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世因擅长书法而供职尚书,尽心尽力于职责,例行假日没有外出过。
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只有张安世记住了那些书的内容,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后来悬赏征求找到了那些书,用来校对没有什么遗漏的。
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张安世还是个为官廉洁之人。
他曾举荐一人为官,后来该人来向其道谢,张安世说自己是以为举贤达能,乃是公事,岂能私谢,于是与之绝交。 有一位郎官功劳很大,却没有调升,自己去求张安世为他说话。
张安世对他说道:“你的功劳很大,皇上是知道的,作人臣子的,怎么能自说长短处!”坚决不答应他。不久这位郎官果然升官了。
张安世谨慎周密,每次与皇帝商议大事,决定后,他总是称病退出。等听到皇帝颁布诏令后,再假装大吃一惊,派人到丞相府去询问。
所以即使是朝廷大臣,无人知道他曾参与此事的决策。 任光禄勋时,有郎醉酒小便于殿上,主事报告按法处理,安世说:“怎么知道不是反水浆造成的呢?怎么能拿小过来治罪!”郎官奸淫官婢,婢兄自己说出,张安世说:“奴仆发怒,诬蠛士大夫。”
让官署责备奴仆。 。
(?~前62),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张汤之子。
性谨慎,以父荫任为郎。汉武帝时,因其记忆力强,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汉昭帝即位,拜右将军,以辅佐有功,封富平侯。昭帝死后,他与大将军霍光谋立宣帝有功,拜为大司马。
200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长安区发现一汉代高级别墓葬,后经证实该墓园为张安世家族墓,墓中出土大量文物,其中张安世墓葬级别堪比汉王。据史书记载,张安世是西汉重臣。
目录 人物简介 与汉宣帝的渊源 高风亮节 《汉书》张汤传第二十九 张安世墓的发现 考古发现——墓级别堪比汉王 另外的收获——张安世夫人墓 张安世墓地 南郊惊现两座“甲”字大墓 “驷马一车”疑为皇帝所赐 千军战俑 长乐未央瓦 有望揭开古代军事秘密 大墓主人是张安世 缘何认定 荣誉 评价 人物简介 与汉宣帝的渊源 高风亮节 《汉书》张汤传第二十九 张安世墓的发现 考古发现——墓级别堪比汉王 另外的收获——张安世夫人墓 张安世墓地 南郊惊现两座“甲”字大墓 “驷马一车”疑为皇帝所赐 千军战俑 长乐未央瓦 有望揭开古代军事秘密 大墓主人是张安世 缘何认定 荣誉 评价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张安世是张汤之子。性谨慎,以父荫任为郎。
汉武帝时,因其记忆力强,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汉昭帝即位,拜右将军,以辅佐有功,封富平侯。
昭帝死后,他与大将军霍光谋立宣帝有功,拜为大司马。他为官廉洁,曾举荐一人,其人来谢,他以为举贤达能,乃是公事,岂能私谢,于是与之绝交。
他生活简朴,虽食邑万户,仍身穿布衣,夫人亲自纺织。元康四年(前62)春,因病上书告老还乡,汉宣帝不舍。
他勉强视事至秋而卒。在麒麟阁十一功臣中排名第二。
张安世一门三侯,张安世家族也以八代高官大宦未失侯位,为史家称奇,认为“自昭帝封安世,至吉,传国八世,经历篡乱,二百年间未尝谴黜,封者莫与为此”。 张安世经历了昭帝、宣帝时代,为人谨慎小心。
