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会计必看的三个哲理故事
1、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可我没有勇气。牛说:为什么不吃一点我的牛粪呢,他们很有营养。火鸡吃了一点牛粪,发现它确实给了它足够的力量飞到第一根树枝,第二天,火鸡又吃了更多的牛粪,飞到第二根树枝,两个星期后,火鸡骄傲的飞到了树顶,但不久,一个农夫看到了它,迅速的把它从树上射了下来。
生存之道1:牛屎运让你达到顶峰,但不能让你留在那里。
2、乌鸦站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吗?乌鸦说:当然,有什么不可以呢?于是,兔子在树下的空地上开始休息,忽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跳起来抓住兔子,把它吞了下去。
生存之道2:如果你想站着什么事都不做,那你必须站的很高,非常高。
3、一只小鸟飞到南方去过冬。天很冷,小鸟几乎冻僵了。于是,飞到一大块空地上,一头牛经过那儿,拉了一堆牛粪在小鸟的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觉得很温暖,渐渐苏醒过来,它温暖而舒服的躺着,不久唱起歌来,一只路过的野猫听到声音,走过去看个究竟,循着声音,野猫很快发现了躺在粪堆里的小鸟,把它拽出来吃掉了。
生存之道3:不是每个往你身上拉大粪的人都是你的敌人。也不是每个把你从粪堆里拉出来的人都是你的朋友,还有,当你躺在粪堆里时,最好把你的嘴闭上
1.小王大学毕业,决定自谋职业。
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开一家小型软件开发公司。开公司需要创业资金。
小王通过以下渠道筹集了100000元:a. 家庭投入50000;b. 同学借款30000;c. 银行贷款20000。上述资金都存在银行,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一个衡等式表示:银行存款(100000) = 家庭投入50000+银行贷款20000+同学借款300002.上述恒等式,如果用会计语言表达,即为:资产= 所有者权益 +负债 资产:银行存款100000是小王能够控制的给自己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银行贷款20000和同学借款30000是小王承担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出的义务。所有者权益:家庭投入(本钱)50000属于小王自己所拥有的权益,为资产减去负债之后的差额。
3.公司经营后,银行存款用于多方面开支,有60000元从银行存款中划出,即:30000买设备,20000买材料,另提取现金10000备用。无论怎么变化,上述恒等式不变。
即:资产1000000(设备30000+材料20000+现金10000+银行存款40000)=所有者权益50000+负债50000 其中:设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价值大,流动性弱,叫“固定资产” 材料——一次领用就一次消耗,流动性较强强,叫“流动资产” 现金和银行存款:流动性最强,也叫“流动资产” 上述恒等式可表达为:固定资产30000+流动资产700000=所有者权益50000+负债500004. 年底,小王算了算公司开业来的经营情况,有收入50000元,支出材料费、人工费、房租费等20000元。于是,利润30000=收入50000-费用20000。
同时, 12月31日小王发现公司的资产状况也有了新的变化:资产= 设备60000+银行存款70000=130000 如果此时小王公司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还是最初数,那么恒等式该如何表达?即:资产130000=负债50000+所有者权益50000+?显然等式右边的差额30000,即为小王公司实现的利润,这部分利润应该是归 属于小王的新增权益,如此的话,恒等式即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本钱+利润) 用会计语言表示,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50000+未分 配利润30000) 会计核算的原理以及资产负债表就是建立在这个恒等式上。5.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说明:某一天,小王有多少资产,还欠人家多 少钱,自己有多少本钱。
这反映了小王的财务状况。利润=收入-费用说明,说明截至某一段时间,小王盈利多少。
这反映了 小王的经营成果。会计上,把上述表达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项目,叫作“会计要素”,即:资 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6. 逐渐,小王公司的业务发展很快,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很多、很复杂。
