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是三晋母亲河,山西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周围的龙眼泉、支锅奇石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34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全长716公里。流域面积39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41%的人民。据史料记载汾河水资源曾经十分丰富,战国时有奏穆公“泛舟之役”;汉武帝乘坐楼船溯汾河而行;从隋到唐、宋、辽、金、山西的粮食和管涔山上的奇松古木经汾河入黄河、渭河,漕运到长安等地,史书称“万木下汾河”。直到50年代,在《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里,依然生动地描绘了“汾河流水哗啦啦”的喜人景象。
汾河四周九山汇聚,林海茫茫,溪流淙淙,亭台楼榭,风光旖旎,自古以来,就被列入名山大川之列。《山海经》载:“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注入河(黄河)。”《水经注》载:“汾水出太原汾阳之北管涔山。”有史以来,汾源和汾水为三晋悠久灿烂的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汾源碱晋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是三晋人民饮水思源,寻根感恩之处,其水之纯净甘醇、景之优美别致,自古享有三晋第一胜境之美誉。现汾源旅游景点有汾源灵沼、雷鸣寺、楼子山等,为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是三晋儿女依恋、崇敬、向往之地,是全省人民民心凝聚、众志成城的象征。
中国的名酒典故
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这个酒名。《北齐书》中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孝瑜的植中说:“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宋《北山酒经》记载。“唐时汾州产干酿酒”,《酒名记》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说的都是汾酒。宋代以后,由于炼丹技术的进步,在我国首次发明了蒸馏设备。一九七五年从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钢制烧锅,可证明至少在宋代我国已有蒸馏酒。
我国的白酒,包括汾酒等名优白酒在内,都是由黄酒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明清以后,北方的白酒发展很快,逐步代替了黄酒生产,此时杏花村汾酒即已是蒸馏酒,并蜚声于世。杏花村汾酒以其清澈透明,清香纯正,绵甜清爽,余味爽净的清香风格而独树一帜,成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孝女曹娥救父的故事 曹娥(公元130年-143年),女,会稽曹家堡人,父亲在舜江中迎潮神时为水所淹,年仅14岁的曹娥,为寻其父投水而亡;后人为纪念孝女,改舜江为曹娥江。
曹娥是会稽上虞梁湖曹家堡人,从小没了母亲,父女相依为命,她是一个十分听话懂事的孩子,敬老爱幼,勤劳淳朴,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当家,深得邻里的喜爱。父亲曹盱是一位巫师,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在迎潮神的活动中,不幸落入水中。
这天风急浪高,滔滔江水一下把他吞没了。曹娥得知消息后,赶到江边,哭着呼喊自己的父亲。
但父亲不见踪影,回答她的只有呜呜的风声,哗哗的浪潮声。之后,她快步跑回家去,一会儿,提了一篮香瓜飞快地回到江边。
曹娥向一位打鱼的邻居借了一条船,把瓜篮拎到船上,邻居们着急,问她要到哪里去?曹娥说:“我有救爹的办法了,我爹喜欢吃香瓜,只要我把瓜抛到江里,如果瓜沉下去了,那一定是我爹在下面,这样,我可以把爹救上来了。”邻居们都劝她,风浪那么大,这样太危险了,可不管邻居们怎么劝阻,曹娥下定了决心,划船驶进了风雨弥漫的江心。
曹娥把香瓜抛到江里,瓜浮着,顺着江水向下游漂去。小船跟在后面,曹娥边划船,边大声地喊:“爹爹,女儿给你送瓜来了,你快来吃瓜呀!”。
但瓜始终没有沉,浪峰之间只有曹娥的哭喊声。曹娥的小船已经漂得很远了,她没有了力气,喊声慢慢地低了下去,可她仍嘶哑地喊着:“爹爹,你女儿……”这样寻到了第7天,她突然感到漂浮的香瓜沉下去了。
