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山风景区位于南京市东北郊,距市区22公里,以栖霞山为中心,栖霞山驰名江南,不仅因为有一座栖霞寺,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的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层林尽染,如霞栖山,南京人尤喜举家游览,民间有“春牛首、秋栖霞”之俗。(牛首山:位于南京南郊,当年岳飞岳家军牛首山大捷处)。
栖霞山为金陵第一风景佳处,推为金陵四十八景之首。栖霞山又名伞山、摄山,栖霞山之名源于栖霞寺,栖霞寺之名又源于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隐士明僧绍之号栖霞。现寺门外尚存明征君碑,全名为《摄山栖霞寺明征君碑》建于唐高宗时期,即为纪念栖霞寺的始建者明僧绍。此碑是江南现存唐碑中的珍品。
栖霞寺是中国佛教三论宗的祖庭之一。唐代鉴真和尚足迹曾到此处,寺内藏经楼院内设“鉴真和尚纪念堂”,供奉着一九六三年曰本代表团访问南京时赠送的一尊鉴真和尚脱胎塑像,还陈列着鉴真和尚有关史迹资料多种。
五律·栖霞山
栖霞枕秀色,枫叶势方遒。
霜过漫山醉,秋深众壑幽。
檀香盈古寺,梵唱伴人流。
回顾春牛首,万般难匹俦?
1.栖霞滨都宫的传说 栖霞城北,白洋河西岸有一座滨都宫,里面供的是我国道教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老百姓称他丘祖。
传说,修建滨都宫的时候,丘祖和地老母争过宝地,两个谁也不让谁。有天黑夜,地老母选了一块宝地,就在现今松山那里。
当初松山三面围起像一个椅子圈,中间的地方风水好。地老母说:“这地方是我挑的,我在那儿放了一只鞋。”
丘祖说:“这地方是我挑的,我在那儿放了一块石头。”两人到那块宝地上一看,果然有地老母的一只鞋,再看,地老母的鞋壳篓里还真有一块石头。
地老母说:“明明是我先来放了鞋,你又在我的鞋里放了石头。” 丘祖说:“明明是我先放了石头,你后来到,把我的石头藏到你的鞋壳篓里去了。”
两人争了一天。天神看他们争不出个头绪来,一夜之间在那块宝地上生出一座山来,天亮以后,两人一看,没地方盖庙了,谁也不用争了。
在松山争宝地没有成功,丘祖赶紧又另选了一块好地方,抢先盖起庙来。这个地方也不平凡,一座山在身后,身前又有白洋河,再往前就是天天迎着朝霞的栖霞城。
丘祖抢先在宝地上盖了庙,地老母不服气,想再和他争,丘祖就在庙上修了一座塔,镇着,要地老母上不来。地老母更不服气,天天在地下放鞭炮闹丘祖。
据说从前,无论什么时候,你到塔前听听,准能听见塔里头噼里啪啦放爆仗。后来,塔剩了半截,到眼前听听,里面还是噼里啪啦放爆仗。
到末了,庙倒了,塔也没有了,再去听,什么动静也没有了。 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滨都宫古迹早已不存。
1995年,栖霞市重修了滨都宫,这里重新成为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旅游景区。 /2007-09/05/content_1529852.htm 2. 栖霞三山兜宝的传说 栖霞城北十公里处有座公山,它的两边分别是比它矮一点的蛤蟆山和乌蛸山,三座山互不相连,围成三角形,中间形成一个小盆地。
现在修起了长春湖,蛤蟆山和乌蛸山已有一半身子没入水中了,而在过去,这三座山中间是一条小河,一年四季水长流,附近的村民常到河里淘金,淘的金都像麦麸子皮似的金片片。这里为什么不出金豆子而出金片片,其中有个故事。
话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姓蔡的栖霞人在京城做生意。到了年关,准备关门回栖霞过年。
这一天,店里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的长者,进得店来,对蔡掌柜说:咱们俩是老乡?这掌柜一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你怎么知道咱是老乡?长者笑笑说:你是栖霞人,我也是栖霞人,听说你要回家,我已经好几年没回家了,所以想让你给捎个信。这掌柜一听是乡亲,一口应承下来,问他家住哪里。
