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偏僻的小村里,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小夫妻。小夫妻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孩,并给她俩起了好听的名字,分别叫“金花”和“银花”。金花银花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不久便长成了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她俩农忙时下田帮父母干活,闲时跟母亲一起拈针绣花、织布纺纱,并自习医书和上山采药,因此深得父母和乡亲们的赞赏。
一年初夏,村子里流行一种不知名的怪病。患病者无一例外地发热,高热不退,浑身上下泛起红斑或丘疹;病后不久即卧床不起,神昏谵语,随即命丧黄泉。村里的郎中均束手无策,外地的郎中均不敢进入,眼看全村人就只好等死了。在这危急的关头,金花银花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外出为乡亲们求医问药。而正在这时,她们父母也不幸患了此病。乡亲们都好心地劝她俩不要去了,以免求医问药不成,反而没法为二老送终。姐妹俩面露难色。这时,父母语重心长地说:“去吧!好孩儿!你们要尽快求得名医或好药回来,否则别回来见我们!”金花银花含着泪花,当即收拾行李干粮准备出发。乡亲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嘱咐她俩好好求医问药,父母由乡亲们轮流照顾,不必挂念,云云。
姐妹俩走遍千山万水,涉过无数激流险滩,足迹几乎遍及华夏大地,访遍中原名医,但名医们不是对该病一无所知,就是因路途遥远而不愿前往。一天,姐妹俩路过华山,到山上一座古寺院借宿。院中一老和尚问她们为何风尘仆仆,面露难色。姐妹俩直言相告。老和尚唏嘘不已,立即手指窗外远方对她们说:“离此九十九里处有一高山,山下有一草棚,棚内住着一位老郎中。你们不妨前往求教。”姐妹俩闻讯大喜,立即前往,九十九里的路程不到一个时辰就赶到了,只见草棚外围满了等候看病的村民。走进草棚里,但见一位童颜白发、面容睿智的老者正在为一位奄奄一息的老农望、闻、问、切——想必这就是那位老郎中了。姐妹俩上前说明缘由。老郎中沉吟:“你们乡亲患的是热毒症……”说罢,他指着一屋子等着看病的农人对姐妹俩说:“这里也流行瘟疫啊,我离不开。不过,我可以教你们一个方法,就是到丘陵、山谷和树林边采集一种初夏开花,花儿成对生于叶腋,初开时白色,后变黄色,黄白相映,严冬不落,叫‘忍冬’的草药,它能治好你们乡亲的病。”老郎中进一步介绍说:“这药的茎缠绕树木,长达数米,向左缠绕;中间空,多分枝,颜色棕褐。它开出的花瓣为棒状弯曲,长2至3分,宽1至3分;色黄白,毛细密;偶有卵形叶状苞片;萼筒无毛,萼片被毛;花冠管状,上部五裂,裂片与冠管近相等;雄蕊五根,子房下位。闻之清香,尝之微苦。”姐妹俩听罢,立即谢别老郎中四处采集,不久便满载而归。
由于操劳过度,姐妹俩回到家乡后就病倒了。虽然如此,姐妹俩还是亲自用采来的草药煎汤给乡亲们服用。乡亲们服药后病情很快痊愈。而她俩也在父母的呵护下和乡亲们的关怀下不久病愈。为纪念姐妹俩的功绩,乡亲们便把那种不知名的草药叫做“金花银花”。后来,大家便渐渐地把“金花银花”简称为“金银花”了。
此后不久,医圣神农闻讯来访,并把“金银花”带回去研究。研究得知,金银花性味甘、寒,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等功效。于是,神农便把“金银花”广泛用于热毒症、乳痈、肺脓疡、肠痈以及疖、痈、丹毒等疾病的治疗,并把它记载在《神农本草经》里,一直流传至今。
“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
金银花,三月开花,五出,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又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
本种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具有大形的叶状苞片。它在外貌上有些象华南忍冬,但那个种的苞片狭细而非叶状,萼筒密生短柔毛,小枝密生卷曲的短柔毛,与本种明显不同。
这个种的形态变异非常大,无论在枝、叶的毛被、叶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花冠的长度、毛被和唇瓣与筒部的长度比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所有这些变化看来较多地同生态环境相联系,并未显示与地理分布之间的相关性。
扩展资料:
金银花的形态特征
金银花属多年生半常绿缠绕及匍匐茎的灌木。小枝细长,中空,藤为褐色至赤褐色。卵形叶子对生,枝叶均密生柔毛和腺毛。
夏季开花,苞片叶状,唇形花有淡香,外面有柔毛和腺毛,雄蕊和花柱均伸出花冠,花成对生于叶腋,花色初为白色,渐变为黄色,黄白相映,球形浆果,熟时黑色。
金银花幼枝洁红褐色,密被黄褐色、开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无毛。叶纸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有时卵状披针形,稀圆卵形或倒卵形,极少有1至数个钝缺。
