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习俗典故介绍 过年 农历的过年,古代的先民们在岁尾年初会举办一些祭祀活动,庆祝一年来的收获.旧俗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为「春节」. 民国成立以后,开始采用阳历,将每年的一月一日订定为元旦,把农历的元旦改称「春节」. 农历过年的时候,各地都会进行著欢乐的娱乐活动;例如张贴春联,拜年祝贺,燃放爆竹,祭拜鬼神,舞龙,舞狮等活动. 元宵 传说在很久以前,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 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 就下令让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 把人类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 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 就冒著生命的危险, 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 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 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好久, 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 他说: 「在正月十四, 十五, 十六日这三天, 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 点爆竹, 放烟火. 这样一来, 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 便分头准备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 天兵往下一看, 发觉人间一片红光, 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 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 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 从此每到正月十五, 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 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清明 大约在春秋时代, 晋国有个清官, 名叫介子推. 他不但勤政爱民, 而且毫不贪图荣 华富贵. 有一年, 晋国有一派奸臣密谋害死大公子重耳, 打算另立小 公子申生继承王位. 介子推知道这个消息后, 便连夜护送重耳离开了晋国.在 外流亡的日子, 经常是贫困交迫. 不过介子推总是毫无怨言的承担起照顾重耳的责任. 有一天, 重耳一行人在山中迷了路, 好几天都找不到东西吃. 重耳便绝望得叹了口气: 「重耳饿死事小, 只怕晋国的老百姓没有好日子过了」. 介子推一听, 想到重耳在落难中仍不忘自己的子民, 将来必定是个贤明的君主, 便下定决心要全力辅佐重耳登上王位. 於是介子推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 煮熟了给重耳吃. 重耳知道这件事后, 感动得流下泪来,说: 「你这样对我, 我该如何报答你呢」介子推回答 : 「我不求公子的报答, 只希望公子记得我今天割肉事君的一片忠诚, 日后能多关心百姓疾苦, 做一个清明的国君.」 端午 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 「博闻强志, 明於治乱, 娴於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 应对诸候, 王甚任之」. 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 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兰的嫉妒, 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 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 连带的也不采纳他的谏言, 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 屈原满怀悲愤, 落拓江湖, 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 怀石投汨罗江自尽.据 说屈原投江后, 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 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起船只, 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 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 鸡蛋等食物, 扑通的往江里面丢, 说是让鱼假吃了, 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 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 说是要药晕了蛟龙, 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 中秋 有一天, 后羿在打猎的途中遇到一个老道士. 