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
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倒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
这就是六尺巷的由来。
1、一位媒体记者的微博也正被上千次地转发:刚才心里突然很难过。在一个人大代表驻地采访,去厕所,开门就是一位弓着腰的清洁工大爷冲我鞠躬:“首长好。”我洗完手后,他又上来递纸:“首长请用。”我对他道谢,说了一句“您这些天辛苦了”。其实还想说的是,这里没有首长,只有代表,他们的权力是我们赋予的。该鞠躬的是他们。
2、卫生部部长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免费为一农村大妈做了白内障手术。当摘下纱布时她看见了,她的确要感谢党!感谢政府!靠她自己,她一辈子也做不起手术”。小崔问道:“她辛苦一辈子,连个白内障手术都做不起,那她得恨谁呢?”
在中国,自古以来变有众多的思想家关注民生,提出了许多关注民生的主张。就儒家学派而言,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他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与此同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主张“无为”,主张顺应自然,反对统治者对人民的侵扰。
在唐代,唐太宗对君民关系有很深刻的认识,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多次颁布减免租赋的诏令。由此才得以打造流传千古的“贞观之治”。
在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民生”主张,但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民生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民生思想也十分丰富。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民生思想于传说时代就已见萌芽。传说时代神农尝百草、尧茅茨不剪而居、舜躬耕畎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故事,都反映出原始部落首领关爱民生、与民同苦乐的良好品质。但把重民、保民意识升华为一种思想,则是西周初年的事情,商周政权转移是民生思想诞生的催化剂。周初统治集团在总结历史时很快明白“重民、保民”是维持周王朝生存下去的根本之一,“以德配天”“敬天保民”思想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的剧烈变革和人性的空前解放,使民生思想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在其提出的救世主张中大都体现出明确的民生倾向。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管仲第一次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他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同时,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富民、爱民的主张。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主张爱民、养民、利民、惠民、教民、安民、博施于民,反对统治者对人民过分压迫与剥削。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仁”的理论,提出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思想。他主张实施“仁政”,同时认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在此基础上,他更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千古铿锵的名句。荀子则在继承孟子思想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指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提出了“贵以贱为本”的民本思想。他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在安民利民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墨家代表人物墨子则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为基础的民本思想。他说,“吾闻为明君于天下者,必先万民之身,后为其身,然后可以为明君于天下。”又说:“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又示之以利,是以终身不餍,殁二十而不卷。古者明王圣人,其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