长者说:你就把信捎给城北徐家洼村北的乌蛸山。这掌柜一听便懵了:捎给山,这信怎么捎?长者说:到山腰时,你就站在那里喊:石门开,石门开,京城捎信来!连喊三遍就会有人来接你的。
说完长者便道了谢离开了店家。 北京到栖霞,这位掌柜日夜兼程走了七七四十九天回到了家乡。
他先到徐家洼打听乌蛸山,然后来到山腰,大声喊:石门开,石门开,北平城捎信来!刚一喊过,这山仿佛矮了半截,再喊一遍,又小了些,喊第三遍,突兀的山一下变成一个村子,村里有房子,有牛羊,房屋顶上还冒着炊烟。就在他惊奇之时,村里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把蔡掌柜领进一栋农家小院里,蔡掌柜把信交给老人,老人谢过之后说:你一路风尘,想必也急着回家,我就不留你了。
不过,这么远你捎信来,实在不容易。我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就送你两瓢麦麸子吧!说着便让蔡掌柜撑开口袋,挖了两瓢麦麸子倒进口袋里。
蔡掌柜背着这两瓢麦麸子便出了门,快到公山脚下了,一想不对劲:这老头,我那么远给他家捎信,进了他的家门,水没喝一杯,饭没吃一口,就给了两瓢麦麸子,这东西谁家没有?再说麦麸子也不值钱,给就给一口袋,给这么点这不是不拿我当人看吗!这掌柜越想越气,扯起两个口袋角,口袋口朝下一抖,麦麸子飘飘扬扬洒了一地,他收起口袋扬长而去。 回到家里第二天,蔡掌柜的老婆向他要口袋盛粮食,他便把这口袋给了老婆,说:昨天给他们捎了封信,给了我两瓢麦麸子,我没稀要,给倒了,可能没倒净,盛粮食要倒干净。
妇人拿来簸箕,把口袋用力抖了几下,只听得"哗哗啦啦",簸箕里金灿灿地落了一片。蔡掌柜一看,吃了一惊:是金子! 想起昨天倒掉的那两瓢麦麸子,这蔡掌柜疼得像割了自己的肉似的,撒腿便向公山跑去。
到了昨天倒麦麸子的地方一看,哪还有麦麸子的影子,早让河水冲跑了。他又跑到乌蛸山上,连声大喊:石门开,石门开,京城捎信来!山却没有一丝变化。
蔡掌柜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立马找了几个石匠带着铁锤、铁钻子,来到乌蛸山凿了三天三夜,只凿了一个还没有一铺炕大的洞,就再也凿不动了,便灰心地回去了。 直到现在,乌蛸山上还有一个仅能盛四个人的小洞,不过由于长春湖水涨,洞已没入水下。
而那两瓢麦麸子洒到河里也便成了金,后来人们便到河里去淘金,无论怎么淘,这金却总也淘不净。于是这里便成了一块宝地,这宝地是这三座山兜成的,也便有了“三山兜宝”的传说。
3.《栖霞的民间传说》于七的传说 http://club。.。
栖霞山风景区位于南京市东北郊,距市区22公里,以栖霞山为中心,栖霞山驰名江南,不仅因为有一座栖霞寺,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的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
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层林尽染,如霞栖山,南京人尤喜举家游览,民间有“春牛首、秋栖霞”之俗。(牛首山:位于南京南郊,当年岳飞岳家军牛首山大捷处)。
栖霞山为金陵第一风景佳处,推为金陵四十八景之首。栖霞山又名伞山、摄山,栖霞山之名源于栖霞寺,栖霞寺之名又源于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隐士明僧绍之号栖霞。
现寺门外尚存明征君碑,全名为《摄山栖霞寺明征君碑》建于唐高宗时期,即为纪念栖霞寺的始建者明僧绍。此碑是江南现存唐碑中的珍品。
栖霞寺是中国佛教三论宗的祖庭之一。唐代鉴真和尚足迹曾到此处,寺内藏经楼院内设“鉴真和尚纪念堂”,供奉着一九六三年曰本代表团访问南京时赠送的一尊鉴真和尚脱胎塑像,还陈列着鉴真和尚有关史迹资料多种。
五律·栖霞山 栖霞枕秀色,枫叶势方遒。 霜过漫山醉,秋深众壑幽。
檀香盈古寺,梵唱伴人流。 回顾春牛首,万般难匹俦?。
历史文化名人 齐诗学的开创者辕固 辕 固(约前235一135) 古腄县人,旧志考定为今栖霞市人。
乡镇则不祥。汉景帝时,以廉直拜清河太傅。
曾与道家黄生辩论汤武革命,又与塞太后辩论儒、道两家的优劣。同当时指导政治的黄老、刑名之学进行斗争。
不久,因病被免职。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
90余岁高龄的辕固应召复出。终因主持"务正学以吉,毋曲学以阿世",遭到了同是儒生的众人嫉毁,再次罢归。
