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小故事----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铁杵磨成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孟母教子
我国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孟子。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
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哭竹生笋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卧冰求鲤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兔子是怎么把狼吃掉
有一天兔子在一个山洞前写东西,一只狼走过来问:“兔子你在写些什么? ”
兔子答曰:“我在写论文。”
狼又问:“什么题目?”
兔子答曰:“我在写兔子是怎样把狼吃掉的。”
狼听后哈哈大笑,表示不相信。
兔子说:“你跟我来。”然后把它带进了山洞之后,兔子又继续在山洞前写着。这时又来了一只狐狸问:“兔子,你在写些什么?”
兔子答曰:“我在写论文。”
狐狸问:“什么题目?”
兔子答曰:“兔子是如何把一只狐狸吃掉的。”
狐狸听完后哈哈大笑的,表示不信。
兔子说:“你跟我来。”之后把它带进了山洞,过了一会儿兔子又独自一个人走出了山洞,继续写它的论文。
此时在山洞的里面一只狮子正坐在一堆白骨上剔着牙,还一边看着兔子的论文:一个动物的能力大小,不是看它的力量有多大,而是看它的幕后老板是谁!
这只兔子有次不小心告诉了他的一个兔子朋友,这消息逐渐在森林中传播;
狮子知道后非常生气,他告诉兔子:"如果这个星期没有食物进洞,我就吃你。"
于是兔子继续在洞口写文章.
一只小鹿走过来,"兔子,你在干什么啊?"
"写文章" "什么题目" "《浅谈兔子是怎样吃掉狼的》"
"哈哈,这个事情全森林都知道啊,你别胡弄我了,我是不会进洞的"
"我马上要退休了,狮子说要找个人顶替我,难道你不想这篇文章的兔子变成小鹿么"
小鹿想了想,终于忍不住诱惑,跟随兔子走进洞里。
过了一会,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写文章
一只小马走过来,同样是事情发生了。
最后,在山洞里,一只狮子在一堆白骨之间,满意的剔着牙读着兔子交给它的文章
题目是:《如何发展下线动物为老板提供食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狮子越长越大,兔子的食物已远远不能填饱肚子。
一日,他告诉兔子:"我的食物量要加倍,例如:原来4天一只小鹿,现在要2天一只
如果一周之内改变不了局面我就吃你。
于是,兔子离开洞口,跑进森林深处,他见到一只狼
"你相信兔子能轻松吃掉狼吗"
狼哈哈大笑,表示不信,于是兔子把狼领进山洞。
过了一会,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进入森林深处
这回他碰到一只野猪----"你相信兔子能轻松吃掉野猪吗"
野猪不信,于是同样的事情发生了。
原来森林深处的动物并不知道兔子和狮子的故事
最后,在山洞里,一只狮子在一堆白骨之间,满意的剔着牙读着兔子交给它的文章
题目是:《如何实现由坐商到行商的转型为老板提供更多的食物》
时间飞快,转眼之间,兔子在森林里的名气越来越大
因为大家都知道它有一个很历害的老板
这只小兔开始横行霸道,欺上欺下,没有动物敢惹
它时时想起和乌龟赛跑的羞辱
它找到乌龟说:"三天之内,见我老板!"扬长而去
乌龟难过的哭了
这时却碰到了一位猎人
乌龟把这事告诉了他
猎人哈哈大笑
于是森林里发生了一件重大事情
猎人披着狮子皮和乌龟一起在吃兔子火锅
地下丢了半张纸片歪歪扭扭的写着: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还有强中手啊!!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森林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兔子吃狼的故事似乎快要被大家忘记了
不过一只年轻的老虎在听说了这个故事后,被激发了灵感
于是他抓住了一只羚羊,对羚羊说,如果你可以象以前的兔子那样为我带来食物那我就不吃你。
于是,羚羊无奈的答应了老虎,而老虎也悠然自得的进了山洞。
可是三天过去了,也没有见羚羊领一只动物进洞。他实在憋不住了,想出来看看情况。
羚羊早已不在了,他异常愤怒。正在他暴跳如雷的时候突然发现了羚羊写的一篇文章
题目是:《想要做好老板先要懂得怎样留住员工》。
聪明的小刺猬
小刺猬生来又弱又小,全靠满身的刺来保护自己,在大自然里才能生存下来。狼则是又凶又狠又残忍的家伙,满肚子的坏水,整天打着别人的主意。这不,故事就发生在一棵美丽的红枣树下。
狼的运气坏透了,一连几天,捕不到东西来填它的空肚子。肚子瘪瘪的,可是满脑子的坏主意。它一边走,一边转着那双闪着绿光的贼眼,东寻西找,想捕只小动物来填它那饥肠辘辘的空肚子。
正在这时,小刺猬也出来觅食了。它在树下看到很多红通通的枣子,高兴极了,跑过去就地一滚,全身便挂满了枣子。说来也巧,小刺猬被狼看见了,但狼不敢吃它,因为它已经不止一次地领教过刺猬的厉害了。它闪着绿光的眼睛不停转动着,不愧为老奸巨猾,它已经有计除掉小刺猬身上那可怕的刺了。
老狼走到小刺猬跟前,假惺惺地对小刺猬说:“小刺猬,你干吗要费那么大的劲到地上去找吃的呢?你看那边树上有那么多又大又香甜的苹果,何不用你身上的刺去射苹果,射下树上一半苹果,就够你吃一辈子的了!”小刺猬一听,马上识破了老狼的诡计,但还是很有礼貌地说:“谢谢你,老狼哥哥。我现在已经吃饱了。射苹果的事,过几天再说吧。我倒有一件急事。想请老狼哥哥帮忙。”
老狼一听,有门!忙说:“别说一件,就是一百件我也愿帮忙,你说什么事。”
小刺猬说:“今天我想到姑姑家做客,顺便带些红枣给姑姑吃,姑姑最喜欢吃红枣啦。但是我去做客,总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些,你说对不?”
