝王却多重视他的作用。
他死后。人格化的城隍多以属地名人为主,新官到任前一天须宿于庙,杭州的城隍是文天祥等等、禳火之事,每月塑望。
“城隍”最早的含义是由水庸衍化而来的展开。
张其策,字献奇,号毅斋,安定县人。为孙昭门生,乾隆间太学生。曾领陕西乡试第一名。为人忠厚,乐善好义。所置田产与兄弟共耕,待诸侄如己生,亲戚中有贫困者,多竭力资助。乾隆三十五年(1774)邑大旱,饿殍遍路,他慨然施田数亩,募数十银,并向众宣称凡掩埋一尸者,供钱一百五十文,骨骸因之搜埋无遗。乾隆五十六年(1791)卒,终年73岁。阶州邢澎为其立传。
杨升(1907—1867),字泰阶,一字旭东,号凤山,本县北乡老庄坪人。清代甘肃学者。自幼聪明,有读书过目成诵美誉。道光十四年(7.834)中举人,十八年(1838)中进士。历任江西靖安、吉水、新建、上饶等县知县。在职期间,整顿士风,重视文教,并亲自课生,士林莫不倾服。曾充任道光己酉科、咸丰壬子科江西乡试同考官。初到任时,当地文士才子想试其才学深浅,有意出联作难曰:“唯小人,生南方,山青水秀,尽是文人学士”。杨升不假思索,随口应道:“尔夫子,居北地,地厚天高,广出孝子忠臣”。使文士为之叹服,一时传为美谈。这期间,写有《仁文课艺》、《暄堂课艺》等。后调饶州府(今江西波阳),旋升直隶州知州,提授南昌首县(今江西南昌)帮办军务。巡抚张小圃赏其才能,奏升道员,旋署理江西广饶九南兵备道,加按察使衔,赏戴花翎。并督办九江关税兼管景德镇瓷窑场事务。同治六年(1867)卒于江西任所,时年61岁。
康牧(1830---1946),字仲抚,号杏村,本县北乡杏树湾人。幼时受业于邑翰林马疏门下,后至省垣兰山书院,以杨维屏、吴福年为师。同治元年(1862)中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员外郎、郎中等职。调任山东泰安知府后,执法严明,不畏权贵,抚恤鳃寡,持躬清慎,不受私渴,并捐助生童膏火,修理书院,积极扶植当地文化教育事业。又劝导数十名和尚、尼姑还俗,归家务农,深受百姓爱戴。在任8年调首郡,因外夷争持,乃坚辞解任归里,除诗书外,唯两袖清风而已,陕甘巡抚李秉衡深嘉奖之。光绪三十二年(1906)卒于西安,年77岁。
王黼堂,字幼陶,县城水门巷人。生于同治四年(1865)。聪明憨直,博学多艺,尤精于诗赋、楹联,时人称“定西才子”。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考取拔贡,选授直隶州州判,分陕西任用,以母丧告归。宣统元年(1909)二月,被选为甘肃省咨议局副议长。民国成立后,隐居不出,每以逸民自慰,致力于著述。著有《辛亥前集》、《辛亥后集》及《安定乡土志》等。年65岁卒。
民国时期
马良弼(1867-1918),字梦丞、号柳塘,宁远乡人。15岁入县学,后肄业兰山书院。宣统元年(1909),保送入京朝考,取为一等,授知县,签分四川。成都将军玉昆见其才艺超群,聘至幕府,参赞戎机。良弼直言敢谏,深受将军赏识。宣统三年(1911)五月,四川掀起“保路运动”,总督赵尔丰暴力镇压,良弼为此奔走呼吁,主张“顺应民意,勿用武力弹压”,力劝玉昆和左右,影响深广,川人称颂。
马行(1877.7-1943.10),原名鑫,字镜堂。城关乡福台村人,是本县新教育之先导。少入县学,嗣后在省城兰山书院、甘肃速成师范学校就读,成绩优异,名列前茅,深得山长刘尔忻、张林券等师长的称赞。毕业后,回籍教书,清光绪三十一年(145)任本县育英书院山长。时值废科举、兴西学之际,他顺应时势,倡办新学,由知县周凤勋决定,改原育英书院为育英高等小学堂,亲任堂长,首届毕业生有林琪等数十人,在各界供职有绩。民国初年,在内官营办“宣讲亭”,为回民讲解文化、宣读报纸,提高回民文化知识。民国7年(1915)利用南关崇福寺庙宇,创办定西县第一区区立第五国民学校,后被人夜间纵火,烧毁教室门窗。他矢志不懈,负责购买木料,修理教室,添置桌凳,继续办学。民国12年(1923)后,历任育英、大城小学等校教师。民国34年(1941),定西县立初级中学成立后,任国文、历史教师,直至逝世。
张其策,字献奇,号毅斋,安定县人。
为孙昭门生,乾隆间太学生。曾领陕西乡试第一名。
为人忠厚,乐善好义。所置田产与兄弟共耕,待诸侄如己生,亲戚中有贫困者,多竭力资助。
乾隆三十五年(1774)邑大旱,饿殍遍路,他慨然施田数亩,募数十银,并向众宣称凡掩埋一尸者,供钱一百五十文,骨骸因之搜埋无遗。乾隆五十六年(1791)卒,终年73岁。