自称:知己者唯公孙弘而已。 辕固是西汉初今文诗学——齐诗学的开创者,至清代乾嘉间,一直代表着我国四大诗学巨流之一。
古腄县名诗人,皆辕固弟子。 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丘处机 丘处机(1148-1227),亦作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栖霞滨都里人。
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与丹阳、谭处端、王处一、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等统称“北七真”。
1188年(金大定二十八年)3月,丘处机应金世宗召,从祖庵(王重阳故居)赴燕京(今北京),奉旨塑王重阳、马丹阳(时已去世)像于它庵,并主持了"乃春节"礁事,还当面向金世宗作了"持盈守成"的告诫。金世宗赐给吊处机袍了和桃子,外加十万枚大钱。
由此丘处机名声大振。 1191午 (金明昌二年)秋,丘处机回归故里修建滨都宫 (赐号太虚观)作为传道之所。
1206年 (金泰和六年),他重返宁海,改马丹阳故居为玄都观。1208年后,丘处机曾两访崂山,足迹遍及青州、登州、莱州等地,扩大了全真教的影响。
12门年 (金贞佑二年),益都杨安儿起义军攻克登、莱等州,丘处机准旨招抚了部分义军。其时,金、蒙、南宋三势鼎立,争相诏求丘处机,他概不应诏。
1219年冬,元太祖成吉思汗派近臣刘仲禄持诏书相邀,丘处机说 “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遂带弟19人前往。
历时3年,行程万里,74岁高龄的丘处机终于会成成吉思汗于雪山。每每迸言:“要长生,须清心寡欲;要一统天下,须 “敬天爱民。”
此话深得成吉思汗赞赏,口封“神仙”。在丘处机的影响下成吉思汗曾令“上杀”。
1224年(元太祖十九年),丘处机回到燕京,奉旨掌管天下道教,住天长观(今白云观)。同年,丘处机曾持旨释放沦为奴隶的汉人和女真人3万余,并通过入全真教即可免除差役的方式,解救了大批汉族学者。
自此,全真教盛极一时,丘处机的声誉亦登峰造极。寺庙改道观、佛教徒更道教者不计其数。
1227年(元太祖二十二年),丘处机病逝于天长观,终年80岁。元世祖时,追封为 “长春演道主教真人”。
丘处机遗著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磻溪集》和《鸣道集》等。其诗词作品在金、元之际有一定的代表性,后人所编《元诗别裁》、《词林纪事》都选有他的作品。
《磻溪词》一卷,由近人朱孝成辑于《疆村丛书》。丘处机西游经历,由其弟子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详载。
元朝翰林学士王之纲有诗日:“扶桑宾日东海东,公山直与蓬莱通。群仙来往乎其中,长春仙人道业隆。”
1996年10月8一9日,丘处机学术研讨会在栖霞悦心亭宾馆召开,来自香港和内地的15名研究丘处机和道教文化的著名学者一致认为:作为烟台八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丘处机不仅仅是栖霞、烟台、山东名人,而且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廖若辰星的历史明星,他堪称享誉海内外的道教大师、政治家、旅游家、养生学家和诗人,在宗教界、思想界、文化界、医学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东征大将军牟全 牟全,生卒年不详,栖霞铁口人。
至元年间 (1335一1341)任武略将军、水军都督。时,东方沿海地带屡遭傣寇骚扰,民不聊生。
朝廷赐牟全以金牌,命率师,三征傣寇。父母兄弟不忍其远离,牟全说:"大丈夫风云际会之时,当立功异域,以报国家,焉能从伏田亩间乎?"他奋不顾身,创开水道,风波万里,屡建奇功。
台湾1971年11月21日《青年战士报》载题为《牟,以国为氏》文称:"在牟氏的山东老家,也人才辈出,象元代东征日本时,率领战舰,开创水道的大将牟全,便是山东栖霞人。"回国后,方庆河清海虽之际,牟全竟被奸细谋刺于河北桃花店。