老狼连声点头说:“对!对!”
小刺猬说:“人家都有金项链、珍珠项链,可我什么都没有。老狼哥哥,你的牙齿又白又亮,拔下来给我做项链好吗,我用了以后会还给你的。”
老狼一听,气急败坏地说:“我没了牙齿,怎么能捕杀动物呢,你要把我饿死啊!”说完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小刺猬用他的聪明才智战胜了老狼。
本文从两种动物的本性出发,构思出一个弱者凭借智慧战胜强者的故事。通篇用对话来表现,虽然老狼凶狠残忍,又老奸巨猾,但最终还是被聪明的小刺猬耍弄了一番。从文章的构思不难看出小作者的善良与聪颖。
大家要注意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学习,丰富自己。注意观察,积累写童话的素材。这样,你写的童话才会引人入胜,而且还会使别人从中获取知识。
此处有三个故事供你选用:
1、【刻舟求剑】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 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 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 的地方。” 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呀!” 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 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当心找不回来了。” 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 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能 找得到呢。 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瞬间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 掉进江里的 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 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这个楚国人用上述办法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吗? 他在岸边船下的水中,白费了好大一阵工夫,结果毫无所获,还招来了众人的讥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 必然要犯脱离实际的主观唯 心主义错误。
2、【 守株待兔的故事】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 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便放下手中的 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 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 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 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 地也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 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但农田里的 苗因他而枯萎了。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3、【 螳螂挡车的故事】 有一次,齐庄公带着几十名随从进山打猎。一路上,齐庄公兴致勃勃,与随从们谈笑风生,驾车 驭马,好不轻松愉快。忽然,前面不远的车道上,有一个绿色的小东西,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只 绿色的小昆虫。那小昆虫正奋力高举起它的两只前臂,怒气冲冲地挺直了身子直逼马车轮子,一 副要与车轮搏斗的架势。 小小一只虫子,竟然敢与庞大的车轮较量,那情景十分感人。这有趣的场面引起了齐庄公的注 意,他问左右:“这是什么虫子?” 左右回答说:“大王,这是一只螳螂。” 庄公又问:“这小虫子为何这般模样?” 左右回答说:“大王,它要和我们的车子搏斗,它不想让我们过去呢。” “噫!真有趣。为什么会这样呢?”庄公饶有兴趣地问左右。 左右回答说:“大王,螳螂这小虫子,只知前进,不知后退,体小心大,自不量力,又轻敌。” 听了左右这番话,庄公反而被这小小螳螂打动,他感慨地说道:“小小虫儿,志气不小,它要 是人的话,一定会成为最受天下尊敬的勇士啊!”说完,他吩咐车夫勒马回车,绕道而行,不要 伤害螳螂。 后来,齐国的将士们听说了这件事,都非常感动。从此,他们打起仗来更加奋不顾身,都愿以 死来效忠齐庄公。 人们常说螳螂挡车,不自量力。然而我们从另一面来看,螳螂挡车之勇,也实在可赞可叹,这 种置生死于不顾、敢于抗争的勇气,不是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吗?
亲,满意请采纳,谢谢!
