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对左右大臣说,我曾讲过,贪官们无不爱财,其实他们并不懂得应当怎样爱财。
就拿五品以上京官和地方官来说吧,俸禄都很优厚,一年所得,数目很大。若受人贿赂,不过数万,一旦败露,官职、俸禄全被剥夺。
这岂是懂得爱财?上算吗?唐太宗善于设身处地为官员们着想,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教育他们切莫去做那些将会导致身败名裂、人财两空的贪赃枉法的事情。唐太宗不反对官员“爱财”,但反对他们爱财过度成为贪财,反对“受人财贿”,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他告诉身边的大臣,官员爱财要取之有道,要通过合法途径取得。靠合法收入———俸禄就可以生活得很好;如果有非分之想,如果贪得无厌,就可能落得“一朝彰露,禄秩削夺”的下场。
从官员的私利来说,也是很不划算的事情。他要官员们学会算这笔账。
为了加深左右大臣的印象,唐太宗又说,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宰相名叫公仪休,爱吃鱼,成为一种嗜好,但从不接受别人馈赠的鱼。这样,他就能长久吃到鱼。
因为他不接受别人的贿赂,不用担心有一天蹲大牢而吃不上鱼。无论君主,还是官员,都不能贪。
如果君主贪婪,必定导致亡国;如果官员贪婪,必定遭致身败。《诗经》写道:“大风有隧,贪人败类。”
(见《诗经•大雅•桑柔》,意为大风刮得很猛,贪人败坏族类。)此话诚然不错。
唐太宗告诫官员,站得正,才能立得稳。如果有贪欲,倒霉的就不仅是贪者个人:主(国君)贪丧国,臣贪亡身。
“贪者败类”,贪者一人,会贻害很多人。从大处讲,会殃及一国;从小处而言,会殃及家庭、家族。
接着,唐太宗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载于《水经注•沔水》,说的是战国时代秦惠王想攻打蜀国,苦于不知道到蜀国的路怎么走。
于是想出一条计策,命人刻五头石牛,在石牛的屁股后面挂着黄金。蜀国的人见了,以为牛拉屎能拉出黄金。
蜀国国王贪图黄金,乃派出五位大力士,将石牛拉到蜀国。这一来,就开辟了一条由秦国到蜀国的通道,这正是秦惠王所希望的。
秦国的军队随后而至,攻打蜀国,蜀国很快被灭亡了。 第二个故事载于班固《汉书•酷吏传•田延年传》。
说的是汉代担任大司农职务的田延年,征用民间牛车3万辆,用来租赁生利。每辆车租金原先为1000钱,田延年用欺诈手法增加至2000钱,共得6000万,并将其中的一半即3000万私自吞没。
他在做这件事情时,其冤家对头眼睛正盯着他,秘密地搜集其违法乱纪的材料。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冤家对头的掌握之中。
于是田延年贪污3000万钱的事很快被揭发出来。大将军霍光说:“先把他关到牢里,然后交由大臣们公议处置他的办法。”
田延年自知罪孽深重,又害怕受到惩处,说道:“我何面目入牢狱!”遂自刎而死。 讲完了这两个故事,唐太宗感慨颇深,叹道:像蜀国国王和田延年这样的人,在历史上真是数不胜数啊!现今我要以蜀王为借镜,你们也应当以田延年为前车之鉴,不学他们的样子。
以上两则故事,并非虚构,而是见于史书记载的真人真事。唐太宗用历史上的这两件事,有力地印证了主贪丧国、臣贪亡身的道理。
大臣们听了,定当惊出一身冷汗,定当深长思之,信服唐太宗所说的道理。 教育与法制相结合唐太宗在给大臣们上“反腐课”的时候,既以教育者自居,又将自己置于受教育者的地位。
