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一批高校名单 140所中安徽有两所:▪安徽理工大学 理工类 ▪淮北师范大学 师范类 属于一本高校。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安徽省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选拔基地。
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学校创建于1945年,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国最早开展矿业人才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
1955年由淮南煤矿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原合肥矿业学院主体系科及部分基础课师资回迁淮南,成立淮南煤炭学院。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
1998年学校由煤炭工业部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
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地方和行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学校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职工近2000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900余人。现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3人。
同时,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学校特聘教授、100多位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16个学院(部),本科专业66个。
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工程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7个。拥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获批2个省学科建设重大项目。
学校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医、管、文、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18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
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视频公开课各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校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特色。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15万余名。
恢复高考后的毕业生中,彭苏萍、袁亮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技创新、学科和体育竞赛中获国际、国家和省部级奖励700项,大学生机器人协会入选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名学生荣获第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名学生当选“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本科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学校连续七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两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教育部授予“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学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十二五”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966项,其中 “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41项,年平均到校科研经费1.03亿元,居省属高校前列。
近五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1项,获准授权专利1523项。2014年专利技术转让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三。
学校拥有煤矿深井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教育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省部级研究创新平台26个。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俄罗斯、乌克兰、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派遣人员到国外高校讲学、访问、攻读学位、开展科技合作,互派留学生。
常年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学校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00万㎡,建筑面积60万㎡,图书馆藏书154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271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1万台(套),总价值2.23亿元。
学校正在建设的新校区,占地300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展望未来,安徽理工大学将秉承“团结、奋进、博学、奉献”的校训,弘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校园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 创意 创业”挑战赛(以下简称“三创赛”)是由教育部主办、面向全国高校(含港澳台地区)的大学生竞赛项目,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重点支持项目。
比赛的内容是确定一个项目,完成一份创业计划书和答辩展示用的PPT形式,就是先是成员做项目阐述再专家提问。时间大概是11月。
扩展资料:
竞赛宗旨
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交叉复合专业学科,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对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三创赛”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强化网络交互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组织开发能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在实践中学习、在实战中成长,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充分调动涉及电子商务的各行业、企业资源,联合各协会组织会员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到竞赛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创新。
充分发挥教指委各成员单位的引导作用,组织发动所在省区的竞赛工作,协调服务高校和企业的联系,以及大学生挑战企业需求项目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注重比赛的前瞻性、实战性、普及性和引导力。营造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实训、实战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发现一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优质院校,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 能力的骨干教师,建设一批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创新一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互动机制,努力推进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不断完善。
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指导下,探索和建立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的长效机制,努力使“三创赛”成为培养人才和发现人才的重要途径,把“三创赛”打造成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品牌赛事。
参考资料:电子商务三创大赛-百度百科
《赢在创业》 广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比赛共分为6部分,即海选、面试、初赛、复赛、决赛、总决赛,时间2008年5月-9月。
海选阶段:网上报名,综合大众网上点评、投票及专家点评、投票的方式,从中选出100支参赛队伍进入面试阶段,时间为2008年5月-6月。面试阶段:由大赛组委会组织面试,从100支参赛队伍中选拔出36支队伍进入初赛,时间为2008年7月初赛阶段:从36名选手中,通过训练营筛选出12名,通过网络人气排名产生4名,共16名选手进入复赛阶段,时间为2008年8月。
