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创业教育的开展,还处在自发、分散、探索、启动状态,近年来虽有一些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开展了创业培训,但很多学校仅仅是为学生就业找出路,没有提高到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高度,而且缺乏教材和相应的师资,创业活动流于形式,创业尚未成为学生的一种择业模式和成才理念。
上海慈善教育培训中心教师徐本亮认为,在我国目前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不少学生有创业的意愿,但是不知道从何入手,不了解创业所需的条件和技能。因而高校和职业学校学生十分需要创业教育,遗憾的是,目前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的学校实在太少。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基层党组织对团组织重视程度减弱。
一是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省、市、区各级团委就如何加强基层党建带团建制订了纲领性文件,但许多具体内容没能有效落实。
尤其是村(社区)一级由于政务繁多,对团的工作关心和指导力度不够。二是在农村团干使用、管理上缺乏激励机制,从事农村团工作没有相应津贴和报酬,在政治上对团干部培养和关心力度不够,致使团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是团的工作经费、活动阵地没有保障。部分农村党支部本身涣散,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村级团工作经费无从保证。
同时,许多村(社区)团组织没有固定活动场所致使活动难以开展。 (二)团干部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面对诸多制约因素,很多团干不能准确定位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主动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
由于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一些人存在得过且过的心理,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愿主动开展共青团工作。二是工作力度不够。
目前村(社区)两委缩编,很多地方都是从班子中选出最年轻的干部作为团组织负责人。由于这些人身兼数职,主要精力用在党政布置的工作上。
即使没有进入班子的团干也疲于各种日常工作,特别是灾后重建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缺乏精力狠抓团的建设。三是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
经济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不少团干觉得老的方法不能用,新的活动又想不出来,不能准确把握共青团和农村实际的结合点,对团的业务知识了解不够,对工作没有较好的思路。 (三)团员教育缺乏有效新颖的工作办法。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一些管理制度、教育方式显得呆板、滞后,团组织活动日益不能完全满足青少年的多元化需求。而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观念变革,部分团员青年出现政治淡化倾向,团组织日益失去了应有的凝聚力。
团员发展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有的基层团组织发展团员工作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除了参军、升学才会想起团组织外,平时主动要求入团的青年很少,不少基层团组织连续几年没有发展新团员。 (四)团组织在新形势下服务青年的功能相对较弱。
面对经济发展新时期、新情况、新挑战,团组织在满足服务青年就业创业、青年志愿者管理等新需求时,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创新模式,一些基层组织服务功能相对比较薄弱。在打造青年就业见习基地、指导就业创业工作中由于缺乏专业能手、专职干部,一些基层组织很难引导青年开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新局面。
由于工作方式单一、工作内容滞后,缺少既能与团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又能激发青年参与热情的有效活动载体,导致团组织服务青年、引导青年、凝聚青年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探索新时期如何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 (一)稳步推进 “党建带团建”,构建党团建设一体化新格局。
广大团干要进一步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而各级党组织增强“带”的主动性,对团建工作做到“六带一优化”。即:直接带领和推动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带动工作发展,不断优化团的工作条件。
重点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基层团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总体规划和基层党组织工作目标,在制定目标管理、检查指导、考核验收、总结工作时,要使党建与团建一并研究、部署、检查的总结;二是建立区、镇(街道)二级党建带团建联席工作会议制度,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团委关于团建工作汇报,并帮助解决有关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三是按照《党章》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区、镇(街道)二级是党员的团委书记列席同级常委会和党委会制度,使共青团能及时了解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及党建中的重大事项;四是坚持把团干部培训纳入全区干部培训规划,至少一年组织一次团干部的培训;五是逐步解决镇、村团委“缺人办事”和“缺钱办事”问题,增强团组织的生存能力和服务功能,确保镇团委的干部配备,对镇、村团委书记做到随缺随配,经费上要积极争取按照青年数列入财政年度预算。 (二)改革农村(社区)团组织设置,构建新型组织网络。
根据农村(社区)社会发展趋势,针对团组织缺乏工作主体,原有的组织形式已很难发挥作用的现状,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团结凝聚青年和团组织的作用发挥、有利于团的系统管理、有利于扩大团内民主和团员参与”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符合实际的村(社区)村(社区)联建、村(社区)企联建、村(社区)校联建、行业建团等多种方式建立团组织,构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的农村基层团组织网络,实现团组织的多重覆盖,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 (三)创新团干配备方式,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对村(社区)级团干部要十分注重选拔,要严格按照村级团干部的任用标准,可以采取公开竞选、组织物色等方法,选好选准团干部。尝试运用专职团干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方式完善团干部配备。