他说,不仅官员们不能有贪欲,作为一国之君,他自己也不能有贪欲;不但官员们要吸取田延年因贪而败亡的教训,他自己也要吸取蜀王因贪而亡国的教训。他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以平等的态度来告诫大臣们的。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位皇帝能这样做,是难能可贵的,是罕见的。 贞观二年唐太宗那堂“反腐课”,是讲历史教训。
贞观四年,他给王公大臣上了一课,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反贪。唐太宗说,人要知道畏惧,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
我终日孜孜以求,不但怜惜百姓,为他们忧虑,而且也希望你们长保富贵。天不是不高,地不是不厚,我所以始终兢兢业业,就是因为畏惧天地(害怕做错了事遭到天地神灵的惩罚)。
你们如能像我畏惧天地那样,小心谨慎,奉公守法,则不但百姓安宁,而且自身常得欢乐。古人说:“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钱财过多未必是好事(唐太宗在贞观初年说到,珍宝乃“身外之物”),此言可为深诫。如果徇私贪浊,不但败坏法纪,而且损害百姓。
纵然事情没有败露,内心岂不经常忐忑不安?人老是处于恐惧状态,惶惶不可终日,时间长了,是会得病的。因贪赃而恐惧,因恐惧而致死,这样的事不是没有。
大丈夫岂能因一时贪图财物,而害及身家性命,并且使子孙后代在人前抬不起头来?你们应当好好思量我这些话。
假的,后人杜撰。
这段对话与苏绰其人生平言行相去甚远。曾经在国内各网络媒体上,广泛流传的宇文泰与苏绰“用贪官与反贪官”(又称具官论)的对话故事,并说此段对话出自《北史卷六三·苏绰传》。
其实,很容易查到《北史卷六十三》,是赵煚和元寿十四个人物的合传,其中并无苏绰,也无“苏绰传”,更没有这段对话的记载。然而,在《周书-苏绰传》里,倒是记载了宇文泰与苏绰两人谈论通宵,但并未记载具体对话内容。
下面这段文字,虽然有托名之嫌,但的确很有道理。有苏绰者,(《北史》有传,见卷六三) 深谙治 国之术,孔明、王猛之流也。
宇文泰以治国之道问于苏绰,二人闭门密谈,至三昼夜乃罢。宇文泰问曰:国何以立?苏绰曰;具官。
问:何以具官?曰:用贪官,弃贪官。问:贪官何以用?曰:为君者,以臣工之忠为大。
臣忠则君安,君安则国安。然无利则臣不忠,官多财寡,奈何?又曰:奈何?予其权,以权谋利,官必喜。
问:善。虽然,官得其利,寡人何所得?曰:官之利,乃君权所授,权之所在,利之所在也,是以官必忠。
天下汹汹,觊觎皇位者不知凡几,臣工佐命而治,江山万世可期。叹曰:善!然则,贪官既用,又罢弃之,何故?曰:贪官必用,又必弃之,此乃权术之密奥也。
宇文泰移席,谦恭就教曰:先生教我!苏绰大笑,曰:天下无不贪之官,贪墨何所惧?所惧者不忠也。凡不忠者,异己者,以肃贪之名弃之,则内可安枕,外得民心,何乐而不为?此其一。
其二,官有贪渎,君必知之,君既知,则官必恐,恐则愈忠,是以弃罢贪墨,乃驭官之术也。不用贪官,何以弃贪官?是以必用又必弃之也。
倘或国中之官皆清廉,民必喜,然则君危矣。问:何故?曰:清官或以清廉为恃,犯上非忠,直言强项,君以何名弃罢之?弃罢清官,则民不喜,不喜则生怨,生怨则国危,是以清官不可用也。
宇文泰大喜,啧啧有声。苏绰厉声曰:君尚有问乎?宇文泰大惊,曰:尚有乎?苏绰复厉色问曰:所用者皆贪渎之官,民怨沸腾,何如?宇文泰汗下,再移席,匍匐问计。
苏绰笑曰:下旨斥之可也。一而再,再而三,斥其贪墨,恨其无状,使朝野皆知君之恨,使草民皆知君之明,坏法度者贪官也,国之不国,非君之过,乃官吏之过也,如此则民怨可消也。