老道士很钦佩后羿的为人, 就送给他一包不死药. 并告诉后羿, 只要吃了这药, 就能长生不老, 成仙升天. 后羿回家后, 就把不死药交给了嫦娥. 不料, 后羿的徒弟蓬蒙, 心存不良, 想偷吃后羿的不死药, 成仙上天. 有一天, 他趁后羿出门打猎的时候, 偷偷溜了回来, 闯进嫦娥的房间, 逼她交出那包不死药. 嫦娥迫不得已, 就把不死药全部吞下, 立刻身轻似燕, 直冲云霄, 往月宫飞奔而去了. 由於嫦娥奔月的那天, 正巧是八月十五. 於是每年的八月十五, 后羿和乡亲们, 就会在月下摆水果祭月, 表达他们对嫦娥的思念. 此后世代相传, 人们就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
关于双鲤鱼。
. 汉以前,“双鲤鱼”就是古代的信封。 这种信封和现在用纸糊成口袋形的信封不同,它是用两块鱼形的木板做成的,中间夹着书信。
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饮马长城窟行》,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之情,且多为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
这首诗中的“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呼儿烹鲤鱼”,即解绳开函,“中有尺素书”即开函看到用素帛写的书信。
这种鲤鱼形信封沿袭很久,一直到唐代还有仿制。 汉代文书以简牍为主,简牍由竹木制成,长度大约为汉尺l尺。
为防散乱、泄密,将简两块对合,文字向里,外面结绳处加上封泥。 到汉末,个别书信已有用纸的。
后来,信封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明、清代的信封和现代的信封大体相同,但写法不同,信封的正反面都写字,而且由于写信的对象身份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写法。
典故一:“天马行空” “天马行空”,广指文学而言,比喻文气豪放,才华横溢,也比喻不受制约,不可捉摸。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是“天马行空”的最早渊源。 据考证,铜奔马的实名为锋星,又称天锋星,即冲锋之神,道教战神,汉武帝刘彻的化身。
汉武帝死,蜕去人形,幻化为马,是为锋星。锋星双目怒视,引颈长嘶,武威振奋张扬,是汉武帝精神的形象表达,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气息。
中国民间有“怒马如龙”的说法,奋争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也就是龙马精神。锋星一往无前,为胜利而战,因而也有“马到成功”的意思。
“天马行空”对中国民俗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典故二:“活见鬼” 中国民俗口语中有“活见鬼”一词,是指不可能或难以置信的事情。
这个典故是由张道陵与十二玉女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北宋张君房编撰的《云笈七签》,记载了“张道陵与井”的故事。
其曰: “天师经行山中,有十二玉女来谒天师,愿奉箕帚。天师知其地下阴神也,谓之曰:汝等何以为献?将观汝心厚薄,选而纳焉。
玉女各持一玉环,径皆数寸。天师曰:所献一般,不可并纳。
吾化此十二环,另作一环,投之于地,有得之者,即纳之焉。遂合十二环为一大环,径余一尺,投于地中,随即深陷,已成井矣。
玉女皆脱衣入井,以探玉环,竟不能得。天师取其衣,藏石匮中,玉女至今仍在井内。”
张道陵投环成井、智收妖魔的故事曾经在民间广为流传。而雷台古井的状态正好印证了这段传说。
古井在古墓之中,呈圆口,井壁并不是直上直下的结构,而是上窄下宽复而再窄的腰鼓型(实际上是一个篆书的“玄”字,所以称玄井),独具特色。井口圆形,传说为玉环所化;井壁上窄下宽,传说为女鬼所藏。
而之所以要将井建于墓中,则是为了表明墓主的身份。现在,井在墓中可以见到,井口圆形也可见到,那么,十二个绝色女鬼至今还在井内,能不能见到呢?对于观井者而言,初次观看未必能见到,二次也未必能见到,久而久之,便可见果有十二玉女裸居井下,见之者则大不吉利——观者可能已经与精神分裂症相去不远了。
张陵古井中装了十二位绝色女鬼。这件事在民间流传开来,逐渐形成了民俗口语中“活见鬼”一词。
典故三:“龟儿子” “龟儿子”是民间一句骂人的话,常指不肖子孙而言。 东汉时,人们常以龟为辟邪,已见有龟形炉灶、龟形水壶等文物现世。
传说龟为龙之九子之一。龙生了九个儿子,但没有一个成龙,尤其令人难堪的是,其中一个竟是乌龟,是“龟儿子”。
为了表示对“龟儿子”、“王八犊子”的惩治,汉人使其陷于大苦,或做成器物受烘煮,或令其驮碑负重,以示镇压。雷台汉墓中,有八只石龟分别置于两具棺椁的四角,即是“镇压”的意思,表达了雷台汉墓主人对不肖子孙的忿忿之情 ,其情形无异于破口大骂。
“龟儿子”的典故反映了汉代祖先望子成龙的心境,显示了殷殷先祖情。
关于双鲤鱼。.
