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光阴的人》是一本由苏辛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度光阴的人》读后感(一):远方的人,都与我有关
不管写小说或者其他,多多少少会编织出一些作者个人的秘密。
散文写作更加直白,基本上都会从自己写起,因为这部分最熟悉,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回忆时间里的碎片,这就有些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要看你的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你很成功吗,要我看你的经历?
功利的阅读潮流难以逆转。要知道很多人被要求看书是为了写好作文,忙着赶路的人自然不会留心路边的风景。好在人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声音发出,百转千回后,或许会在某个角落听到回响,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读了苏辛的新书前面几篇,竟然有点不忍心再往下读的感觉,虽然也有篇章写得欢乐愉悦,可底色好像还是残酷的。作者字里行间罕见的诚实与坦荡,谈及自己内心深处那些,可能经过多年反复碾磨的心事,有些文字对于个人来说可能是难以逾越的苦难或者障碍。
用文字作为支撑自己与生活和解的力量,这话听起来有点难以理解。
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这种感觉:从一个相对贫穷的家庭出生,在自卑和自负之间,高高低低的情绪波动之间,说服自己,坚持着坚韧和自信,继续找到生活的动力,用乐观的心态去生活。
写家人的部分尤其好看。时代的一颗灰,就会改变整个人,整个家庭的命运。我们无法凭空去理解、进入一个人特有的情绪,好在作者愿意把自己私人化的经历,放到一个更为宏大的平面上,先整理顺了,再用最擅长的方式——饱含感情的方式——去书写,用饱满的情感带着我们进入她的生活。
她是真诚的,真诚地记录了一代人的艰难与普通,更真诚地去理解了普通生活之下的汹涌澎湃。
父亲、母亲,这些普通到容易被无视的人,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看似平静却暗潮汹涌的海面。真的好看。
这些人,这些故事与你有关吗?
看似无关,但情绪的曲折却可以相通。
看完整本书后,有关无关也不重要了。它带来的感触,已经超越作者个人自述的部分,从中我们似乎也理解了自己父母的不易,甚至也对他们生出来一些好奇:
他们的人生里有什么遗憾,有什么惊喜——不是作为自己的父母,而是作为一个“人”的遗憾或惊喜——低下头去看一看,如同看向深渊。你所了解的或许全是错误。
说到这里,我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真诚”,就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
我特别反感畅销书上明晃晃的“治愈”“感动”“温情”这类字眼,仿佛读者都成了消费肥皂剧的反智顾客,而作者和编辑则是贩卖廉价感动的狡猾生意人。
那么,“廉价的感动”和“真诚的独白”之间的界限在什么地方呢?
在我看来,“真诚的独白”需要作者一开始就抛弃迎合和小聪明,老老实实写出自己经年累月沉淀在心中的密码,需要他们去经历,去生活,去反思,然后接受不同观念的冲击,最后内化成支持自己前进的动力。
那些支撑过自己的文字,必然会在某个脆弱的夜晚支撑住阅读到它们的人。
这是我能想到最好的结果。
《度光阴的人》读后感(二):如果可以,我希望你拥有普世的幸福
很幸运第一时间看到这本书。算是一个小小的友谊的见证。
人和人之间的友谊是不对等的,这我知道,有人在你那里是最好的朋友,但在对方那里,你不见得能算得上朋友。
我没有问过苏辛,我在她那里算不算朋友,但对于我来说她是我很重要的朋友。
我们就见过两次,虽然每次一聊电话就刹不住车,但打电话的次数并不多,平时若没什么事,也基本很少会有什么互动,但她还是以一种特殊的气场和状态存在于我的世界里。
苏辛自带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让你放下所有的防备和戒心,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天天戴着面具生活的人真的太不可思议了,我们见面的第一个下午,我们就已经从现在的工作、出版界,聊到了家庭、爱情观和人生了。
