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洱海过去称“西洱河”,一些学者认为是演变于“西弥河”一词。
但考诸史籍,“西弥河”一词出现于《元混一方舆胜览》,而早在此之前,汉文典籍里就已频繁出现“西洱河”一词了。说“西洱河”是由“西弥河”演变而来,显然站不住脚。
洱海的名称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称“叶榆泽”。“叶榆”是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在洱海地区设置的县名,“泽”是两汉时中原地区对湖泊的称呼。
显然,“叶榆泽”并不是洱海在当地民族语言中的名称。 魏晋时期,洱海称“叶榆河”。
如晋朝常璩《华阳国志》:“叶榆县有河洲”;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益州叶榆河出其县北。”为何不言“泽”而言“河”?因为当时南中土著民族把湖泊称作“河”。
如《后汉书。邛都夷传》:说“地陷为泽,因名邛池,南人以为邛河。”
李膺《益州记》说:“陷湖,土人谓之陷河。”常璩本身就是西南人,《华阳国志》以“叶榆河”名洱海,比《汉书》更合乎当地民族的语言。
唐以后,“叶榆河”一词突然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洱河”、“西洱河”。如《旧唐书.南诏传》:“其后破洱河蛮,以功策授云南王。”
《通典,松外诸蛮》:“松外诸蛮,大唐贞观末为寇,遣兵从西洱河讨之。”这里“洱河”即洱海,其河之西称“西洱河”,河之东称“东洱河”。
因洱海地区人们主要生活在洱河西部,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亦多发生在洱河西部,所以隋唐以后习惯上又以“西洱河”指洱河全境,出现“洱河”、“西洱河”并用的现象。 唐以后汉文典籍以“西洱河”称洱海,与梁建方对云南的一次军事行动有关。
据《新唐书.南蛮传》,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唐太宗派右武将军梁建方征讨松外蛮,平定松外蛮后,梁建方又率军进征洱海地区。在这次征讨中,梁建方对洱海地区进行了详细调查,写成《西洱河风土记》一书,在汉文典籍中第一次使用了“西洱河”一词。
该书不称“叶榆河”而称“西洱河”,说明“西洱河”是当地民族对洱海的称呼。为什么称“西洱河”?《南诏中兴画卷。
文字卷》说: “西耳河者,西河如耳,即大海之耳也.”因为洱海如耳,所以称“耳河”,后写作“洱河”。这是典型的汉字造字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早在魏晋时期,洱海地区即迁入了大量汉族移民。
据《西洱河风土记》载,当时洱海地区“有数十姓,以杨、李、赵、董为名家,自云其先本汉人。言语虽小讹舛,大略与中夏同。”
正因为隋唐时期洱海地区居住着大量汉族移民,才出现这种南方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 唐初时的汉文典籍里还出现“西二河”一词,如魏征《隋史.史万岁传》:“度西二河,人渠滥川。”
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至今西二河,流血拥僵尸。”其原因是这些作者没有亲自到过西洱河,是用汉字记音。
南诏建立后,与中原地区交往频繁, “西洱河”一词也逐步被中原地区所熟悉。特别是唐咸通四年(863),樊绰《云南志》传世后, “西洱河”一词便成了对洱海的固定称谓。
至于“洱海”一词的出现,已经是明朝中叶的事了。 概言之,洱海首称“叶榆泽”,后称“叶榆河”,称“洱河”、“西洱河”、“洱海”,是随着中原地区与洱海地区交往的不断深入出现的,也反映了边疆与祖国内地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概述洱海古代文献中曾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位于云南大理市区的西北,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洱海北起洱源,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0公里,湖面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湖深达20米。洱海唯一出水口在在下关镇附近,经西洱河流出。洱海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迤逦风光的大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在诸多风景名胜之中,以风、花、雪、月四景最为著名和引人入胜。关于风、花、雪、月四景,当地白族人民有一首世世代代传诵的谜语诗,
