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齐,是指当时诗人所在的山东。「不可醉」,即没有那个兴趣去痛饮酣醉。「空复情」,因为自己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这么翻写一笔,就大大地加重了抒情的分量,同时也就逼出下文。
汶水,发源于山东莱芜,西南流向。杜甫在鲁郡告别李白欲去长安,长安也正位于鲁地的西南。所以诗人说: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不息地紧随着你悠悠南行。诗人寄情于流水,照应诗题,点明了主旨,那流水不息、相思不绝的意境,更造成了语尽情长的韵味。这种绵绵不绝的思情,和那种「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的开阔洒脱的胸襟,显示了诗人感情和格调的丰富多采。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古体先于律体。但是,我们也会看到当律体盛行的时候,对于古诗的写作也不无影响。例如李白的这首五古,全诗八句,中间四句虽非工整的对仗,但其中部分词语的对仗以及整个的格式,却可以见到律诗的痕迹。这种散中有对、古中有律的章法和句式,更好地抒发了诗人纯真而深沉的感情,也使得全诗具有一种自然而凝重的风格。
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一场因酒而引起的战争,引发那场战争的酒就是赵国酿造的赵酒。
战国时,楚国最强。有一次楚王在郢都会见诸侯,各国都带着礼物进贡讨好。
鲁国和赵国的礼物全是本国产的酒。楚国管酒官先尝了尝,品评出赵酒比鲁酒好得多,就私下向赵王要酒。
赵王因带的酒少,婉言拒绝。 管酒官怀恨在心,竟把两国的贡酒换了坛子。
楚王早听说赵酒好,可是一喝没味道,以为是赵王有意戏弄他。大怒,立刻派兵包围了邯郸。
此即“鲁酒薄而邯郸围”这一典故的由来。那么,赵酒何以如此味厚呢?据史料记载:邯郸城西十里有泉,其水甘洌,战国时赵王曾在此酿酒,泉称酒务泉,村称酒务头,有酒务之头的含意。
后改名酒务楼。明成化年间举人曹瓒《咏酒务泉》诗赞曰:“一脉甘泉滟玉肥,酿成佳酿世应稀。
当时鲁酒皆言薄,底是邯郸反见围。”从酒务泉、酒务头的名由和《咏酒务泉》诗都证明了历代有一个相同的认定:有了酒务泉的水甘美才有了赵酒的醇厚。
酒务泉有史可查的酿酒史中断在明代。 20世纪末,战国遗址之一的赵国酒窖,在酒务楼村被发掘出土,窖内遗存明代在此酿酒的盛酒器皿。
1999年,该村民营企业家程建文首期投资1000万元,在遗址上创建起邯郸酒务泉酒业有限公司,再现了赵酒的芬芳与魅力。
这是战国时期因酒而引起的战争典故:楚宣王朝会诸侯 , 鲁、赵两个诸侯国都献酒给楚王。
鲁酒味道淡薄,而赵酒味道醇厚。楚国主酒官员向赵索酒, 赵不与。
楚国主酒官员羞怒,于是用鲁酒顶替赵酒,献给楚王, 将赵酒私下留用。楚王认为赵国没有献上好酒,有辱盟主,遂发兵围困攻打赵国都城邯郸,爆发了楚赵之战。
这 个 典 故 在 《庄 子 》、《淮南 子 》中均有记载。后来人们邀请客人饮酒,常谦称自己备的 酒 为 “鲁酒”或 “薄酒”,以示谦虚。
河 北 邯 郸 现 产 “丛台酒”,是国家优质酒。 当今书法家欧阳中石有诗赞此酒曰:古艺弘千载,新芳香四海;燕赵多慷慨, 丛台有酒泉;三杯寒易水,一斗劫秦川。
《庄子 •肽箧》:“鲁酒薄而邯郸围。”
唐• 陆德明《经典释久》,楚宣王召集诸 侯聚会。鲁恭公后到且致酒甚薄。
宣王怒,欲辱之。恭公不受而返。
宣王 遂发兵攻鲁。梁惠王早欲攻赵,但怕楚兵救赵。
恰值楚国攻鲁,惠王遂乘 隙围攻赵国。此言攻鲁与围赵二事相连也。
后因用作牵连得祸的典故。 也有以鲁酒代薄酒者。