以父荫任为郎。汉武帝时,因其记忆力强,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汉昭帝即位,拜右将军,以辅佐有功,封富平侯。昭帝死后,他与大将军霍光谋立宣帝有功,拜为大司马。
编辑本段与汉宣帝的渊源 掖庭令张贺是车骑将军张安世的哥哥,有一次在张安世面前称赞皇曾孙(后来的汉宣帝)的才干,并谈到与皇曾孙有关的一些奇异征兆。张安世总是禁止他说这些,认为上有年轻的皇上,不应称道皇曾孙。
到汉宣帝即位时,张贺已去世,汉宣帝对张安世说:“掖庭令当初无端的称赞我,将军制止他是对的。”汉宣帝追念张贺对自己的恩惠,打算封他为恩德候,为他设置二百人家守墓。
张贺的儿子去世很早,收张安世的小儿子张彭祖为养子。张彭祖幼年时又与汉宣帝一起读书,所以汉宣帝打算封张彭祖为候,先赐他为关内侯。
张安世对张贺封侯之事坚决辞谢,又请求减少为张贺守墓的户数,逐渐减至三十户。汉宣帝说:“我本是为掖庭令,并不是为将军你!”张安世这才罢休,不敢再说。
编辑本段高风亮节 汉宣帝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汉宣帝下诏说:朕在平民时,御史大夫丙吉,中郎将史曾、史玄,长乐卫尉许舜,侍中、光禄大夫许延寿都对朕有旧恩,还有已故掖庭令张贺对朕辅导教育,使朕研习儒术,恩惠卓著,功劳最大。《诗经》上说:‘没有不应报答的恩情。
’今特封张贺的养子侍中、中郎将张彭祖为阳都侯,追赐张贺缢号为阳都哀侯,丙吉为博阳侯,史曾为将陵侯、史玄为平台侯,许舜为博望侯,许延寿为乐成侯。”张贺有一孤孙张霸,年仅七岁,被任命为散骑、中郎将,赐爵为关内侯。
张安世自认为父子都被封侯,权位太盛,便向汉宣帝请求辞去俸禄。汉宣帝命大司农所属都内衙门单独为张安世收藏这笔无名钱,达到数百万。
张安世谨慎周密,每次与皇帝商议大事,决定后,他总是称病退出。等听到皇帝颁布诏令后,再假装大吃一惊,派人到丞相府去询问。
所以即使是朝廷大臣,无人知道他曾参与此事的决策。张安世曾向朝廷举荐过一个人,此人前来道谢,张安世非常生气,认为:“为国家举荐贤能,难道可以私相酬谢吗!”从此与此人绝交。
有一位郎官功劳很大,却没有调升,自己去求张安世为他说话。张安世对他说道:“你的功劳很大,皇上是知道的,作人臣子的,怎么能自说长短处!”坚决不答应他。
不久这位郎官果然升官了。张安世见自己父子地位尊显,内心深感不安,便为儿子张延寿请求出任地方官。
汉宣帝任命张延寿为北地太守。一年多后,汉宣帝怜恤张安世年老,又将张延寿调回朝廷,担任左曹、太仆。
张安世表字子儒,年轻时因父亲关系做了郎官。因擅长书法而供职尚书,尽心尽力于职责,例行假日没有外出过。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只有张安世记住了哪些书的内容,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后来悬赏征求找到了那些书,用来校对没有什么遗漏的。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执掌政权,因为张安世品行忠厚,霍光亲近重用他。过了一段时间,天子下诏书说:“右将军光禄勋张安世辅佐政务,担任宿卫,严肃恭敬,从不怠慢,十三年了,都能康乐安宁。”信任亲人任用贤人,是唐虞时代的治国原则,封张安世为富平侯。曾经有所推荐,那人来道谢,安世非常遗憾,认为推荐贤良,介绍有才能的人,哪里有私人感谢的道理?于是跟这个人断绝了关系,不再跟他来往。有个郎官功劳很大,官职得不到升迁,自己找张安世谈起这事,张安世回答说:“您的功劳大,英明的皇上是知道的。臣下的供职的,有什么功劳大小可以自夸呢!”拒绝了,没有答应。没多久,郎官果然升迁了。张安世担任光禄勋,有个郎官喝醉了酒,在殿上小便,主事禀告要按法律处理,张安世说:“凭什么知道他不是弄翻了浆水(浆,酒的一种,略带酸味)呢?为什么要把小过失弄成大罪过呢!”