阶州邢澎为其立传。杨升(1907—1867),字泰阶,一字旭东,号凤山,本县北乡老庄坪人。
清代甘肃学者。自幼聪明,有读书过目成诵美誉。
道光十四年(7.834)中举人,十八年(1838)中进士。历任江西靖安、吉水、新建、上饶等县知县。
在职期间,整顿士风,重视文教,并亲自课生,士林莫不倾服。曾充任道光己酉科、咸丰壬子科江西乡试同考官。
初到任时,当地文士才子想试其才学深浅,有意出联作难曰:“唯小人,生南方,山青水秀,尽是文人学士”。杨升不假思索,随口应道:“尔夫子,居北地,地厚天高,广出孝子忠臣”。
使文士为之叹服,一时传为美谈。这期间,写有《仁文课艺》、《暄堂课艺》等。
后调饶州府(今江西波阳),旋升直隶州知州,提授南昌首县(今江西南昌)帮办军务。巡抚张小圃赏其才能,奏升道员,旋署理江西广饶九南兵备道,加按察使衔,赏戴花翎。
并督办九江关税兼管景德镇瓷窑场事务。同治六年(1867)卒于江西任所,时年61岁。
康牧(1830---1946),字仲抚,号杏村,本县北乡杏树湾人。幼时受业于邑翰林马疏门下,后至省垣兰山书院,以杨维屏、吴福年为师。
同治元年(1862)中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员外郎、郎中等职。调任山东泰安知府后,执法严明,不畏权贵,抚恤鳃寡,持躬清慎,不受私渴,并捐助生童膏火,修理书院,积极扶植当地文化教育事业。
又劝导数十名和尚、尼姑还俗,归家务农,深受百姓爱戴。在任8年调首郡,因外夷争持,乃坚辞解任归里,除诗书外,唯两袖清风而已,陕甘巡抚李秉衡深嘉奖之。
光绪三十二年(1906)卒于西安,年77岁。王黼堂,字幼陶,县城水门巷人。
生于同治四年(1865)。聪明憨直,博学多艺,尤精于诗赋、楹联,时人称“定西才子”。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考取拔贡,选授直隶州州判,分陕西任用,以母丧告归。宣统元年(1909)二月,被选为甘肃省咨议局副议长。
民国成立后,隐居不出,每以逸民自慰,致力于著述。著有《辛亥前集》、《辛亥后集》及《安定乡土志》等。
年65岁卒。民国时期马良弼(1867-1918),字梦丞、号柳塘,宁远乡人。
15岁入县学,后肄业兰山书院。宣统元年(1909),保送入京朝考,取为一等,授知县,签分四川。
成都将军玉昆见其才艺超群,聘至幕府,参赞戎机。良弼直言敢谏,深受将军赏识。
宣统三年(1911)五月,四川掀起“保路运动”,总督赵尔丰暴力镇压,良弼为此奔走呼吁,主张“顺应民意,勿用武力弹压”,力劝玉昆和左右,影响深广,川人称颂。马行(1877.7-1943.10),原名鑫,字镜堂。
城关乡福台村人,是本县新教育之先导。少入县学,嗣后在省城兰山书院、甘肃速成师范学校就读,成绩优异,名列前茅,深得山长刘尔忻、张林券等师长的称赞。
毕业后,回籍教书,清光绪三十一年(145)任本县育英书院山长。时值废科举、兴西学之际,他顺应时势,倡办新学,由知县周凤勋决定,改原育英书院为育英高等小学堂,亲任堂长,首届毕业生有林琪等数十人,在各界供职有绩。
民国初年,在内官营办“宣讲亭”,为回民讲解文化、宣读报纸,提高回民文化知识。民国7年(1915)利用南关崇福寺庙宇,创办定西县第一区区立第五国民学校,后被人夜间纵火,烧毁教室门窗。
他矢志不懈,负责购买木料,修理教室,添置桌凳,继续办学。民国12年(1923)后,历任育英、大城小学等校教师。
民国34年(1941),定西县立初级中学成立后,任国文、历史教师,直至逝世。
定西城坐落在禹贡九州、雍州之西陲,古为戎地,故开埠较迟。
至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因这一代处于宋代与西夏的边缘地带,经常遭受西夏人骚扰,故设立通远军,以努札堡为定西城,以防止西夏入侵。 北宋元丰五年(1082),西河大经制官七军总领李宪,奏请将努札堡以西属通远军后,李宪为了军事上的需要,修筑努札堡,这就是现在的定西城。
定西城位于东西两河交汇处,扼东西北三路要冲,因其在军事、政治及地理上的优势而兴起。古定西城分为宋城及明城两部分,宋城称为大城;明城称为关城。
合内外城,形似凤凰单展翅,因此定西城还有凤凰城一说。 陇中定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
西夏时,称为西市新城。宋代元丰四年八月丁丑(二十三日)李宪总揽七军收复。