诗曰:
虫入凤窝不见鸟(风),七人头上长青草(花),
细雨下在横山上(雪),半个朋友不见了(月)。
1962年1月,著名作家曹靖华游过大理之后,对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感慨万千,赋留风花雪月诗一首:
上关花,下关风,下关风吹上关花;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风:下关风,下关一年四季都有大风,有时风力达八级以上。关于下关的风,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苍山斜阳峰上住着一只白狐狸,她爱上了下关一位白族书生,于是化作人形和书生交往,他们相爱的事被洱海罗荃寺的法师罗荃发现了,他不容他们在一起,便施法将书生打入洱海。狐女为救书生,去南海求救于观音,观音给她六瓶风,让她用瓶中的风将洱海水吹干以救出书生。当狐女带着六瓶风回到下关天生桥时,遭到了罗荃法师的暗算,跌倒在地,打碎了五瓶风,于是大风全聚集在天生桥上,故下关风特别大。按科学的解释,是因为苍山十九峰太高,挡住了东西两面的空气对流,而苍山斜阳峰和哀劳山脉的者摩山之间的下关天生桥峡谷仅为下关空气对流的出口,所以下关的风特别大,尤其是在冬春季节,行走在天生桥峡谷对着的街道上,大风吹的人站立不住。
花:上关花,上关位于大理苍山云弄峰之麓,是自唐代以来形成的拱卫大理的要塞。在关外花树村有棵名“十里香”的花树,传说为仙人吕洞宾所种,花大如莲,每年开12瓣,润年开13瓣,花色黄白相间,美丽诱人。花后之果壳黑硬,可做朝珠,因而又叫朝珠花。到清代晚期,由于游观的人太多,特别是官府的达官贵人到此赏花,都要当地白族群众招待,人民忍受不了这种白吃负担,于是把上关花坎了。据考证,上关花就是木莲花,此花在大理境内到处都可以见到。
雪:苍山雪,苍山上的积雪为何千年不化,在大理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批瘟神在大理坝子中横行霸道,使人民“十人得病九人亡”。有白族两兄妹为拯救受苦人民,在观音的指引下学法归来,将瘟神都撵到了苍山顶上,让大雪冻死。为了让瘟神永不复生,妹妹还变作雪神,永远镇住苍山上的瘟神,于是苍山雪人峰就有了千年不化的白雪。而实际上是因为苍山海拔太高,山顶气温低的缘故。
月:洱海[2]月,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边的白族人家都要将木船划到洱海中,欣赏倒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云彩、月亮和海水相应在一起,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关于洱海月,流传最广的是天宫公主下凡的故事。传说天宫中有一位公主羡慕人间的美满幸福生活,下凡到洱海边上的一个渔村,与一渔民成婚。公主为了帮渔民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就把自己的宝镜沉入海底,把鱼群照得一清二楚,好让渔民们能打到更多的鱼。从此,宝镜就在海地变成了金月亮,放着光芒,照着世世代代的捕鱼人,于是成了“洱海月”,供人观赏。风景区。
洱海早在汉代它已名载史册。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回到长安,在向汉武帝汇报西域情况时,他说在大夏国(今阿富汗)曾看到蜀布,经了解是从身毒(印度)贩运去的。他极力进言:从蜀郡通身毒,道路近便,有利无害。根据张骞的建议,汉武帝派使者到西南夷寻求通身毒之路。道路都为洱海附近的昆明族所阻,最终未能通身毒。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因使者阻于昆明族之事,征调人力在首都长安开挖了一个人工湖,名之为“昆明湖”,训练水军,准备征讨洱海地区的昆明族。当然,汉武帝征服云南高原其在长安“昆明湖”训练的水军不可能派上用场。但是,这段“汉习楼船”的典故却永留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后来,清朝乾隆皇帝因景仰汉武帝开疆拓土的功业,把北京颐和园西湖也改名为“昆明湖”。
历史上就有“享渔沟之饶,据淤田之利”记载,三角洲东西两侧有水草丛生的浅湖湾,为鱼类繁衍生息的良好场所,历来水产丰富,当地称为“鱼土锅”。据《西洱海志》云:洱海“鱼族颇多,视他水所出较美,冬卿甲于诸郡。魏武帝四时食制曰:“滇池纫鱼,冬至极美”。
从空中往下看,洱海宛如一轮新月,静静地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洱海共有3岛、4洲、5湖、9曲。洱海属断层陷落湖泊,湖水清澈见底,透明度很高,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作“群山间的无瑕美玉”。