我至今仍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那个下午,我和她一起走在北京某条街上,她推着自行车,我走在旁边,边走边聊,街道并不美好,时不时有汽车飞过搅扰着我们之间的空气,但我记得那天阳光很好,有一点热,但却算得上和煦。
那次和之后的聊天,我们很多次聊到了我们各自的家庭。我们有太多相像的地方,我们的父亲都是木工,家庭都经历过巨大的打击。连年的苦难,让我们过早开始承担来自经济和生活的重压,而我们的父母尽管有着各自的不成熟,甚至无法接受之处,但我们又都很清楚,他们确实是历经苦难的可怜人。
我们都很早就开始为赚钱养家而活着,只是她开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早于我,现在已经完全学会了反省自身,为自身而活了,而我还在亦步亦趋,在边缘徘徊。
所以,我很庆幸我很认真地看完了这本书,相比于以前我更加了解我的朋友了。那些断断续续从她那里听来的事,在这里变成了连贯的线,但我依然没有想到,原来这样充满苦难的原生家庭,在她那里是可以被书写成诗的。她终究比我想象的更包容、更温柔,也更美好。
她说,一个人是家族结出一颗小小的果实,我们就这样以一个果实的姿态出现在这世间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怪罪起了这棵树,我们无法走出的困境,抑郁和焦虑的症状,无法改变的缺陷和难以和解的关系……都让我们开始痛恨这棵树,这一切都是它带给我的,“原生家庭”这四个字像是一个万能的背锅侠,所有的心结仿佛都可以在它的身上找到出口。
原生家庭的理论确实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不管它带给我们的是什么,都将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也许到死都无法挣脱,但对待原生家庭却也可以有不同的态度,我觉得很难有人会做到像苏辛那样,用爱和包容去跟那些苦难和解,用摆平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原生家庭带给她的一切影响。
想象一下属于她的那棵树,她的父母没那么恩爱,母亲因为儿时和之后的经历,心理受过重创,还曾差一点借她的手自杀,父母之间的矛盾也时不时激化,“爱”对于她的家庭来说,好像只是个遥不可及的词语,但苏辛在时间回溯里,还是能一点一点把它翻出来。
她小时候,父亲做着体力劳动,手艺很好,日子越过越好,家里起了大房子,可是妈妈却得了病,因为母亲带来的不好影响,她的父亲就此放弃了自己本来可以拯救家庭的事业,做起了散工,整个家雪上加霜,像一艘不堪重负的船,摇摇欲坠。
慢慢的,这些重量便全都压在了苏辛一个人身上。她拼尽全力去守护这一切,没有同行者,与之相伴的,只有每一个年轻人都会有的懵懂、对爱情的憧憬,对自身的迷茫,而这一切全都由柔弱的她孤独地承受着。
看到《残疾》那一篇的时候,我是非常难过的,她文字里表现得越释然,我就越难过。人生的坎坷与磨难,是会让人变得豁达,变得超脱,但这一切不都是因为人生太苦所造成的吗?上天是不公,但这天平在她这里也太过于倾斜了一些。
身为读者,我欣赏她的豁达和超脱,但身为朋友,我只有心疼。
作者是一个需要时不时剖析自己的职业,我没有她这个的勇气,所以写的都是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遇到触及自身的我总能用平淡的语言一笔带过,而她却能把一切写得那么深入,用最平实的语言把她的人生摊在那里。那是一个人从出生到现在的人生啊,她——苏辛——这个经历了这样的前半生的女子,她的坚强、勇敢和包容是我这辈子都做不到的。
和她相比,我就是一个胆小的每天缩在自己的小窝里,时不时自怨自艾,不愿意与任何过去和解,也不愿意再好好去面对未来的可怜人。
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不一样的她,也让我更爱这个朋友了。希望在未来,她能被上天眷顾,享受普世的幸福,而不是自己感悟来的幸福。
如果你正在经受人生的苦难,你正找不到未来的方向,或者你迟迟无法与自己的过去和解,抑或你把所有磨难都归罪于自己不幸的原生家庭、不慈爱也不温柔的父母,不如看看这本书吧,苏辛不会说教,也没有教你怎么过自己的人生,她只是把自己的人生摊开来,让你看看,那特属于她的温柔、美好和小确幸。
《度光阴的人》读后感(三):让我们走上前去,迎接命运的摧残
我们有一个写作打卡群,是苏辛建的,群员只有寥寥数人,建这个群的初衷是为了互相督促彼此砥励,结果它和任何群一样,都很快地偏离了初衷。我们聊护肤聊种花聊生活中的各种鸡零狗碎,就是基本不聊写作。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聊,比如下个月,本群的三位群员都要出新书了,苏辛老师就在群里调侃说:“不如我们组成个过气网红互推群,来互相推荐下吧!”
