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为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注》:“宥与右同。言人君可置于坐右以为戒也。”
【译文】
孔子到鲁庙参观,看见有一个器皿设计得十分巧妙,就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器皿?"
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欹器,是置于座右以警戒自己的器皿。"
孔子说:"我听说这种警器,空了就倾斜,不空不满就端正,满了就翻倒。"孔子接着回头对他的学生说:"灌水进去试试看吧!"
于是,学生舀水往里面灌。果然,空了就倾斜,满了就翻倒,唯有不空不满时器皿就端正。孔子很有感慨地说:"唉!哪里有灌满了而不翻倒的呢!"
【欹器渊源】
欹(音 qī 奇)器,又常被称做歌器。它是一种灌溉用的汲水罐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的创造。欹器有一种奇妙的本领:未装水时略向前倾,待灌入少量水后,罐身就竖起来一些,而一旦灌满水时,罐子就会一下子倾覆过来,把水倒净,尔后又自动复原,等待再次灌水。 [编辑本段]【最早记载】 关于“欹器”的最早的有关记载,可见于战国时《荀子》一书《宥坐》编。这里“宥”字相当于“右”字。“宥坐”也即“右坐”或“右座”。所谓“欹器”是鲁王用来代替今人所说的“座右铭”的。《宥坐》篇的记载如下: “孔子观于鲁桓公(公元前711年~前694年在位)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日: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日: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文化内涵】
欹器的来源,可以从1953年,在西安东郊发现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半坡遗址说起,在这遗址中发掘出一种尖底、口小的陶器水罐,在水罐的腹部中央偏下有两个系绳用的环耳。据考古分析这是用来打水的器皿。用绳子吊起空罐子的时候,罐子是倾斜的,放入水中水很容易进入罐中,但水装到一半的时候,水罐就会自动的立起来,如果水盛满了,将盛水的罐子提起来,水罐又会倾斜把一部分水倒出来,剩下半罐水时就又直立了。
也许那些具有内省精神、道德高尚、不骄不躁的智者心中都秘藏着一个这样的器物,他们在欹器快要倾覆时就不会再往里边注水了,或者在欹器朝倾覆那边倾斜时就不再往里边注水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他们察微知著,在某种苗头出现时就能预见到其后果,并及时遏止不良苗头的发展。譬如孔子,就爱在座位旁放一个欹器,来警示自己。后来人们通过在金属上刻写文字的方法来警示自己。再后来,就发展成为如今的座右铭了。
【实际用途】
这种翻斗式的容器有很广泛的用途,例如矿山的矿车,某些厕所里一种定时冲洗的翻斗,以及气象观测雨量计内的计量容器等等,都是根据这种构思设计的。
老子弟子辛文子《通玄真经·守弱》:“老子曰:三皇五帝有戒之器,命曰侑卮,其冲即正,其盈即覆。”这是欹器的最早的古文献记录。欹器称之为宥座、右座之器,这是座右铭的来历。
据《帝王世纪》记载,伏羲十七主,整个伏羲时代历1260年。神农传七代,共计380年。而仰韶文化存续的时间至少有1500年。所以仰韶文化相当于伏羲时期和神农时期。6500年前的仰韶尖底瓶是欹器侑卮的原型。起初尖底瓶是灌溉用具,即《淮南子·泛论训》“抱甀而汲”的甀。以后用作祭器和欹器。
这是马家窑类型尖底瓶,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如此绚丽多彩的尖底瓶,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也表明了它的用途已从灌溉而推广到祭器和欹器。
甲骨文中出现用尖底瓶灌溉的图形,说明商朝还沿用着尖底瓶的灌溉用途。但《甲骨文合集36419》也出现了小臣丑的欹器形象。这是欹器的最早的古文字记录。青州苏埠屯出土了大量“亚丑”铜器,正是小臣丑平定东夷后在青州建立的国家——欹国的诸侯墓地。 二千七百年前孔子到鲁桓公之周庙参观欹器,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看来博学的孔夫子此前只从书本上知道欹器而没有见过欹器,可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擅长引而发之,所谓“入大庿,每事问”是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孔子观於周庙(鲁桓公之庙,参见荀子),有欹器焉,孔子问於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保佑天子之座之器,此器时时警戒天子也)。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欹(音奇,倾斜不正)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音乌)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持满之道,抑而损之。子路曰:损之有道乎?孔子曰:德行宽裕者,守之以恭;土地广大者,守之以俭;禄位尊盛者,守之以卑;人众兵强者,守之以畏;聪明睿智者,守之以愚;博闻强记者,守之以浅。夫是之谓抑而损之,诗曰:汤降不迟,圣敬日跻(音基,升也,登也,诗商颂长发)。
《孔子观欹器图》,明代人所画,一说郭翊所画,画面表现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上部有楷书十四行,文为《孔子家语·三恕》一则。此画为绢本,设色,纵100厘米,横59厘米。此幅“欹器”为铜质,云牙大口外敞,圆腹圜底筒形,边饰雷纹,两耳位腹中部,有铜链悬于横木上。 欹器到了汉朝末年因战乱失传了。《晋书·杜预传》载:“周庙欹器,至汉东京犹在御座。汉末丧乱,不复存,形制遂绝。”史书上记载,中国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杜预(222-285)曾经经过反复的设计、推敲,最终将欹器重新制造了出来,呈献给武帝,武帝看后,赞叹不已,对杜预大加赞赏。
继西晋杜预以后,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祖冲之(429─500)也制作过欹器。相传,当时齐武帝的儿子竟陵王萧子良十分喜好古玩,但苦于找不到欹器的实物,祖冲之就造了一件欹器送给他,并希望他能记住欹器所具有的特殊含意。
后来,隋代的耿询、唐代的马待封和李皋都成功地制造出了欹器。可以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都以制作欹器来显示自己的技艺。中国史书也对欹器多有记录。然而,人们虽然对“ 欹器”久仰大名,却从来没有见过实物。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前,辽宁省博物馆北燕鸭形玻璃注入选上海世博会。鸭形玻璃注,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是1965年9月在发掘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时出土,质地纯正、造型生动,其构造与古代文献记载的“欹器”相同,是辽宁省博物馆的又一件“镇馆之宝”。