洱海古代文2113献中曾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5261西二河等,位于4102 云南大理1653郊区,为云南省第二大 淡水湖,洱海北起 洱源,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0公里。
湖面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湖深达20米。洱海有两个出水口:在下关镇附近,经 西洱河流出,“引洱入宾”。
洱海是大理“ 风花雪月”四景之一“ 洱海月”之所在。 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
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迤逦风光的风景区。洱海,虽然称之为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
据说是因为云南深居内陆,白族人民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2014年,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为加强人们对洱海的环保意识,邀请音乐家为大理的母亲湖“洱海”。
扩展资料: 洱海的故事: 很久以前,洱海边有一间茅草房,里面住着一户渔家,常年累月出海打渔度日。那时候,洱海里有条大黑妖龙,为非作歹,时时掀起恶浪,打翻渔船,危害乡亲。
渔民们有海不敢进,有船不能划,有鱼不能捕,只好将渔船晒在海边,观音老母看到这情况,就从天空中扔下一只闪闪金光的金盆子。盆子上面系着一条金链条,就用这条金链子捆住大黑龙, 把它镇在海底。
从此,金盆在洱海里变成一颗定海明珠金月亮。每到天上的月亮从东方升起,洱海底的金月亮也放出耀眼的光芒。
这就是出名的洱海月。 后来,有个鱼夫进海打渔,一网撒进海底,收网时,沉甸甸的越拉越重。
鱼夫使力一拉,拖出一条金链子来。鱼夫好生奇怪,便使劲猛拖。
金链子越拉越长,这时,鱼夫才感到不好。 心想:这东西不能取,取了它,洱海就没有光,黑妖龙又得作怪了。
他便赶紧把它放回海子里。鱼夫回到家后,把碰到的这桩事告诉村里人。
不料,一个传十个,十个传一百,一传就传到大理城朱财迷的耳朵里。朱财迷家财万贯,但他贪心不足,马上派人把鱼夫找来,要鱼夫带他去找金子。
左说右说,鱼夫不依。朱财迷干脆翻下脸来,喊人把 鱼夫吊在梁上,狠狠毒打,打得鱼夫皮开肉绽,只得依从。
随后,朱财迷派人到四乡找来木匠,造出三张大船。 逼迫村里的船手为他撑船,准备进海打捞。
打捞那天的一大清早,朱财迷烧香拜佛,祷告完毕才令全家人登船入海。船只划进海子中间,鱼夫指着说:“就在这里。”
朱财迷一听,马上下令:“打捞”,左捞又捞都捞不着,朱财迷心急如火,把船手一个个撵进水里,叫他们潜入海底打捞,果然,不久捞到了。一串接一串的金链子装满一船又一船。
三张大船装的严严实实还装不完。朱财迷贪财成性,还叫人拉,一下拉动了黑妖龙。
黑妖龙疼痛难挨,顿时掀起巨浪,把三张大船打翻海底。船手们靠平时水性好才游出海,各自回家了。
唯独朱财迷一家老小,活活淹死在洱海里。那次以后,观音老母看清人间财主的黑心肠,于是拿出金针银线,白夜黑夜绣了三个月零三天,绣出一幅美丽的花手帕来。
待到夜深人静,便悄悄的驾着彩云,用绣花手帕把金月亮遮住了。从此金月亮只能映照海底,不再亮出海面了。
大理各县卷中风物传说都特别多,这与大理优美的自然环境有关。
如《望夫云》、《蝴蝶泉》、《蛇骨塔》、《辘角庄》、《石宝山》、《巍宝山》、《鸟吊山》、《火把节》、《三月街》、《绕三灵》等,都十分迷人。 其次是龙的故事。
大理地区,尤其是洱海周围地区,龙的故事特别多。这一点在各县卷中都有充分反映。
如《九隆神话》、《雕龙记》、《掷珠记》、《浪穹龙王》、《小黄龙与大黑龙》、《玉白菜》等。 再次是本主故事。
本主是白族敬奉的神。本主故事是大理民间故事中数量最多,也是特色最浓的故事。
大理大多数县卷中都收入了本主故事。如《大黑天神》、《白崖王子》、《红沙石大王》、《石宝大王》、《沙漠大王》、《段赤城》、《杜朝选》、《柏洁夫人》、《段宗牓》、《段思平》、《孝子本主》、《将军洞》等。
建议买《大理民间故事精选》、《中国民间故事全书: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分卷》、《白族民间故事选》 等书来看。如:忘夫云的故事层峦叠翠的大理苍山,有十九峰,十八溪,其中有一峰叫玉局峰。
每到冬天,玉局峰上便会出现一缕洁白的云彩,袅袅婷婷,宛如一个美丽的女子,伫立在玉局峰顶,向洱海眺望,那景色十分迷人。这朵云还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叫“望夫云”。
