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真的很艰苦,中途退出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创业者在创办公司之前,就应该预先想好退出计划,以帮助自己在合适的时候退出。
Kathy Krist 在文中介绍了一些创办公司时需要考虑到的退出策略 和很多小企业的老板一样,Victoria Collins 将一大笔退休金都投到了她的公司里。 1990年,她和朋友创办了一个财务规划公司,她准备在 2011 年退休,但是却并不打算将股份兑现。
Collins 辞掉了一些职务但仍维持她的股份不变,并且还坐在公司董事会的席位上。 这个方式很适合她。
Collins 现有的股份价值约700万美元??大大超过她辞职时的价值??并且她还能把股份卖给任何人,不只是公司内部的人。 但她的经历对于其他公司的合伙创始人来说是有指导意义的,但也是一个警示。
Collins说:“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将这么多钱绑在一个公司也有很大的风险。” 讨论团队退出策略 如果你和你的合作伙伴计划同时退出,那很容易:你们可以一次性将公司卖给外人。
但是如果你不希望如此,则需要一个系统来允许你或你的合作伙伴以一个适当的价格去出售股票,让你的公司免受损害。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峰会顾问公司创始人Tom Palecek说:这就是为什么有多位老板的民营企业需要一个买卖协议的原因。
去年公司推出之前,他聘请了律师去编纂这种类型企业的退出章程。 Palecek和他的合伙人提前制定了让所有合作伙伴都必须遵守的规则。
买卖协议需要几个组成部分,包括在可核实的指标基础上评估私人持有股票的公式。这个公式根据行业不同而变化。
它可以确定你的股票的价值。买卖协议同样需要列出你出售股票的序列号,向谁出售股票以及出售时间长短的条件。
这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是有意义的,尤其对于大的合作企业(如医疗,法律和会计公司)而言更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样的公司里,老板们不太可能对其他的每一位老板都有所了解。
设立你自己的备用计划 不管你和合伙人决定什么,你都需要注意你的个人财务状况。如果你事先设立了足够长远的目标,那你应该做好了承担你原来公司高度集中和缺乏流动性的股票投资风险的准备。
并且,尽管你可能将所有的财富都倾注于公司,但如果你想逐步出售股权,就需要积攒其他的流动资产??股票,债券和现金??在退休后依靠你的股权生活。 因为公司可能会成为你最宝贵的资产,所以外部投资计划需要占据这个庞大而集中的位置。
和一个理财规划师坐下来好好谈谈,确保你的投资组合多样化且和你的行业没有关联,并且可以维持到你清算股票的那天的。 一旦你退休了,要密切关注你原来的公司??至少在你出售股份前。
就拿Collins的例子来说,她知道待在董事会的这些年,她可以用她的影响力来得到关于她所持股份的更多的信息。“当你是一个大股东的时候,你就会想去获得信息。”
Collins说,“待在董事会可以为你提供这些信息。 ”但这也同样推迟了她整个的退休时间。
所以如果你想立刻离开,今天就开始制定你的退出计划吧。 完成 丢弃。
创业之初,创业团队拥有共同的理想与目标,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特别团结。
然而创业过程充满着很多不确定、不可知因素:创业取得初步成功,可能会出现利益分配上的矛盾,大家对各自的贡献认识不一;创业如果没有取得突破,大家对公司的前景又会看法不一致。 凡此种种,都会导致部分创业者萌生退出之念。
在公司法修订之前,这些创业者会非常痛苦,因为可供选择的退出路径非常有限,而且可操作性很低。新公司法在这方面有了一些明确的规定,打开了退出通道。
当然,有些规定还比较原则,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尽快出台新公司法司法解释以赋予其可操作性。 退出创业团队,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转让其股权。
股东转让股权,既可以向公司其他股东转让,也可以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东之间相互转让股权,只需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进行交割即可,无需征得任何人的同意。
当然,作为同为公司股东的转让双方,应当尽可能先就转让意向与其他股东充分沟通,以免因股权转让导致公司股权结构变化,使得公司原有的平衡打破,引发新的股东矛盾。 退出创业团队的另一方法是要求公司回购股权。
公司法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这就是所谓的资本维持原则,因此,股东不能随意要求公司回购股权。
鉴于上述情况,找到适合我国的退出渠道是快速发展创业投资的关键。
1、创业板市场不是创业投资唯一的退出渠道 尽管创业板(也称“二板”)没有及时推出给创业投资的退出带来了诸多不便,尽管资本市场上要求出台创业板的呼声很高,就在前段时间证监会还再次提出建立中小企业板块,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创业板市场并不是创业投资唯一的退出渠道,尤其是从短期上看,针对我国资本市场目前的发展状况,发展创业板市场要谨慎行事。其一,创业板市场是高风险市场,它对于参与者有很高的要求,而我国的资本市场才刚刚起步,很多环节都有待完善,民众甚至是投资机构的风险意识很差,缺乏必要的投资本领,建立创业板市场还为时尚早。