复赛阶段:16名选手接受三位专家的评选,最后获胜的8名选手和网络人气产生的2名选手一起进入决赛真人秀,时间为2008年8月决赛阶段:10进5:10名选手一起参加5场真人秀竞赛,每场淘汰一名选手,最终产生5名选手进入下一轮,时间为2008年9月总决赛阶段:5支队伍团体答辩,电视直播,专家点评,观众短信参与评选,最终产生比赛的冠亚季军选手,时间为2008年9月。《赢在创业》 广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比赛共分为6部分,即海选、面试、初赛、复赛、决赛、总决赛,时间2008年5月-9月。
海选阶段:网上报名,综合大众网上点评、投票及专家点评、投票的方式,从中选出100支参赛队伍进入面试阶段,时间为2008年5月-6月。面试阶段:由大赛组委会组织面试,从100支参赛队伍中选拔出36支队伍进入初赛,时间为2008年7月初赛阶段:从36名选手中,通过训练营筛选出12名,通过网络人气排名产生4名,共16名选手进入复赛阶段,时间为2008年8月。
复赛阶段:16名选手接受三位专家的评选,最后获胜的8名选手和网络人气产生的2名选手一起进入决赛真人秀,时间为2008年8月决赛阶段:10进5:10名选手一起参加5场真人秀竞赛,每场淘汰一名选手,最终产生5名选手进入下一轮,时间为2008年9月总决赛阶段:5支队伍团体答辩,电视直播,专家点评,观众短信参与评选,最终产生比赛的冠亚季军选手,时间为2008年9月。
学校有关部门组织的各项创新实践活动或创新实践项目、青年志愿者活动(如校团文明建设活动:获取计算机及软件资格、电子设计竞赛、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体育比赛创新学分不够:包括发明专利、参加导师课题等的调研和实验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等、英语竞赛、勤工助学活动等)、学院:包括假期社会实践(如“三下乡”活动,参加学术讲座;校区,以及校报、实用新型,如数学建模竞赛、产品设计竞赛,需尽快取得:一创新实践活动认定范围、校团委组织的各项创新实践活动或创新实践项目等、英语等级以及经一定主管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考核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否则不能毕业。
二具体的活动内容为、学生会; ⒍职业资格、挑战杯创业大赛,创新学分的获得途径如下:是指各类学科竞赛; ⒊发明创造、征文和作品、作文竞赛、省部级组织的各项创新实践活动或创新实践项目:包括教学单位发布的及学生自选的课题或参加横向课题:国际、校内期刊等各类活动的文章、文学创作竞赛和新闻写作竞赛等各类竞赛活动等、挑战杯科技竞赛:包括各类文娱、教学单位组织科研活动或艺术实践活动等; ⒋校园文化活动、结构设计竞赛、国家: ⒈ 学科竞赛; ⒉ 科研活动、新颖独特的设计、项目开发、“区校共建”实践活动及其他各种公益活动等); ⒌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大熊再来286 附件1: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要求及赛制介绍一、参赛项目要求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
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等;4.“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5.“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6.“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2.三、赛道说明。
大学生创业,都能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1.税收优惠 ●持人社部门核发《就业创业证》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型微利企业,按国家规定享受相关税收支持政策。 2.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 ●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贷款额度为10万元。
●鼓励金融机构参照贷款基础利率,结合风险分担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对个人发放的创业担保贷款,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以内的,由财政给予贴息。 3.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学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4.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 ●对大学生创办的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交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社会保险补贴。 ●对大学生在毕业学年(即从毕业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个月)内参加创业培训的,根据其获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或就业、创业情况,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5.免费创业服务 ●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免费获得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的创业指导服务,包括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6.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 ●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7.创新人才培养 ●创业大学生可享受各地各高校实施的系列“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同时享受跨学科专业开设的交叉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等,以及探索建立的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8.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自主创业大学生可享受各高校挖掘和充实的各类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以及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的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享受各地区、各高校资源共享的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
9.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自主创业大学生可共享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类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等科技创新资源和实验教学平台。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和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以及高校学生成立的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10.改革教学制度 ●自主创业大学生可享受各高校建立的自主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累计与转换制度,和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的新探索。 ●同时也享受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订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等系列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的教学实践活动。
优先支持参与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 11.完善学籍管理规定 ●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享受高校实施的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管理规定。
12.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 ●自主创业大学生可享受各地各高校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的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以及地方、高校两级信息服务平台,为学生实时提供的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和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
可享受各地在充分发挥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作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设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相关培训、指导服务等扶持政策。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