为了详细、全面、系统的进行记录和反映,就应该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给每一类一个名称,用会计语言就是“会计科目”——会计要素类别的意思。一个要素之下该用多少或哪些会计科目?这个用不着你去考虑。
在你去一家单位之前,人家已经在使用。学一些如何设置会计科目的知识对于你来说也没用。
7. 只要有经济业务发生,就会引起相关会计要素及其会计科目数据的变化。我们把记载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书面文件称之为原始凭证。
把整理原始凭证并以此记入到相应账户(账簿)中去的书面文件即为记账凭证。而账户(账簿)是具有一定格式的以会计科目为名称的书面文件,专门记录“科目”名下的数据增减变动的。
期末,账户(账簿)数据的汇总,形成会计报表。8.会计最基本、最关键的工作:依据原始凭证按会计科目编制记账凭证,运用的方法是复式记账法,常见的是复式记账法中的借贷记账法,即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法。
之后,依据编制好的记账凭证,把数据登记到相关会计科目名下的账簿中去。期末,整理汇总账簿,再编制会计报表。
9.会计程序:经济业务——原始凭证——记帐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简单说,会计就是一种记录和报告经济业务的一种工作,包括记帐、算帐、报帐,以及管帐、用账。
记帐:运用复式记帐法,从原始凭证——记帐凭证——账户 算帐:处理和总结账户数据,包括成本计算 报帐:根据账户综合数据,编制会计报表10.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的基本方法,是按照会计程序安排的,共有:设置账户 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报表 很好记:第一个字取谐音,形成一个顺口溜:“是否天灯成彩编”?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输入信息是最关键的,目前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哪个方法最为关键?就是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核心内容是编制记账凭证,即利用复式记账编制“会计分录”,之后就是数据输入和系统自动处理数据和信息(报表)输出的问题。当你去一个新单位,设置账户早已完成,与你没关系;复式记账方法很简单,半天搞定;做分录需要知识积累,即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分类需要点技术和经验,但不怕,常见类型就那么多,好好琢磨琢磨练练就行了。
所以,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掌握复式记账就是关键了,因为如此才能做会计分录。11.概念总结 (1)资金: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 (2)资金运动: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会计对象,也。
早年有个秀才,来到酒肆,见到老板愁眉苦脸,正为一大堆欠条发愁,嘴里发着牢骚:没钱吃饭就别吃,吃了就欠钱。一些有钱人更缺德,吃饭不付现钱尽赊账,一向他要钱就恼。这样的小本经营怎能经得起长期赊欠。于是聪明的秀才就在墙上提了几句打油诗:
一进门来苏东坡,坐下韩信问萧何。
苏秦巧语言六国,徐庶无语你没辙。
赊账好比三结义,要账好比请诸葛。
不是本店无情理,只因本小利皮薄。
意思是说:进店来吃饭的客人你们都不是穷苦百姓,你们都像苏东坡那样文质彬彬、文明端正。坐下跟我们店家聊起来,就像韩信尊重萧何一样诚恳,甚至甜言蜜语为的是好赊账。你们好像纵横家苏秦游说六国那样口若悬河,说来说去的目的还是要赊账。但是如果我们店主在那里像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不答应你也没辙,但是这样有伤脸面,既影响你们吃饭又影响酒店经营。你们赊账时答应到时给钱的形象就像桃园三结义一样中肯诚信,可是等到我们找你要账的时候店主就像刘备三请诸葛一样难办。您应该知道不是本店不通清理,只是薄利经营实在赊不起,敬请谅解吧。
秀才这首打油诗果然起到了奇妙的作用,吃饭赊账的人果然少了。这比起有的酒店“概不赊欠”之类硬邦邦词句顺耳得多、有效得多,关键还是秀才把想赊账者戏称比作名人雅士,利用了吃饭那些人装“高贵”、装“大雅”的心理先给他们戴了高帽,使他们不好意思赊欠达到了酒店经营目的。
传说孔圣人周游列国的时候,来到了要饭花子的首领范丹老祖居住的地方。孔子和徒弟们刚刚住下,天就下起雨来。雨一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孔子的粮食已用完,便派他的徒弟公冶长出去借粮。
公冶长外出借粮,借了一圈没借着,回来对孔子说:“师父,这一带老百姓很穷,都没粮,只有那个要饭花子首领范丹老祖有点小米。可当地人都说他脾气古怪,一般人是借不来的。何况他是个要饭的,向要饭的借粮,有失体面,所以我没去借。”孔圣人一听,想了半天,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事到如今,你只管去借,只要你一提我的名字,他保准借。”公冶长听了,牵马套车向范丹家赶去。
公冶长来到范丹老祖的门口,下车前去敲门。范丹开门问道:“来者何人?有何贵干?”