据记载,冯素弗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天王冯跋之长弟,时任北燕宰相,也是北燕立国的第二号统治人物。甲骨文“卿”字是宰相与君王共同守着欹器的形象。所以作为宰相的冯素弗墓中发现欹器当在情理之中。冯素弗死于北燕太平七年(公元415年),所以此欹器已经有1600年历史了。
【原文】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为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
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注》:“宥与右同。 言人君可置于坐右以为戒也。”
【译文】 孔子到鲁庙参观,看见有一个器皿设计得十分巧妙,就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器皿?" 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欹器,是置于座右以警戒自己的器皿。" 孔子说:"我听说这种警器,空了就倾斜,不空不满就端正,满了就翻倒。
"孔子接着回头对他的学生说:"灌水进去试试看吧!" 于是,学生舀水往里面灌。果然,空了就倾斜,满了就翻倒,唯有不空不满时器皿就端正。
孔子很有感慨地说:"唉!哪里有灌满了而不翻倒的呢!" 这篇故事的寓意是借用欹器装满水就倾覆翻倒的现象来说明骄傲自满,往往向它的对立面——空虚转化。 从而告诉人们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凡骄傲自满的人,没有不失败的。
孔子带着学生到鲁桓公的祠庙里参观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形体倾斜地放在祠庙里。在那时候把这种倾斜的器皿叫欹(qi)器。
孔子便向守庙的人问道:“请告诉我,这是什么器皿呢?”守庙的人告诉他:“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如‘座右铭’一般用来伴坐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这种用来装水的伴坐的器皿,在没有装水或装水少时就会歪倒;水装得适中,不多不少的时候就会是端正的。里面的水装得过多或装满了,它也会翻倒。”说着,孔子回过头来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往里面倒水试试看吧!”学生们听后舀来了水,一个个慢慢地向这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里灌水。果然,当水装得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地在那里。不一会,水灌满了,它就翻倒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再过了一会儿,器皿里的水流尽了,就倾斜了,又像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
这时候,孔子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世界上哪里会有太满而不倾覆翻倒的事物啊!”
这篇故事的寓意是借用敬器装满水就倾覆翻倒的现象来说明骄傲自满,往往向它的对立面——空虚转化。从而告诉人们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凡骄傲自满的人,没有不失败的。
【原文】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为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
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注》:“宥与右同。言人君可置于坐右以为戒也。”
【译文】 孔子到鲁庙参观,看见有一个器皿设计得十分巧妙,就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器皿?" 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欹器,是置于座右以警戒自己的器皿。" 孔子说:"我听说这种警器,空了就倾斜,不空不满就端正,满了就翻倒。
"孔子接着回头对他的学生说:"灌水进去试试看吧!" 于是,学生舀水往里面灌。果然,空了就倾斜,满了就翻倒,唯有不空不满时器皿就端正。
孔子很有感慨地说:"唉!哪里有灌满了而不翻倒的呢!"。
古代鲁国之君有一种放在宗庙中相当于今人“座右铭”的欹器。
欹器有个特点:当它空虚不盛一点水时,就只能欹斜地放着而无法端正地放置,把它扶正后,一放手它就又歪斜在一边,这就是所谓“虚则欹”;在这容器中注入中等数量的水,就可端正地摆放在那里,这就是“中则正”;但在容器注水又不可太满。水太多了,它又会自动向另一侧翻倒,而把水都倒了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满则覆”。
鲁国之君把这奇异的容器放在宗庙中作为“座右铭”,目的在于提醒自己,万事都要采取中庸之道,适可而止,切不可过分,慎防“满而覆”。孔子在弟子作过现场试验后发出的叹息:“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对任何时代的当政者都具有深意。
欹器的启示
孔子带着学生到鲁桓公的祠庙里参观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形体倾斜地放在祠庙里。在那时候把这种倾斜的器皿叫欹(qi)器。
孔子便向守庙的人问道:“请告诉我,这是什么器皿呢?”守庙的人告诉他:“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如‘座右铭’一般用来伴坐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这种用来装水的伴坐的器皿,在没有装水或装水少时就会歪倒;水装得适中,不多不少的时候就会是端正的。里面的水装得过多或装满了,它也会翻倒。”说着,孔子回过头来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往里面倒水试试看吧!”学生们听后舀来了水,一个个慢慢地向这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里灌水。果然,当水装得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地在那里。不一会,水灌满了,它就翻倒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再过了一会儿,器皿里的水流尽了,就倾斜了,又像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
这时候,孔子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世界上哪里会有太满而不倾覆翻倒的事物啊!”
这篇故事的寓意是借用敬器装满水就倾覆翻倒的现象来说明骄傲自满,往往向它的对立面——空虚转化。从而告诉人们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凡骄傲自满的人,没有不失败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