又问:果有大贪,且民怨愤极者,何如?曰:杀之可也。抄其家,没其财,如是则民怨息,颂声起,收贿财,又何乐而不为?要而言之:用贪官以结其忠,弃贪官以肃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此乃千古帝王之术也。
宇文泰击掌再三,连呼曰:妙!妙!妙!而不知东方之既白。扩展资料 一次,宇文泰与公卿们前往长安的昆明池观看捕鱼,走到城西汉代仓库遗址,宇文泰回头问左右的人此地的故事,没有人能回答。
有人说:“苏绰博识多知,请问问他。”宇文泰便召见苏绰。
苏绰详细作答,宇文泰十分高兴,又进一步询问天地造化之由来,历代兴亡的遗迹。苏绰能言善辩,对答如流。
宇文泰更加高兴,就与苏绰并马缓行到昆明池,竟然连捕鱼也没有看就返回。宇文泰又把苏绰留下来直到深夜,向他询问治国之道,宇文泰躺着听他说。
苏绰陈述指明帝王之道,并进述申不害、韩非的精要。宇文泰于是起身,整衣端坐,不知不觉移坐而前。
苏绰一直说到天明,宇文泰还未厌倦。次日,宇文泰对周惠达说:“苏绰真是个才能出众的人,我要委任他政事。”
随即任命苏绰为大行台左丞,参预决定机密大事,从此对他的宠爱礼遇越来越优厚。苏绰创制文案程式,用红黑两色分别书写出入公文,又制定计账、户籍之法。
大统三年(537年),东魏丞相高欢兵分三路,进攻西魏,诸将都打算分兵抵抗,只有苏绰与宇文泰意见一致。于是合力抵御窦泰,在潼关将其活捉。
大统四年(538年),加卫将军、右光禄大夫衔,封爵美阳县子,食邑三百户。又加通直散骑常侍,晋封美阳伯,增邑二百户。
大统十年(544年),授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卿。苏绰为改革制度所草拟的《六条诏书》(治心身、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最为后世称道。
宇文泰立于座右,令百官习诵,规定不通计帐法及六条者,不得为官。后又草成《大诰》,痛斥六朝以来的浮华文风,作为范文,西魏作文皆仿其体。
并奉命据《周礼》改定官制。苏绰勤俭朴素,不经营产业,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
由于天下尚未平定,常把国家大事当作自己份内的职责。广泛访求贤能英杰之士,共同弘扬治国之道。
凡是他所推荐提拔的,后来都当了大官。宇文泰也对他推心置腹,委以重任,彼此之间没有猜忌。
有时宇文泰外出巡游,便把预先签字的空白纸张交给苏绰,如果有急需处理的政事,苏绰可根据情况决断,宇文泰回来时,也只是打开看一下。苏绰曾说,治国之道,应当像慈父那样爱惜百姓,像严师那样教育百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绰。
乾隆青年登基,老臣纳亲视他如幼童,刺客行凶视他为笨蛋,御医请脉视他为牲口,一个倒霉皇上能吃的气,乾隆全吃了。
乾隆励精图治,起用天下第一大杠头刘统勋,提拔天下第一大滑头福康,宠爱天下第一大小人纳善,三人都是百年难遇之人,全让乾隆遇上了。 山东水灾,刘统勋从堤中扒出稻草告御状,乾隆坚拒不见,青楼之中,名妓床下,君臣偶遇,共商国事,尴尬情状,无以言表,什么叫威严皆无,什么叫斯文扫地,乾隆全做到了。
刘统勋虎口夺食,从乾隆口袋中骗出银子赈灾,乾隆查出山东堤坝“豆腐渣”工程案,水利大臣欲盖弥彰,设计炸堤,乾隆险些变“真龙”,“面子”和“里子”全丢了。刘统勋回京途中被劫,自抬身价二十万,土匪上殿讹诈皇上,这才有乾隆借钱,福康挂帅,痛剿“基地”土匪一场大战,有分晓,刘统勋智取雪花银,乾隆含泪全赔光。