相传一千多年前,南诏王有个女儿,年方十九,聪明、美丽。在绕三灵盛会上,公主结识了玉局峰的年轻猎人,二人一见钟情,心心相印。
不料,南诏王已将公主许配给了大将军,并择定日子要成亲。公主跟猎人逃到玉局峰,他们在岩洞里成了亲,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南诏王找不到公主,便请来海东罗荃寺的法师。为人奸诈的罗荃法师用神灯照见公主和猎人住在玉局峰,就派乌鸦去通报公主,要她快快回宫,不然就用大雪封锁苍山,把她和猎人活活冻死。
公主说生死都要和猎人在一起。于是,罗荃法师让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整个苍山都被雪覆盖了。
为了给公主御寒,猎人冒着暴风雪,飞到罗荃寺盗出冬暖夏凉的八宝袈裟。在猎人飞回洱海上空时,罗荃法师追上来,口念咒语,用蒲团把猎人打入海底,变成一只石骡子。
公主每天都站在山头张望,等着猎人回家,终因失望,跳崖而死,化为白云。这朵云在玉局峰顶忽起忽落,好像在向洱海深处探望。
每逢望夫云出现,洱海就会飓风大作,吹开海水,现出海里的石骡。大理蝴蝶泉的传说 蝴蝶泉原名无底潭,潭边住着樵夫张老爹和孤女雯姑。
一天,父女俩上山砍柴,忽见一只受伤的小鹿跑来伏倒在雯姑身边,呦呦哀叫。不一会,一个手持弓箭的猎手也紧紧追了上来。
雯姑抱起可怜的小鹿向猎人求情,请求不要杀死小鹿。猎人名叫霞郎,他接受了雯姑的请求,即以小鹿相赠,并从药囊中取出药粉,为小鹿敷药治伤。
雯姑对霞郎感激不尽。此后,他俩常在无底潭边相会。
雯姑还把自己绣有一百只蝴蝶的"百蝶中",作为爱情的信物送给霞郎。 谁知在大理城的虞王,对美貌的雯姑早就垂涎三尺了。
他求婚被拒绝后,借口要让雯姑去虞王府里绣百蝶,把她抢走。张老爹上前救护,竟被虞王府兵丁活活打死。
通人性的小鹿目睹这一幕莫惨状,立即飞奔上山找到霞郎,咬着他的衣裳往山下拽。霞郎来到无底潭边,见了雯姑的遗信,他先安葬了老人,随后便背上弓箭,骑马举刀赶到虞王府。
趁着夜深人静,霞郎救出了雯姑。虞王发现后,急派总管率兵追来。
霞郎张弓搭箭,一箭射到倒一个追兵……无奈追兵人多势众,霞郎只得护着雯姑且战且退,最后退到无底潭边。这时,霞郎的箭射完了,刀也砍断了。
在无路可逃时,霞郎雯姑相抱着跃入无底潭,小鹿也跟着跳潭为自己的主人相殉。说来也怪,就在他俩跳潭时,万里晴天突然变为电闪雷鸣,下起暴雨,把虞王的总管和兵丁吓跑了。
雨过天晴,鸟语花香,潭中飞起一对大彩蝶,随后又飞出一只只彩蝶。相传,他们就是霞郎、雯姑及小鹿相霞郎贴身所带的"百蝶叶"的蝴蝶变出的。
为纪念霞郎、雯姑,人们不但把无底潭改名蝴蝶泉,还在他俩跳潭殉情的历四月十五这天,到泉边凭吊,怀念这对坚强不屈的情人。一对对情侣恋人,还在这天到泉边聚会,唱调子,跳舞,倾诉爱意之情。
四面八方的彩蝶,也在这天纷纷飞来泉边相会,遂成大理的奇状景观之一。还有小黄龙与大黑龙的故事传说洱海里有一条凶恶的大黑龙,丢失了一件珍贵的宝袍,到处找不到,一怒之下,把洱海的海尾(西洱河)堵了起来,在洱海里到处寻找。
洱海里的水不能流到外面去,一天天涨了起来。冲坏不少坝田,淹死了很多百姓,连黑龙桥也被大水漫了。
这下可急坏了当地的官员,没办法,只得张榜求闲。一连几天都没有人敢揭榜,直到有一天,一个孩子把黄榜给揭了。
这个毛头孩子可不是一般人。他母亲有一次在山沟里洗菜,吃了一颗从山上冲下来龙珠所化的绿桃子,就怀孕了。
他出生的时候,有一只凤凰落在房顶。 他揭下黄榜后,司榜官见一个毛头孩子竟敢扯掉黄榜,举手就要揍他,看热闹的人连忙在一旁劝解说:“先不要打,让他去见县太爷,看他到底怎样拿大黑龙。”
县太爷打量了一下他,见这孩子长得精灵能干,说不定能够治服大黑龙,况且也没有别人敢去斗。
洱海古代文献中曾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位于 云南大理郊区,为云南省第二大 淡水湖,洱海北起 洱源,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0公里。
湖面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湖深达20米。洱海有两个出水口:在下关镇附近,经 西洱河流出,“引洱入宾”。洱海是大理“ 风花雪月”四景之一“ 洱海月”之所在。
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迤逦风光的风景区。洱海,虽然称之为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
据说是因为云南深居内陆,白族人民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2014年,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为加强人们对洱海的环保意识,邀请音乐家为大理的母亲湖“洱海”。