哈哈哈哈,一句话惊醒我梦中人,其实还没怎么红过呢,就过气了,人生真特么太残酷了。
网络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月,今天红的人,没准明天就成了前浪,被汹涌而至的后浪们拍死在沙滩上。想当年,我和苏辛结识,就是因为差不多是同时期在豆瓣上写东西,一来二去的,就从友邻成了网友。那时候还没有抖音、快手,甚至连微信公众号都没有兴起,我们算是赶上了豆瓣的黄金时代,也享受了一把网络的红利。
苏辛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温柔亲切。我是那种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的人,和人交往过程中只要稍微感觉到一点不被接受,就会马上缩回到自己的壳里面。而苏辛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她绝对不会拒你于千里之外,更加不会伤害你,也许她不会特别主动,也不会过分热情,但只要你有事问她,她必然会给予你实质性的回馈。
苏辛给我的第二个印象,是她的用心。那时候她还是一家图书公司的编辑,我是先看了她编辑的书,才对她产生了好奇心。因为那本书做得特别精致,从封面到装帧到文案都堪称完美,还配上了很漂亮的彩插,看得出编辑真的用了心。看完那本书后,我甚至于对作者有点羡慕,能碰上一个愿意对你的作品下功夫的编辑,的确是作者的幸运。我那时就想,要是有一天她能够做一本我的书就好了,很高兴这个愿望后来实现了。
做编辑的人千千万万,可像苏辛这样能下大力气打磨书的编辑真的挺少的。正因如此,她的作者之一,也是我们共同的朋友午歌,不仅和她成了好朋友,后来还和她一起创办了一家图书公司。
当然一个写作者要想真正打动另一个写作者,还是得靠ta的才华。正像文珍所说的那样,苏辛是一个单靠朋友圈都能让人喜欢上她的人。有阵子她特别爱发朋友圈,江湖人称“苏六条”(因为每天至少发六条!),我那时一度失语,所以特别羡慕她旺盛的表达欲。而且最难得的是,她即便一天发上十条也并不会惹人生厌,这就是她的本事了。讲真,我和文珍都还算比较内敛,很难去欣赏一个高调爱炫的人,可苏辛的朋友圈里没有一丝炫耀,她只是如实地记录她的生活和内心。今天我们发的朋友圈大多是自带滤镜的,发张照片都要修半天,苏辛的可贵之处在于她不设防,她不介意袒露生活中的一地鸡毛,内心偶尔的脆弱,也不介意发点有些自黑的照片,她可能是我认识的人中唯二的(另一个是著名的张春女士)不会P图的女人了。
我很喜欢看她的碎碎念,她是个天生的诗人,任何平平常常的细节通过她的描述都有了种诗意。后来我知道她真的喜欢写诗,她出过一本书叫《这么简单,却那么足够》,收录的全是她生命中的吉光片羽。
我爱看她的朋友圈,不仅是因为其中偶尔展露的灵性,更是因为它代表了我苦苦追求而不得的一种状态——看得出来,她是真正地爱自己,并真正地爱着命运赋予自己的一切。我的朋友圈里,不乏身家千万或者年少成名的,但似乎没有人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真正地满意,除了苏辛。
也许会有人将这解读为自恋,可如果你了解她是如何一步步爱上自己的,我想你可能会觉得“自恋”这两个字太过轻薄了,轻薄得配不上她的人生。
要了解她的人生,就得从这本《度光阴的人》谈起。作为苏辛的朋友兼读者,我很高兴地看到,和她的第一本书《未来不迎,过往不恋》相比,这本书有了显而易见的进步。这种进步源自于她对人生的态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终于敢坦坦荡荡地谈论发生了自己身上的一切,失业的父亲、疯了的母亲,还有折磨了自己半辈子的残疾,以前她也谈,但只是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不像这本书里,她把自己整个地交出来,包括她不大好的那条腿,她屡败屡战的感情史,以及她曾经如影随形的自卑。
这些其实之前我也略有耳闻,但从来不敢多问,怕触痛她,看了这本书之后,才对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真的不知道,原来她吃过那么多苦,她来自河南一个农村的普通家庭,父母的性格都称不上温柔,父亲中年失业后家境一落千丈,母亲又在此时精神分裂,她成绩急剧下降,只读了个大专,毕业后一度辗转在社会底层,不断失业,直到做了一直向往的图书编辑,凭着努力与天分慢慢做到了业内翘楚,经济状况才好转起来。