刘统勋整治吃喝风,乾隆落入圈套,只能以“驴打滚”充饥,和福康密谋陷害刘统勋,君臣斗法,刘统勋卖枣换午门,乾隆空腹上朝,往下一看,全没人。 洋人送礼,福康转交,乾隆独享,山西被卖,刘统勋当了替罪羊入狱,牢狱之中,又生奇计,阻挠乾隆上朝在前,偷梁换柱福康在后午时三刻,纳善孝服哭廷,一场弥天大祸,罪过乾隆全扛着。
刘统勋整顿户部,清查国家帐目,发现全系伪造,这次纵火焚户部,逼乾隆开国库交出真账本,太后之弟贵荣伏诛,本想借刀杀人,反而弄巧成拙,一件牵动朝野的大案,全是乾隆惹的祸。乾隆宠信纳善,纳善投其所好为他敛财,夺民间店铺,关朝廷太学,日进斗金,人称《抢钱皇上》。
刘统勋冒死进谏,福康与纳善斗个你死我活,乾隆搜捕朝臣下狱,不论忠奸,一概全杀。刘统勋三封锦囊妙计,算无遗策,毫不落空,乾隆嗤之以鼻,一意孤行,忽然发现自己也身在狱中,纳善狼子野心已显,陈兵宫外,乾隆身入死地,进退两难,全没辙了。
口中雌黄 王衍在谈论玄理时,经常手持白玉柄的尘尾,手和玉柄的颜色一样白皙。凡是他觉得道理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就马上更改,世人称他是“口中雌黄”。 情之所钟 王衍的幼子不幸夭折后,名士山简去安慰他。王衍十分悲痛,几乎无法控制。山简就说:“孩子不过是怀抱中的东西,哪至于悲痛到这种地步!”王衍说:“圣人可以忘掉感情,最下等的人则对感情没有体会。然而最珍重感情的,正在我们这样的人身上。”山简很佩服他的言论,也转而为他感到悲痛。 乃在牛背 王衍曾托族人办事,但好久没有回音。有一次聚会宴饮,就问那个人说:“近来托您办的事,为什么没有消息?”没想到那个人很恼怒,举起酒器就砸他的脸。王衍沉默不语,清洗完毕,领着当时还年少的王导一起乘牛车离去。他在车中用镜子自照,对王导说:“你看我的眼光还是在牛背上呢!” 举阿堵物 王衍的妻子郭氏,是惠帝皇后贾南风的亲戚,凭借贾后的权势,他刚愎贪婪,性情暴戾,搜刮财物贪得无厌,喜欢干涉别人的事情。王衍耳闻目睹妻子的种种恶行,但没有办法禁止她。当时,他的同乡人、幽州刺史李阳,是名震京师的大侠士,郭氏素来很忌惮他。王衍因此对郭氏说:“不只是我说你不能这样做,李阳也说过这样做不好。”郭氏因此行为稍稍收敛。王衍素来鄙夷郭氏的贪重钱财,所以口中从来不提钱这个字。郭氏想试试他究竟会不会说,就让奴婢用钱绕床一圈,让他不能走出来。王衍早晨起来看到钱后,就对奴婢说:“把这些东西都拿走!” 赌射杀牛 彭城王司马权有一头快牛,对它非常爱惜。王衍和他赌射,赢得了这头牛。司马权说:“你如果要自己骑乘就算了,如果想杀掉吃牛肉的话,我愿意用二十头肥牛代替它。既有肉吃,又能存下我喜爱的东西。”王衍却把牛杀掉吃了。 珠玉在瓦 王衍俊秀而有很好的名望,一心企求玄虚悠远,从来不谈利字。他的族弟王敦在晋末南渡之后,经常称赞他说:“夷甫处在人群之中,犹如明珠美玉落在瓦片石块之间。”顾恺之在王衍的画像上作赞词,也称赞他人品如青山耸峙,千仞壁立。由此可见他被人所推崇的程度。 风尘外物 王戎曾说:“王衍的风度仪态高雅清澈,好象晶莹的玉树,自然是尘世之外的人物。” 神锋太俊 王澄评论王衍说:“哥哥外貌好像很正直,可是锋芒太露了。”王衍回答说:“确实比不上你那样豁达大度。仪表温和。” 岩岩清峙 王导评论王衍道:“陡峭地肃静地耸立在那里,像千丈石壁一样屹立着。” 以楷方衍 众名士对比评论人物时,拿裴氏家族中的八位和王氏家族中的八位对比,其中把裴楷与王衍相比。 身今少恶 还在西晋时,有一班人倾慕道家学说,其中有人登门向王衍请教疑难,正碰王衍前一天已经谈论了很久,有点疲乏,不想再和客人应对,便对客人说:“我现在有点不舒服,裴逸民(裴頠)也在我附近住,您可以去问他。” 琳琅珠玉 有人去拜访王衍时,遇到王戎、王敦、王导在座;到另一个房间去,又见到王诩、王澄。他回家后,告诉别人说:“今天走这一趟,满眼都是珠宝美玉。” 白眼儿遂作 王衍与裴邈因为志趣爱好不同而发生分歧。裴邈总想攻击他而抓不到把柄,便故意去找王衍,肆意辱骂,想让王衍应答,然后诽谤他。但王衍声色不动,缓缓地说:“白眼儿终于发作了。”