扩展资料:
洱海的故事:
很久以前,洱海边有一间茅草房,里面住着一户渔家,常年累月出海打渔度日。那时候,洱海里有条大黑妖龙,为非作歹,时时掀起恶浪,打翻渔船,危害乡亲。
渔民们有海不敢进,有船不能划,有鱼不能捕,只好将渔船晒在海边,观音老母看到这情况,就从天空中扔下一只闪闪金光的金盆子。盆子上面系着一条金链条,就用这条金链子捆住大黑龙,
把它镇在海底。从此,金盆在洱海里变成一颗定海明珠金月亮。每到天上的月亮从东方升起,洱海底的金月亮也放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出名的洱海月。
后来,有个鱼夫进海打渔,一网撒进海底,收网时,沉甸甸的越拉越重。鱼夫使力一拉,拖出一条金链子来。鱼夫好生奇怪,便使劲猛拖。金链子越拉越长,这时,鱼夫才感到不好。
心想:这东西不能取,取了它,洱海就没有光,黑妖龙又得作怪了。他便赶紧把它放回海子里。
鱼夫回到家后,把碰到的这桩事告诉村里人。
不料,一个传十个,十个传一百,一传就传到大理城朱财迷的耳朵里。朱财迷家财万贯,但他贪心不足,马上派人把鱼夫找来,要鱼夫带他去找金子。
左说右说,鱼夫不依。朱财迷干脆翻下脸来,喊人把 鱼夫吊在梁上,狠狠毒打,打得鱼夫皮开肉绽,只得依从。随后,朱财迷派人到四乡找来木匠,造出三张大船。
逼迫村里的船手为他撑船,准备进海打捞。打捞那天的一大清早,朱财迷烧香拜佛,祷告完毕才令全家人登船入海。船只划进海子中间,鱼夫指着说:“就在这里。”
朱财迷一听,马上下令:“打捞”,左捞又捞都捞不着,朱财迷心急如火,把船手一个个撵进水里,叫他们潜入海底打捞,果然,不久捞到了。一串接一串的金链子装满一船又一船。
三张大船装的严严实实还装不完。朱财迷贪财成性,还叫人拉,一下拉动了黑妖龙。黑妖龙疼痛难挨,顿时掀起巨浪,把三张大船打翻海底。船手们靠平时水性好才游出海,各自回家了。
唯独朱财迷一家老小,活活淹死在洱海里。那次以后,观音老母看清人间财主的黑心肠,于是拿出金针银线,白夜黑夜绣了三个月零三天,绣出一幅美丽的花手帕来。
待到夜深人静,便悄悄的驾着彩云,用绣花手帕把金月亮遮住了。从此金月亮只能映照海底,不再亮出海面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洱海
洱海早在汉代它已名载史册。
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回到长安,在向汉武帝汇报西域情况时,他说在大夏国(今阿富汗)曾看到蜀布,经了解是从身毒(印度)贩运去的。他极力进言:从蜀郡通身毒,道路近便,有利无害。
根据张骞的建议,汉武帝派使者到西南夷寻求通身毒之路。 道路都为洱海附近的昆明族所阻,最终未能通身毒。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因使者阻于昆明族之事,征调人力在首都长安开挖了一个人工湖,名之为“昆明湖”,训练水军,准备征讨洱海地区的昆明族。当然,汉武帝征服云南高原其在长安“昆明湖”训练的水军不可能派上用场。
但是,这段“汉习楼船”的典故却永留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后来,清朝乾隆皇帝因景仰汉武帝开疆托土的功业,把北京颐和园西湖也改名为“昆明湖”。
历史就有“享渔沟之饶,据淤田之利”记载,三角洲东西两侧有水草丛生的浅湖湾,为鱼类繁衍生息的良好场所,历来水产丰富,当地称为“鱼土锅”。 据《西洱海志》云:洱海“鱼族颇多,视他水所出较美,冬卿甲于诸郡。
魏武帝四时食制曰:“滇池纫鱼,冬至极美”。 。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大理曾有着显赫的地位和作用。
秦、汉之际,大理是“蜀·身毒国道”(从四川成都,经云南大理、保山进入缅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经之地,这条通道,对促进大理地区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中国和东南亚诸国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大理地区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广泛分布在以洱海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围。
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种植水稻,驯养家畜,从事采集、渔猎,创造了大理地区的远古文明。汉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5年),汉王朝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云南、邪龙、比苏4县,属益州郡管辖,从此大理地区正式纳入了汉王朝版图。
