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明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
这次我违背节度,招致兵败,军令难容,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只是恳望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
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
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而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2、曹操割发代首
古代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曹操命令官兵不准践踏麦地,否则要杀头。于是官兵们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蹬过麦田,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
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有的望着官军的背影,还跪在地上拜谢呢。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
他要执法官为自己定罪,被执法官拒绝。曹操要举刀自杀,被众人劝住。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3、孙武斩嫔妃
春秋时期,孙武带着自己的兵书《孙子兵法》前去拜见吴王。吴王把兵书看完了,想测试一下孙武领兵的本事,故意把180个宫女交给孙武去训练。
孙武把180人分成两队,分别选了两位最美丽的妃嫔做队长。孙武命令宫女们都脱掉女装,穿上男式军服,手握长戟。开始训练了,孙武说:“各位宫女,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一名战士。
待会我发令,你们必须遵照去做。口令“前”,就是向前方看;左,就是向左手方向看;右,是向右手方向看;后,则向后背看。你们听明白没?”孙武训示道。“听明白了。”
宫女嘻嘻哈哈地回答。孙武击鼓传令:“向前看!”众宫女听到“咚咚咚”的鼓声,乐得哈哈大笑,全没在意孙武的口令。孙武神色严肃地重复了一次命令,宫女们依然大笑不止。
“两位队长带头违抗军令,当以斩首论处。”吴王的两个美丽的妃子见怒气冲天的孙武一脸杀气,吓得战战兢兢。吴王闻讯赶来,急令刀下留人,向孙武求情道:“请孙先生饶过她们吧。
下次再违抗军令,寡人决不为她们求情。”“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倘不从严执法,何以训练出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孙武道。
吴王说不过孙武,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爱妃被杀。众宫女见两队长被杀,个个精神倍争,两支队伍风气一变。此后无论多难的动作,这些柔弱的女子们都能做到规范到位。
4、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
一次,周恩来去北戴河,需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工作人员给北戴河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要看世界地图和其他一些书籍。
接电话的小黄回答:“我们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请自己来。”周恩来便冒雨到图书馆借书。小黄一见是周总理,心里很懊悔,总理和蔼的说:“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
5、按次序理发
有一次列宁去克里姆林宫理发室理发。当时,这个理发室只有两个理发师,忙不过来,很多人都坐着排队,等候理发。列宁进去后,大家连忙让座,并且请列宁先理。
可是列宁却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不过这样做是要不得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他说完后,就随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后一个位置上。
规则,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升级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末年有个叫济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这就是成语朋友的帮助,才幸免于难。而有信,自然会得到大家的:
旧时中国店铺的门口,一般都写有“货真价实,”八个自古在商品买卖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诚实待客、不欺诈、不作假的行业道德。
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
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晏殊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打字真累,给我分啊,自己写的
明史记载归有光“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直行己意”,即上级的命令不切实际就束之高阁,不去执行。与上司有所争执,就径自照自己的意思办。