公冶长忙上前行礼,道:“我是孔圣人的徒弟公冶长,从曲阜来到贵地,断了粮草,奉师父之命,向老祖借粮。”范丹看了看公冶长说:“你师父是有名的圣人,你是他的徒弟,那我今天得出个题目考考你,如果你答得对,我就借粮给你,如果你答不对,我就不借。”公冶长一听,心想,这有何难?随声说道:“老祖请出题吧!”范丹道:“什么多来什么少?什么喜来什么恼?”公冶长想了想,答道:“天上星辰多日月少,娶媳妇喜来送殡恼。”范丹听了,转身就走,“不借!不借!”公冶长急得连声喊:“老祖,老祖……”范丹头也不回。公冶长只好赶着大车,垂头丧气地往回走。
公冶长回到住处,把借粮的事说了一遍,圣人说:“看来还得我去。”
不多时,圣人和众徒弟来到范丹家门口。圣人亲自上前叫门,范丹迎了出来。圣人提出借粮的事,范丹点了点头说:“借粮,这样吧,还是我出个题,如果你能答对,我借,答不对,不客气,请您到别处借。”圣人说:“可以。”范丹说:“什么多来什么少?什么喜来什么恼?”孔圣人随即答道:“小人多来君子少,借账喜来还账恼。”范丹听了高兴地连声喝彩:“好!好!好!”转身从袖筒里取出一个鹅毛翎筒,只见筒里装着满满的小米。范丹说:“来,圣人,把小米借给您。”孔圣人和众徒弟一看,不高兴了,圣人心想:你范丹糊弄我,借就借,不借就拉倒,千不该万不该当着徒弟的面出我的洋相,叫我下不了台!可又一想:求人难啊!哎!借了吧!然后让徒弟拿过口袋接小米。范丹拿着鹅毛翎筒往下倒,口袋满了,可鹅毛翎筒里的小米只少了一点点。孔圣人看了,忽然明白了,范丹老祖原来是神仙。孔圣人心里一阵惊喜,忙叫众徒弟把所有的口袋都拿过来,结果都装满了,鹅毛翎筒的小米才倒干净。
第二年,孔圣人和徒弟们拉着比借粮时多一倍的小米来到范丹家。范丹热情相迎,酒饭招待。饭后开始还粮,孔圣人让徒弟们把所有的小米全部倒进鹅毛翎筒后,还不满半筒,圣人心里有点不乐意。范丹早已看透了圣人的心思,故意把脸一板说:“都怨我当初不该借给您,看您恼了吧?当时我借给您的是满满的一筒,今天您还我的还不到半筒就心痛了?”圣人忙赔笑说:“你放心!这个账我早晚还清。”范丹摇摇头说:“您这辈子肯定是还不清啦!”孔圣人说“那不要紧,我还不清,让我徒弟还。”范丹说:“您徒弟是谁?”孔圣人回答说:“凡是贴门的都是我的徒弟,你只管去要,长好啦!”范丹说:“您徒弟代您还账,我就让我徒弟去要账。”圣人忙问:“你徒弟是谁?”范丹说:“凡是要饭的人都是我的徒弟。”孔圣人一听:“那好,咱就这样定了。”二人伸手击掌。
所以,后人以范丹为叫花子的祖师爷,至今不管谁家去了要饭的,没有人说:“我不欠你的账。”即使不想给,也只能说个“没有”罢了。
谢济世从小聪明过人,12岁曾代父作《观风制艺》,著有《梅庄杂著》,《大学注》,《经义评》,《西北域记》等。
谢济世铁骨铮铮,嫉恶如仇,为民请命,不畏权贵。一生四次被诬陷,三次坐牢,两次丢官,一次陪斩,一次充军,历尽坎坷,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谢济世天资聪慧,在全州,至今流传着他“眼观十行,过目不忘”的奇闻。一次他去才湾舅舅家,回来时,借了一本厚厚的书。
舅舅用轿子送他回桥渡,轿夫回转时,谢济世把书交给轿夫带回去。轿夫奇怪地问:“你不看了?”谢济世说:“我看完了。”
回到才湾,轿夫把书交给他舅舅,并把谢济世已将书看完了的事告之。他舅舅听后说:“这样厚的一本书,在轿子走了十来里路就看完了,我不相信,他讲假话。”
过了几天,他特意带着那本书来桥渡考问济世,问书中第几页第几行讲的是什么,哪知谢济世回答得一字不差。舅舅这才相信济世没有讲假话,记忆非凡。
谢济世还有一个舅舅是做豆腐生意的,一年赊了很多账,这些账写在一本簿子上。谢济世把账本看了一遍,就顺手丢进灶火里烧了。
舅舅回来后找簿子登账总找不到,问济世看见一本簿子没有。济世说看见了。
舅舅问在哪,济世说:“天寒手冷我烧着烤火了。”舅舅听了大吃一惊,差点哭起来:“你这个顽皮鬼害死我了,那是我一年的辛苦钱啊,别人赊的账都记在上面,年终你叫我拿什么凭证向人家讨账!”济世说:“我以为你不要了。