同年十月,宋神宗赐名定西。距今大概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这个处于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小城里,以巷命名的就有大同巷、文昌巷、中和巷、水门巷、石头巷、许公巷、百页巷、延寿巷、南仓巷、崇福巷等几个地名。它们大都有一段所非同寻常的古老的历史渊源呢。
位于今安定区西关小学东侧的大同巷,呈南北走向,大约有200米长。又叫回回巷,因清朝同治七年以前为回民聚居的地方而得名。
据王黼堂《安定县乡土志》记载:“本城西门外共居回民五十户”。同治此巷梗阻。
光绪时南来北往之商旅不进县城,直接由分道口经南门、回回巷去兰州,道路畅通无阻,因名大同。亦取儒家宣扬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一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文昌巷,在东大街北侧。
呈东西走向,东接水门巷,南接石头巷,西口通北大街。巷内王作枢于清朝同治甲戌(1874)成进士,其子王黼堂于光绪丁酉(1897)为拔贡,因文风昌盛而得名。
中和巷在原稍家坑,今欧康家园。数十年前原西端有路尚可通南大街,明代叫中和街。
水门巷顾名思义,就是因近处巷道有排水浅门而得名。明代正统中知县杜让增扩县城时,在东城门西侧约七八十米处城墙下挖一方形水门洞,用于雨季时节城内排水。
百年后的万历时“水门侧其宜浅出也,今亦多於塞”。这有《万历新修安定县志》所绘的水门图为佐证。
石头巷处于今定西市二院家属院和安定区文化馆之间,南通东大街,北连文昌巷。从明代以来一城之水流经此巷再通水门巷宜浅出外流。
为防止雨水冲刷,巷道全用石头铺砌而得名。在东大街中段南侧,巷道短小弯曲不规则喻牛胃,故名百页。
民国时彭楚城任县长时取名。 在县城东大街南侧,与百页巷比邻,就是南台巷。
南台又叫御史台。据《通典·职官·御史台》语:“后汉以来谓之御史台,……梁及后魏、北齐、或谓之南台。”
因此巷内明代中叶出过御史官刘宪而命名。南仓巷在南大街东侧,呈东西走向。
国民党第八战区军仓库始于民国26年在此修建,粮仓在城南关而得名。 崇福巷在县城南关南仓巷南侧。
巷东西向,长近200米,现在统称南大街。巷内原有坐东向西寺院一所。
明代正统十二年(1447)悟瑁法师赴京请英宗朱祁镇为寺院敕赐有“崇福寺”金字牌匾,取崇佛得福之意而名。 榆林巷在县城南大街北侧,巷长约200米。
巷内至今有植于明代晚期的古榆树一棵在张姓院子。主干高大约4米,总高约9米,周长4·30米,树冠原占地20平方米。
相传清朝咸丰年间一次雨后,榆树周围有一股青烟久而不散,当地父老乡情言榆树显灵,从此这里称榆林巷,后来有人盖一进三院榆爷庙供奉。1956年庙被拆除,原称榆灵含迷信而取谐音榆林为巷名。
在县城西门外,又名秦家巷。郭杰三所编县志“经营房通西大路,又名镇龙巷”。
解放前的营房旧址即今定西中学。此路东西走向。
西端的西河沿东岸,清代光绪四年创建有龙王庙以镇洪水,故名。另一说县城南山一名南安山,一名镇龙山,山下南北向巷道以山得名,亦称镇龙巷。
明代恽应冀曾经记述“南安昂然若龙首,县治迎而立焉”。 位于大城小学北侧之巷道就是有名的安定县四大驿站之一的延寿驿。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巷道仍然宽而笔直。后来居民日增,道狭窄而弯曲。
旧名马站巷,即蒙语驿传“站赤”之汉名,并有官马饮水池。元代至元二十三年(1286)此处及通安、西巩、称钩已有驿站之设。
明清两代称延寿驿,西接称钩驿,东连西巩驿,南抵通安驿。延寿驿顺治时有马42匹,夫23名,年拨银1232两9钱2分。
驿站名取延年益寿;或以驿站自元迄明清,历久之意。延寿驿清代又名匾台上,因巷内马姓人秀才多,也有中过武举着,家中挂有匾额数块,故名。
许公巷在定西市汽车站附近。因纪念许珌得名。
许珌(1614——1671),字天玉,号天堂,福建神州府侯官县(民国并为闽侯县)人。康熙四年(1665)选授安定县知县,爱民惠政。
卒后葬县城东山脚下。后因310国道改建经过其墓,1998年8月16将其灵柩迁移到凤凰山脚台地新茔。
道光廿八年(1848)知县胡荐夔于县城东郊(今汽车站南端西侧百米处)建正殿三楹及廊庑、墙垣,设许公祠,并募资置祭田四十亩。当时工部尚书兼书画家张祥河(1785——1862)曾经在许公祠题楹联“老铁官声高陇坂。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