元帝念其功,乃命金牌御葬于观音山下,并建词纪念。迄今词尚存,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胞兄弟牟道立、牟道行 栖霞牟氏有胞兄弟两人在历史上颇有名声,他们便是牟氏老八文中牟道立、牟道行兄弟俩。 牟道立(1567一1624),四川叙州府通判。
字允修,蛇窝泊镇牟家瞳人。30岁中拔贡,后出任直隶琢州摄篆州判。
琢州当国道之冲,民不聊生。供职时,有一同乡赵家宰路过,差人持牌索马。
愤然日:"琢州民穷,欲强我竭民力以结权贵,吾不忍也。"遂碎其牌而拒之。
后升四川省叙州府 (今宜宾市)通判,值兵兴,督饰有功,奏加二级,正五品衔。但因操劳过度,信末至,已先卒于官。
平生以清廉立世,曾对"易米藏银以迸"的属下重罚。卒后储蓄甚微,靠襄助以置灵枢始得归里。
葬燕子布 (今南石岔)北山。其后有名人牟障 (二炮后勤部正军级部长)、牟书令 (中国石化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牟道行 (1568一1618),直隶真定府同知 (副知府)。字兆可,又宇青槐,号济川,蛇窝泊镇牟家瞳人,后徒。
说是很久很久以前,这座山与四周其它的山没有什么两样。
上面生满了杂色树种,没有针叶林。奇怪的是:栖霞山的主峰上却有一棵两抱来粗的樟子松,干枝挺拔,针叶茂密。
每年这棵巨大的樟子松上面都结有很多的树塔,可让人纳闷的很,在它四周围根本看不到一棵小松树。 有一年,一个叫栖的少年猎人来到了这个山岭。
当他看到这棵巨大的樟子松旁边有一个可以容身的石洞时,就把这里当成了家。白天,他凭借着准确的箭法,到旁边的山上打猎,晚上就睡在石洞里,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少年的栖已长成高壮的青年。 有一年的晚秋,栖因为贪看风景,不知不觉回来晚了,半路上,天上忽然飘起了百年不遇的鹅毛大雪,这雪越下越大,不一会的工夫就把整个山严严实实地包裹了起来。
栖迷路了。他又累又饿,已经挪不动步了,可是他仍然坚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家。
他咬咬牙,拄着长弓吃力地向山顶走去…… 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辨别方向挪到了他居住的山顶,便一屁股倚着山顶上那棵樟子松坐了下来。 刚坐下,漫天飞舞的大雪忽然停了下来,星星眨着眼睛出来了,皎洁的一轮玩月正微笑着注视着他。
就在栖诧异眼前这一切的时候,眼前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位美丽的少女,那少女缓步上前对着栖说道:“我是这山的山神,我的名字叫霞。那棵高大的樟子松就是我的化身。
” 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这些年来,我一直与这位美丽的树神做着邻居?我为什么一直没有发现呀? 见栖面露惊讶的表情,树神——霞微笑着说:“今天要不是考验你的毅力,我是不会现身的。”“考验我什么呀?请告诉我。”
栖还是不解。 霞停顿了片刻,满脸含笑地对栖说道:“傻小子,你什么都不知道。
这些年,我看到你从来不在这个山上打猎,并且爱护这座山上的一草一木,就喜欢上你了。但我们树神家族有个规矩,与谁结婚这样的大事,并不看是不是我们的同类,关键是要看有没有缘分。
今天的暴雪,就是考验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是否有诚意回到我的身边来。” 听到这里,栖的脸一下红到了耳根子。
结结巴巴地说:“我连自己都照顾不过来,怎么照顾你呀?”没容栖讲完,霞便打断他的话说:“只要我们相爱就够了,何必说那样的话呢?”说着,霞一挥手,顿时满山遍地长满苍翠的樟子松,林下珍稀植物遍地。 栖再也不用去打猎了。
从此,他们一年又一年地在这座山上过着幸福的生活。 若干年过去了,虽然人们再也没有看到过他们,但据当年开发塔河的第一代老人们讲,当年他们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曾看到山顶上那棵巨大的樟子松依然苍翠遮天。
今人们为了永远记下这段久远的故事,就把当年那个猎人的名字——栖与树神的名字——霞合并在一起,他们生活过的山,便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栖霞山……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