汉以前,“双鲤鱼”就是古代的信封。
这种信封和现在用纸糊成口袋形的信封不同,它是用两块鱼形的木板做成的,中间夹着书信。
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饮马长城窟行》,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之情,且多为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
这首诗中的“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呼儿烹鲤鱼”,即解绳开函,“中有尺素书”即开函看到用素帛写的书信。这种鲤鱼形信封沿袭很久,一直到唐代还有仿制。
汉代文书以简牍为主,简牍由竹木制成,长度大约为汉尺l尺。为防散乱、泄密,将简两块对合,文字向里,外面结绳处加上封泥。
到汉末,个别书信已有用纸的。后来,信封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明、清代的信封和现代的信封大体相同,但写法不同,信封的正反面都写字,而且由于写信的对象身份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写法。
典故一:“天马行空”
“天马行空”,广指文学而言,比喻文气豪放,才华横溢,也比喻不受制约,不可捉摸。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是“天马行空”的最早渊源。
据考证,铜奔马的实名为锋星,又称天锋星,即冲锋之神,道教战神,汉武帝刘彻的化身。汉武帝死,蜕去人形,幻化为马,是为锋星。锋星双目怒视,引颈长嘶,武威振奋张扬,是汉武帝精神的形象表达,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气息。中国民间有“怒马如龙”的说法,奋争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也就是龙马精神。锋星一往无前,为胜利而战,因而也有“马到成功”的意思。
“天马行空”对中国民俗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典故二:“活见鬼”
中国民俗口语中有“活见鬼”一词,是指不可能或难以置信的事情。这个典故是由张道陵与十二玉女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北宋张君房编撰的《云笈七签》,记载了“张道陵与井”的故事。其曰:
“天师经行山中,有十二玉女来谒天师,愿奉箕帚。天师知其地下阴神也,谓之曰:汝等何以为献?将观汝心厚薄,选而纳焉。玉女各持一玉环,径皆数寸。天师曰:所献一般,不可并纳。吾化此十二环,另作一环,投之于地,有得之者,即纳之焉。遂合十二环为一大环,径余一尺,投于地中,随即深陷,已成井矣。玉女皆脱衣入井,以探玉环,竟不能得。天师取其衣,藏石匮中,玉女至今仍在井内。”
张道陵投环成井、智收妖魔的故事曾经在民间广为流传。而雷台古井的状态正好印证了这段传说。古井在古墓之中,呈圆口,井壁并不是直上直下的结构,而是上窄下宽复而再窄的腰鼓型(实际上是一个篆书的“玄”字,所以称玄井),独具特色。井口圆形,传说为玉环所化;井壁上窄下宽,传说为女鬼所藏。而之所以要将井建于墓中,则是为了表明墓主的身份。现在,井在墓中可以见到,井口圆形也可见到,那么,十二个绝色女鬼至今还在井内,能不能见到呢?对于观井者而言,初次观看未必能见到,二次也未必能见到,久而久之,便可见果有十二玉女裸居井下,见之者则大不吉利——观者可能已经与精神分裂症相去不远了。
张陵古井中装了十二位绝色女鬼。这件事在民间流传开来,逐渐形成了民俗口语中“活见鬼”一词。
典故三:“龟儿子”
“龟儿子”是民间一句骂人的话,常指不肖子孙而言。
东汉时,人们常以龟为辟邪,已见有龟形炉灶、龟形水壶等文物现世。传说龟为龙之九子之一。龙生了九个儿子,但没有一个成龙,尤其令人难堪的是,其中一个竟是乌龟,是“龟儿子”。为了表示对“龟儿子”、“王八犊子”的惩治,汉人使其陷于大苦,或做成器物受烘煮,或令其驮碑负重,以示镇压。雷台汉墓中,有八只石龟分别置于两具棺椁的四角,即是“镇压”的意思,表达了雷台汉墓主人对不肖子孙的忿忿之情 ,其情形无异于破口大骂。
“龟儿子”的典故反映了汉代祖先望子成龙的心境,显示了殷殷先祖情。
除夕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又称年三十、除夜、岁除等。
这是中国最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1.办年货 每逢年末,再贫穷的家庭也要准备许多过年的物品。
首先,是打扫庭院,进行扫除,把家里家外都清扫得干干净净,为过春节准备一个新的环境。 其次,是做过春节的佳肴,如杀年猪,灌血肠,做豆腐,蒸年糕,炸面货。
因为从除夕到正月里,一般是不动烟火的。 最后,就是办年货了。
出门前必须列一张年货单,罗列出红纸、神马、香烛、点心、糖果、皇历、灶王爷、玩具等,还要给小孩买新衣、鞭炮。在乡村生活的人还要提前几天到城里或集镇去办年货,开开心心地满载而归。
2.度除夕 除夕之夜,全家人要团聚在一起。首先要做的是包饺子,包时讲究说吉利话,主妇要在几个饺子内放上硬币,初一谁吃到包钱的饺子就预示他一年要交好运;还要包些鼠、鱼形状的饺子和其他花样,让孩子们吃。