要是你把这当成一个励志故事来看的话,也许故事的走向会让你有点失望,因为若以世俗的标准来衡量,她可能并没有成为人们想象中的那种人生赢家。2019年底,她结束了短暂的创业,回到久违的故乡,和父母弟弟一起生活,平常就在弟弟开的面馆里帮忙,闲了偶尔写写东西,也种种花。这里没有戏文里最热衷于描写的那种衣锦还乡,有的只是一个人在真正认清自己、接受自己后,与生活达成的初步和解。
在这本新书的扉页上,她写着“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及故乡”,其实我觉得,这里还应该加上一个人,就是她自己。在这本书里,你不仅能看到一个人的成长史,也能够“看到”她的内心史。她直面痛苦,却并不沉溺于痛苦,更不过分咀嚼痛苦,所以我们看到的,是风雨如晦之后的雨过天青,是奋力追求之后的坦然接受。
命运不曾善待她,可对这狗日的命运,她已经学会了从对抗走向承担。她喜欢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那部小说里写到过陈清扬终于明白了一件事,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于是她决定要走上前去,迎接摧残。
记得看电影《黄金时代》时,有个镜头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是怀着孕的萧红和友人诀别时,在祝福友人之后淡淡地说:“我将孤独终老。”那一刻坐在电影院的我真的震撼到了,震撼于萧红对自身命运的清楚认识,以及认识之后的彻底承担。
苏辛这本书,也给了我同样的震撼。她说她决定和陈清扬一样,走上前去,迎接摧残。迎接这个词真是特别好,仿佛让我们在面对人世的摧残时,一下子具有了掌控的主动性,我们谁都无法选择命运,唯一能够选择的就是,主动走上前去,做好迎接一切的准备。所谓迎接摧残,不仅是指淡然面对人生的无常,更是指坦然承担自身性格的弱点,命运说到底是由一个个选择累积而成的,而我们的性格,注定了我们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就像苏辛,她的骄傲与自卑,她的敏感与羞怯,都注定了她只能成为这样的自己,只能走上写作这条路,哪怕这条路布满荆棘,她也只有如陈清扬一样,走上前去,迎接摧残。
她说她人生中最大的改变是完完全全地爱上了自己,那一年大概是2015年,而这本书,恰好写于那之后。都在说爱自己,那到底怎么才算是真正地爱自己呢?我想大概是那种“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的自我认可吧,这一点苏辛在书中反复写到过:我知道我自己并不完美,可那又如何,这也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我,再来一遍,我还是只能成为这样的自己,我愿意为成为我自己付出代价。书里最戳我的就是这句话:“只是完整,还未圆满。也许活着是一场女娲补天,要用火焰去反复烧熔这些灵魂碎片,才能得到有流霞、有白云的天穹。”
所以我羡慕她,因为在她身上真正实现了自洽,而我们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还在幻想着一个完美的自己,不敢直面自身的弱点和残缺,更远远谈不上接纳。但是这世上哪有完美的自我呢,天才如张爱玲,都说自己像镂空纱,浑身都是缺点呢。而苏辛,勇敢如她,通透如她,终于放弃了对完美的执念,去拥抱并不完美的自我,和泥沙俱下的生活。我这才知道,在她温柔平和的外表下,有着如此坚韧的力量。
真实的人,真实的文字,永远是这世上最有力量的事物。
《度光阴的人》读后感(四):我和苏辛,我们这样的人
苏辛新书叫《度光阴的人》,这本书我期待已久,因我曾经有幸读过其中的部分篇章,深为打动,一直盼着能读到全本。去年冬天,苏辛陪我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推广《桃花酿》的节目。我问她,你的新书到底什么时候出,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写一篇文章了,连标题都想好了。她问是什么,我大言不惭地告诉她,叫“我和苏辛,我们这样的人”。