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属永昌郡,蜀汉时期分属永昌、云南2郡;晋朝时分属宁州的永昌、云南2郡,刘宋王朝时分属宁州的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南齐时期分属宁州的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永昌郡;隋代属昆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洱海地区置有“八州十七县”,麟德元年(664年),改属姚州都督府。8世纪30年代,洱海地区“六诏”中的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诏为一,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发动宫廷政变,建立了大长和国,南诏亡。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又先后建立了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通海节度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南宋宝元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军灭大理国,建立云南行省。
南诏、大理国历唐、宋两朝,达500余年,使云南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统一体,奠定了祖国的西南边疆,推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元代,云南政治中心东移昆明,元朝在大理地区设立了上下二万户府。
元至元十一年(1274),改设路、府、州、县,大理地区分属大理路、鹤庆路、威楚路和云龙甸军民府。明代,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鹤庆府、蒙化府、永昌府、楚雄府。
清代,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蒙化直隶厅。1913年,大理地区属滇西道。
1929年,国民政府实行省、县两级制,大理地区设祥云、弥渡、宾川、凤仪、蒙化、大理、永平、云龙、漾濞、邓川、洱源、剑川、鹤庆13县。40年代后期,云南省政府在大理、蒙化、鹤庆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2月1日,大理专员公署建立,辖下关、大理、凤仪、邓川、宾川、祥云、弥渡、蒙化、云县、缅宁、顺宁(凤庆)、永平、漾濞、云龙、洱源15县市。1956年,云县、缅宁、顺宁3县划归临沧专区,丽江专区的鹤庆、剑川2县划归大理专区。
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定为自治州首府。2000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辖1市11县,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大理地区设叶榆县,直至南北朝叶榆县的建制一直未变。唐初,洱海地区“六诏”中的蒙舍诏势力渐强,在唐朝支持下,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
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国都城由巍山迁至太和城(今大理苍山太和村附近),此后又迁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带)。南诏与以后建立的三个王朝及大理国都城均定都于羊苴咩城。
从公元8至13世纪的唐宋五百多年间(即从公元738年南诏国建立至公元1253年大理国覆灭),大理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诏、大理国的都城所在地。元代大理国灭亡后,仍然将云南政治中心设于大理。
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立云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迁至昆明,但大理仍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袭至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