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典故还是歇后语都很多哦,
有关猴的词汇缀入民间语言,就带来活泼俏皮之感。如说小孩子淘气,是“猴了巴叽”;说人机灵“长了毛比猴都精”;劝人不当教师“家有五斗粮,不做猢狲王”;讥人吝啬“猴子手里掉不出干枣”;至于“孙猴子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是说,强势一方传达的是威胁的信息,弱势一方则在表达无奈的情绪。《经楼梦》中贾宝玉要吃鸳鸯脸上的胭脂,猴在人家身上不下来。一个“猴”字,名词作动词用,何等的传神!
歇后语就更多了,如: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猩猩)
猴子戴礼帽——假充文明人
猴子偷桃——毛手毛脚
猴子唱戏——想起一出是一出
猴子带胡子——要哪出没哪出
猴子偷瓜——连滚带爬
猴子扛大梁——受不了
猴子吃大象——亏他张得开嘴
猴子捞月亮——空欢喜
孙悟空更使这类词条数目大增:
孙猴子跳出水帘洞——好戏在后头
孙猴子封了个弼马温——不知官大官小
孙猴子变山神庙——露了尾巴
跟孙悟空比跟头——差着十万八千里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六耳猕猴充悟空——冒牌货
孙悟空的金箍棒——神通广大
孙悟空到了花果山——称心如意
沐猴而冠
秦王朝灭亡后,项羽见宫室残破没落,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中,自己又占着优势,于是就自傲自大,想回家乡炫耀此时的身世。因为在他看来,一个人升官或发财以后,如果不回故乡夸耀一番,就如同穿了一身绫罗绸缎好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没有人会知道这个人此时的大富大贵。楚汉之争正处在最为关键的时候,项羽这种务虚的思想观念反映了他性情的浮躁和短见的政治眼光,对他自己和楚国的前途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有人气愤地说:“人们都说楚人沐猴而冠,真是说对了。”
经典典故—醒悟的猴子
楚国有个好吃懒做的人,他整天想着怎样不出力气,或者少出点儿力就可以拣到大便宜的窍门。他想,养蜜蜂的人能得到蜂蜜,养鱼鹰的人能得到鱼,我为什么不养些猴子呢?猴子会采果子呵!于是,他买了一群猴子,把它们关在一所空房子里,又买了很多装果子用的篓子,教猴子扛篓子。他手拿皮鞭,严加训练。然后又买了许多果子教猴子装篓子,哪个猴子毛手毛脚地吃上一口果子,或者把果子碰伤了,他便举起皮鞭,乱抽一顿。没多久,便把猴子整治得服服帖帖,说一不二了。这时,他才把猴子放到山里,去给他采果子。不错,猴子们挺驯服,每天早出晚归,背驮肩扛地给他采来各种各样的鲜果。他只要把这些鲜果拿到集市上卖出去就行了。从此他的日子过得宽宽松松,逍遥自在。这个不劳而获的人很苛刻,他每天早上把猴子赶上山去采果子,不管采下多少果子,每只猴子只发给一个。猴子们劳累一天,一个果子怎么能吃饱肚子呢?猴子们对主人的苛刻虐待很反感,但谁也不敢吭声,因为它们很知道皮鞭的味道。这天,猴子们照常上山去采果子,虽然肚子空空的,但受过训练,采下果子来,只往篓子里装,不敢往嘴里放。他们饿极了,主人又不在面前,有一个大胆点儿的,便吃起果子来,其它的猴子看见了,都一直咽口水。后来,实在耐不住了,也学着它的样子吃起来了。一个野生老猴子看见它们这般模样,不禁大笑起来:“猴儿们,这都是野生野长的果子,放心大胆地吃吧,看你们被人整治得没点儿猴性了,吃吧,吃吧。”猴子们互相看看,也七嘴八舌地吱哇起来:“这果子不是主人的,谁都可以采,谁都可以吃。”“主人懒得上山来,他又看不见,咱们放开肚子吃呗。”它们边吃边议论:“敢情在这山上采果子的权利,不单是只有主人才有呀!”“我原来还以为是主人养活咱们呢,现在才弄明白是咱们养活他呀!”“山是大自然的山,谁都可以上山来,果是野生的果,谁都可以摘,他懒得劳动,鞭打咱们给他干活,咱们何必受他那样折磨呢?”“可不是吗?我们是自找苦吃!”猴子们长时间挨饿,吃饱后一个个东倒西歪地睡着了。一觉醒来,太阳已快落山了,篓子里还没有装满呢。一个小猴子说:“今天回去,保准得吃皮鞭,哼!就是吃皮鞭,我也不给他干活了,我要和他讲理!”另一个小猴子说:“主人从来不讲理,咱们要不给他干活,他会把咱们再卖掉!”大伙抓耳挠腮,扑闪着眼睛,一时不晓得该怎样是好还是老一点的猴子精灵,它说:“干吗要回去呢?这大山没有头,森林没有边,到哪里没有我们吃的果子?生活的路子就在我们脚下,我们应该当机立断,立刻离开这里!”那个野生的老猴儿又插话了:“这就对了,走,一块走哇!”大伙儿一个个扔掉手里的篓子,欢跳着,嘻笑着,钻进那无边无际的山林里去了。那个主人到了晚上,左等右等不见猴子们回来,到山上一看,除了横躺竖倒的篓子以外,一个猴儿也不见了。他气坏了,但仍旧好吃懒做。后来,他终于饿死在自己的床上了。