970万,美女是如何炼成巨贪的? 2009年4月14日下午,风和日丽,在东北的哈尔滨也算是一个难得的春日。
我们的故事就从哈尔滨市郊一处监所的会见开始———两位检察官与一位虽身着一身囚服,但仍明艳动人的囚犯王丽丽正在谈话。以贪污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王丽丽入监已经快2年了,与办理自己案件的女检察官再次见面,曾经的躁动已荡然无存,言语中流露的只有悔恨与自责,还有对孩子无尽的思念。
谈到当年坚称自己无错,错在单位管理制度有漏洞的话题,如今的王丽丽只有苦笑。(4月16日 检察日报报道) 又一个巨贪大蠹落马,彰显了正义,彰显了法律的威严,令人拍手称快。
但是,细细阅读这个巨贪大蠹的堕落过程,既令人感慨,也令人深思和反省。 其实,巨贪大蠹王丽丽既不是官,又是不吏,仅仅是一个医院的小小出纳员,是一个职工。
那么,一个医院的小小职工为何有如此大的能耐,炼成了千万巨贪?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王丽丽,今年35岁。
秀丽端庄,眸含秋水,楚楚动人。见过她的人都说她有香港明星的惊艳容貌。
王丽丽大学毕业后,不但找到了在大学里工作的丈夫,还在婆婆任职的医院当上了出纳员。过着工作安稳、生活无忧的日子。
但王丽丽并没有感到满足。看到别人穿戴名牌、住豪宅、开豪华轿车,她羡慕不已,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过上那种奢侈如意的体面生活。
攀比过奢侈如意的体面生活的思想令其贪欲滋长。在贪欲的驱使下,王丽丽开始寻找捞钱的路子。
聪明伶俐、颇有心计又善于琢磨的王丽丽很快发现单位财务管理上的漏洞,随之便伸出了黑手。 同很多贪官一样,刚开始,当王丽丽从自己负责退款的钱袋子里拿出几百元放进自己口袋时,顿觉心惊肉跳。
可是,半个月后,并没有被人发现。这样,王丽丽的胆子就越发大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从2003年至2005年间,在为患者办理出院结算时,王丽丽利用自己填制记账凭证向财务报账的机会,趁单位无人复核记账凭证、结账期较长、票据无人复核等漏洞,修改结算票据上的数字套取现金,共贪污公款970余万元!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王丽丽终于炼成了美女巨贪。 错已筹成,炼成了巨贪也就罢了,老实交代问明才能救得了自己。
但是,面对办案人员几次讯问,令人吃惊,令办案人员意想不到的是,王丽丽突然变得顽固起来,不仅拒不继续交代犯罪事实,而且反咬一口,声称:“不是我的错,是单位管理的漏洞给了我机会,否则怎么能套取医院的那么多公款呢?” 听起来,王丽丽不仅强词夺理,而且还胡搅蛮缠。但仔细思考,却又不无几份道理!也的确发人深省! 是啊,如果单位制度没有这么多漏洞,她能如愿以偿套了一次又一次,直到套出公款970余万元,炼成贪污千万的巨贪大蠹吗?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反思一个老调重弹的问题——尽快堵住制度漏洞。
切莫让贪官“反咬”自己,“控诉”自己,倒逼自己。这样不仅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利益,也害了贪官,耽误了反腐大计,而且,还要被贪官责备,很没有面子。
