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古道 千年茶马剩有余响 从渔唱路东口往南,不远处的南河河道上,初建于清道光年间的石梁古桥——南桥正在维修之中。
河北岸有座纪念南桥落成的巨大石坊。石坊檐脊上挂着许多藤条或竹片制作的简易弓箭。
坐在石坊下台阶上休息的老人说,这是邛崃特有的民间习俗,初生的幼儿如果体弱多病,父母便会把孩子抱到石坊边,往石坊上挂上一把弓箭,然后等待路过的行人认作干亲。认干亲的仪式就在石坊下进行,祭上供品,排开酒菜杯盏,一顿饭过后,干亲就此结下。
而更早的时候,往石坊上挂弓箭又别有意味。按老人的说法,邛崃地处与康藏少数民族地区交界处,历史上双方多有冲突,挂弓箭是邛崃人“让对方一箭之地”的善意表示。
更大的善意在于沟通。自建成之初,南桥就有“川南第一桥”之誉,当时,这是成都平原连通康藏地区的唯一通道,而邛崃出产的土特产品正是经由这一通道源源不断地流向西南地区。
“一箭之仇”的典故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最佳拍档齐桓公与管仲身上。
【解释】被对方射中一箭的仇恨。比喻印象深刻的仇恨。
由于齐襄公荒淫无道,公元前686年,公子纠跟着他的师傅管仲到鲁国去避难,公子小白则跟着他的师傅鲍叔牙逃往莒国。
不久,襄公被杀,另立新君。第二年,大臣们又杀了新君,派使者到鲁国去迎回公子纠当齐国国君,鲁庄公亲自带兵护送公子纠回国。管仲怕逃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因离齐国近,抢先回国夺到君位。所以经庄公同意,先带领一支人马去拦截公子小白。
果然,管仲的队伍急行到即墨附近时,发现公子小白正在赶往齐国,便上前说服他不要去。但是,小白坚持要去。于是管仲偷偷向小白射了一箭。管仲以为他已被射死,便不慌不忙地回鲁国去护送公子纠回齐国。
不料,公子小白并未被射死,反而赶在管仲和公子纠之前回到了齐国都城,说服大臣们迎立公子小白为国君,这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于是,齐、鲁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鲁军大败,只得答应齐国的条件,将公子纠逼死,又把管仲抓了起来。
齐国的使者表示,管仲射过他们的国君,国君要报一箭之仇,非亲手杀了他不可,于是管仲被捆绑着,从鲁国押往齐国。行至绮乌,守卫边界的官员竟跪在地上,端饭给管仲吃,神情十分恭敬。
等管仲吃好饭,他私下问道:“如果您到齐国后,侥幸没有被杀而得到任用,您将怎样报答我?”管仲回答道:“要是照你所说的那样我得到任用,我将要任用贤人,使用能人,评赏有功的人。我又怎么能拿什么来报答您呢?”
管仲被押到齐国都城后,鲍叔牙亲自前去迎接。后来齐桓公不仅没有对他报一箭之仇,反而任命他为相国,而鲍叔牙自愿当他的副手。
扩展资料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同时他也是我国春秋时期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帮助齐桓公促成了齐国独霸天下的局面。
尊王攘夷(与“一箭之仇”典故相关)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一箭之仇
eat no fish 诚实的人 怎么说?吃鱼和诚不诚实有什么关系?!难道爱吃鱼的人就都不诚实了吗?!爱吃鱼的朋友千万别生气。
我也很无辜啊,我也挺爱吃鱼的呢!这个词组其实是和历史事件有关的。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规定了英国国教的教义与仪式。
对此,一部分教徒表示支持,另一部分则坚决反对。那些支持政府决定的教徒为了表示对英国政府的忠诚,不再遵守罗马天主教规定的每星期五都要吃鱼的规定。
这些"不吃鱼"的教徒便被认为是"好人",而"eat no fish"一语便被用来喻指"忠于政府的人,诚实的人"了。 如:Frank is a man eating no fish, so we can believe in and depend on him.弗兰克是个诚实的人,我们可以信任并依赖他。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