我们年纪相仿,同样出生于农村,同样有一个弟弟,同样拿了一副人生的烂牌(不过各有各的烂法),经历过同样惨绿的青春和爱情,最终决定一个人。更惊人的是,我们有一个同名同姓同籍贯同职业的前男友!很庆幸,我们的人生相交到一起,不是因为那个同名的“渣男”,而是因为文学。
苏辛在《生命的描线师》里记录了她与文字的缘起:“我天性靠近文学和艺术,这点从识字起就有苗头,到了小学三年级出现作文后,就更明显了。”到了学校里,严重偏科所以成绩不好,独因文字出色而得到老师的肯定。“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文字类工作,跌跌撞撞许多年,却始终有一种不可摧毁的自信:相信自己所拥有的那点才华,不足以惊世骇俗,却应该可以安身立命。”——完全是另一个我。
世界很大,但是留给贫穷的农家女孩的通道是很窄的。好在写字所需的成本非常低廉,纸和笔足矣。纸张薄脆而又坚韧,我们摸着它的脉络,遵循着文字的指引在纸上蹒跚,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在文学的殿堂里相遇。
我们相识是在2018年初。那时我暂时离开了大理,隔空回想在大理七年的生活,想要写下点什么作为纪念,斟酌许久之后,写了一系列的短篇故事发在网上,苏辛看到了这些故事,把它出版了,就是那本《桃花酿》。
我们最初的交流是营业性质的,一个出版人和作者的官方交流,客气,克制,商业互吹,也讨价还价。苏辛干练、果断,给我的最初印象是一个“厉害的人”,内向怂弱如我,一开始甚至有点怕她。
后来我开始读她的文章,在读到《独立》那一篇的时候沦陷了。她用云淡风轻的语气破解了一个在我看来令人窒息的命题——疾病与命运。
我们这样的人,很难不去抱怨命运,因为真的很不公平,在通往“正常生活”的路上,我们从一开始就被远远抛下了,可能永远都追不那辆车了。为什么是我?我做错了什么?世界上不存在“公平”这个东西——这个事实则更加令人难以接受。而苏辛的态度则是“追不上,那就不追吧。索性安步当车,慢慢走。”
她就是这样一个举重若轻、安步当车的人,认识越久,我便越依赖她的理性和稳靠。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2019年的夏天,那时候我们已经在网上聊了一年多了。
我是一个封闭的人,尤其是在人际关系上。我向往恒温和稳定,并且我认为保持距离是“保质保鲜”的最佳办法,所以,对于认识新的人或者推进一段关系会抱持非常保守的态度,惯常以“社恐”为由逃避各种人际交往。
可是在苏辛这样的人面前,任何一个“社恐”都会觉得安全感满满。
我邀请她去我的工作现场观摩了一下我的工作,然后一起吃了个饭。非常抱歉的是,那次会面发生了一个意外的不太愉快的小插曲,回去以后我们就这个小插曲深谈了一番,这次深谈比见面本身更有意义,我完整地看到她是如何梳理、处理一个小烦恼的。她像一间安全屋,四壁强韧,在跟她的相处中,你做什么都不会伤害到自己,或伤害到她。
她是那种会解结的人。遇上一个事情,很容易就摸清症结所在,然后一是一,二是二,把结打开。人生天地间,行走处事,不经意间就打上了结。甚至在我们出生为人之前,很多事情就已经打上结了,甚至是死结。我至今缺乏这项技能,常常被困在各种结中,逼不得已要解开的时候,就得动刀子剪子,自断臂膀,损失惨重。
命运本身已经是一个巨大的结。这本书里阐述了她是如何一一打开这些结的:理解不完美的父母、接受从天而降的疾病、放下伤痕累累的爱情,渡过一个又一个迷津。
读到一半我就忍不住发微信问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她笑着说,已经好几个人这么问她了。生而为人的功课便是如何处理“我”与世界的关系。她是我认识的人之中少有的如此年轻便已经将这道难题完美解开的人。
这本书分为五个章节:家族、自我、爱情、故人、故土,是苏辛的一本“自白书”。她把自己全方位地剖白了一番,毫无保留地,甚至包括被“渣男”吸血的难堪经历。林夕有一句歌词:如果心声有疗效,谁怕暴露更多。她是如此诚挚和坦白,坦白到让我作为读者竟然产生了无以为报的歉疚。