沐猴而冠:猕猴戴上帽子,虽然看起来很像人,可是它却不是人。
该典故用来批评虚有其表,却不具备真正能力的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后,项羽领兵屠咸阳,烧秦宫室,把秦宫中的珍宝美人掳掠到手后,准备回楚地。
这时有人劝他说:“崤山以东地势险要,土地富沃,可以在这里称王。” 可是项羽看见被烧得残破不堪的秦宫,心里又极度想念家乡,就说:“如今富贵了,如果不还乡,就好像穿着漂亮的衣服走在黑夜里,有谁会看见我的美丽?” 项羽的短见让人非常不以为然,就又有人说:“人人都说楚人是穿戴衣冠的猴子,果然如此。”
项羽听说后,命人将那个人逮来,扔进鼎里,将他活活煮死了。
【拼音】shā jī jǐng hóu【释义】本意是杀鸡给猴子看。
比喻用惩罚某个个体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近义词】杀一儆百、杀鸡骇猴【成语由来】绳之以法,犯军令韩信斩殷盖。
杀鸡儆猴,振军心枪毙韩复榘。相传猴子是最怕见血的,驯猴的人首先当面把鸡杀给它看,叫它看看血的厉害。
才可以逐步进行教化。捉猴子的人就采用这杀鸡战术,不管它怎样顽强抗拒,只要雄鸡一声惨叫,鲜血一冒,猴子一见,便全身软化,任由捉获了。
【成语典故】春秋时期,齐景公任命田穰苴为将,带兵攻打晋、燕联军,又派宠臣庄贾作监军。穰苴与庄贾约定,第二天中午在营门集合。
第二天,穰苴早早到了营中,命令装好作为计时器的标杆和滴漏盘。约定时间一到,穰苴就到军营宣布军令,整顿部队。
可是庄贾迟迟不到,穰苴几次派人催。【拼音】shā jī jǐng hóu【释义】本意是杀鸡给猴子看。
比喻用惩罚某个个体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近义词】杀一儆百、杀鸡骇猴【成语由来】绳之以法,犯军令韩信斩殷盖。
杀鸡儆猴,振军心枪毙韩复榘。相传猴子是最怕见血的,驯猴的人首先当面把鸡杀给它看,叫它看看血的厉害。
才可以逐步进行教化。捉猴子的人就采用这杀鸡战术,不管它怎样顽强抗拒,只要雄鸡一声惨叫,鲜血一冒,猴子一见,便全身软化,任由捉获了。
【成语典故】春秋时期,齐景公任命田穰苴为将,带兵攻打晋、燕联军,又派宠臣庄贾作监军。穰苴与庄贾约定,第二天中午在营门集合。
第二天,穰苴早早到了营中,命令装好作为计时器的标杆和滴漏盘。约定时间一到,穰苴就到军营宣布军令,整顿部队。
可是庄贾迟迟不到,穰苴几次派人催促,直到黄昏时分,庄贾才带着醉容到达营门。穰苴问他为何不按时到军营来,庄贾无所谓,只说什么亲威朋友都来为我设宴饯行,我总得应酬应酬吧?所以来得迟了。
穰苴非常气愤,斥责他身为国家大臣,有监军重任,却只恋自己的小家,不以国家大事为重。庄贾以为这是区区小事,仗着自己是国王的宠臣亲信,对穰苴的话以为然。
穰苴当着全军将士,命令叫来军法官,问:“无故误了时间,按照军法应当如何处理?”军法官答道:“该斩!”穰苴即命拿下庄贾。庄贾吓得浑身发抖,他的随从连忙飞马进宫,向齐景公报告情况,请求景公派人救命。
在景公派的使者没有赶到之前,穰苴即令将庄贾斩首示众。全军将士,看到主将杀违犯军令的大臣,个个吓得发抖,谁还再敢不遵将令。
这时,景公派来的使臣飞马闯入军营, 拿景公的命令叫穰苴放了庄贾。 穰苴沉着地应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他见来人骄狂,便又叫来军法官,问道:“乱在军营跑马,按军法应当如何处理?”军法官答道:“该斩。'来使吓得面如土色。
穰苴不慌不忙地说道:“君王派来的使者,可以不杀。”于是下令杀了他的随从和三驾车的左马,砍断马车左边的木柱。
然后让使者回去报告。穰苴军纪严明,军队战斗力旺盛,果然打了不少胜仗。