此外,现在的资本市场综合环境也不适合立即建立一个创业板市场。中国主板市场最近几年暴露出许多严重的问题,还存在太多的不规范现象(如庄家联合操纵股价、财务信息虚假、职业经理人道德不规范、违规挪用资金等),在这种情况下推出风险更高的创业板市场极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常建设。
因此,应该首先解决好主板市场的规范化建设问题,再讨论创业板市场的设立,否则只能是带来更多的投机行为和秩序的混乱。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企业其实能够IPO也不是意味着万事大吉了,这才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从美国NASDAQ的上市企业看,当年IPO成功企业的股价,绝大多数只能维持在发行价,而且每年上市的企业多,被摘牌退市的企业也为数不少。
IPO成功后的风险、,是被很多创业企业所忽视的。其二、IPO在获得巨额回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IPO的条件很严格,上市耗费时间长,不但有可能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还有可能因为资金占用时间过长而丧失其他的投资机会,机会成本加大。其次,IPO需要的费用一般很高,对于某些资金不足,产品市场空间不是很明朗的创业企业来说,将加大公司的财务负担,从而为公司的运营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困难。
此外,进行IPO上市后,由于受交易规则的制约,信息公开程度需要大大提高。最后,IPO的投资收益是现时间要较长,受市场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大。
因此,创业企业选择IPO,要结合自身的财务状况,在保证正常运营的前提下,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其三、认为没有创业板市场是导致创业投资不能退出的主要原因是片面的。
创业投资的退出渠道很多,尽管IPO是能够给投资人带来最大收益的退出方式,但却不是最主要的退出方式。以美国为例,一份统计报告曾表明,在各种退出方式中,IPO仅占20%,并购占25%,企业回购占25%,转售占10%,清算占20%。
另一个例子更能说明问题:主要地区创业投资退出情况 股份转让、并购、回购 IPO及其他 中国(案例)2002 67% 33% 2001 77% 23% 美国(案例)2002 93% 7% 2001 91% 9% 欧洲(金额)2000 67% 33% 1999 56% 44% IDGLLCB(简称“IDG”)是在我国最成功的创业投资公司,该公司就曾经公开表示:尽管中国退出机制不完善,但中国股权转让很活跃,所以反倒比欧美更容易退出。种种数据表明,没有创业板市场不是影响我国创业投资退出的主要原因,创业投资机构应该积极地在产权市场上,从企业并购、股权回购甚至MBO等其他方面,多角度的寻找创业资本的撤出方式。
2、大力发展产权市场退出渠道2002年中国创业投资退出方式比较:退出方式机构数量退出项目个数已知退出金额(百万美元)股份转让172654.6IPO121112.2管理层收购672.7M&A5410.4借壳上市221.3其他5824.4总计34 58105.8 以上数据清楚的表明,在创业投资的退出方式中,产权市场的退出方式占了很大比重,它们包括转让退出、股权回购以及破产清算等。因此,我们在IPO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应该着重把目光放在产权交易上面。
与IPO相比,产权交易有很多优势:首先,产权交易的门槛比IPO低得多,限制条件少,只要时机恰当,遇到合适的买方,创业投资公司就可以轻易实现资本退出。对于注重资本循环利用的创业投资来说,产权交易具有极大的灵活性,积极运用该退出方式,可以尽快完成资本循环,实现资本增值。
其次,尽管产权交易产生的资本增值幅度比不上IPO,但其循环时间短、资源能够充分利用的特点完全可以缩小这一差距。仍以美国为例:在对422家企业的统计中,通过IPO平均实现资本增值1.95倍,通过并购等产权交易可以实现资本增值0.6倍;VC通过IPO退出的时间一般为8-10年,这段期间完全利用产权交易可以完成1.5次循环,那么简单计算一下:(1+0.6)1.5=2.02,差距缩小了很多;同时,产权交易的周期短不但有利于减少投资风险的影响,还会增加投资更优项目的机会,机会成本的存在使得进行产权交易与IPO所实现的资本增值效应的差距进一步减小;再考虑到实行IPO时所需要的费用,产权市场的确是IPO不畅时创业资本退出的一个不错选择。
此外,我国的产权交投很活跃,已经形成了不少区域性产业交易场所,中介的存在能有效地提高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产权交易的成功率。例如,2003年3月1日,由北京市国有资产公司控股的区域性资本市场——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正式挂。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