长3~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少有钝、圆或微凹缺,基部圆或近心形,有糙缘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小枝上部叶通常两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叶常平滑无毛而下面多少带青灰色;叶柄长4~8毫米,密被短柔毛。
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外面黄白色或淡绿色,密生短柔毛。花萼细小,黄绿色,先端5裂,裂片边缘有毛。开放花朵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以花蕾未开放、色黄白或绿白、无枝叶杂质者为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银花
金银花 花语:有鸳鸯成对、厚道之意,是白羊座守护花
金银花是著名的庭院花卉,花叶俱美,常绿不凋,适宜于作篱垣、阳台、绿廊、花架、凉棚等垂直绿化的材料,还可以盆栽。若同时再配置一些色彩鲜艳的花卉,则浓妆淡抹,相得益彰,别具一番情趣。
相关传说:
据说从前浙江一山村里,有一对活泼可爱的孪生姐妹,大的叫金花,小的叫银花。她们性格相同常形影不离。一日金花突然浑身发热,遍体红斑。大夫说是“热毒病”,无法医治,银花听后哭得死去活来。金花叫她赶紧离开,免得传染。她说:“我不怕,一定要和你在一起。”并日夜侍候在床前。不久,银花亦发病卧床不起。她俩对爹妈说:“这是天意,我们死后,定要变成一棵能治‘热毒病’的草药,以便救治患这种病的人……”说到这里姐妹俩同时合眼离世。爹妈按她俩的意愿,含泪把她俩合葬在一起。
翌年的春夏,她俩坟上竟然生出一棵绿叶山藤,渐渐茁壮成长……3年过去了,藤蔓茂盛粗壮,夏天开出先白后黄、黄白相间的花朵,人们采花入药,用来医治热毒病,果然神效。从此,人们便把这种花称为“金银花”。
其实忍冬花就是所谓的金银花,故事挺感人的1
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凿壁偷光(主人公匡衡好学)。这个成语表面上的意思是在与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而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十分刻苦的样子。
白话典故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启示
这篇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决心,勤奋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据有学者考证,“金银花”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南宋的《履巉岩本草》中,《履巉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彩色本草图谱。
该书下卷中载有“鹭鸶藤,性温无毒,治筋骨疼痛,名金银花。”书中所附彩图与现在的金银花植物完全一样。
明代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中,在忍冬条目下有了忍冬异名“左缠藤、金银花、鹭鸶藤”等的记载。明末张景岳的《本草正》中载有:“金银花,一名忍冬。”
开始用“金银花”作为药物的正名,用“忍冬”作为药物的别名。清代以后,“金银花”被正式定为药物的正名,其它均为别名。
关于药用部位,明代以后,医家才逐渐发现金银花花蕾的作用要远大于其茎、叶,在《得配本草》中记述有:“金银花,藤、叶皆可用,花尤佳。”在现代医药典籍中,仍有金银花和忍冬藤两种药物,但都是在金银花条目下附录忍冬藤。
一般认为金银花性味甘、寒,入肺、胃经,功效是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等疾病。
忍冬藤性味甘、寒,入心肺经,功效是清热,解毒,通络。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传染性肝炎,痈肿、疮毒和筋骨疼痛等疾病。
由此可见两种药物的对症上存在差别,并不能相互替代。 现代医学研究,金银花含有挥发油,木犀草素、绿原酸、异绿原酸、番木鳖苷、肌醇等,其主要的抗菌成分是绿原酸与异绿原酸,能调节体温中枢,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葡萄球菌、溶血性连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金银花在我国分布很广,辽宁,陕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以及江浙等省(区)都有分布,但有些是金银花的代用品种,如华南忍冬、灰毡毛忍冬等。野生金银花主要产于湖北、四川、陕西等地,多生于山坡、林间及路旁。
人工栽培的金银花主要产于山东、河南等地。其中河南产的被称为“南银花”“密银花”,山东产的称为“东银花”或“济银花”。
在河南北部,有一个关于金银花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在五指岭山腰里住着一个姓金的采药老汉,他和山下一位姓任的老中医合伙,在山下开了一家中药铺。