【成语】猿猴取月【注音】yuán hóu qǔ yuè【解释】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出处】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宋·黄庭坚《沁园春》词【成语故事】传说古代波罗奈城有五百猕猴,有一天五百猕猴游行林中,见树下井中有月亮的倒影,猕猴王就对所有的猕猴说:“今天月亮掉到井里,我们大家得想办法捞出来挂到天上去。”
于是这些猴子就在树一只接一只地往井中延伸,结果树枝断,全部落井。【成语】沐猴衣冠【拼音】mù hóu yī guàn【释义】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
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典源译文】过了几天,项羽率兵西进,屠戮咸阳城,杀了秦降王子婴,烧了秦朝的宫室,大火三个月都不熄灭;劫掠了秦朝的财宝、妇女,往东走了。
有人劝项王说:“关中这块地方,有山河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业。”但项王看到秦朝宫室都被火烧得残破不堪,又思念家乡想回去,就说:“富贵不回故乡,就象穿了锦绣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别人谁知道呢?”那个劝项王的人说:“人说楚国人象是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
项王听见这话,把那个人扔进锅里煮死了。【成语】轩鹤冠猴【拼音】xuān hè guàn hóu【释义】乘轩之鹤,戴帽之猴。
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出处】明·刘基《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
【解释】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成语】土龙沐猴【拼音】tǔ lóng mù hóu【解释】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出处】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李公神道碑》:“时俗方标榜门户,征逐声利,以为土龙沐猴,非所以自树立,视之蔑如也。”
【成语】猴头猴脑【拼音】hóu tóu hóu nǎo【解释】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反义词】傻头傻脑【出处】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21回:“看他虽是人形,却似猴头猴脑,身上着件单衫。”
【成语】杀鸡吓猴【拼音】shā jī xià hóu【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的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
【猴年马月】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猴头猴脑】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
【猴子搏矢】形容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容易上当。
【猴子救月】形容没事找事,结果自己反而受到伤害。
【棘刺母猴】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猕猴。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杀鸡哧猴】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
猴子捞月亮
这天晚上,月亮又大大圆,一群猴子在林子里玩耍。
一只小猴子看见一口水井。他趴在井沿上朝井里一看,咦,井里有一个又圆又亮的月亮。小猴子吓得撒腿就跑,一边大声叫喊:”不好了!不好了!月亮掉在井里了!”
大猴子听见了,连忙跑过来。朝井里一看,真的,井里有一个又圆又亮的月亮。大猴子也吓得大声叫起来:”不好了!不好了!月亮掉在井里了!”