$$$$$$$$$$$$$$$$$$$$$$$$$$$$$$$$$$$$$$$$$$$$ 莫让“性贪”成为流行病 今年10月底,新华网消息透露,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因涉及广东一起金额高达4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案,已被中纪委"双规"。黄松有落马的原因,香港《大公报》等媒体报道称,他主要涉及三大问题:以权谋私、严重经济问题和生活腐化。
也有报道称,黄松有"对未成年少女特别有兴趣",更有司法界人士称其为"性贪"。 黄松有落马没有让人感到奇怪的地方,他和其他贪官一样走进一条死胡同,由贪权、贪财到贪色,最后没有好下场。
新闻吸引人们眼球的无非是他特殊的身份和记者报料的 "对未成年少女特别有兴趣",翻开历史笔者发现:黄松有竟然与古代高官来俊臣有相同的人生轨迹。武则天时的高官来俊臣,身兼检察官和刑律官,却贪金钱、贪女色、贪功利、贪权位,无视他人的劝诫和揭露,堕入贪婪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其罪行败露后被斩,年仅四十七岁。被斩后,人们纷纷来挖他的眼睛,摘他的心肝,剁他的骨肉。
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对贪官恨之入骨。 其实黄松有的"性贪"与其他贪官没有本质的区别,就是贪色。
近来,似乎这种玩少女的"性贪"官员好像越来越多,前不久在深圳激情上演的"猥亵门"事件,正是"性贪" 这种"流行病"的真实写照。一些贪官情趣低下思想肮脏,喜欢玩天真少女,热衷于"破处",尤其喜欢那些在性方面经验越少越好的处女,这是可怕的现象,也是社会的悲剧。
我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像黄松有这样"性贪"的贪官还有多少,他们的胃口之贪婪,手段之无耻,行为之下流,道德之沦丧为世人所汗颜。无论是"性贪"还是"贪性"其下场自然是可悲的, 中纪委副书记干以胜说,凡是喜欢玩弄异性的官员,不管他有多能干,应该一律从权利岗位上除名。
笔者认为:对于"性贪"的贪官除了除名更要严惩。
昌国君将五国之兵以攻齐。齐使触子将,以迎天下之兵于济上。齐王欲战,使人赴触子,耻而訾之曰:『不战,必若类,掘若垄。』触子苦之,欲齐军之败。于是以天下兵战,战合,击金而却之,卒北,天下兵乘之,触子因以一乘去,莫知其所,不闻其声。达子又帅其余卒,以军于秦周,无以赏,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吕氏春秋·权勋》)
【译文】
昌国君乐毅率领五个国家的军队去攻打齐国。齐国派触子为将,在济水边迎战各国诸侯的军队。齐王急着想开战,派人到触子那里去,侮辱并且斥责他说:“不开战,我一定宰了你一家,挖掉你的祖坟!”触子感到很苦恼,想让齐军战败,于是跟各国诸侯的军队开战。两军刚一交锋,触子就鸣金退却。齐军败逃,诸侯军队乘胜追击。触子于是坐上一辆兵车跑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齐军另一位将领达子又率领残余部队驻扎在秦周,没有东西可用来赏赐士卒,就派人向齐王请求一笔金钱。齐王愤怒地说:“你们这些残存下来的家伙,怎么能给你们金钱?”齐军与燕军交战,结果被打得大败。达子阵亡,齐王逃到了莒。燕国人追赶败逃的齐兵进入齐国国都,在美唐你争我夺抢走了齐国很多金钱①。这就是贪图小利反而失去大利的事例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