针对吴淞江下游水旱灾害,归有光重点考察了三江古道,撰写《三吴水利录》、《水利论》、《水利后论》等一批考察报告和研究文章,对疏浚吴淞江水道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他主张制定治田规矩,对沿吴淞江一带被人私占围垦的茭芦地,限期清退疏通;对官府摊派的各种不合理税赋予以废除;在灾情发生之时,应及时召募灾民,采取“以工代赈”的措施,尽快兴修水利工程等等。
归有光在自己的文章中,揭露了恶霸横行、吏治腐败的现实,为一名被流氓群凶杀害的弱女子张氏鸣冤。在归有光和昆、嘉两县乡绅、举子的声援和努力下,肆恶元凶终被法办。
在长兴县做县令时,归有光一心要为民作主,凭着书生意气,公开贴出《长兴县编审告示》,要求大户们不许“刻剥小民”,这完全违反了官场的“潜规则”。
归有光由大学士高拱、赵贞吉等引荐升任南京太仆寺丞,且他被留在北京内阁,负责纂修《世宗实录》时,京城有权贵想笼络他,归有光不为所动,后某权贵日益为皇上所宠,他则“遂绝不与通”,深受时人赞叹。
一个小的事情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他一直信奉“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理念,以60岁高龄考上进士。
明史记载归有光“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
有所击断,直行己意”,即上级的命令不切实际就束之高阁,不去执行。与上司有所争执,就径自照自己的意思办。
针对吴淞江下游水旱灾害,归有光重点考察了三江古道,撰写《三吴水利录》、《水利论》、《水利后论》等一批考察报告和研究文章,对疏浚吴淞江水道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他主张制定治田规矩,对沿吴淞江一带被人私占围垦的茭芦地,限期清退疏通;对官府摊派的各种不合理税赋予以废除;在灾情发生之时,应及时召募灾民,采取“以工代赈”的措施,尽快兴修水利工程等等。
归有光在自己的文章中,揭露了恶霸横行、吏治腐败的现实,为一名被流氓群凶杀害的弱女子张氏鸣冤。在归有光和昆、嘉两县乡绅、举子的声援和努力下,肆恶元凶终被法办。
在长兴县做县令时,归有光一心要为民作主,凭着书生意气,公开贴出《长兴县编审告示》,要求大户们不许“刻剥小民”,这完全违反了官场的“潜规则”。归有光由大学士高拱、赵贞吉等引荐升任南京太仆寺丞,且他被留在北京内阁,负责纂修《世宗实录》时,京城有权贵想笼络他,归有光不为所动,后某权贵日益为皇上所宠,他则“遂绝不与通”,深受时人赞叹。
一个小的事情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他一直信奉“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理念,以60岁高龄考上进士。
荀子析“勇”对勇进行与更为细致分析的,是战国时儒 家另一位著名学者荀子。
他首先提出了“上勇”、“中勇”、“下勇”三个概念,并具体分析说:上勇、中勇、下勇,是三个层次不同的“勇”。天下有正道,有治理社会的准则,为了捍卫这种原则,敢于挺身而出;先王有治世之道,敢于按先王的意旨而去实行;对上不因循于乱世之君,对下不随从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之分;仁之所亡,无富贵之别;天下人了解他,便与天下人同苦乐;天下人不了解他,则岿然独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所畏惧;这样的人,就是上勇。
这样的上勇,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智、仁、勇的统一。 礼貌恭顺,心意谦逊,重视信誉而轻视货财,对于贤人敢于把他推举上去重用,对于不肖之人,敢于把他撤下来去其职,这样的人,就是中勇。
轻视人身而重视货财,安于在祸患,而不管他人死活,也不管是非和对不对的实际情况,只是希望取胜别人,这样的人,就是下勇。 荀子在另外的地方,又提出狗彘之勇、贾盗之勇、小人之勇、士君子之勇。
争夺饮食不知廉耻,不知是非,不躲避死伤,不畏惧众强,贪得无厌,两眼只看到饮食,这是猪免狗之勇。做事只为获利,争夺货财,不知辞让,果敢而凶狠,凶猛贪婪而暴戾,贪得无厌,两眼只盯着利,这是商人盗戝之勇。
不怕死而凶暴,是小人之勇。这三种勇同,实际上也就是上文所说的“下勇”。
为了捍卫仁义即社会公德,不屈服于权势,不顾及自己的私利,举国一致反对,他也不改变观点,虽然爱惜生命,但坚持正义而不屈不挠,这是士君子之勇。这样的勇,也就是“上勇”。
荀子崇尚的是“上勇”,反对的是“下勇”,因为下勇的人虽然智慧通达,但不符合社会的法令制度;虽然明察善辨,但行为放肆邪僻;虽然勇敢而果断,,但不按社会礼义去做,所以是“君子之所憎恶”的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做人要遵纪守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句贤文,出自《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原意是说如果没有规和矩,就无法制作出方形和圆形的物品,后来引申为行为举止的标准和规则。这句贤文旨在教育人们,做人要遵纪守法。
周亚夫执纪如山
周亚夫是汉朝功勋卓著的将军,以英勇善战、严守军纪著称。有一次,汉文帝要亲自犒劳军队,先到达驻扎在灞上和棘门的军营,文帝一行直接骑马进入营寨,将军和他的部下都骑马前来迎送。
接着文帝到达细柳的军营,那里驻扎着周亚夫的军队。只见细柳营的将士们都身披铠甲,手执锋利的武器,拿着张满的弓弩。文帝的先驱队伍到了,想直接进去,营门口的卫兵不让。先驱说:“天子马上就要到了!”把守营门的军门都尉说:“将军有令:‘军队里只听将军的号令,不听其他指令。’”
过了一会儿,文帝也到了,仍然不能进入军营。于是文帝便派使者持符节诏告将军:“我想进入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达命令说:“打开军营大门!”守卫军营大门的军官对文帝一行驾车骑马的人说:“将军有规定:在军营内不许策马奔驰。”于是文帝等人就拉着缰绳缓缓前行。
一进军营,周亚夫手执兵器对文帝拱手作揖说:“穿着盔甲的武士不能够下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陛下。”文帝被他感动,表情变得庄重,手扶车前的横木,称谢说:“皇帝敬劳将军!”完成仪式后才离去。