“沉了”她扑到船头,睁大了眼睛,望着江面。只见香瓜在水里若沉若浮,恍惚间,似乎也若隐若现地闪着父亲的身影,曹娥高喊一声“爹爹”就扑进了江中。
3天后,人们在江面上发现了曹盱父女的尸体。阳光下,曹娥的面容很安详,她终于找到了父亲。
邻里们非常痛惜,含泪安葬了曹娥父女。 后人十分崇敬曹娥,把那条舜江改名曹娥江,还在江边修起了孝女曹娥庙,以供后人纪念这位年仅14岁的孝女。
“缇萦救父”的故事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
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随父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
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她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
这个故事是中国古代故事“二十四孝”之一,人们为了赞扬缇萦做诗颂曰: 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扼虎救父杨香,晋朝人。
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尧帝禅让、禹凿孟门等等。
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还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禹凿孟门”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中国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为“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北魏时,大同(当时称平城)曾作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时.省会城市太原,被誉为“龙脉”所在地,向来乃兵家必争之地,隋朝末年,李渊父子起兵晋阳(今太原市),继而夺取长安,建立唐朝,后把太原定为大唐帝国的北都.元末明初,中原连年战乱,灾荒频繁,而山西尤其是晋南一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成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几次.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站.全国不少地方流传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即由此而来.明清时期,晋商和山西票号的崛起,著称中外。
杜牧有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诗中杏花村到底在何处,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是毋庸置疑,盛产汾酒的杏花村只有一个——位于吕梁山东部的子夏山脚下,山西汾阳县东北15公里处的杏花村。 杏花村被称为中国酒界的“常青树”、“活化石”。
杏花村的酒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是1500年前的魏晋南北朝。当时,时局动荡,战乱频仍,朝野内外,不满现实,借酒浇愁,饮酒成风。
杏花村的酒清香纯正、甘醇爽口,被列为贡酒,大量出现在宫廷的宴会中,成为王公贵族杯中的佳酿。历代的杏花村都以酿酒、酒文化闻名。
到了唐朝,经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大发展,酒业更为发达,这里更以“杏花村里酒如泉”、“处处街头揭翠帘”成为酒文化的古都。山西是李渊举事之地,是太原通往皇城西安的途经要驿◦文武百官、武举诗人、平常百姓,凡经此地都闻香下马,一饮为快。
大诗人李白、杜甫都曾来过汾阳。 李白曾与友人元演一起在太原游历了一年,他听说汾阳有一块石碑碑文典雅隽美,就决定亲自去校读,并畅饮一香杏花村酒。
清代的《汾阳县志》以诗歌的形式记载了这件事:“琼酥玉液漫夸奇,似此无惭姑射肌。太白何曾携客饮,醉中细校郭君碑。”
历史上,赞誉杏花村的诗词不少,围绕杏花村的传说、故事也很多,像醉仙居的故事、八仙的传说、马刨神泉的传说,反映了杏花村早期的酿酒情况。 关于杏花村汾酒的来历,也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子夏山(因孔丘弟子子夏在山中教学而得名)上有一片杏树林,山下有一个杏花村。村里有个叫石狄的年轻人,常年以打猎为生。