在体制外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等优秀青年中推行专职团委书记聘任制,并积极吸纳当地优秀青年在团委注册担任。
1.首先要选定主题,比如是纪念性活动还是宣传性活动。
比如:“义务献血——团支部宣传活动 2.主题内容:某办某年月日,由某团支部组织,在某地进行了义务献血的宣传,当时天气怎样,同学们怎样,路过的行人有什么样的反应。受到了怎么样的效果 3.进行总结:在团支部干部的号召下,同学们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大家发扬了中国共青团员的精神,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义务献血的重要,知道了有多少人既需要这样的帮助,许多同学也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
活动进行得很顺利 最后,希望能很好的帮助你,也希望你今后能帮助更多的人。
共青团在现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努力为党输送新鲜血液,为国家培养青年建设人才。
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各项工作的落脚点,也是团员青年积累经验、锻炼能力、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团的组织建设是团组织各项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深入透彻地了解当代青年成长成才需求,不断提高团组织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搞好团的组织建设,是每个基层团组织面临的任务。
服务青年是基层团组织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新形势下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的重要手段。昨天看了中央团组织的报道片深受感动,为此我认为做好基层团组织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对服务青年重要意义的认识要依靠服务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把服务青年作为实施凝聚力工程的重要手段。 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始终从服务青年的角度看待和审视团的工作,把青年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标准,要不断地强化手段,探索一切可用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和项目;要不断地培育新型服务组织,发挥它们在服务青年中的积极作用;要不断地发掘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我所用,推动服务青年工作社会化;要不断加强阵地建设,巩固和发展团的活动阵地,保证团的常规工作的正常开展,并积极推出吸引青年参与的特色工作。
二、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扩大服务覆盖面健全服务体系的根本目的,就是努力使团的服务工作能够覆盖到大多数青年,使团的服务内容能够覆盖青年日益丰富的要求。服务青年成才。
新形势下服务青年成才有许多方式。一要推动青年在学习中成才,引导青年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求知活动,开展自学提高活动等,围绕大局需要和个人的成长进步,帮助青年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鼓励他们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某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要以实用为主,辅之以综合知识。二要引导青年在实践中成才,立足岗位,勤奋钻研,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时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
我们就要鼓励青年增强“兼容性”,多做一些工作,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 当前我们重要的是要培育更多的青年带头人、创业致富带头人、农业产业化带头人,使他们脱颖而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三、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团组织要在以“青春创业行动”为主导的活动中,真诚服务青年。
目前,充分就业,是一个难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我们要向通州区为榜样。 要引导青年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创业精神,主要是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创建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广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帮助青年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充分发掘社会资源,为青年提供资金、技术、政策、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帮助更多的青年早创业就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大力开展“青春创业行动”,用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统领,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努力将其建设成为服务青年的综合体系和支持平台。
四、服务青年文化需求。团组织要以先进的文化来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
利用各种文化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青年的文化生活,向青年人提供健康的文化食粮,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导向。 现在我们需要做的,一是如何调动青年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组织起来,搞些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二是争取资金支持,这也是最重要的,每一项活动都离不开资金。
中央的团组织给了我们先进的典型事例,我们要以此为榜样、吸取先进的经验,广泛开展各种青年活动,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为我们党的建设增添活力。
“党有号召,群团有行动”一直以来都是党领导的各群团组织的优良传统。
地区各级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五大职能”作用,展现“五个新作为”,再创新业绩。要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力促民族团结。