老猴子听见了,也连忙跑过来,朝井里一看,月亮果然在井里。老猴子就把猴子都喊了来,对他们说:“不得了!不得了!月亮掉在井里了!我们赶快把月亮捞上来吧。”
小猴子说:“我们爬到大树上去,一个接一个倒挂下来,一向挂到井里,就能够把月亮捞上来了。”
大家说这个主意不错,都爬上了大树。老猴子用两只脚紧紧钩住了树枝,倒挂下来。大猴子从老猴子身上爬下去,用两只脚钩住老猴子的手。就这样一个猴子接一个猴子,一向倒挂到井里。最后一个是小猴子,听见他在井里喊:”行了,行了,够得着了。”
小猴子把手伸到水里去捞月亮,井水给他一搅,月亮碎成一片一片,在水里飘荡。小猴吓得喊了起来:“唉哟,不好了!月亮给我抓破了!”
老猴子听了,生气地说:“唉.这么点小事都干不好!月亮抓破了,可怎样办呢!”
大家都埋怨起小猴子来。
一会儿,井水慢慢平静了,又出现了又圆又亮的月亮。小猴子高兴地喊:“好了,好了,月亮又圆了!”
小猴子又伸手去捞,捞呀,捞呀,捞了半天,还是捞到一把水。小猴子捞不到月亮,急得吱吱吱直叫唤:“唉哟!累死我了!月亮一碰就破,再也捞不起来啦!”
小猴子这么一叫唤,上边的猴子也都叫起来了。这个说:“我的腿酸了,挂不住啦!”那个说:“我的手疼了,抓不紧啦!”
这时候,老猴子忽然抬头一看,又圆又亮的月亮还好好地挂在天上,就对大家说:“你们看,月亮不是好好地挂在天上吗?在井里是月亮的影子。傻孩子,快上来看月亮吧!”
听老猴子这么一说,小猴子,大猴子,一个一个都爬上来。大家看着又圆又亮的月亮,吱吱吱吱笑起来了。
扩展资料:
关于猴的成语
猕猴骑土牛: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弄鬼掉猴:比喻调皮捣蛋。
尖嘴猴腮: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土龙沐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猿猴取月: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
猴头猴脑: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
猴年马月:泛指未来的岁月。
轩鹤冠猴: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杀鸡儆猴: 宰鸡教猴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它人。
沐猴而冠: 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弄鬼掉猴:比喻调皮捣蛋。
猴子搏矢:形容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容易上当。
杀鸡骇猴:传说猴子怕见血,驯猴的人便杀鸡放血来恐吓猴子。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猴子捞月亮
1.>(摘一个掉一个,你应该知道的) 2.某座山里有一只不寻常的猴子,不论力量或智慧,都出类拔萃,尤其有非常丰富的慈悲心. 它每天爬树找果子吃,有一天它象平时一样爬到树顶上,忽然听见远处的深谷,传来断断续续喊救命的声音.它心里暗忖:听那求救的声音,必定有人迷路掉入了深谷下,我若不去救他,他必死无疑.纵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也得走下断崖,把他平安救出来. 它下定决心后,便寻声攀树跳崖,不顾各种险峻,慢慢走下谷底,果然发现一个汉子掉在数百丈的悬崖下.只见他全身是伤,好象几天没有吃过东西 ,奄奄一息.猴子把他背起来,越过草丛和岩角,千辛万苦到山上的平地,猴子随后告诉他: "你从这条路往下走,便可到村子去.以后要多加小心,千万别走险路了,祝你一路平安,我们就此道别." 