除夕饺子包好后,当晚要煮一锅,每人吃半碗,剩下半碗,意为年年有余。 3.放爆竹 除夕之夜,另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便是放爆竹,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此起彼伏,一道道彩虹划破夜空,鞭炮响和道道烟火把人们带进了欢乐的新春。
还有一些地方在除夕之夜放烟火,人们在美丽的焰火中共享天伦之乐。 4.守岁 除夕还有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就是守岁。
民间称守岁为“熬百岁”,因这一天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老百姓认为熬的时间越长活得时间便会越久,小孩也最聪明。
因此,才有所谓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的场面。古代除夕守岁之夜,堂屋要设一供桌,前面有桌裙,地铺拜毡,桌上摆供品:高馍、干鲜果品、各式点心。
另设有锡香炉、香筒、银蜡台等。每家还要在堂屋桌上点两支红蜡烛,俗称守岁烛。
守岁烛讲究生花报喜,即燃烧中的烛头要呈虎刺梅状,叫“元宝”。红烛生“元宝”则表示新的一年全家吉祥如意。
20世纪40年代,许多家庭改用食油灯,食油灯灯芯用棉花捻子,也讲究生花报喜。50年代以后,改用煤油灯,很少有此现象了。
现如今,人们在享受了电的方便之后,又重新燃起了蜡烛。生花报喜之俗又重新在人们中传开了,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盼望幸福的愿望。
礼仪精髓: 除夕守岁是合家团聚、共享天伦的美好夜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也是春节的开始,故称为元旦。
近代使用公历后,将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而称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从初一持续到初五,有的地方要过到正月十五,甚至到正月底,活动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风俗: 1.做新衣 众所周知,春节都要穿新衣,无论男女老幼,人人都要在正月初一更换新衣,尤其是姑娘、新媳妇和孩子们。
主妇们为此一入腊月便开始自织和选购衣料,缝制各种款式的衣裳。中老年男子穿长袍、短褂;妇女们则要穿上衣、下裙、绣花鞋。
在孩子们身上更是下工夫,麒麟、老虎、狮子等凡是象征勇猛的走兽统统绣在各式鞋帽和肚兜上。凤凰花鸟之类刺绣成女子们的各种花色的传统服装。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人们纷纷穿上新衣,或庄重,或高雅,或潇洒,或艳丽,大年初一或集祠堂祭祖或串亲访友,人们议论着,夸奖着彼此五颜六色的衣裳,赏心悦目,喜气洋洋,呈现一片节日景象。真可谓是:“全家欢喜辞旧岁,满院生辉迎新春。”
2.备佳肴 过春节的佳肴是最不能马虎的。为了迎接春节,迎接各位神仙,如关帝、财神、水神、灶神等,家家户户都要蒸馒头、炸油食、煮肉食、洗器皿,到处都是一片欢腾的景象。
寿桃祝老年人长命百岁;寿石榴表示多子多福;枣糕表示早早升官发财;老虎让小孩吃了会虎头虎脑,平平安安;枣山馍是献给灶君的。此外,还要给家庭的每个成员蒸一个馍;给家庭主男蒸钱包,让他理财致富;给主妇蒸石榴,祝其多子多孙;给青少年男子蒸砚瓦,励其读书;女孩蒸布蓝,做针线;蒸鱼,表示年年有余,鸡则表示大吉大利;蒸狗和狮,俗语云:“大门狮、二门狗。”
有新亲的,还要蒸八斤重的圆馍,上面塑鲤鱼跳龙门和各种飞禽走兽,形式新颖奇特。此外,油炸食品也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麻花、馓子、麻叶、油饼、丸子、豆腐、红烧肘子、红烧肉条、酥肉等。
在有些地方,人们还要准备各种酒宴佳肴、飞禽走兽、山珍海味,以庆祝这隆重的节日。 3.扫房舍 扫房舍的习俗,古代称“扫年”为“打尘埃”。
《清嘉录•叫火烛》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
俗称打尘埃。”《岁时琐事》也有相关记载,民间从腊月二十四日以后,不仅可扫房舍,做任何事都可不看好日,即所谓“尺有所为,不择宪书,多嫁娶,谓之敌丝日”,也称“无忌日”。
《梦梁录》也记载,这天“士庶家,不论贫富,俱洒扫门间,去尘秽,净庭户”。直至今日,每逢年末,人们都会清扫一下房子的尘埃,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4.贴春联 大年三十那天,民间各家各户都会贴春联、敬门神、挂年画,以增加过年红红火火的气氛。春联,又称“对联”“门对”“门贴”。
清代《燕京岁时记》上记载:“春联者,即古之桃符也。自入腊。
腊八节传说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
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
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
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