出了营门,群臣都表示惊讶。文帝说:“唉!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前面所经过的灞上和棘门的军队,就像儿戏一般,那些将军很容易用偷袭的办法将他们俘虏;至于周亚夫,谁能够冒犯他呢?”说罢,文帝仍然不停地称赞周亚夫,并传令重赏。
曹操割发代首
曹操是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许多故事为后人所熟悉,其中有一则割发代首的故事,今天读来仍然很有意义。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曹操非常清楚赢得民心的重要性,因此对军队的纪律非常重视,三令五申地要求军队必须遵章守纪。针对有些士兵行军作战时不注意保护群众利益的现象,曹操特意制定了严格而具体的法令,比如战马踏坏了群众的庄稼即处以斩首。这些纪律一经颁布,深受群众欢迎。
有一次,曹操自己的战马因突然受到惊吓,窜入田中踏坏了几颗青苗。监察官员一看是最高统帅的马踏坏了庄稼,又情有可原,当然不好定罪。但曹操却不肯原谅自己,一面抽打战马,一面抽出战刀就要自裁,这时身边的侍卫赶紧拦住,众僚属也赶紧进言相劝,说丞相您是国家的顶梁柱,为了国家的利益您也不能自杀,马踏青苗是因马受惊,情有可原,就是按纪律制裁也应该宽大处理,等等。而曹操却一本正经地说,纪律刚刚颁布,如果因我而不执行,今后别人也就没有办法执行了,还是要坚持自杀。
众僚属就建议说,是不是可以变通处理呢?比如“割发代首”。于是曹操顺坡下驴,同意作变通处理,自己用战刀割下一把头发,以示警戒。
这个故事今天读起来也许觉得可笑,认为割把头发还弄得那么严肃。其实当时割头发也是一种很重的惩罚。古人奉行孝道,强调身体发肤由父母所赐,本人是不能轻易毁伤的,否则就是不孝。因此,曹操这一“割发代首”之举,起到了震慑全军、令行禁止的效果。我们暂且不管曹操这出戏是真是假,对于最高统帅的他能做到这一点,这种遵纪守法的精神就足以值得学习。
柳传志迟到罚站
创造了联想神话的柳传志也有许多传奇故事,其中有一则是他严于律己、迟到罚站的。
联想集团建立了每周一次的办公例会制度,有一段时间,一些参会的领导由于多种原因经常迟到,大多数人因为等一两个人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柳传志决定,补充一条会议纪律,迟到者要在门口罚站5分钟,以示警告。纪律颁布后,迟到现象大有好转,被罚站的人很少。有一次,柳传志自己因特殊情况迟到了,柳传志走进会场后,大家都等着柳传志将如何解释和面对。柳传志先是一个劲地道歉解释原因,同时自觉地在大门口罚站5分钟。
有这么一则寓言,讲的是,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灭顶之灾,终于,他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失望极了,但忽然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上有一张纸条,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抽出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做,如果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吸水器抽不出水,岂不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他最终还是按照纸条上说的做了,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
从这则寓言中我们看到了守规则的好处,如果这个人不守规则,喝到的只是一壶水,不一定够用,但确实可以救他的命,但以后这个井里就再也吸不水来了。可他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遵守了规则,他也得到了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的回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作无规矩不成方圆。
出自于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意思是:“像从前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般那样的巧匠,不凭规和矩,是画不成方圆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乃至一个国家、一个家庭、一个完善组织,都有自己的标准。
无规矩不成方圆,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
扩展资料不尊重法律和规则,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秩序。个人意志高于社会规则,个体行为凌驾于制度约束之上,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和规则是社会运行的基石,是社会有序运转、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基本元素。
法制意识不强和执法力度不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都直接破坏了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带给人们错误的信息,助长了人们不择手段实现个人目的的风气。
规则形同虚设,社会必定混乱无序。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政府和每一个公民的规则意识、法律意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规矩不成方圆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09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