猴子说完,累得在树荫下呼呼睡着了. 刚被救起的汉子,又累又饿,实在走不动.此时,他突然起了恶念: "我在谷底饿得要死,现在上来又没东西吃,两处都在受苦.对了,不如先吃猴肉救命要紧." 他立刻捡起一块尖锐的石头,对准熟睡的猴头砸去.猴子立刻被惊醒,额头血流如注,放眼一望,原来是刚才被自己救出来的汉子下的毒手,猴子面对忘恩负义的人,不仅毫无憎恨心,也不起疑惑心,只有悲叹和怜悯对方满怀的恶念,猴子身体支撑不住,陷入了昏迷,但他仍念立夏 :''现在,我已经没有能力拯救他,但愿来世能修行得悟,有本事使所有的坏心人都绝迹." 猴子发愿到这里,才安静死去. (佛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恩将仇报,难得善终.有的人多行非法事,直到锒铛下狱时,才悔不当初. 以德报怨,对敌人不怀怨憎,是标准的菩萨心肠.如何进入这样的境界?不思善也不思恶.思善,善不能长久;思恶,恶不能停留,只起一念慈悲心. 放下对善恶的执著,请入解脱的正行.) 3.猴子捞月 4.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有辆轿车在电灯柱子上撞得稀巴烂,车上男女两人重伤昏迷。
警察在现场调查的时候,从路边树丛里跳出来一只猴子。现场的警官看到猴子戴着颈圈,心想它可能是人养的宠物,于是问它:"你也是车上的乘客吗?" 猴子居然点了点头,看来是通人性的。
警察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又问它:"出事的时候,车上的人在干什么?" 猴子伸出两个手指,放在嘴巴上。 "他们在抽烟?"警官猜测。
猴子点了点头。 警官接着问:"他们还干了什么?" 猴子一只手握拳,假装拿着什么东西往嘴里倒。
"你是说他们在喝酒?" 猴子点点头。 "还有什么?" 猴子撅起嘴巴,在手背上狠狠地亲了两口。
"哦,他们在亲热?" 猴子也点点头。 警官口中念着:"事故发生时,乘客在车上抽烟、喝酒、进行亲密活动……"将情况都记在本子里。
最后他问猴子:"那你又在干什么?" 猴子两手前伸,做出一个握方向盘的姿势。 不知道你要哪种类的耶。
沐猴而冠秦王朝灭亡后,项羽见宫室残破没落,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中,自己又占着优势,于是就自傲自大,想回家乡炫耀此时的身世。
因为在他看来,一个人升官或发财以后,如果不回故乡夸耀一番,就如同穿了一身绫罗绸缎好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没有人会知道这个人此时的大富大贵。楚汉之争正处在最为关键的时候,项羽这种务虚的思想观念反映了他性情的浮躁和短见的政治眼光,对他自己和楚国的前途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有人气愤地说:“人们都说楚人沐猴而冠,真是说对了。”
经典典故—醒悟的猴子楚国有个好吃懒做的人,他整天想着怎样不出力气,或者少出点儿力就可以拣到大便宜的窍门。他想,养蜜蜂的人能得到蜂蜜,养鱼鹰的人能得到鱼,我为什么不养些猴子呢?猴子会采果子呵!于是,他买了一群猴子,把它们关在一所空房子里,又买了很多装果子用的篓子,教猴子扛篓子。
他手拿皮鞭,严加训练。然后又买了许多果子教猴子装篓子,哪个猴子毛手毛脚地吃上一口果子,或者把果子碰伤了,他便举起皮鞭,乱抽一顿。
没多久,便把猴子整治得服服帖帖,说一不二了。这时,他才把猴子放到山里,去给他采果子。
不错,猴子们挺驯服,每天早出晚归,背驮肩扛地给他采来各种各样的鲜果。他只要把这些鲜果拿到集市上卖出去就行了。
从此他的日子过得宽宽松松,逍遥自在。这个不劳而获的人很苛刻,他每天早上把猴子赶上山去采果子,不管采下多少果子,每只猴子只发给一个。
猴子们劳累一天,一个果子怎么能吃饱肚子呢?猴子们对主人的苛刻虐待很反感,但谁也不敢吭声,因为它们很知道皮鞭的味道。这天,猴子们照常上山去采果子,虽然肚子空空的,但受过训练,采下果子来,只往篓子里装,不敢往嘴里放。