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一说,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
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
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
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
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一说,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
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
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还有一说,腊八节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
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另有一说是教育后辈要勤俭持家[1],早先有户农家,就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
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修整的瓜棚遮天,园菜铺地,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
老俩口不但勤劳节俭,还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度过难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了。虽说大小伙子长的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可是跟他爹娘不一样,懒得出奇。
这也是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惯坏了。长大了还是胡吃闷睡,游游逛逛,什么活也不干。
一天,老汉摸摸花白胡子,感到自己老了,对儿子说:“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要吃饭,得流汗。
你往后学学种庄稼过日子吧。”儿子哼哼两声,这耳朵进,那耳朵出,照旧溜溜达达,胡吃闷睡。
不久,老俩口给儿子娶了媳妇。原想儿子成了家,小俩口该合计怎么干活过日子了。
哪知这个媳妇跟儿子一样,也是好吃懒做,横草不拿,日头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动针线,不进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 一天,老婆梳着满头白发,自知。
东汉时候,南阳有个张仲景,是个名医。
他医术很高,不管什么疑难病症,都能手到病除,人们称赞他是妙手回春的医圣。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那年告老还乡,正是冬天,寒风刺骨,雪花飘飘。
他走到白河岸边,看到那些为生活东奔西走的穷乡亲们,面黄肌瘦,衣不遮体,有好些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很难受。 张仲景一到家,登门求医的人很多,他虽然很忙,可是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乡亲。
他叫他的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个棚子,盘上大锅,在冬至的那天开了张,给穷人舍药治冻伤。舍的药叫"祛寒娇耳汤"。
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熬,等煮好后,把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的"娇耳"下锅。然后分给来讨药的人们,每人给一大碗汤,两只娇耳。
人们吃下娇耳,喝了祛寒汤,只觉浑身发暖,两耳生热。 再说,张仲景在长沙做官的时候,经常为当地百姓治病,受到那里百姓的爱戴。
他告老还乡后,长沙的百姓想念他,每年推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带着乡亲们的心意来看望他。那年,张仲景身患重病,长沙老人说:长沙有一穴好地,想叫他寿终时葬在长沙。
南阳的人哪里肯依?两下里就为这事争吵起来了。张仲景说:"我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我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
我死了,你们抬着我的棺材,向长沙方向走,灵绳在哪里断了,就把我葬在哪里算了。"众人一听,也不再争论了。
那年冬至那天,张仲景离开了人世。长沙来了许多人吊丧,并要把他的尸体运到长沙去。
遵照他的遗嘱,南阳和长沙的人抬着棺材上路了,走到当年舍"祛寒娇耳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