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抓住重点群体、用好“五把钥匙”,突出“三管齐下”,突出“到人、管用、有效”,深入推进“去极端化”。 要全力支持反恐怖斗争、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做好被打击处理人员亲属的工作,做好重点人员和特殊群体的帮教转化工作,支持打好反恐维稳人民战争,参与社会事务管理。
要推动创业创新创优,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最广泛地赢得民心。要在社会主义民主中发挥作用、凝聚共识,完善群团组织参与各渠道协商的工作机制,工会、团委、妇联等人民团体要组织和代表所联系的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反映群众意愿和利益诉求。
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开创地区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团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面向基层、紧贴群众、效果第一”,加大工作创新力度,优化组织机构、创新工作方式、打造工作品牌,使群团工作有声势、接“地气”、出成效。
要创新群团组织干部管理方式,采取兼职方式选配群团干部,建立双向交流机制,正确认识团组织和团干部成长,从严选拔、管理、培养团干部。要继续扩大群团组织覆盖面,创新基层组织设置,重点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城乡社区等领域和农民工、自由职业者等群体延伸组织体系。
要健全基层群团工作机制,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需要。要着力开创网上网下群团工作的新格局。
要加强和改进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必须深入研究群团工作规律,强化组织领导责任,完善党领导群团组织的制度,加强群团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基本情况东北师范大学团委紧紧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按照课内与课外相衔接的原则,将团的工作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之中,努力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在做好思想引领的同时,为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服务,并在组织建设等各个方面展开有益探索,取得一定成绩。
学校团委系统优化原有团的运行体制,努力建设一流的基层团组织。在转化校级团的职能,提高校级组织的吸引力和服务的实效性的基础上,强化学院级团委的职能,工作重心下移。
与此同时,尝试创建共同成长小组的基层团建模式,活化了基层团支部,真正实现了团的有效覆盖,加强了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做法与创新共同成长小组,是指在团支部内以共同的职业目标为前提,通过共同设计成长路线、共同参与实施成长规划、最终实现共同成长的团小组。
共同成长小组具有多方面特点:(一)组建共同成长小组,创新基层支部组织建设共同成长小组组建之初,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引导具有共同的职业意向的团员青年,遵循自愿原则进行组建,每组原则上5—8名成员组成,各组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选举产生组长一名。共同成长小组成立后,主要承载支部工作,履行支部决议,负责明确小组职业目标,设计实施共同成长路线,增强团员意识,丰富职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实现团队成员共同、全面成长。
在组建过程中,组长负责带领小组成员制定组内相关章程、活动内容及成长目标,帮助每位组员制定适合自身的人生规划,带领、实施共同成长规划,并加强对组内成员的团员意识教育。组员则分别负责组内学习、实践、文体等方面的工作事务,共同参与小组建设发展。
(二)丰富共同成长小组活动,创新支部工作运行模式共同成长小组成立后,在充分重视团员需求基础上,不断加强支部工作针对性。一方面,基于学校师范专业特色,有效开展职业定向教育。
鼓励团员进行行业调研,了解职业现状和就业形势,明确行业所需的条件,有针对性的设计符合自身条件的职业目标,有效设计实施阶段和实现途径。另一方面,引导团员青年积极开展专业教育。
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研讨和交流,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和路径进行职业技能和道德培训。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开展符合青年需求的主题团日、科研实践、志愿服务、文娱体育等活动,进行综合素质教育。
帮助团员青年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个人对团体的价值和吸引力。此外,学校还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教师技能大赛,组织科研立项,孵化创业项目,从各个方面为共同成长小组的发展提供便利。
(三)完善共同成长小组各项机制,创新基层支部制度建设共同成长小组在运行上采取校、院两级团委共同负责的管理方式,由校团委整体协调,由学院团委负责开展具体工作,自上而下形成系统管理,成纵向层递式分布。此外,在制度建设方面,由各学院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相关管理及考评机制,如建立工作目标管理、小组活动、交流评议等一系列管理规范。
每学年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学院、小组及个人给予表彰,激励各级团组织职能充分发挥。三、效果与评价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先后在全校四个年级组建了以创业、教育、科研等几大方向为主要职业目标的共同成长小组近千个,强化了支部的引导、组织和服务等职能,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基层团委通过推进共同成长小组工作,使团的各项工作得以更好的落实,团的服务能力大大加强;团员青年普遍反映,共同成长小组帮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明确了方向,找准了目标,既激发了他们自我成长的动力,又通过团队的集体力量使自身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升。可以说,共同成长小组工作在基层团委和团员青年群体中获得广泛好评和一致认可。
四、经验与改进共同成长小组工作的有效开展,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提供了积极可取的经验。首先,通过实现基层团组织的精细覆盖可以有效发挥基层团支部的育人作用。
通过小组方式,延伸团组织的工作手臂,使共青团各项工作能够有效深入到团员中去,在掌握团员的个性特点和内在需求的基础上,基层团组织开展活动,可以切实有效地解决团员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其次,通过自我教育与朋辈教育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团队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通过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经常性相互学习和经验交流,充分利用集体智慧创造性地进行专业研究和科学实践;通过小组内成员的友好竞争,激发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通过互帮互助使小组成员间结下深厚友谊。最大程度发挥群体优势,带动个人不断发展。
