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三板转板制度目前还没有开,我个人认为等其实是遥遥无期的;
2、你怎么知道一定上的是创业板?能上就不错;
3、新三板转上市公司的好像是有那么几家的,但走的都是正常上市程序,并非转板;
4、如果你的股份登记在你个人名下,在没有其他协议制约的情况下,你跳槽是不影响持股的,这点你要说明清楚,我们才能做出判断
5、如果你的股份是由其他人代持,或具有协议制约,如在离职情况下必须按约定条件转让股份,视情况可考虑放弃股份,因为小股份的收益与跳槽收益还不一定哪个更多
创业板现在是上不去的,因为要改革注册制了,不到17年恐怕是没啥希望,如果企业现在想要挂牌上市,可以选择新三板或者上海股交中心的E板,两个市场都要求企业完成股改,然后
新三板的挂牌条件是这样的:
1、合法存续2年;
2、主营业务突出,有持续经营能力;
3、股份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
4、公司治理结构合理,运作规范;
E板的要求:
1、业务基本独立,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2、不存在显著的同业竞争、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额度较大的股东侵占资产等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3、在经营和管理上具备风险控制能力;
4、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
5、股份的发行、转让合法合规;
6、非货币出资时存续1年。
如果两者的条件都符合就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挂牌哪个市场了,然后尽量选择有实力的推荐机构和券商,这样挂完牌以后的服务才能跟得上,牢记一点就是不要为了挂牌而挂牌。
创业板现在是上不去的,因为要改革注册制了,不到17年恐怕是没啥希望,如果企业现在想要挂牌上市,可以选择新三板或者上海股交中心的E板,两个市场都要求企业完成股改,然后新三板的挂牌条件是这样的:1、合法存续2年;2、主营业务突出,有持续经营能力;3、股份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 4、公司治理结构合理,运作规范;E板的要求:1、业务基本独立,具有持续经营能力;2、不存在显著的同业竞争、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额度较大的股东侵占资产等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3、在经营和管理上具备风险控制能力;4、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5、股份的发行、转让合法合规;6、非货币出资时存续1年。
如果两者的条件都符合就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挂牌哪个市场了,然后尽量选择有实力的推荐机构和券商,这样挂完牌以后的服务才能跟得上,牢记一点就是不要为了挂牌而挂牌。
分层只是便于管理,而对于选择来说意义并没有太大的改变,首先新三板严格来说还不属于股票,它属于股票和股权之间的一个东西,真正的行业第一应该在A股市场里才有,另外新三板没有涨跌幅限制,仅仅是从数据分析的话很多企业今天是第一明天就是最后,三板的价值来源于企业本身的规划和宣传价值,新三板里的所有企业都是为了上主板而存在(僵尸公司除外),但是三板又不像主板那样有很多保护网,那么企业要吸引投资者就必须拿出自己的诚意来,什么是诚意?第一企业的规划布局,第二企业本身从事的项目可持续发展性,第三企业给投资者的优惠待遇,例如分红是多少,多久上市,是否有回购等等(以上这些,代持和二手三板股份是不具备的)。
新三板创新层和基础层区别在于其标准不一样。直接看创新层的标准就可以了
标准一: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股东人数
(1)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平均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
(2)最近两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
(3)最近3个月日均股东人数不少于200人。
标准二: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营业收入+股本
(1)最近两年营业收入连续增长,且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0%;
(2)最近两年平均营业收入不低于4000万元;
(3)股本不少于2000万元。
标准三:市值+股东权益+做市商家数
(1)最近3个月日均市值不少于6亿元;
(2)最近一年年末股东权益不少于5000万元;
(3)做市商家数不少于6家。
在达到上述任一标准的基础上,须满足最近3个月内实际成交天数占可成交天数的比例不低于 50%,或者挂牌以来(包括挂牌同时)完成过融资的要求,并符合公司治理、公司运营规范性等共同标准。
已挂牌公司2015年年报披露截止日(2016年4月29日)后,全国股转系统根据分层标准,自动筛选出符合创新层标准的挂牌公司,于2016年5月正式实施。
新挂牌公司满足创新层准入条件的,将直接进入创新层。
我是新三板周老师,希望可以帮到您。
1。
新三板与创业板企业的平均总营收、平均总盈利及总资产。 根据新三板府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显示,创业板企业的数据,是创新层的3倍左右。
2。新三板和创业板企业的平均员工数。
员工数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和体量,根据新三板府研究院的统计显示,创业板人数约为新三板创新层的4倍。 3。
新三板与创业板企业的平均市盈率。 由于流动性不佳,导致新三板的企业市盈率相较a股企业有所折价,而创业板市盈率居高不下也不是新鲜话题,这一低一高使得新三板和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差距更大。
创新层的企业平均市盈率为47,而创业板的则是104。 4。
净资产收益率(加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roe)是一个常用指标,强调的是经营期间净资产赚取利润的结果,是从企业所有者角度反映投资的获利能力。
该比率越高,说明所有者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的roe水平是创业板企业的2倍多。
5。资产增长率。
根据新三板府研究院的统计,创新层的总资产增长率为111%,而创业板的数据为49%。不过,这也有可能是因为新三板企业的基础量级较小,导致增长率较高。
6。营业收入增长率。
与平均总营收数据不一样,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平均总营收增长率远超过创业板企业。 一方面,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基数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新三板企业的强劲增长潜力。
7。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根据新三板府研究院的统计,创新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39。
3%,而创业板企业的数据仅29。8%。
新三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低于创业板企业,这其实也反映了新三板企业股权融资的不顺畅。
1.对融资问题的预期
新三板没有分层之前,投资者很难摸清各个企业的真正实力。分层制度推出之后,一部分新三板挂牌企业会挺进创业层。这些进入创业层的企业会引来更多的关注,当然也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融资。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无疑是有利的,能改善投资者对新三板的融资预期。
2.新三板的流动性方面。
新三板分层制度的提出不仅可以降低投资者搜集企业信息的时间和成本,还可以提高投资者对新三板流动性的预期。对新三板流动性预期的改善来自多个方面,如对混合做市的期待、对公募基金入市的期待、对做市商扩容的期待等。这些都能改善投资者对新三板的流动性的预期。
3.对制度方面优势的期待。
新三板分层制度推出后,对不同层级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将会有差异化的分层服务制度推出。当然对于挂牌的企业也会有相关的分层制度红利。中小企业的股份转让系统会根据情况不断完善不同层次的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制度安排。
新三板的分层不仅能改善投资者对新三板的预期,也会对挂牌企业带来影响。但是,做为一种新推出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787秒