在读前三章的时候,我经常借故打断自己,放下书上楼顶去吹吹风,看看云,因为震耳欲聋的共鸣几乎要将我淹没了。贫穷、疾病、不美而唯唯诺诺如履薄冰的生涯,笼罩着整个成长期的孤独和难堪,极度渴望爱又坚定地相信自己不会被爱的痛苦,每一个都是我挣扎许久的泥沼。
这篇文章我写了很久,写完了却怎么看都不舒服,因为它没有表达出我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写字的年头也不算短了,算是个老手了,最常欠缺的是表达欲,对着这样一个想要畅谈已久的话题却辞不达意的情况已经很少。我反复琢磨了许久,因为我仍然在回避一些事情。
我把很多事情都封禁在某个角落,那是我心中的苦胆,不敢碰,不能碰,一旦触破就无法收拾。我尝过那种人间极苦,毫无余地的绝望,迫至眉睫的死亡,只能选择回避。
我犹豫再三,仍然无法打破我的桎梏,当我不够坦诚时,我就无法清楚阐明这篇文章的主题:我和苏辛,我们到底是怎样的人?为什么我们是一样的人?我对她的共鸣从何而来?我真的努力了很久,我做不到。我想,对某些事情的回避已经成了我安全感的一部分,我没有能力去打破它。
所以,如你们所见,即便我们有着许多的共同点,我把自己和苏辛归为一类人,实属越级碰瓷。她能白纸黑字地以“残疾”为题把自己的“残疾”摆在台面上,写在书里,而我还远远无法坦然面对对自己的“残疾”。因为我忘不了那些挨过的“耳光”和“刀子”,我的“残疾”始于身体的疾病,多年内化以后变成了心理的重疾,最后只能与那点可怜的自尊相依为命。
我坚信自己此生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因为没有人会爱这样一个我。正如苏辛在书里所说,这是一种病。“能够治愈这种病的解药,只有爱本身。而这爱,无法自他人求得——因为,它是‘爱自己’。”而我陷在这个怪圈里,不被爱的我,没法做到爱自己。理都懂,但做不到,可能永远也做不到。
苏辛是一个放大版的站直了的我,是我前方遥远的一盏星火。我在文字里踩着她的脚印,却远未到达她的境地。
她有源源不断的勇气和力量,如她书中所说:“也许活着就是一场女娲补天,要用火焰去反复烧熔这些灵魂碎片,才能得到有流霞、有白云的苍穹。我庆幸,过去的道路虽然曲折暗淡,我内心的火焰却从未熄灭。它不仅熔化了这些碎片,还在持续燃烧。它试图熔炼更大的事物,更广阔的天穹。那些超越个人悲欢的存在,呼唤着更远的未来。”
她在书里经常写到“爱”,不是情爱,而是对这世界和自我的理解和悦纳。杜拉斯说:“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我是第一次看到与我如此相近的人践行了这句话。
我曾经以为,《人生的枷锁》里的菲利普就是我们这样的人唯一可能的结局。可是世界上还有苏辛这么勇敢的人,强力地打开了另一扇门。从那里透泄过来的强光刺痛了我的眼泪,让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泪流不止。原来我们也是可以爱自己的,原来我们也是可以幸福的,虽然我现在还没能做到,但也许我是可以的。以前的我不能,只是我以为我不能,并不是我真的不能。以后,我可以努力去试一试。
《度光阴的人》读后感(五):不慌不忙中爱到圆满
2017年10月,作为丰子恺先生《此生多珍重》一书的编辑,苏辛和我一同受邀到四川省博物馆做主题分享会。那时她已经做完腿部康复手术,“称心如意”地穿上了心爱的长裙子。省博广场上,阳光熠熠生辉,苏辛摇摇晃晃地走在前面,黑色的裙摆随风轻扬。
分享会很成功。有不少读者围上去找苏辛签名,她不慌不忙地拿出水笔,仔细询问了每个人的姓名,把不同的寄语,一字一句地写在扉页上,字迹工整,身形端正,沉静如一面偶尔被风拂掠的湖水。我知道,为了能够穿上长裙面对友人和读者,她已耐心地走过了漫漫来路。
苏辛素来是个很能“捱”的人。
