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在《离骚》里说到“美政”理想,“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惟圣哲之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他“哀民生之多艰”,“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九章•抽思》)。这实际上是古代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思想的发展,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这也就是“灵均”的意思。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说:“屈原者,名平”,而屈原在其《离骚》中又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于是人们历来都把这“正则”和“灵均”也当作屈原本人的名和字,许多诗文里都直呼“屈灵均”,其实是错误的。
这错误的原因,是人们把《离骚》中的“余”和屈原本人完全划等号了,这是不对头的。我们说,《离骚》确实具有屈原自传自白的性质,但作为一篇诗歌里的主人公,他已经成为一个诗化了的艺术形象:他不仅有作者现实的身影,也是作者精神理想的化身。那么,“正则”和“灵均”就是这篇诗歌主人公的名和字,当然是不能当做作者本人的名字看待的。
关于这个问题,过去也有学者明确指出过。比如游国恩就认为,《离骚》多用比兴、隐喻的手法。战国时象庄子的作品,造作名号,而暗中别有寓意者极多,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正则”、“灵均”并非屈原的名字。毛庆在《诗祖涅槃•屈原和他的诗》里说:“‘正则’、‘灵均’是暗示‘平’和‘原’的隐语,并非屈原的真实名字。而郭沫若认为,“正则”和“灵均”是屈原的化名。
当然,正如历来许多注家所说,“正则”和“灵均”与屈原的本名“原”和“平”是有联系的,是一种同义的隐喻性表述。朱熹在《楚辞集注》中说:“高平曰原,故名平而字原也。正则、灵均各释其义,以为美称耳。”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说:“正则以释名平之义,灵均以释字原之义。”认为“正则”、“灵均”隐喻“平”、“原”的意义。王夫之在《楚辞通论》中认为:“平者,正之则也;原者,地之善而均平者也。隐其名而取其义,以属辞赋体然也。”
最值得重视的是王逸在《楚辞章句》里的解释,他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则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过于地。高平曰原,故父伯庸名我为平以法天,字我为原以法地。言己上能安君,下能养民也。”他的意思是说“正则”、“灵均”隐喻着某种很崇高人生和社会的意义,平正是天的象征,原均是地的象征。
由此可见“正则”、“灵均”是美名、美字,是一种“嘉名”,而且是《离骚》主人公精神理想的高度概括。“正则、灵均”的含义是为人正直、正派,为政公平、公正。屈原在《离骚》里通过这样的艺术手法表达自己为人处世的境界和社会理想追求,是一种比喻、一种象征,而不是真的把自己的名字写进诗中了。
而屈原在《离骚》中,对“正则”和“灵均”的崇高意义也有许多明确的表述。
比如他说,“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耿介”意即光明正大、刚正不阿。屈原主张敢于坚持真理,不向邪恶势力低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他说,“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贤臣,则以伊、傅、吕、宁为楷模,而不以贵胄为对象。这就是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的意思。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这也就是“正则”的意思。
指超人的道德才智。
亦指具有这种道德才智的人。并亦以称帝王。
《左传·文公六年》:“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是以并建圣哲。” 孔颖达疏:“圣哲,是人之儁者。”
《楚辞·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晋·桓温 《荐谯元彦表》:“夫旌德礼贤,化道之所先;崇表殊节,圣喆之上务。”
唐·杜甫 《壮游》诗:“圣哲体仁恕,宇县复小康。” 明·张居正 《答中溪李尊师论禅》:“目前幸得方内乂安,四夷响风,寔赖主上圣哲,百官奉职所致。”
清·戴震 《序》:“以今之去古圣哲既远,治经之士,莫能综贯,习所见闻,积非成是。”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前世圣哲,或不遇时;今我国民,幸睹精色。”
郭沫若 《卓文君》第二景:“ 颜路哭颜渊 , 仲尼哭伯鲤 ,这种伤心的际遇,在古先圣哲也是不能避免,倒亏得程翁旷达。”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三:“ 蓝先生不佩服世界史中的任何圣哲与伟人,因而也就不去摹仿他们的高风亮节。”
道家 首先,“道家”与“道教”二者有着概念上的区别。
“道家”即以“老庄哲学”体系为核心的学说。此学说博大精深,其中心就是“道”,这也是道家学派的由来。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和庄子,其学说的文字记载主要是《老子》和《庄子》这两本书。《老子》主张万事万物皆有根源,且有一定的演变规则,这种根源和规则,即称为“道”。
《庄子》认为万物之根源,本乎一个“道”字,从“道”的角度去观察世界,认识社会,乃至探究人生,那么,世上一切事物皆同,没有什么区别。由此可见,道家的人生态度是“出世”的,其学术主张是“清静无为”,独善其身。
道家的“道”,教人处世,必先认识自身行为的准则、规范,这即是“道”——人行千里以大道为规范,以路线为准则。有人贪图走“捷径”、找“窍门”,殊不知“道”最直,沿着“道”向前走就能找到想入的“正门”。
舍弃“道”而走他径,便是弯路、邪路,甚至是危险之路。能得到自身行为之“道”者,其思想将有别于普通,其德彰、其知显、其功达。
儒家 儒家,和“道家”一样,是代表一种思想体系的学说。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被后世帝王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孟子则被称为“亚圣”。 儒家学说的代表论著是《论语》、《孟子》、《荀子》。