张安世因父子都被封为侯爵,所在权位十分兴盛,就辞去俸禄。皇上又下诏给都内署,另外收藏张氏没有标出名目的铜钱以百万计。张安世居于列侯的高位,封地万户,然而自己穿着黑色粗厚的丝绸,夫人自己纺织绩麻,七百家奴,都有手艺活做,在家里经营产业,经常积蓄细微的财物,因此能够不断增加财产,比大将军霍光还富有。天子非常敬畏大将军霍光,然而内心亲近张安世,比对霍光更亲密。元康四年春天,张安世病,呈上报告归还侯爵,请求退休。到了秋天去世了。天子赠送的谥号为“敬侯”。
(班固)在“赞”中说道:安世奉行为官之道,功劳达到了一定高度而不骄傲。
原文: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
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
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
上亦欲用之。安世闻之,惧不敢当。
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财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谦。
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为通。
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
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
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
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
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大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
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
译文:张安世表字子孺,年轻时因父亲关系做了郎官。因擅长书法而供职尚书,尽心尽力于职责,例行假日没有外出过。
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只有张安世记住了那些书的内容,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后来悬赏征求找到了那些书,用来校对没有什么遗漏的。
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执掌政权,因为张安世品行忠厚,霍光亲近重用他。
过了一段时间,天子下诏书说:“右将军光禄勋张安世辅佐政务,担任宿卫,严肃恭敬,从不怠慢,十三年了,都能康乐安宁。信任亲人任用贤人,是唐虞时代的治国原则,封张安世为富平侯。”
大将军霍光死后几个月,御史大夫魏相密奏皇帝说:“车骑将军安世侍奉孝武皇帝三十多年,忠心诚信谨慎厚道,勤于国事,他是国家的重臣,应该加封他的地位,让他做大将军。”皇帝也想任用他。
安世听到这件事情,内心恐惧,不敢接受。于是,前去拜见皇帝,摘掉官帽叩头说:“我实在是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做这样的高官,接替大将军霍光的职位,恳请您稍加哀怜,来保全我的性命。”
皇帝笑着说:“你说的太谦虚了。如果你不能够胜任这一职务,还有谁能够胜任呢!”安世再三推辞没能成功。
曾经有所推荐,那人来道谢,安世非常遗憾,认为推荐贤良,介绍有才能的人,哪里有私人感谢的道理?于是跟这个人断绝了关系,不再跟他来往。有个郎官功劳很大,官职得不到升迁,自己找张安世谈起这事,张安世回答说:“您的功劳大,英明的皇上是知道的。
臣下是供职的,有什么功劳大小可以自夸呢!”拒绝了,没有答应。没多久,郎官果然升迁了。
莫府长史升了官,安世问他自己的过失。长史说:“将军是皇帝的股肱之臣,但是没有推荐士人,谈论此事的人都瞧不起您。”
安世说:“皇帝贤明,对于臣子中的贤与不贤分得很清楚,我修养自己罢了,怎么能够了解士人并推荐呢?”他要隐藏名声疏远权势就是这样。 张安世自己发觉父子地位尊贵显耀,内心很不安,就替儿子延寿请求外出做官,皇帝让他做了北地太守。
安世居于列侯的高位,封地万户,然而自己穿着黑色粗厚的丝绸,夫人自己纺织绩麻,七百家奴,都有手艺活做,在家里经营产业,经常积蓄细微的财物,因此能够不断增加财产,比大将军霍光还富有。天子非常敬畏大将军霍光,然而内心亲近张安世,比对霍光更亲密。
元康四年的春天,张安世病,呈上报告归还侯爵,请求退休。皇帝回复说:“将军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我非常同情。
即使不能够主持事务,用谋略和智慧克敌制胜,你是先帝是重臣,擅长治乱之事,我比不上你,所以多次征求你的意见,是什么怨恨让你想要上书归还大将军、富平侯的官印呢?今速求去,是待朕不厚,而忘旧恩,这不是我所希望的啊!希望将军多吃点饭,找医生看看,安心养神,来辅助我。”安世又勉强主持事务,到秋天去世。
皇帝赠给他印绶,用战车和武士为他送葬,谥号为“敬侯”。
史籍中明确标明籍贯在杜陵的名家,最早者当数秦代的程邈。