再次,通过实施定向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可以明确个体的发展目标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自我设计、集体规划、团队活动等方式,使团员能够正确地了解自我、认知社会,自主性地规划职业发展,开展专业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从而提升团员青年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
最后,通过实现校园文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双重运行模式相结合,可以有力地推动校园文化的全面繁荣。共同成长小组成员共同理想目标的确立,可以。
(一)坚持开拓创新,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团的自身建设 团的自身建设是共青团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前提和保证。
在校 党委领导下,我校团组织坚持 “党建带团建” ,开拓创新,切实提高 团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团的各项规章制度。
我们根据《团章》和 上级相关文件精神, 将学校团工作按组织机构、团组织系统管理流程、各级组织和团干职责、发展新团员、组织生活、团干选拔和培训、团 代会、三会二制一课、团员奖惩、团费管理、业余团校、青年党校、团员档案管理、教工团支部管理、团支部工作目标考核等十五个方面 结合职业学校特点作了详细规定,并专门编制了一本《共青团湘潭市 工贸学校委员会制度汇编》 。新生入学时,除了学习学校其他规章制 度外,该《制度汇编》也是必学内容。
通过系统全面的制度建设,确 保团的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二是创新团组织建设,确保团工作的有效覆盖。
首先,巩固传统 团组织基础,配备好团支部的领导班子,加强“团委——团总支部— —团支部——团小组”组织结构的规范化建设,整顿和改选一批后进 团支部。其次,在每年离校实习的 800 多名学生团员中,按照行业相 近、地域相邻的原则,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校企(地)共建等方式 建立临时团支部。
目前,学校共建立临时团支部 21 个。再次,加强 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管理,使之成为团组织覆盖的有益补充。
校团委 还牵头成立了社团联合会,建立团工作项目领办制,由专业社团承接 相应的团工作项目。 (二)坚持思想育人,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3 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共青团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 校团委依托各级团学组织和各类学生社团,充分利用纪念日、重大事 件为有利契机,通过讲座、培训、座谈、主题团日活动等多种多样的 方式来开展理论学习教育,并充分发挥基层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以点带面,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一是抓主题教育活动。
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增强团员意识 教育活动” 、“学团章温团史活动”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 、“党 的十七大和团的十六大精神学习活动” ,还邀请湘潭大学的 “中国大 学生自强之星”扶婷和毛星芝同学,到我校举行事迹报告会。 二是抓主题团日活动。
每学期结合时事形势和学生的需求确定活 动主题,开展了“我爱我的祖国” 、“感恩之心” “我是青年志愿者” 等系列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紧扣时代脉搏,贴近同学们的学习生活, 寓教于乐, 寓教于学, 受到广大团员青年的欢迎, 使他们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团日活动中受到了教育。
三是抓爱国、爱校思想教育。在广大学生中大力弘扬了中华民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2008 年冰灾和四川汶川地震时, 动员全校团员青年为灾区捐款共计 4000 多元;通过开展“迎奥运火 炬,树文明新风”等主题活动,充分挖掘和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模范 带头作用,引导青年学生努力学习,规范和养成文明习惯,以实际行 动促进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团员青年的爱 校情感。
(三)发挥共青团社会化优势,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为学生提供 有形化服务 团组织的基础在青年,共青团只有同广大青年保持密切的联系, 根植于青年之中,正确地、忠实地代表青年利益,坚持为青年服务, 才能广泛地团结青年,团的工作才有坚实的基础,才能使党的要求变 为青年的自觉行动,使共青团更富有活力,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效果;只有让青年从团组织中得到实惠、获得帮助,青年才会真心地 跟组织走,才能不断壮大团员队伍,团组织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 4 一是多渠道收集学生需求信息。
首先,我们将利用网络工具,打 造开放、有效的学生需求反馈渠道。发挥每个班级 qq 群的作用,由 团支部书记负责团员、学生的日常信息收集。
开通专用邮箱,接受团 员学生特殊情况反映。探索建立网上论坛,了解团员学生的思想动态 。
其次,要加强横向交流和联系,通过获取学生科、各系部等部门 关于学生需求的信息,及时梳理和汇总,为团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 参考。再次,是要建立团干部联系非团员学生制度。
原则上每位团干 部结对 5 名非团员青年, 团干部主动关心结对联系的同学在学习和生 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努力为他们排忧 解难。对于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向校团委反映。
二是全力服务学生就业。针对学生最关注的就业问题,我校团委 通过邀请企业老总、知名校友、学校领导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择 业创业教育,举办模拟招聘会,开展专业技能竞赛等,让毕业生端正 就业思想,增强职业道德,转变就业观念,提高择业技能,这些都是 为青年学生就业服务的有益尝试[3] 。
学生集体外出见习时,成立流 动团支部,协助用人单位共同做好实习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实 现德育工作由校内向企业单位延伸。同时,校团委积极组织优秀学生 参加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职业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文明风采”竞赛等活动,提升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三是真情温暖困难学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