我们一起在北京开图书工作室,大部分的时候,我都不在北京。为了节约开支,我们把办公室开在了机场附近。房间玻璃窗外就是后沙峪秃露的原野和北京机场笔直的跑道,视野辽阔得让人相信人生梦想大有可为。白天,苏辛同编辑们一起在楼下办公,夜晚独自睡在公司楼上。飞机轰隆隆的起降声,像巨手一般撼动着玻璃窗,总给人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偶尔我来公司出差,苏辛总像招待亲人一样,提前买来一大袋子肉和蔬菜,亲自下厨。她炒菜像她写文章一样贼优秀,很善于把普通的食材,烹饪出别致的滋味来。饭后,我俩一边聊天,一边嗑瓜子。苏辛博闻强识,不管是聊民国的才子佳人,还是唐宋名家,聊灵修佛法,还是流行八卦,她都能引经据典,金句乱蹦。讲到嗨处,意兴神飞,双手把瓜子掰得哔哔啵啵,好像要给自己的发言加上标点符号似的。有一次,我说,苏辛,我真的很佩服你——命运对你并不算公平。可是我从来没有听你抱怨过任何人,也没听你对什么事表达过愤恨。她沉思了片刻,说,可能是从小父母很爱我,他们的爱成了我生命的底色。说这话时,她眼里泛满晶光,真诚得不容置疑。
《度光阴的人》就是在这样时而孤寂,时而嗨皮的夜晚写成的。说嗨皮很不准确,我们工作室的经济状况一直很紧张,除了做编辑,开发选题,苏辛还要催要债务并统管所有杂事。大部分的日子,她孤身捱在后沙峪空旷的长夜里,从白日纷纷扰扰的喧嚣中滤出,在她自己的文字世界里,静定不二,和光同尘。她像一粒沙拥抱一粒沙一样,一天天下落,一天天聚合,用光阴来打磨光阴,最终完成了这部精神之塔。
时至今日,我还能清晰地回忆起后沙峪堆满图书的逼仄房间和震天雷响般的飞机轰鸣。可是,当我拿到苏辛的新书,跃入眼帘的是“人不可能生来就进入一个黄金世界,你必须彻底爱上命运才会彻底爱上自己”,“时间广大,但我们要在此时此地相爱”,我的眼眶难以自制的温热了。我知道,她柔软的内心被一直爱深深包裹。她从未被被命运的冷箭中伤,她将继续用爱拯救爱。
苏辛的拯救首先始于对家族和自身命运的觉悟。
在《度光阴的人》的开篇题记中,她这样写道:
“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独立地生存在世界上。人首先是社会的人,被根植于一个世代,之后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族,然后是一个家庭,最后才是自己……自己是这小小家庭的一颗小果实。或者说,是家族之河上的一条小小支流,顺着上游的态势蜿蜒而下。”“想明白了这层,突然就放过了自己,对命运释怀:你穿越无穷岁月来到人间,生命本身就是最大的奇迹,而非那些为了活着而必须去攫取的东西——财富、地位、名声……把时间的尺度拉长看,一切都是云烟,一切都是过客,唯有生命本身,值得敬畏,值得珍惜。”
一点也不错。苏辛所说的“释怀”,是站在时间洪流之上俯瞰人世,用敬畏命运,接受命运,珍视命运的方式过好一生。人首先是家族森林中的一颗果子——哪怕是一颗并不饱满,并不甘美,甚至被虫蠹咬噬过的果子,无论你坦然接纳,还是竭力挣扎。
其次,你也是一粒种子。瓜熟蒂落的时刻,你吞下果实,将果核堕入泥土。在日月丽天,栉风沐雨之后,你终会深根发芽,长成枝繁叶茂的自己。与其拧巴,不若全然当下,畅享这命运果实的滋味。因为这本身就是生命涅槃新生的一部分。
心理治疗大师,“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伯特·海灵格先生说:“唯有当我们与命运保持和谐一致时,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取力量,从而改变命运。”这与苏辛所说的“爱上命运才能彻底爱上自己”何其相似。这是全书的逻辑起点,也是苏辛解下命运执念的铁锚,在人生新航道上“沧海寄余生”的发端。
是枝裕和在《宛如走路的速度》中写道:“我不喜欢主角克服弱点,保护家族及拯救世界这类的情节,反而很想描述英雄不存在、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脏污的世界突然展现的美丽瞬间。这种时刻,需要的并非咬紧牙关的硬气,而是自己的弱点忽然得到了救助。能这样想时,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正是因为不完美而变得丰富起来。”
在阅读《度光阴的人》时,是枝裕和式的“世界因不完美而变得丰富”的场景,频频闪现。更让人欣慰的是,她并未让文字止步于丰富,而是以爱为篙,从缺憾的现实境况中,撑出一片心灵的完满。
苏辛笔下的爱情极美,尤以《千千阕》一篇诗意盎然。其中最让我动容的,是她把少女的羞涩、卑微和欲言又止被温柔呵护的瞬间精湛地捕捉下来,刹那心相印,立地有慈悲。生命中最完美的瞬间,恰是因为那些缺点和不完美被爱拯救,这是何等的美妙啊!