程邈字元岑,下杜即今少陵原畔杜曲人。他原为杜县抄写文书的隶人(胥吏),受职业影响,喜爱研究文字,后因触犯律令,被捕入狱。
秦代统一文字,通用小篆,书写麻烦,难于速成。程邈在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小篆”(《法书要录·书断》),潜心整理出比小篆简便易书的文字3000多个,上奏朝廷。
秦始皇看到后非常高兴,命令颁布施行。这些文字出自隶人之手,故称“秦隶”。
西汉时,秦隶经过发展,改象形为笔画,改圆转笔画为方折,成为一种全新的书体,就是“汉隶”。从小篆到秦隶、汉隶,是中国文字演进史上一次最重大最深刻的变革,史称“隶变”。
程邈作为一位文字学家,在这次变革中处于前驱地位,功不可没。 西汉建都长安,特别是杜陵县设置以后,杜陵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
当地杜氏家庭,乃西周杜伯国的后裔,涌现出了御史大夫杜延年、议郎杜钦等名臣。韦氏从东方邹地(今山东邹县)徙至杜陵,逐渐繁衍成为名门望族,韦贤和韦玄成父子均官至丞相。
杜陵的张氏、苏氏家族也很有名。张氏家族出了法学家张汤、军事家张安世;苏氏家族出了军事家苏建、爱国志士苏武。
苏武字子卿,汉武帝时以中郎。 史籍中明确标明籍贯在杜陵的名家,最早者当数秦代的程邈。
程邈字元岑,下杜即今少陵原畔杜曲人。他原为杜县抄写文书的隶人(胥吏),受职业影响,喜爱研究文字,后因触犯律令,被捕入狱。
秦代统一文字,通用小篆,书写麻烦,难于速成。程邈在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小篆”(《法书要录·书断》),潜心整理出比小篆简便易书的文字3000多个,上奏朝廷。
秦始皇看到后非常高兴,命令颁布施行。这些文字出自隶人之手,故称“秦隶”。
西汉时,秦隶经过发展,改象形为笔画,改圆转笔画为方折,成为一种全新的书体,就是“汉隶”。从小篆到秦隶、汉隶,是中国文字演进史上一次最重大最深刻的变革,史称“隶变”。
程邈作为一位文字学家,在这次变革中处于前驱地位,功不可没。 西汉建都长安,特别是杜陵县设置以后,杜陵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
当地杜氏家庭,乃西周杜伯国的后裔,涌现出了御史大夫杜延年、议郎杜钦等名臣。韦氏从东方邹地(今山东邹县)徙至杜陵,逐渐繁衍成为名门望族,韦贤和韦玄成父子均官至丞相。
杜陵的张氏、苏氏家族也很有名。张氏家族出了法学家张汤、军事家张安世;苏氏家族出了军事家苏建、爱国志士苏武。
苏武字子卿,汉武帝时以中郎将身份,率领使团出使匈奴。匈奴单于为达到政治目的,将他扣押并诱逼其投降。
苏武热爱祖国,宁死不屈,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匈奴单于恼羞成怒,把他放逐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牧羊,整整十九年,过着非人的生活,直到汉昭帝时方回到长安。
唐代诗人陈羽有诗称颂苏武的品格:“天山西北居延海,沙塞重重不见春。肠断帝乡遥望日,节旄零落汉家臣。”
(《读苏属国传》)此外,名儒萧望之、名将冯奉世、学者田何、外戚大臣王商和史高等,也是杜陵人。 从王莽新朝到北朝,杜陵县曾改名饶安县、杜县、杜城县。
北周建德二年(公元573年),并入长安县和万年县。东汉时,杜陵出了位书法家杜操,善用草书上奏章,世称“章草”。
西晋时,杜陵出了位杰出的军事家和史学家杜预。杜预字元凯,博学多谋,率兵参加伐吴战争,屡战屡胜,因此获得“杜武库”的美名。
他喜爱和研究《左传》成癖,自号“《左传》癖”,所撰《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一书,是流传后世的最早《左传》注本。 唐代建都长安,杜陵更是名家辈出。
杜氏家族共出了十位宰相,其中最著名者是杜如晦和杜佑。杜如晦字克明,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忠心辅佐唐太宗,为创建“贞观之治”的政治局面立下了汗马功劳。
杜佑字君卿,长期主持财政事项,卓有建树。而且用30年时间,著成《通典》200卷,为中国第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巨著。
诗圣杜甫的祖籍在杜陵。诗人杜牧和杜光庭,则是地道的杜陵人。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诗、赋、文俱佳,作品《过华清宫绝句》《江南春》《泊秦淮》《清明》《山行》《阿房宫赋》等,脍炙人口,世代流传。韦氏家族也很显赫,韦巨源、韦安石、韦处厚等均任宰相,韦述为史学家,韦元添和韦偃为著名画家,韦应物和韦庄为著名诗人。
当时,杜氏、韦氏家族分居樊川的杜曲、韦曲一带,对于李唐王朝的政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故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之说。唐代“京兆长安”、“京兆万年”,实际上是包含了原先的杜陵县的。
杜陵产生过众多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含诗人)、艺术家、史学家、文字学家等,堪称名家的摇篮。它为光辉灿烂的汉唐文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