唐•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鲁酒不可醉,齐歌 空复情。”唐•杜牧《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 见志》:“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
清•马君武《劳登谷寄柳人权》:“鲁 酒难消渴,吴歌最断肠。”。
此典本出《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
但对它的解释有二种说法:《音义》注曰:“楚寅王朝诸侯,鲁恭公后到而酒薄,宣王怒。恭公曰:我,周公之后,勋在王室,送酒已失礼,方责其薄,毋乃太甚。
遂不辞而还,宣王乃发兵与齐攻鲁。梁惠王常欲击赵而畏楚,楚以鲁为事,故梁得围邯郸。”
唐朝人陆德明《经典释文》所载与此相同。 另一种说法是《淮南子》云:“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
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
这个典故本意是讲鲁酒味淡薄,与赵国本不相干,赵国的国都邯郸反而因此被围,后遂用“鲁酒围邯郸”,比喻无端蒙祸,或莫名其妙受到牵扯株连。
鲁酒薄而邯郸围典出《庄子•肤箧》 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疏》:昔楚宣王朝会诸侯,鲁恭公后至而酒薄。
宣王怒,将辱之。恭公曰:“我周公之胤,行天子礼乐,勋在周室。
今送酒已失礼,方责其薄,无乃太甚乎!”遂不辞而还。 宣王怒,兴兵伐鲁。
梁惠王恒欲伐赵,畏鲁救之。今楚鲁有事,梁遂伐赵而邯郸围。
亦犹圣人生,非欲起大盗而大盗起,势使之然也。 战国时代,楚国的势力一度相当强大。
有一次,楚宣王(名熊良夫,楚悼王之子)命令天下诸侯去见他。鲁恭公(名备,鲁穆公之子)来得晚,献给楚宣王的酒也比较薄(还有一种说法:楚国的主酒吏向赵国要酒,赵国不给,主酒吏发怒,用赵国的厚酒调换了鲁国的薄酒,楚宣王因为赵酒薄,而派兵围困赵国的首都邯郸),楚宣王发怒了,当众羞辱鲁恭公。
鲁恭公说我是周公的后代,奉行周天子的礼乐制度,为周王室立下了功勋。如今向楚宣王献酒,已经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于是,鲁恭公不辞而别。
楚宣王大怒,派兵攻打鲁国。本来,魏惠王早想攻打赵国,只是害怕鲁国出兵救援,迟迟未敢对赵国用兵。
如今,因为楚国和鲁国之间有战事,所以魏惠王乘机攻打赵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庄子•肤箧》就此发表议论说,因为鲁国的薄酒而赵国的邯郸遭到围困,圣人出世而使大盗不断发生。
抨击圣人,放纵强盗,而天下就可以大治了。 “鲁酒薄而邯郸围”,又作“鲁酒围邯郸”,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人们用它比喻莫名其妙地受到牵连。
此典本出《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
但对它的解释有二种说法:《音义》注曰:“楚寅王朝诸侯,鲁恭公后到而酒薄,宣王怒。恭公曰:我,周公之后,勋在王室,送酒已失礼,方责其薄,毋乃太甚。
遂不辞而还,宣王乃发兵与齐攻鲁。梁惠王常欲击赵而畏楚,楚以鲁为事,故梁得围邯郸。”
唐朝人陆德明《经典释文》所载与此相同。 另一种说法是《淮南子》云:“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
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
这个典故本意是讲鲁酒味淡薄,与赵国本不相干,赵国的国都邯郸反而因此被围,后遂用“鲁酒围邯郸”,比喻无端蒙祸,或莫名其妙受到牵扯株连。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