米芾学书:米芾小时候在私塾馆学写字,学了三年,也没学成。
一天,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路过村里。米芾听说这秀才写得一手好字,就跑去求教。
秀才翻看了米芾临帖写的一沓纸,若有所悟,对他说:“想跟我学写字,有个条件,得买我的纸。不过,贵点,五两纹银一张。”
米芾一听吓了一跳,心想:“哪有这么贵的纸,这不是成心难为人吗?”秀才见他犹豫了,就说:“嫌贵就算了!”米芾求学心切,借来五两银子交给秀才。秀才递给他一张纸说:“回去好好写吧,三天后拿给我看。”
回到家,米芾捧着五两纹银买来的一张纸,左看右看,不敢轻易使用。于是翻开字帖,用没蘸墨汁的笔在书案上划来划去,想着每个字的间架和笔锋,这样琢磨来琢磨去,竟入了迷。
三天后,秀才来了。见米芾坐在那里,手握着笔,望着字帖出神,纸上却一字未写,便故作惊讶地问:“怎么还没写?”米芾一惊,如梦方醒,才想起三天期限已到,喃喃地说道:“我,我怕弄废了纸。”
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指着纸说:“好了,琢磨了三天,写个字给我看看吧!” 米芾提笔写了一个“永”字。秀才拿过来一看,这个字写得很好,比先前写的字大有进步,于是问道:“为什么三年写不好,三天却能写好呢?”米芾小心答道:“因为这张纸贵,我怕浪费了纸,不敢像先前那样信笔写来,而是先用心把字琢磨透了……” “对!”秀才打断米芾的话说:“学字不只是动笔还要动心,不但要观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
现在你已经懂得写字的窍门了,我该走啦。”说着,秀才挥笔在写有“永”字的纸上添了七个字:“(永)志不忘,纹银五两。”
又从怀里掏出那五两纹银还给米芾,便出门上路赶考去了。 米芾一直把这五两纹银放在案头,时刻铭记这位苦心教诲的启蒙老师,并以此激励自己勤学苦练。
画坛趣事:米芾索图戏卧佛 江苏涟水城中有个荷花池,米芾爱花爱画,经常坐在假山上,苦思冥想,绘描荷花图。荷花池边就是能仁寺,寺中卧佛大师名望也很高。
但是,尽管卧佛与米芾交情不错,想讨幅画却很难。 卧佛见米芾画好了画,心生一计,就备了几样菜,提了一壶酒,到船上和米芾对饮。
米芾是个见酒就疯的人,不多时就赤着脚,披头散发,疯疯颠颠,狂奔跌跌。 酒醒后,不见了荷花图,米芾料定是卧佛拿走。
但碍于情面,不好明言,他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上门找卧佛对对子,旁敲侧击。卧佛当然明了,但他不露声色,佯作不知。
一个指桑问槐,一个装聋作哑,故意打岔。 米芾指着荷花池说道:“我有一对,对上即算,对不上罚作一荷花图。”
卧佛说:“请兄弟先出吧!不过,有言在先,小弟不会作画,就是输了,也请你代为作画。”米芾不问三七二十一,先把上联出了:“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明是对对,实是问案。
卧佛说:“道旁稻草盗贼窃来到处铺!”对得工整,无茬可找。 米芾见他对了,又来一联:“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
卧佛也不示弱,回对道:“二月春分八月秋分冷热不短不长。”米芾无法,心中叫苦,口上连说:“好好好。”
卧佛心中高兴,随口应声:“妙妙妙!” 二人对天大笑,各不表明。 画坛趣事:郑板桥“留口饭” 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在未到扬州之前,先住在苏州。
他在苏州城桃花巷东头开了一家画寓,以卖画为生。在桃花巷的西头,也有一家画寓,画寓的主人名叫吕子敬。
吕子敬擅长画梅花,他标榜自己画的梅花是“远看花影动,近闻有花香”。那意思是说,他画得如同真梅花一样。
郑板桥自从来到苏州,画些竹子,也画些花羽鳞介和山水,就是不画梅花。这梅花是吕子敬善画的,郑板桥自谓不如,所以藏拙。
平时,若有人要郑板桥画幅梅花,郑板桥总是谦虚地笑道:“我画的梅花比吕先生差远了。走吧,我领你找吕先生求画去!” 郑板桥真的领着买画者,到桃花巷西头找到吕子敬,让他卖张梅花图,得些散碎银子来养家糊口。
吕子敬是个落第秀才,拖着多病的身子,上有爹娘,下有老婆孩子,生活颇为艰难。他画梅遵循写实的手法,画得栩栩如生,每个花瓣都活灵活现。
郑板桥总是当着众人高度评价吕子敬的画,赞扬道:“吕先生画的梅花,我再学十年八年,也未必能画到这个程度。” 有个回家养老的吏部尚书,精通翰墨,鉴赏力很强,看到郑板桥的书法和画都是极致之品,便出了一个《梅花幽谷独自香》的画题,出五十两银子的高价,亲自来到郑板桥的画寓,求郑板桥画。
郑板桥推辞说:“尚书大人呀,说到画梅,还是吕子敬先生画得好。这么说吧,他画的梅花能值五十两银子,我画的充其量值五两银子!” 老尚书听了以后,就拿着银子去求吕子敬了。
日子是一天天打着飞脚过去的。郑板桥在苏州住了三年,要迁移到扬州去了。
临行时,吕子敬前来为他送行。文人送别,都要作词写诗相赠。
画友分别,当然是要以丹青相送了。这次郑板桥赠给吕子敬的,却是一幅梅花。
郑板桥展纸挥笔,笔走侧锋,由深入浅,画出了苍苍点点带有飞白的梅花主干。画花朵时,用墨浓淡相宜,有轻有重,花瓣用淡墨直接点出,等水分未干时又在花瓣下端以焦墨渗化。
这样画出来的梅花酣畅淋漓,笔法流动,神采飞扬。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