他们饿极了,主人又不在面前,有一个大胆点儿的,便吃起果子来,其它的猴子看见了,都一直咽口水。后来,实在耐不住了,也学着它的样子吃起来了。
一个野生老猴子看见它们这般模样,不禁大笑起来:“猴儿们,这都是野生野长的果子,放心大胆地吃吧,看你们被人整治得没点儿猴性了,吃吧,吃吧。”猴子们互相看看,也七嘴八舌地吱哇起来:“这果子不是主人的,谁都可以采,谁都可以吃。”
“主人懒得上山来,他又看不见,咱们放开肚子吃呗。”它们边吃边议论:“敢情在这山上采果子的权利,不单是只有主人才有呀!”“我原来还以为是主人养活咱们呢,现在才弄明白是咱们养活他呀!”“山是大自然的山,谁都可以上山来,果是野生的果,谁都可以摘,他懒得劳动,鞭打咱们给他干活,咱们何必受他那样折磨呢?”“可不是吗?我们是自找苦吃!”猴子们长时间挨饿,吃饱后一个个东倒西歪地睡着了。
一觉醒来,太阳已快落山了,篓子里还没有装满呢。一个小猴子说:“今天回去,保准得吃皮鞭,哼!就是吃皮鞭,我也不给他干活了,我要和他讲理!”另一个小猴子说:“主人从来不讲理,咱们要不给他干活,他会把咱们再卖掉!”大伙抓耳挠腮,扑闪着眼睛,一时不晓得该怎样是好还是老一点的猴子精灵,它说:“干吗要回去呢?这大山没有头,森林没有边,到哪里没有我们吃的果子?生活的路子就在我们脚下,我们应该当机立断,立刻离开这里!”那个野生的老猴儿又插话了:“这就对了,走,一块走哇!”大伙儿一个个扔掉手里的篓子,欢跳着,嘻笑着,钻进那无边无际的山林里去了。
那个主人到了晚上,左等右等不见猴子们回来,到山上一看,除了横躺竖倒的篓子以外,一个猴儿也不见了。他气坏了,但仍旧好吃懒做。
后来,他终于饿死在自己的床上了。
杀鸡儆猴:本意是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某个个体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成语故事:从前一个耍猴人买了一只不听话的猴子,艺人十分生气,就到市场买来一只公鸡,对它不断敲锣打鼓,公鸡吓呆了,艺人乘机拿刀杀了公鸡,坐在一旁的猴子也吓坏了,从此只要艺人说什么或敲锣打鼓,猴子就会毫不含糊地执行艺人的指令。
典故:春秋时期,齐景公任命田穰苴为将,带兵攻打晋、燕联军,又派宠臣庄贾作监军。穰苴与庄贾约定,第二天中午在营门集合。第二天,穰苴早早到了营中,命令装好作为计时器的标杆和滴漏盘。约定时间一到,穰苴就到军营宣布军令,整顿部队。可是庄贾迟迟不到,穰苴几次派人催促,直到黄昏时分,庄贾才带着醉容到达营门。穰苴问他为何不按时到军营来,庄贾无所谓,只说什么亲威朋友都来为我设宴饯行,我总得应酬应酬吧?所以来得迟了。穰苴非常气愤,斥责他身为国家大臣,有监军重任,却只恋自己的小家,不以国家大事为重。庄贾以为这是区区小事,仗着自己是国王的宠臣亲信,对穰苴的话以为然。穰苴当着全军将士,命令叫来军法官,问:“无故误了时间,按照军法应当如何处理?”军法官答道:“该斩!”穰苴即命拿下庄贾。庄贾吓得浑身发抖,他的随从连忙飞马进宫,向齐景公报告情况,请求景公派人救命。在景公派的使者没有赶到之前,穰苴即令将庄贾斩首示众。全军将士,看到主将杀违犯军令的大臣,个个吓得发抖,谁还再敢不遵将令。这时,景公派来的使臣飞马闯入军营, 拿景公的命令叫穰苴放了庄贾。 穰苴沉着地应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见来人骄狂,便又叫来军法官,问道:“乱在军营跑马,按军法应当如何处理?”军法官答道:“该斩。'来使吓得面如土色。穰苴不慌不忙地说道:“君王派来的使者,可以不杀。”于是下令杀了他的随从和三驾车的左马,砍断马车左边的木柱。然后让使者回去报告。穰苴军纪严明,军队战斗力旺盛,果然打了不少胜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