一个初夏的傍晚,狩猎归来的石狄隐隐约约听到一丝低微的抽泣声从杏林深处传来。 心地善良的石狄忙循声过去,发现一个柔弱女子依树而泣,很是悲凄。
问缘由,得知姑娘因家遭灾,父母遇难,孤身投亲,谁知亲戚亦亡,已无处安身。石狄领其回村,后来俩人结为夫妻。
婚后,夫唱妻随,日子过得很甜美。 “麦黄一时,杏黄一宿”,正当满枝的青杏即将成熟时,一连下了十几天的阴雨。
雨过天晴,被雨淋得裂了口子的黄杏“吧嗒、吧嗒”地落在地上,没一天工夫,满筐的黄杏发热发酵,眼看就要烂掉,乡亲们只能干着急。 夜幕降临,忽然有一股异香在村中幽幽飘荡。
既非花香,又不似果香。石狄闻着异香推开家门,只见妻子笑吟吟地_了一碗水送到丈夫面前,石狄闻了闻,正是这水发出的香味。
他好奇地喝一口,顿觉一股甘美的汁液直透心脾。这时贤惠的妻子解释道:“这叫酒,是用发酵的杏子酿出来的,快请乡亲们尝尝。”
众人一尝,都连声叫好,纷纷打听做法,争相仿效。从此,杏花村开起了酒坊,清香甘醇的杏花美酒也远近闻名。
原来,姑娘是王母娘娘瑶池的杏花仙子,因不满于天庭的冷清,才偷至凡尘以享人世的温情。 见乡亲们遇到困难,故用发酵的杏子酿出美酒,解了众人之急。
由于她酿造的美酒香飘天庭,王母垂涎欲滴,便将她重又带回天庭,为上界神仙们酿酒。 此后杏花仙子酿酒的传说在这里家喻户晓。
每年到杏花幵放时节,村里总要下一场潇潇春雨,仿佛杏花仙子思念亲人的泪水。 。
“有酒惟浇赵州土”。原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平原君即战国时代赵国的公子赵胜,此人平生喜欢结纳宾客。李贺写这两句诗,对那些能够赏识贤士的人表示怀念。他举起酒杯,浇向赵州,觉得茫茫宇内,惟独平原君值得景仰。纳兰性德径用李诗入词,同样是表示对爱惜人才者的敬佩。当然,他和李贺的心情不尽相同。李贺怀才不遇,攀附无门;纳兰性德生长名门,青云有路。但是,他从顾贞观、吴兆骞等人的遭遇里,深深感到社会的不平,感到人才总是无法逃脱遭受排挤的厄运,因而忧思重重,满怀悲愤。他也知道,他的心境,很难得到世人的理解,他呼喊:“谁会成生此意”,透露出孤独落寞的悲哀。总之,他的失望、彷徨、牢骚之情,统统包含在反诘的口吻之中。
接下去是写知己相逢的情景。“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青眼是高兴的眼色,据说晋代阮籍能为青白眼,遇见意气相投的人,便露出青色的眼珠。杜甫《短歌行》有句云:“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我老矣。”纳兰性德翻用其意,说他们相遇时彼此正当盛年,都还未老,于是青眼相向,慷慨高歌。不过,在举杯痛饮之余,又不禁涕泪滂沱。英雄失路,惺惺相惜,得友的喜悦、落拓的悲哀,一齐涌上心头。辛稼轩曾有句云:“倩何人,唤取翠袖红巾,揾英雄泪。”纳兰性德的心情,与此相类。不过,辛词“揾”字比较含蓄,纳兰用“拭尽”一语,却是淋漓尽致地宣泄情感。这几句,诗人把歌哭笑啼交错在一起,比杜、辛的诗句显得更鲜明更奔放。
“秦失其鹿”是关于韩信、蒯通的典故。
韩信(?-前196),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战国时期韩襄王姬仓庶孙,为避免与同名的名将韩信相混,史书多称其为韩王信。韩国被灭后一直在韩国故地生活,后随张良入关任将军之职,不久又任韩国太尉,领兵攻取韩国故地。韩国平定之后受封韩王。并随刘邦击败项羽平定天下。
蒯通,本名蒯彻,范阳(今河北徐水北固镇)人,因为避汉武帝之讳而改为通。蒯通辩才无双,善于陈说利害,曾为韩信谋士,先后献灭齐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计。韩信死后被刘邦捉拿后释放,后成为相国曹参的宾客。据传,东汉末年刘表的谋臣蒯良、蒯越是其后裔。
扩展资料
秦失其鹿,比喻失去统治地位。
成语故事: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刘项相持不下。蒯通劝当时作为刘邦大将的韩信自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韩信感念刘邦的恩德没有听取蒯通意见。刘邦灭楚之后登基为帝,以种种借口诛杀韩信。
后来听说蒯通劝叛的事情,于是召蒯通问罪。蒯通说:秦朝失去统治地位,天下所有的英雄都在抢,只有才能高有能力的人得到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疾足高材者得焉)。当时我的主人是韩信,我就一心一意替韩信着想。
再说了,当时想做陛下做的事情的人多了,难道要全部杀掉吗?刘邦一听,感觉他说的对,就把蒯通释放了。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秦失其鹿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