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校全部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现了近50万名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
部分本科院校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建立了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在2019年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全区高校报名参赛的项目近1.8万个,参与大学生达4.6万人,约占全区高校在校生的10%。
内蒙古要求,全区各高校着力推动从业就业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战略转型,加快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努力打破学科与专业间、产业与学校间壁垒,形成“破壁效应”。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
年内,自治区教育厅将遴选认定10所左右自治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引领带动全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以项目和社团为载体,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的形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2、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建立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的教育课程,在课堂上可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
3、创设环境类课程
在校园内设立“创业园区”,学生可以提出项目申请,方案获通过后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开办一些校内公司或在校内经商等。
或者由学校组织开办模拟公司,将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创业相结合,其运作程序符合企业行为,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创业的平台。软环境如职业指导等,院系应成立由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和风险投资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小组,为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建议,从而避免学生盲目创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创业环境的建设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进行。
4、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对于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只有在大学生当中造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才能使更多的创新人才破土而出。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吸取教训,才能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
创业学院牵头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个性化、模块化的课程包,供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选择,形成多元化创新创业课程超市,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同时制作创新创业微课程,开发创客教学模块,推行翻转式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二是在管理方面,完善创业课程学分、证书学分和业绩学分的管理制度,修订完善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制度,在创业培训和实践中,取得相应证书或成绩的,可折算一定学分,所获学分替换原专业培养规定的相应学分。同时实行弹性学制,支持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此外,学院还对创新创业精英班进行改革,采用小班制,举办特色创业班,开设创意创业班、科技创业班、网络创业班等。
2012年,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立达职业技术学院、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中侨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民办高职院校向上海市教委申报“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项目”,获得立项。
6所民办高职院校定期举行研讨会,研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交流取得的典型经验。几年来,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针对该课题“职业生涯课程体系建设”模块,成立职业生涯工作室,完善职业生涯课程体系建设。
该院艺术设计系与尚岱信息公司合作,共同构建以就业带动创业的游戏美术设计高技能人才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成立基地办公室,组建导师团队,全面开展以就业带动创业的游戏美术设计高技能人才就业创业孵化实践,目前已孵化60名学生的创业创新项目,辅助其完成就业创业任务。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将创业融入专业,开展“金点子”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今后还将联合有关企业共建跨境电商工作室和思博创新创业俱乐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孵化扶持。
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把“创业创新教育”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坚持强基础、搭平台、重引导的原则,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优化创新创业的制度和服务环境,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着力构建全覆盖、分层次、有体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单元要素之一是企业,而我们知道,每天都有大量的企业消亡。
因此,经济的繁荣是以不断出现新创企业为基本前提的。所以,创业是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
创业活动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消费品和服务,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竞争力水平的提高。沃尔玛、麦当劳、微软等创业企业,作为长久以来家喻户晓的成功典范,激励和影响着众多企业与企业家不断进取成长。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企业(而不是政府机构)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角;随着社会资本在民间的更多聚集以及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否创立企业以及创立什么样的企业,正在成为分散的社会决策(而不是政府集中决策)问题。正是受这种宏观形势的推动,中国也逐渐开始成为世界上创业活动相对活跃的国家,进而使得创业学在中国成为一个有待开展而且意义重大的研究领域。
在这种背景下,为及时跟踪学习国外创业研究的新成果,集中探讨转型期中国创业与企业成长管理的新问题,积极推动中国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南开大学举办了此次学术研讨会。研究创业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55年,法国经济学家Richard de Cantillon将创业者/企业家一词作为术语引入经济学,并说明创业者的本质特征是“承担风险”。
1876年,美国学者Francis Walker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创业者的重要著作《工资问题》。1884年,他又出版了《政治经济学》一书,进一步阐释了关于创业者的模型。
1934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指出,创业是资本主义社会变革过程的关键驱动引擎。1947年,Myles Mace在哈佛商学院开设了第一门创业学课程《新创企业管理》,从而揭开了现代创业教育的序幕。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创业特别是科技创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日趋活跃并取得显著成效,形成新一轮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的热潮。据美国管理学会创业分部最新报告统计,在美国有1600所大学开设了2200多门关于创业的课程,有44种相关英文学术期刊、100多个创业研究中心、277个教授席位。
目前管理学会创业分部的会员超过1200名,占管理学会会员总数的12%。一流管理学杂志《管理学会杂志》、《管理学会评论》、《管理杂志》等近年来也相继推出了创业主题专刊。
创业在管理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的创业研究与实践大致在三方面展开:经济、管理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对创业现象的研究、创业理论的研究以及创业教育。
这三方面的互动发展,使得“创业”的概念不断演化丰富。创业研究正在成为管理科学领域一个新的分支。
创业是一种多层面的复杂现象,其表现为新组合、新生产方法、新企业、新产业、新市场、新财富的产生等多种形式。创业过程不仅存在于新建企业与组织中,而且存在于个体与团队、现有公司、家族企业、特许经营等多种研究对象中。
同时,创业活动也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创业投资、社会网络、资源投入、战略计划、社会发展规划、团队建设、个体创业行为等。创业现象的这种多重性,吸引着多种管理科学领域和非管理社科领域的专家从自身领域出发,对创业现象的某个层面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目前创业研究主题的多样性。
例如,新企业及其创建条件、资源获取与开发、创业定位、创业投资、跨国创业、机会识别,以及特许经营等。美国管理学会创业分部Busenitz等会员,通过对1985—1999年创业研究重要文献的统计分析,提出其间创业研究的主题主要涉及个体与团队、组织方式、机会和环境四个层面。
一个有价值的社会科学理论,其自身必须有一个能够解释和预测一系列经验现象的理论框架,而不是用其他领域已有的框架来代替。尽管创业研究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知识积累,但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创业理论目前依然处于形成阶段,研究边界尚未明确,缺乏一个得到公认的理论框架。