金老汉膝下有一个女儿,叫银花,任老中医膝下有一个儿子,叫任冬。任冬与银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家的老人打小就给他们订下了终身。
却说五指岭上,住着一个瘟神,每日吞云吐雾,散放瘴气,传播瘟疫。自从它来到五指岭,五指岭一带染上疫病的人越来越多。
由于不断有人因瘟疫死去,百姓们被深深的笼罩在一片恐怖的阴影下备受煎熬。为了治疗瘟疫,银花父女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到高高的五指岭上去为乡亲们采挖救命的药草。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此时的银花已是一个水水灵灵的大姑娘了,皮肤白皙,身材窈窕,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每一点都恰到好处,没有一丝一毫的多余。
她聪明能干、贤淑大方,在家中,里里外外一把手,从来不让父亲多操心。银花也因贤能、孝敬出了名,周围十里八乡的,没人不知道五指岭上住着一位能干的漂亮姑娘,小伙子们谁不羡慕任冬呀,都夸他有福气。
银花姑娘的美丽,让瘟神垂涎,银花父女天天上山采药为乡亲们治病,让瘟神恨得直咬牙切齿。瘟神天天都在盘算着要对银花父女下手,要除掉金老汉,占有银花姑娘。
由于瘟神不断施放毒气、瘴气,五指岭一带的瘟疫更加重了,病人越来越多。任老医生眼看店中的药材快用尽了,连连催促银花父女多送些药材来。
然而,任老医生哪里知道,这高高的五指岭山上,除瘟神洞窟附近,别处已很难采挖到有用的药材了。可是,治病没有药材不行啊!为了乡亲们,银花父女只能冒险到瘟神洞窟附近的山上去采药。
银花父女日复一日的上山采药,终于被瘟神发现了行踪终。这天,他们仍同往常一样上山去采药,对尾随其后的瘟神一点都没觉察。
在银花父女忙着采药不备时,把金老汉打下山崖,将银花姑娘抢进了魔窟中。银花姑娘的美貌瘟神早就有所耳闻,但见到银花时,其美丽仍然使它吃惊得目瞪口呆,两只贪婪的眼睛都要冒出火来了,因此,它恨不得立马就能与银花姑娘成亲。
面对瘟神的威逼,银花姑娘宁死不从、拼命的抗争。她用手抓,用脚踢、用牙咬……把凶恶的瘟神弄得手忙脚乱,狼狈不堪。
无计可施的瘟神只好把她囚禁到魔窟中的石牢里。 山下的任老医生,连续几天不见银花父女下山送药,甚是担忧,于是让儿子任冬上山去看个究竟。
任冬去金老汉家中没见到人,就翻山越岭的在五指岭上四处寻找,费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在离魔窟附近山崖下的草丛中找到了已昏死过去的金老汉。任冬救醒金老汉,金老汉说完‘瘟神把他打下山崖,抢走了银花,要任冬一定想办法救出银花’的话后就去逝了。
任冬擦干眼泪,忍着悲伤,找到瘟神洞窟,在夜色的掩护下,从石牢中救出了银花。 见到任冬哥哥,听到父亲被害死的噩耗,银花姑娘忍不住满怀的悲痛,扑到任冬的怀中放声大哭起来,她把满心的悲痛、委屈、愤怒和对亲人的依恋化做不尽的泪水任其流淌。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任冬胸前的衣衫已被她的泪水浸透了几次。银花止住哭泣,站起身来,擦干泪水,发誓一定要打败瘟神,为惨死的父亲报仇!要把五指岭的老百姓从瘟疫笼罩中。
曹操曾经途经曹娥碑下,杨修随行。石碑的背面题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说:“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
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一想。”走出三十里远的时候,曹操才说:“我已经知道了。”命令杨修单独写出他所知道的。
杨修写:“黄绢,有色的丝织品,写成字是‘绝’;幼妇,少女的意思,写成字是‘妙’;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写成字是‘好’。
齑臼,受辛之器,盛纳五辛的器具。五辛的另外一种解释是葱、蒜、椒、姜、芥;注:这不是受尽艰辛的器具,而是盛纳五辛的器具。
这说的是‘绝妙好辞’的意思。”曹操也写下了自己的想法,和杨修是一样的,于是赞叹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走了三十里路才明白碑文的意思。”
扩展资料:
东汉时,浙江上虞地区有一个14岁的少女,名叫曹娥。因为她的父亲在江里淹死,曹娥投江寻觅父亲的尸体,最后也被淹死了。
这件事很快传扬开来,并被加上迷信的色彩。曹娥也因此成为封建社会“孝女”的典型。当时的“上虞长”度尚为曹娥立了纪念碑。这个碑就是后世所传的名碑——《曹娥碑》。
据说碑文是邯郸淳所作,当时,邯郸淳年仅13岁。他当着众人之面,略加思索就将碑文一挥而就,写得相当出色。著名文学家蔡邕路过上虞时,曾特地去看这个碑,可是他到达时已是傍晚时分。
在苍茫的暮色中,蔡邕用手抚摸着读完碑文,然后在碑的背面题了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臼”。当时谁也不明白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绝妙好辞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