其中心是“仁”、“义”、“礼”、“智”、“信”。 儒家的“仁、义”,孔子把“仁”解释为:一、“爱人”;二、“仁者先难而后获”;三、“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孔子主张给人以仁爱之心;于己能安贫守道;还要有谦恭的风度,敬业的精神,与人为善的雅量。符合者,可谓“仁”,方为君子。
君子是高尚人格的称谓,没有地位的贵贱之分,亦无衣食贫富之辩。人能为君子者,处处谦恭可掬,爱人敬人,也必能处处得到帮助,受人尊重。
这种藏形于心、涵谋于神的滔略,实乃君子之所为。 墨家 墨家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鲁国人墨翟。
墨子的主张代表了广大民众的基本利益,中心就是“兼爱”、“非攻”。“兼爱”,即一个人不单要爱自己,还要爱所有的人;“非攻”,即反对诸国之间的互相掠夺和战争。
墨子的言论,都收集在《墨子》一书中。书中主要内容除了“兼爱”、“非攻”以外,还有“贵义”、“尚贤”、“非命”、“节葬”、“法仪”、“修身”等。
墨家学说与儒家学说同时流传于世,后由于西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墨学渐衰渐微。但却未完全失传。
诸如“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一直以其独有的文化力渗透到今天。 法家 法家其实是由儒家派生出来的,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儒家大师荀子的学生。
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因当时韩国的国力衰微,韩非便多次上书提出富国强兵的主张,但没被国君采纳。
于是,他便发奋著书,写了十几万字的著作,名《韩非子》。 《韩非子》总结了法家的一整套理论。
如:法家反对不切实际的复古学说,认为帝王应当运用势、术、法来统治国家。势,就是君主的权威;术,是指驾驭臣下的手段;法,是法令制度。
法家的学说虽然非常实用。但其代表论著《韩非子》却是站在极端不相信人的立场,来论述治政的。
兵家 兵家,并非指一个学派体系的“家”,在诸子百家中并未排上行头。但宋人郑有贤却称誉孙子兵法“包四种,笼百家”,所谓“笼百家”,即囊括诸子百家之精华。
中国古代的兵书以《孙子兵法》为代表。兵家们并未象道、儒、墨、法那样各自形成派系,他们的兵法谋略尽管各有千秋,但军事哲学思想却共具朴素、唯物、科学的特点,这也是兵家思想有其顽强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兵家的学说不仅仅为后世军事家们所热烈崇奉,而且愈来愈被其它各界人士所青睐。日本的企业界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发现了中国古代兵法的价值,把《孙子兵法》奉为商战的最高教科书。
谋略家 诸子百家之外,历史上的谋略家不乏其人。其中较为典型的人物,政绩卓著的历史名相——吕尚、管子、诸葛亮。
吕尚,即历史上著名的姜太公,姜子牙。他思想卓绝,才华出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颇具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谋略家的开山鼻祖。
管子,春秋时代齐国的名相,以其高超的韬略谋术,辅佐齐恒公称霸列强,被后人称誉为见识卓绝的政治家、谋略家。 诸葛亮,被后人称誉为“千古名相”。
《隆中对》、《出师表》一直流传,脍炙人口。其奇谋远略更为世人所称道。
杂家 春秋战国时期,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学繁荣时期。汉代人总结百家争鸣的情形,提出了十大流派,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这里所说的“杂家”,意思是综合编辑,它们之间只有内容上的某些相近之处,而非一个学术体系。后面编进的《菜根谭》、《近思录》、《传习录》、《颜氏家训》四篇,即属于这种情形。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举例造句】: 蓝先生不佩服世界史中的任何圣哲与伟人,因而也就不去摹仿他们的高风亮节。 ★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三�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能胁迫,报告单于。单于更加希望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地穴里,跟外界隔绝不供给饮食。天下着雪,苏武躺着嚼雪,同旃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今俄国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当时为匈奴北界)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把他的部下随从常惠等隔离开来。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匈奴供给的粮食不到,他就掘取野鼠、收藏草实来吃。拄着汉廷的旄节牧羊,睡卧起身都拿着,节上用牦牛尾做的装饰全部脱落。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1.白:告诉
2.幽:囚禁
3.至:迁移
4.杖:拄着
5.律:卫律,生于汉朝,因惧怕株连而逃降匈奴
6.武:苏武,西汉人。天汉元年奉命出使匈奴
7.单于:匈奴首领
8.羝(dī):公羊。羝乳:公羊产了小羊
9.别其官属:把他的随行人员隔离起来
10.廪食:公家的粮食,即匈奴分给的粮食
11.去:同“弆(jǔ)”,收藏
12.屮(cǎo):即草
13.汉节:代表汉朝的节杖
14.节旄(maó):节杖上装饰的牦(maó)牛毛尾
15.置:放在
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耶稣 这四位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下清宫。
又名青牛观。位于洛阳上清宫森林公园下岭。
正是洛阳八景中“邙山晚眺”的立足点,整个宫观被揽在邙山镇岳村襟怀之内。其山门南边是建华玻璃厂,其后墙北边不远处就是上清宫。
山门前有广场,水泥铺地,甚是阔大,看样子是停车用的。靠广场南侧,新移来一座道士塔,约三层楼高。
道长说,这塔本来就是属于下清宫的,后来连同地皮被别的单位圈了去,去年市里进行协调,把此塔移了过来,物归原主。 山门并不高大,朱门红墙,歇山式,黛色瓦,门洞两层,娇小玲珑,却十分紧凑。
当门楹柱上有一副对联,上联:紫气氤氲混元洞洞天福地地泽万物;下联:祥云缥缈下清宫宫观传道道济来生。一看对联的用语和用典,便知与老子有关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