“看见我,你抢上几步,伸出右手来握住我的左手,我扭动了两下手指,也就任你握住。因我亦知道,你是看我脚软了,扶助我,倒也没那么多男女情分。“我看窗外山水,却知道你在看我。目光灼灼,烧的我有脸微烫。我心里微叹一声,伸手去挡你的目光:不要看我。我总觉得自己不漂亮,被人打量总不自在。你看我,我觉得自己骨架太大,眼睛太小,手掌太厚,腰太粗,脚掌太胖。我很想缩小一点,不这么高大,也别这么引人注意。于是你笑笑,讲了个笑话给我听。”“‘明天你就走吧,我请假送你,过段时间再来。’泪,一发不可收拾。你出来厚看见我在哭,问:‘哭什么呢?’我不能成言,眼泪满面地走到阳台上去。外面正在下雨,雨帘一扑就扑到人面前来。你从后面抱住我:‘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喜欢从背后抱着我的感觉……’我一边哭,一边又在心里忍不住笑你这种城市化的浪漫。‘我们去看海吧。’你轻轻说。”
——《度光阴的人·千千阕》
多么纯澈美好的爱情啊!懂你的人,总是那样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你的不完美。就在那一刻,世界安静下来,生命珠圆玉润,剔透光华。
《普通生活》一篇中的“父亲”,是苏辛用笔极为深刻的一个形象。全文以“气”为契口,展开故事:
开篇写父亲的气味:
“常年与木材打交道,他身上有一股强烈的木料气息,夹杂着浓烈的烟草味,还有一股特有的脑油气——可能因为木料与烟草的味道足以中和这种男人味,这混合的的气息并不难闻,反而带来一种难言的安心。”
篇中写父亲的傲气:
“靠着这种傲气和自信,父亲戴着‘富农后代’的帽子,以二十五岁的‘高龄’,开始跟着村里的木匠师傅学手艺,一年多后就可以给屋子上大梁,成了‘首徒’;也是靠着这种傲气和自信,第一次跟人合伙做生意被拆伙后,他不信邪,偏要自己单干……”
苏辛详写父亲同肺气肿和香烟做斗争:
“深夜十一二点,父亲可能睡着了。人入睡了的呼吸和醒着时完全不同。他沉重的,撕扯的,似乎随时都会窒息的呼吸声,透过门上的小窗,传进我心里来。“父亲得了肺气肿之后,我和弟弟断断续续开始劝他戒烟。父亲说,抽烟是习惯。人无事可做,手会不由自主摸到烟上去。父亲又说,抽烟时现在生活的唯一乐趣,如果连烟都不能抽,活着也没啥意思。可我觉得,也许他没意识到,抽烟也是他的武器,是他对命运的又一次反抗。他一生不服气,不信邪,不愿轻易低头。偏偏肺病来了,就要他放弃嗜好,低头顺从?他办不到。”
她在文末写老迈的父亲,老来心平气和:
“在晚年,父亲过上了普通的老年人生活;不再劳作,靠子女供养,与疾病共存。他心平气和。”
张岱先生说,人要有些瑕疵和癖好,才有对生命的深情和真气。这位命运颠簸,一生傲骨的父亲,在苏辛笔下,因为肺气肿和香烟的战争,变得愈加可亲可爱。苏辛饱蘸父女情深的笔墨,行文却冷静、克制。因为最浓的爱,是最不能用力来写的。她最末一笔写“父亲被子女供养,晚年心平气和”,文章收得干净利落。我知道,这么多年以来,她一直竭尽全力守护着风雨飘摇的老家。因为她懂得,她接受,她仍怀有不曾被世事所伤的爱。因而所有的努力,风轻云淡,果直果敢。
苏辛出身贫病之家,自幼腿部残疾,饱受生活之患,却以阔朗胸襟、柔韧性情,一路向上,完成了自我认知,成为一个清澈、宽厚、自足的幸福之人。《度光阴的人》一书写爱人,写双亲,写友情岁月,写花生和红薯,写草木与八宝饭,写光阴里的万物生长,文字深情质朴,毫无造作,暗夜中生光,泥地里开花,像极了真实的苏辛本人。书中没有让人激越亢奋的口号,甚至寻不到草根逆袭、皆大欢喜的桥段。然而,苏辛的底色是爱,出口是爱,她冷静地剖白命运,回归本心,在与命运握手言和的途中,她终于爱上层楼,天高海阔。我想,生活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意义,而在于觉知生活本身。这正是《度光阴的人》一书,启迪我们接纳命运,觉知当下,走向幸福的积极意义。
苏辛说:“爱的湖泊蒸发成一朵云,飘走了”。
所以她以文字云行雨施,以润万化。
苏辛说:“也许活着就是一场女娲补天,要用火焰去反复烧熔这些灵魂碎片,才能得到有流霞、有白云的苍穹。我庆幸,过去的道路虽然曲折暗淡,我内心的火焰却从未熄灭。”
愿有更多的读者,能爱上这样的好文字。我深信,她将继续擎举内心的火焰,即便生命里仍有摇摇晃晃的残缺,她也会在不慌不忙中爱到圆满。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5.5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