《管理杂志》2003年创业专刊特约编辑David J. Ketchen. Jr.也指出,创业理论目前的研究状况与十余年前战略管理研究类似——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基础性问题没有解决。近几年,创业理论的基础研究正在取得进展。
2000年,马里兰大学Shane与Venkataraman教授在《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 “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创业研究”的文章,尝试构建统一的创业理论框架。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创业机会是创业理论的核心概念,创业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应该包括:(1)创造商品与服务的机会,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存在?(2)某些人(而不是其他人),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发现并开发这些机会?(3)创业者在开发创业机会的时候,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会有不同方式的行为?这篇文章对创业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2000年后创业研究领域被广泛引用的文献。
在他们的影响下,创业研究领域的学者们更加关注创业机会,取得的研究成果又进一步丰富拓展了他们所提出的理论框架。在这方面,Jnkping 国际商学院创业与成长项目(PEG)负责人Davidsson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他在“创业研究的范围:。
您好,万学创业导师很高兴为您解答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
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和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还要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勇于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在创业中成就事业,在创业中成长成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新就业思路,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方法,养成克服困难、承担风险的心理和意志;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实践能力,增长实践本领,为成长成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随着一系列鼓励就业创业政策的出台,我们的大学生将在人生事业的征途上创造辉煌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中国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其下辖的一个司局单位,正厅级。
1部门概述 中国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其下辖的一个司局单位,正厅级。2部门职能 承担各类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考试和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参与拟订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组织实施国家急需毕业生的专项就业计划。
[1]3分管业务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所分管的业务是:一、负责各类高等教育的招生及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普通、成人,研究生)二、负责各类高等教育学历和学籍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工作政策。[2]42011年工作要点2011年高校学生司的主要工作思路是:在部党组的领导下,贯彻教育规划纲要20字工作方针,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全面落实我司承担的教育规划纲要分解任务,一手抓改革创新、一手抓条件建设和规范管理,着力做好2011年高校招生、学籍学历管理和毕业生就业工作。
切实做好高校招生工作,促进教育公平公正 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改革 一是推动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推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条件成熟的省市开展高职单独招生考试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试点院校和招生数量。二是逐步改变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依据的招生方式,结合高中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与方式改革,加快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步伐。
三是进一步完善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探索多元录取的具体方式。四是改进和完善考生志愿填报和录取投档模式,扩大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降低考生志愿填报风险,提高考生志愿满意率。
继续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 一是召开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座谈会,出台深化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导意见和招生信息公开办法。二是进一步强化信息公开、优化考生服务、细化录取监督,突出考试招生诚信制度和机制建设,坚决维护高校招生良好秩序。
三是进一步规范和调整高考加分及特殊类型招生工作,指导各省重点研究解决当前社会关注度高、问题较为突出的加分项目,同时加强部门合作,严打资格造假等违规行为。完善招生考试安全保障体 一是大力推进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工作。
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工作,争取两年完成建设任务。形成安全、实时、高效的国家教育考试指挥监控体系,全面提升国家教育考试管理水平、指挥能力和服务质量。
二是强化国家教育考试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加强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确保考试安全。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 配合部内有关司局,一是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计划基本编制原则和办法,指导高校科学合理编制生源计划;二是加大区域结构调整力度,利用增量、动员存量向中西部升学压力较大的地区倾斜,落实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三是继续稳步适度降低中央部门高校在属地安排招生计划的比例,逐步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各省的相对均衡配置。加强招生考试法规和制度建设 一是修订《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第18号令),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替考、使用通讯工具作弊、组织团伙舞弊等考试严重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二是研究制订《普通高校招生违规处理办法》,加大对招生各环节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三是进一步规范招生工作流程,保障考生的合法权益。
做好成人高校招生工作 一是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精神, 研究出台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指导意见,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二是总结四省市报名与计划管理方式改革试点经验,扩大试点范围。
研究生招生重点做好三项工 一是重点研究制定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指导意见。二是进一步突出复试在专业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深度考查。
三是推进推免生工作机制创新,继续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争取2011年达到招生总量的30%。加强学籍学历管理 修订和完善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管理规定和学籍学历电子注册规定,严格各环节管理,进一步规范高校招生和办学行为。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毕业生就业 拓宽渠道、完善政策,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一是继续深入实施“特岗计划”、“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项目,落实科研助理就业项目。二是抓紧与有关部门会商,积极开辟毕业生农技特岗、社区就业等基层就业新渠道。
三是配合有关司局做好首届1万余名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力争2011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有明显增长 一是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税收减免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审核发放工作。
二是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网络课堂,开发“教育部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三是加强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建设,在若干城市命名“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四是拟在上半年召开大学生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宣传表彰大学生创业典型,组织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加大力度推进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 一是明确目。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8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