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
在标准学制内,当学期所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在学生所在主修专业5%及以内(含5%)的学生,下一学期奖励4学分的课程学分学费;当学期所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在学生所在主修专业5%至10%以内(含10%)的学生,下学期奖励3学分的课程学分学费;学业预警的学生若当学期平均学分绩点在3.0及以上的,下学期奖励2学分。下学期选课不足奖励学分数的按实际选课学分数奖励,剩余奖励学分不再顺延至以后学期。有资格参与上述奖励学分的学生,当学期选课学分不低于15分。
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学科竞赛、科研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所取得的优秀成果的同学可以获得创新学分。包括以下八个大类:
(一)学术论文类。
(二)学科竞赛类。
(三)文学艺术类。
(四)科研项目成果类。
(五)发明创造类。
(六)体育类。
(七)创业类。
(八)与专业相关的专业技能资格证书。
药学专业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专业与职业相结合的途径,强化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一线岗位的先进技术、技能和实际案例融入教材,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途径。
通过设置独立和非独立的实践课程以及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训练。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利用第二课堂的平台,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学科技能竞赛和大学创新创业项目,强化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竞赛,取得医药科技成果。
3.专业与职业相结合。有重点地安排相应的课程,引导和训练学生参加教师能力认证培训,获得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吉林大学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拔尖人才。
2006年,吉林大学开办了理科试验班, 并于2009年首批列入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着力培养、造就一批致力科学研究、具有学术潜力的基础学科大师级后备人才。2010年,我校入选教育部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此外,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和基础机械课程等教育部人才培养基地,以及体现吉大优势和特色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试验班,如匡亚明班、李四光班、白求恩医学班、半导体与化学班等,成为吉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三个层次。对于上述试验班,学校通过高考直接录取、统一选拔考核以及各高中推荐,组织专家面试的录取方式选择成绩优异学生进入试验班学习,从培养方案、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等诸多方面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支撑,使上述改革试验班成为吉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我校又开辟了科研协作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全新渠道,学校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每年选派650余名本科生赴中国科学院及其所属研究院所进行协同培养。本科生从三年级开始进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等实践教学环节,这些环节密切结合科研与实际生产,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平台建设和高水平项目的研究,使他们在探究与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引领科学文化发展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一批批拔尖人才将从吉林大学这座高等学府脱颖而出,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在大学里辩论赛是应该参加的。
辩论赛对一个人综合能够力有很大的锻炼,比如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我在大一的时候就参加过系里的辩论赛,全系九个班我们班获得了第二名。
针对每场比赛的辩论话题,我们提前也是做了不少准备。通过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找资料,这也让我们积累了很多知识。
辩论的过程中,一辩、四辩还是比较好把握的,一个提出观点、一个总结观点。我是作为三辩选手参赛的,三辩的作用是既需要阐述清楚己方观点,又需要击倒对方辩友的观点。
这就需要有快速的思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现场应变能力。 整场辩论下来,感觉整个人都是虚脱的。
不过收获也是很大,还是很值得参加的。而且后来我还发现在公众场合无论是发言还是答辩,都能够应对自如。
在大学里知识技能大赛是应该参加的。知识技能大赛可以考验一个人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让自己查缺补漏,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好多知识技能大赛都是由一些单位和大学合办的,参加这种类型的比赛既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还能够增长见识 。有的比赛会有证书和奖金的,这也是其中吸引人的地方。
三月份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有191万大学生报名参加。通过多轮选拔,评出特等奖402人,一等奖1162人,二等奖2236人,三等奖4549人。
每个获奖人员都会有各自的学校颁发证书,这是一项很大的荣誉。 大学生参加这种知识竞赛就非常的有意义,既对环保知识有了全面的学习,又增强了爱护环境的意识。
1、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很多大学生往往不重视创新创业实践,这是因为大学前的教育告诉他们课堂上的东西是最重要的,课本学习比社会活动更重要。
生活中处处有新知,大学生作为“七八点钟的太阳”,应该在老师教学的第一课堂之外,积极开辟自己的第二课堂。只有首先有了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识,大学生们才会在课余思考实践的问题,才能投身到课余实践中来。
课余实践的机会多了,才能结合理论产生创新思维,再利用创新思维指导实践,实现“意识到实践,实践到意识,意识再到实践”往复循环的认识飞跃。2、参加实践活动提高素养有了创新创业意识之后,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各个类型的实践活动,为自己创新创业积累经验材料。
3、选择合适的创业实践方向有了创新创业意识,广泛参与实践活动之后,学生会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兴趣和短板有充分认识。结合自身兴趣和能力优势,选择创新创业相关的方向。
在确定方向之后,深入了解相关方向的理论知识,钻研相关方向的实践活动。4、影视角度下的乡村振兴记录在互联网时代下,乡村创新创业的特点和需求离不开互联网思维。
影视作品表现力极其丰富和强大,与其他媒介相比,影视无疑成为在互联网下冲击力最强的宣传方式。乡创文化传媒工作室致力于探索自身特色,以扎实的影视专业技能将多种创新的元素、技术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集中体现在宣传作品中,该团队来到雅堂村驻足拍摄,从前期的影片策划、分镜制作到中期的跟踪拍摄,采访记录。
以及最后的后期技术处理,用影像记录将广东工业大学2年来在雅堂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呈现出来,展示广工人的乡村振兴创业精神。团队以影视视角唤起乡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乡村,将科技与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5、启示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互联网则是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大学生创业者要在抓助创业机遇的同时,正视创业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两者中找到联系点和突破口。
本文阐述的创业实践团队就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利用互联网科技等方式开展创业实践项目,这些创业团队大多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距离真正意义的成功助力乡村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不可能简简单单复制他人的模式成功。通过分析本文阐述的几个创业实践项目可以发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要成功,应该由政府、高校、乡村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乡村为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实践场地和乡村资源,政府主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方面等支持,高校主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创业者综合素质。
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需要乡村人民的现实需求、政府的扶持力度、创业者本身产业动力的三位一体联动才能实现良性循环,最终互利共赢。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