不要紧,我已看过一遍,帮你写出来不就行了吗。”舅舅哭笑不得:“你讲得好听,你能全部写出来?如果有错漏怎么办?”济世说:“我试试看吧。”
舅舅见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让他另写。济世重新写了一本。
到了年终,舅舅拿着重新写出来的账本去讨账,果然一笔账也不错。其中有一户拿了三块半豆腐,连这半块也未差。
这个舅舅平时总不相信外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次他相信了,逢人就夸外甥的本事。谢济世的名声大震。
有一年在全州举行考试,这次考试参加的人很多,个个都想名列前茅,谢济世也参加了。考官共有五人,题目是:“挂竹牌”。
考试期间,谢济世第一个考完出考场,但考试结果前三名都没有谢济世的名字。他感到奇怪,就去问主考官,考官不理他。
谢济世心里觉得好冤枉,但又无可奈何。几天后一位钦差大臣路过全州,谢济世知道钦差大臣要从盘石脚路过,他就在马路上向天仰卧着。
钦差大臣坐轿来到盘石脚,他的随从走在前面,看见有人在路上睡着,就跑过去喊道:“喂!快起来,钦差大人到了,你在这里睡着干什么?”谢济世答道:“我在这里晒书。”又问:“书在哪里?”答:“书在腹中。”
随从听他答得奇怪,就跑去禀报:前面有一奇怪书生躺在路上,挡着大人的路,他说他在晒书,问他书在哪里,他说书在腹中。钦差大人一听,心想这人不简单,一定有什么冤情,待我下去看看。
他下轿来到谢济世身边,问他有什么冤屈,谢济世将考试的前因后果向钦差大臣讲了一遍。钦差大臣就和他一起来到考场向考官询问,一直问了四个考官,都说没有见到这张考卷。
问到最后那个考官时,这位考官年纪较大,眼力差些,说:“好像见过这个名字的考卷,篇幅很短,已当做草稿丢到废纸箩里去了。”最后在一个废纸箩里找出卷子一看,正是谢济世那张考卷,答得言简意赅,精粹之极。
钦差大人革了这个考官的职。可惜此时公榜已出,名次已定,钦差大臣只好叫在榜首的头名前加了名魁首才算了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谢济世由于天资加勤奋,年少时已名冠全州六乡了。
这一年全国举行统考,各地有才学的人都争先恐后地进京参加考试。谢济世也赴京参试,结果名列榜首,独占魁头。
那时的状元是要招为驸马的,主考官见谢济世虽中状元,但他相貌平平,又黑又矮,就立即禀告皇上。皇上看了谢济世的相貌,也觉得招为驸马不够条件。
大臣们既不好违背皇家祖例,又不好逆了皇帝心意,就提出殿试,状元与榜眼再争个高低,因为榜眼的相貌比谢济世高大英俊得多。这时一考官提议,在一座有两层楼高,供奉皇上先祖的大堂上,放两担空水桶,状元与榜眼二人同时取桶到指定的井里挑水,哪个挑水先到楼上供奉香火的地方,就是状元,并招为驸马。
这样做明显地是让身材高大的榜眼夺魁,谢济世也明白这个意思,但怎好跟皇上讲。口令一发,那位榜眼立即挑着水桶下楼挑水去了。
谢济世不慌不忙地到供桌上拿起一个装香的小铁炉,倒掉香灰,走到指定的井边,将小香炉装满水端到楼上供桌上放着。等不多久,那位榜眼挑着满满的一担水,上气不接下气地来到楼上。
大臣们心想:看你谢济世有何讲法。一考官说:“谢济世这次该认输了吧。”
谢济世说:“不,我比他先到。”考官说:“他满满的两桶,你才那点水。”
皇上也接着说:“是呀,才有大小之分,水有多少之别呀。”谢济世跪下说:“皇上,我衷心拥护你铁打的江山,一桶(统)天下,哪有两桶(统)天下呢?他居心不良。”
大臣及考官们听了吓得哑口无言。皇上看到他装水的香炉确实是铁铸的,而且自己希望的确实是铁打的江山,一统天下啊。
于是频频点头道:“谢济世,你不但是才高八斗,满腹经。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